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

马明立

关键词:不同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时期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学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集的200例临床标本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搜集的200例临床标本作为观察组,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检验两组临床标本,然后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分析结果不同的原因.结果 观察组的呼吸道标本、痰液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阳性率分别为45.0%、24.44%、12.82%、36.84%、8.65%.对照组的呼吸道标本、痰液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及粪便标本阳性率分别为38.10%、19.05%、7.75%、79.49%、5.79%.观察组阳性率比对照组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影响因素,医院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强化对标本质量的管理,提高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西药库房环境管理对保障药品质量的意义评价

    本文从库房环境管理、有效期管理以及制度管理等方面出发,针对医院西药库房环境管理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发表了一些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西药库房药品的保存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保障药品质量.

    作者:李菱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155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参照组75例,治疗组8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观察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采用疼痛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同时采用brunnstrom进行分级,后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7%),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33%),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疼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低,而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则明显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分级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准确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障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冠铭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结合MRI诊断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目的 结合MRI诊断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肱骨干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术前常规消毒、铺巾,给予肱骨干骨折手术治疗及预后恢复的临床宣教.对照组行普通钢板手术治疗;研究组行交所髓内钉手术.术后定期复查,通过MRI诊断、X线检查等手段辅助判断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两组患者数值变量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值变量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此外,肱骨干骨折主要是由外伤引起的,术后要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志斌;田炳贤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5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收取时间为2016年0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分别实施康复护理干预以及常规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肌力评分(3.21±0.41)分、住院时间(26.25±1.01)d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2.0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60.00%(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0.45±2.11)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80.40±2.45)分(P<0.05).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施英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除翳明目片联合奥洛他定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影响

    目的 研究除翳明目片联合奥洛他定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其中除翳组30例予以单纯除翳明目片治疗,对照组50例予以单纯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试验组70例予以除翳明目片联合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再对比三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部症状评分以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除翳组、对照组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眼部症状评分相比除翳组、对照组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翳组、对照组、试验组恶心、头痛、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除翳明目片联合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疗效显著,且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伟;杜秀梅;李增辉;张清源;李伟;杜磊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LASIK手术角膜游离瓣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角膜游离瓣的成因并总结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2015年1月~2018年5月行LASIK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及采取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各50例,对两组角膜游离瓣发生率、眼压及角膜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角膜游离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眼压、角膜生物力学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数值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心理过度紧张为LASIK手术角膜游离瓣的主要原因,于手术过程中予以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该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郑洁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 研究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2小时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出生28 d后观察组患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选择性头部亚低温进行治疗,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神经受损发生率,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赵文华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髓内钉与LCP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胫骨远端骨折采用髓内钉与LCP(锁定加压钢板)结合MiPPO(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选取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LCP结合MiPPO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AOF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胫骨远端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LCP结合MiPPO技术治疗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于宗建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针对性护理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胆囊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1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1实施针对性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与程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分别为43.9%与17.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8);观察组腹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以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发生率与腹胀程度.

    作者:石梅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血清内脂素、IL-18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血清内脂素、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存有的分布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的164例患有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例进行类型分类,从而按照不确定规律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55例,B组54例,C组55例.三组患者统一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A组额外给予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B组给予羟苯磺酸钙,C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三组患者血清内脂素、IL-18水平变化.结果 A组患者血清内脂素和IL-18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C组,分别经卡方检验或t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血清水平变化均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III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降低并改善患者血清内脂素和IL-18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英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探讨欣母沛预防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通过研究欣母沛临床疗效,主要对子痫前期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其在产后出血的情况,根据其得出的结果来采取措施,让这一方面患者的死亡率可以降低.方法 从笔者医院任意挑选30例子痫前期产妇,然后就这些病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一组15例.对对照组产妇注射20 U催产素,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射的时间要在产妇分娩之后.同时,要在宫体注射20 U催产素.对实验组产妇注射250 μg欣母沛,注射地方是宫体内,时间选在产妇分娩之后.然后观察分析其在术中2小时和24小时时间内的出血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出血量大于实验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 欣母沛对预防子痫前期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有明显的疗效,可以被广泛应用.

