学术投稿

PDCA循环法在空勤科护理文书书写监控中的应用

刘娜;朱国芬

关键词:PDCA, 护理文书, 质量改进
摘要:目的 针对我科护理文书书写的现状,探讨PDCA循环法在护理文书书写中的应用.方法 对比使用PDCA循环法前后,护理文书书写情况.结果 应用PDCA循环法书写的护理文书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护理文书书写中,使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达到有效的改善与提高,从而保证了护理文书书写的科学性、完整性、客观性、有效性.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明显提高,错误率下降58%,值得广泛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除药物治疗外,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2个月后,实验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社会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可提升其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王兆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急性单纯性结节性红斑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急性单纯性结节性红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得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单纯性结节性红斑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清热活血汤口服,同时口服消炎痛,对照一组仅口服消炎痛,对照二组仅服清热活血汤,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在治疗结节性红斑的治疗方式有限,在急性单纯性结节性红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自拟清热活血汤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升疗效,值得将其作为有效治疗方法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文超;栾淑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八珍汤治疗早期先兆流产7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分析八珍汤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使用黄体酮配合维生素E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八珍汤进行治疗.经2周时间治疗之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方面,八珍汤的临床疗效优于黄体酮的临床疗效.

    作者:兰宗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联合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与抗生素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收治确诊的慢性胃炎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全组87例慢性胃炎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可分组即观察组47例(奥美拉唑结合克拉霉素治疗)和常规组40例(奥美拉唑医治),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6%较参照组的70.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相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胃炎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观患者临床表现,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及.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的患者死亡.在临床中具有出血量大、出血急、发病迅速等特点,患者在急性出血后往往会发生休克的情况.目前,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与介入治疗等.护理方法包括常规护理以及针对性护理.本文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视角,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护理干预在慢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慢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42%、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能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冯亚楠;王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规范处方点评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

    目的 通过对处方的规范程度采取时时点评与监督,保证促进各个医疗机构合理的使用药物.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入院进行门诊、急诊的患者120例,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内容,对处方点评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而彻底的监督与评价,再进行规范、分析.其中采用两种点评方式,第一种是在患者服用处方的前半年内使用手工点评,后半年内使用相关的点评软件进行相应的点评,在完成两种点评方式后,将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进行急门诊时医院一般采用较常见的两到三种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一般维持在21%左右;注射剂的使用率一般在23.4%的几率左右;在处方后平均的金额为224元左右;在本次研究所抽取的处方中,一共存在322份不合理的处方用药情况,其中有102例处方是为不规范处方,比率为31.6%,还有220例属于不适宜的处方,比例为68.4%;系统模板在进行修改后药物的通用率高达100%,将两种点评方式进行对比后发现,两者各有利弊,但是随着当今医疗水平的发展,使用相应软件进行处方点评的方式更为适合当今医疗现状.结论 处方点评能够很好的提高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的几率,而相应的点评软件的使用,更是提高了点评手段的应用效率,建议在临床上广泛的加大使用处方点评的手段以提高处方疗效.

    作者:吕明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执业医师考试改革对未来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影响

    2010年08月14日卫生部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师资格三段式考试制度正式提上日程,这说明我国的执业医师考试改革正式拉开序幕.本文从阐述我国执业医师考试改革前和改革后的相应变化,对医学院校为适应改革应该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对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采用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治疗,探讨评价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治疗,测量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患者疗效.结果 在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治疗后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更好,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高永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分析

    目的 高血压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科收录的高血压病例120例,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成A、B两组,各60例.其中A组行优质护理,B组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住院时间为(2.3±1.1)d,明显短于B组的(4.7±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高血压护理工作中合理引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可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作者:王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蒙药金色诃子鞣质含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蒙药金色诃子鞣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狼毒汤煮制、去核制、生品、烘制等方法,炮制蒙药金色诃子,并根据药典方法2010年版,对鞣质含量予以测定.结果 测定鞣质含量,结果发现生金色诃子鞣质含量为140.88 mg/g,煮制的金色诃子鞣质含量为150.78 mg/g,去核制金色诃子鞣质含量为205.41 mg/g,烘制金色诃子鞣质含量为256.27 mg/g.结论 采用烘制方法,可显著使鞣质含量增加,可作为炮制蒙药金色诃子的首选方法.

    作者:韩风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注药物代谢相关的心血管用药安全

    目的 对于药物代谢相关的心血管用药安全进行关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患者280例,对其用药安全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对相关的不规范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对与药物代谢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及方案.结果 所参与的280例患者中,发生不规范的存在15项,其中药物代谢的因素有3项,占比20%,此外还有护理因素、医院因素等影响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结论 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用药反应,其中的不规范因素来源于患者的自身因素、护理人员的因素以及医院的因素.对心血管用药安全多加关注,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洁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进展研究

    出血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后的缺血区域内又继发性的出血,这种梗死后的出血除了原有的临床症状外,再无其他明显的症状.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MRI以及CT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关出血性脑梗死的报道也在不断的增多,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归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及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小儿消化不良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人性化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就两组患儿患儿焦虑情绪、住院时间和家长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人性化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组患儿患儿焦虑情绪、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消化不良给予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和家长满意度,减轻患儿不良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刘寒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陕西地区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恰当用药影响因素

    目的 研究陕西地区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恰当用药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600例,使用新的2015版Beers标准结合患者病例、长期、临时医嘱等评价患者住院期间用药情况,运用卡方检验中的独立性检验进行统计学描述和推断.结果 研究发现罹患疾病数量、联合用药数量为影响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的因素.结论 罹患疾病数量、联合用药数量是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博江;张伟;王亚琴;张海苗;史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的有效性观察与研究

    目的 本文主要是对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消化不良的有效性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参照组患者仅给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再使用阿米替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不良患者使用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吴玉强;耿士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 对全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对策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出院患者1000例,将其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绘制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总使用率为51.2%,其中预防性使用31.3%,联合使用率55.6%,用药频率高的是头孢类,其次为青霉素类.患者抗菌药物的费用占总药物费用的25%,新型抗菌药物花费较高.存在问题:外科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遴选不合理.结论 研究发现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在我国处于中间水平,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提高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规范化管理,是医护人员工作的重点.

    作者:徐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探究

    目的 探究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的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05月~2016年06月门诊加住院的送检尿液样本775份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尿液样本存在较大误差93份,再次予以复检,并统计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对93份尿液样本进行复检之后,结果发现影响尿液检验的主要因素在于临床用药因素、实验室因素、尿液标本采集因素.其中临床用药因素占比23(24.73%)、实验室因素占比52(55.91%)、尿液采集因素占比18(19.35%).结论 进行尿检的整个流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强化尿液检验因素,保证检验结果科学和准确.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汤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汤治疗的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是对照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汤治疗的是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汤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显著,对提高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尚菁;张小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尿沉渣中管型及管型检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尿沉渣中管型采用不同检测方法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检查的患者526例,全部患者均采集晨尿中段尿20~30 mL为检测标本,全部标本先行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然后全部标本经离心处理后行显微镜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所取得的结果.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在检出尿液管型阳性率方面,UF分析仪明显高于显微镜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UF分析仪尚出现管型假阳性率23.72%,与显微镜镜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相比较,有明显性差异,尚不能完全取人工镜检;对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中管型被判定为阳性时,尚需采用显微镜进行人工复检.

    作者:唐咸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