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味地黄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霍瑞芝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 甲钴胺,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摘要:目的 对六味地黄丸联合甲钴胺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联合甲钴胺进行疾病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而试验组总有效率达到了88%,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神经传导的速度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六味地黄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发挥作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进行推广使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推行与药品获得及合理用药关系的探讨

    基本药物政策不仅是国家管理药事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路径.本文主要对当前基本药物政策推行和药品获得及合理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推进基本药物政策建设,强化临床合理用药的可行性对策.

    作者:李丽;梁永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略谈中等专业学校如何优化中医学教学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是国之瑰宝.而中医学是组成国家卫生事业的重要部分,国内众多中等专业学校纷纷开设中医学课程,但中医学内容多、 课时少,怎样优化中医学教学,促使学生在短时期里了解并掌握必要的中医学知识是重要课题.下面主要探讨几点具体的优化措施,以促进中专中医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作者:赵之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脂质体制剂药理毒理研究与评价

    脂质体制剂是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在对抗肿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需要注重肿瘤治疗的选择性及有效性,以及毒性反应等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脂质体制剂的药学组成及特点,然后介绍了其在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中的作用,后对其药理毒理进行了非临床研究与评价.

    作者:张晓钿;田树红;王日超;李娥;刘莹;符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四肢手术气压止血带使用保护膜粘贴对皮肤保护的探讨

    目的 探讨四肢手术中采用保护膜粘贴止血带周围皮肤,防止因消毒液渗透对皮肤产生刺激.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间,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应用保护膜粘贴止血带保护周围皮肤,对照组依照常规方式捆绑止血带,术后观察两组止血带区皮肤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皮肤不良反应数量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手术应用保护膜粘贴止血带周围皮肤,防止消毒液渗透,可有效减少皮肤因潮湿,化学性刺激所致的皮肤损害.

    作者:陈华;刘永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1例临床观察

    目的 将米非司酮按照剂量大小分别用于治疗子宫肌瘤,观察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愿意参与本次研究的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1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分析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剂量为12.5 mg?d-1;对照组应用米非司酮剂量为25.0 mg?d-1.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减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小(P<0.05);观察组FSH、LH、E2及P等激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4.00%,少于对照组15.67%(P<0.0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子宫肌瘤,建议选用小剂量(12.5 mg?d-1),临床效果更佳,能显著减小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稂琳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药剂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药剂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药剂管理科从2015年1月开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作为研究组,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药剂科管理工作的质量.结果 研究组的调配差错例数、 过期药品数和药品报损率分别为1例,1例和0.07%,均明显比对照组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科研发表的文章、 科技进步奖项和学术会议人数分别为3篇,4项和27人,均明显比对照组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药剂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有效提升药剂管理质量和科研成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实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研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6例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治疗中口服米非司酮片,实验组治疗中实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42%明显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75.00%,实验组MMP-9、TIMP-1水平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的概率.

    作者:杨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Sysmex XT-4000全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评价

    目的 对sysmex XT-4000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按照NCCLS EP5-A2[1]、EP6-P2[2]、EP9-A2[3]文件要求,对该仪器的携带污染率、 准确度、 精密度、 和线性进行评价,并与仪器Sysmex XT-2100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该仪器的准确度、 精密度、 携带污染率和线性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 Sysmex-4000全血细胞分析仪各方面性能良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以满足医院临床实验室血液样本分析要求.