    作者:刁月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药事管理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药事管理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于2016年5月~2017年7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间选择我院所开出的2000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药事管理前后均有处方1000张.分析与探讨药事管理前后处方不合理使用发生频率及其原因.结果 干预之前不合理处方率为35.3%(353份),干预不合格处方率为12.5%(125)份,处方合格率数据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同时不合格处方中一联用药为主.结论 加强药事管理对提高全程化药学服务效益的作用突出,意义显著,能够有效的提升药物的临床使用合理性,从而保障药物使用价值大化.

    作者:杨帅群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研究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就诊的60例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相关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发现,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相关症状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胃溃疡的过程中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几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张立苗;李岩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肺部物理疗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采取肺部物理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将常规护理干预归入到参照组(n=40例),将肺部物理疗法归入到实验组(n=40例),比对分析参照组以及实验组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计算值、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有效率计算值、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肺部物理疗法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护理中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马秋艳;谷瑶瑶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式及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式及临床预后.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综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支气管哮喘控制时间、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指标、哮喘积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哮喘控制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哮喘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哮喘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血糖和控制哮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宏;田小东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丹红注射液用于脑梗塞急诊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急诊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2018.1~2018.8期间收治的160例急诊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80例(给予注射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估两组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有效患者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DL-C、HDL-C、TC、TG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DL-C、HDL-C、TC、TG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进行治疗前全血粘度/高切、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指标均无差异,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王丽花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4例行镇静下直肠巨大肿物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在镇静下行直肠巨大肿物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的患者的护理安全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直肠巨大肿物ESD的4例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4例直肠巨大肿物镇静下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均成功,病变完全切除,术后未发生出血、穿孔、压疮、静脉炎、发热等并发症.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配合、皮肤护理、心理护理、静脉管路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及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患者安全的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宋玲;陆秋香;李胜男;王许佳;姜泊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社区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对疾病认知及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研究本社区内脑梗后遗症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以及其当前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 在本社区内选择90位符合调查条件的患者,将其作为此次调查的目标,90位患者皆为本社区的常住居民,其年龄在51~82岁,病程在1~10年左右,其后遗症表现各有不同.调查实施过程中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收集本社区居民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以及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度.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各有不同,其疾病认知中关于用药规律性的认知度较高,但对后遗症相关表现等认知较低,同时其对健康知识有着较高的需求.结论 由结果可知,调查中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还是有待提升的,同时其对健康教育有着较高的需求,因此开展一定的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加强对患者疾病知识的相关教育,对于其更好的治疗自身疾病有着关键作用.

    作者:陶爱军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通过研究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在治疗甲亢方面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以更好地应对疾病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甲亢患者5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甲亢患者25例,对照组甲亢患者25例,分别采用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用药时间为7个月,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治疗发现,丙硫氧嘧啶患者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和7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恢复率分别为43%、49%、63%和60%;甲巯咪唑患者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和7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恢复率分别为45%、59%、65%、69%.同时,在治疗7个月后,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组在甲状腺功能FT3、FT4、TSH水平差异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利用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肝损伤发生率、不良反应率方面,其低于丙硫氧嘧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甲亢治疗过程中,甲巯咪唑治疗效果更佳,更值得进行临床推荐.

    作者:燕雪 刊期: 2018年第98期

  • 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究中药制剂临床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分析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并在使用中药制剂后出现不良反应的10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推测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制定预防策略.结果 106名被研究患者中,年龄在12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占比20.75%和44.34%,而其他年龄阶段的患者比例远不及这两个阶段,P<0.05,有统计学意义;样本中共有65名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用药,占比61.32%,远超过选择其他方式用药的人数,P<0.05,有统计学意义;样本中出现皮肤与附件反应的患者占比高于出现其他器官反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上所述,个体差异与不合理用药是中药制剂临床应用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的主要原因,故临床上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只有合理用药,才能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同时发挥药效.

    作者:康桥 刊期: 2018年第9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