    作者:万红;杨平;张帮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东莞市望牛墩镇及东莞市沙田镇下属四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选取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866人,选取沙田镇433人为对照组,进行常规体检;望牛墩镇433人作为观察组,在常规体检外再加上血清抑制素C的检测,对比两组患病情况和疾病预测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的高血压、 肾病、 糖尿病以及冠心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疾病预测成功率为96.12%,对照组的疾病预测成功率为28.78%(P<0.05).结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中增加对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可以准确的预测出大部分老年人易患疾病,预测成功率较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与防治,在大的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了因生病而投入经济负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伦志勇;谢运锋;谢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贝伐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研究进展

    目前,抗肿瘤血管生成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之一,而抗血管生成药物即贝伐珠单抗也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新治疗选择,其相关研究随之增多,而其有效性与安全性为研究重点.本文即综述国内有关贝伐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文献研究,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米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试论护士长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服务质量受到广泛重视,其中,护士长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其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现代护士长应该具备素质的分析,提出几点增强护士长综合素质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闫玉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增强药房药剂审核调配措施研究

    目的 增强药房药剂审核调配措施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来所出现的药房药剂审核调配出差的案例,一共有37例,分析37例案例出差的原因以及类型.结果 我院经2年内一共发生37例药房药剂审核调配出差案例,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发现其主要是因为医生和药剂师这两个方面.其中,医生方面处方出差所占比例高,为24.32%;其次则分别是药剂调配量出差、 发药数量出差、 药剂师医嘱不够明确,所占比例分别为16.22%、13.51%、2.70%;在药剂师这一方面其出差类型分别为药物名称相似度较高、 药物发错患者、 药物剂量剂型出差、 药房布局等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18.92%、10.81%、10.81%、5.41%.结论 药房药剂审核调配会直接对患者用药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医院药房一定要增强药房药剂审核调配,确保其合理准确性.

    作者:王爱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ASAP与中西药物治疗慢性妇科炎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ASAP与中西药物治疗慢性妇科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妇科炎症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参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给予ASAP与中西药物结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妇科炎症患者应用ASAP与中西药物结合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且安全,能够适当治疗的盲目性减少,值得推广.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 评价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牙科的12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为硝唑组和常规组.硝唑组使用奥硝唑合剂填充治疗,常规组使用常规填充剂治疗.评估两种填充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硝唑组暂封填充有效率85.2%高于常规组的63.9%(P<0.05).硝唑组永久性填充有效率为86.9%,高于常规组的60.7%(P<0.05).硝唑组填充不良症状发生率9.8%,低于常规组的24.6%(P<0.05).结论 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疗效确切,临床中值得应用.

    作者:吴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对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回顾乳腺癌晚期患者病例,选取病例完善的6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吉西他滨(1000 mg/m2,第一天和第八天).实验组进行吉西他滨静脉注射(1000 mg/m2,第一天和第八天)基础上,再添加顺铂静脉注射(40 mg/m2第一天和第八天).一个疗程21天,持续84天共4个疗程.期间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关数据,作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结果 本次实验对象均全部完成持续84天共4个疗程.数据统计得出,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相对小,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富林;刘蜀;方延曼;王兰;吴培新;杨海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塞来昔布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效果

    目的 探究塞来昔布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癌痛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塞来昔布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87.67%与对照组83.56%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70%明显低于对照组31.51%(P<0.05).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四物汤加减治疗青春期女子痛经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青春期女子痛经患者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青春期女子痛经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分为2组,对照组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四物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青春期女子痛经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青春期女子痛经患者接受四物汤加减治疗,利于患者不良症状的改善.

    作者:冉林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丙倍氯米松气雾剂,考察鼻渊通窍方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对慢性鼻炎患者采用丙倍氯米松气雾剂、 鼻渊通窍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慢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丙倍氯米松气雾剂、 鼻渊通窍方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按采用丙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倍氯米松气雾剂、 鼻渊通窍方联合治疗对慢性鼻炎的疗效显著,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选用.

    作者:付国新;郭月婷;张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克拉霉素、 果胶铋联合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果胶铋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治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整体效果优于克拉霉素、 果胶铋联合治疗,方法经过验证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可将其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首选治疗措施.

    作者:金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西药调配中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随着我国慢性病人的增多,联合用药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因此在调配工作中需要格外注意药物不良相互作用问题,才能做到合理用药,预防药源性疾病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作者:鲍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