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刘勤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干预,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6年7月~2018年8月从我院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分析,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则在应用常规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促进了患者的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临床医疗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

    口腔临床医疗中所使用的3D打印技术,其英文全称为:3D printing technology(3DP),是一种新型的快速逆向成型技术.在口腔临床治疗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加强了治疗精准度和治疗水平,对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诗文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脑梗塞患者参与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分析组50例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就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 分析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Fugl-Meyer、ADL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36例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效果,并评价该药物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18例患者接受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OLF组),18例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XELOX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XELOX组总有效率(RR)为88.89%,较高于OLF组72.22%(P<0.05);两组患者卡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晚期结肠癌患者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庄毅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选择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急性腹痛治疗的病人共计208位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基本的身体指标、发病原因、发病时间、诊断方式、治疗方法等进行研究,来判断普通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治疗情况,帮助医生总结经验.结果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清楚地发现,在这208位患者中,患有急性肠胃炎的有68位,占总体比例的32.69%;急性胃溃疡患者有22位,占总体比例的10.58%;急性阑尾炎患者有25位,比例为12.02%;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均为15位,比例为7.21%,泌尿系统出现疾病的患者为45位,比例为21.63%,其余患者33位,具体的病因不详,比例为15.87%.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以后,这208为患者的急性腹痛症状都被明显缓解,并且痊愈.结论 因为急性腹痛这一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涉及到的身体器官病变也很丰富.为了能够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要求医生尽快明确病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医治,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为目标,根治疾病.

    作者:王付亮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咀嚼口香糖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咀嚼口香糖对腹腔镜胆囊切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0.5~1 h开始咀嚼口香糖,术后当日2 h1次,每次咀嚼15~20分钟,直到第一次肛门排气为止.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结果 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咀嚼口香糖能促进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且简便易于操作实施,可以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作者:王珍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CT在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对CT在乳头状甲状腺结节微小癌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术前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对其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CT影像显示为单发结节、瘤体呈不规则状、增强后边界模糊、呈细颗粒状钙化、边缘中断,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存在突出差异;此外,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左右叶体积以及峡部、结节体积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 CT进行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与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的价值作用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一杨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观察.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作参照组(43例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单一治疗)与研讨组(43例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进行治疗),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讨组疗效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同时研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参照组更低,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水平大大降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彭选国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循证护理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8月期间的58名实习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29名实习护士为对照组,对该组护士采用传统教学,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29名实习护士作为观察组,对该组护士采用循证护理+PBL教学,比较分析两组护士考核结果及操作水平.通过观察组护士考核结果评分及操作水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分析循证护理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陈小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和预防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其预防对策.方法 本文选择2016年08月~2018年08月入院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42例患者归为研究组,将未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响因素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对比之后,研究组的年龄,教育以及合并高血压、吸入麻醉药物等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研究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MMES评分分别为(28.2±3.24)分、(24.6±4.26)分;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的MMES评分分别为(27.4±2.99)分、(25.5±3.07)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多是同年龄以及高血压合并和吸入麻醉等相关影响因素有联系,临床可以借助MMSE评分量表展开数据测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姚琳;薛荣亮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指导为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社区医疗机构接收的学龄前儿童100例,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将100例儿童均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视力情况及保健行为.结果 观察组视力下降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用眼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眼保健操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显著更长(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依从性,保障视力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刘婷婷;苏兴栋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蓝激光成像技术在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蓝激光成像技术在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08月间于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患者153例,共发现病变208处,采用蓝激光成像(blue laser imaging,BLI)观察病变黏膜表面结构及血管形态,根据JNET分型标准对病变性质作出判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蓝激光内镜下诊断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6.7%(117/121)、90.8%(79/87)、93.6%(117/125)、95.2%(79/83)和94.2%(196/208),诊断微小息肉(≤0.5 cm)、小息肉(0.5 cm~1.0 cm)、大息肉(>1.0 cm)肿瘤性的准确率分别为92.9%(91/98)、94.1%(64/68)、97.6%(41/42),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结论 蓝激光成像技术在鉴别结直肠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临床提高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水平.

    作者:张泽强;黄留业;张波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N-端脑利钠肽前体与未足月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N-段脑利钠肽前体以及相关炎性因子对未足月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影响相关性.方法 纳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孕周<37周子痫前期孕妇120例,孕妇年龄>18岁、单胎,协助孕妇在入院第1天和终止妊娠前行NT-proBNP、IL-6、hs-CRP和TNF-α检测.结果 治疗前未足月轻度子痫54例与重度子痫66例NT-proBNP水平表达分别为(377.48±132.35)和(567.19±158.72),相交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IL-6、hs-CRP、TNF-a表达具有较大差异.通过比较不同程度子痫与母儿结局发现,重度子痫患者母儿结局较差.结论 对未足月子痫前期患者进行NT-proBNP、IL-6、hs-CRP和TNF-α水平检测,有利于产科医生了解病情及心功能状态,预测和评估病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母儿结局.

    作者:张丽莉;金莉娅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囊癌根治术治疗T1b期意外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比较

    目的 比较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囊癌根治术治疗T1b期意外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T1b期意外胆囊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胆囊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5年生存率及肿瘤转移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1.8%)明显高于对照组(2.9%),研究组患者肿瘤转移复发率(5.9%)明显低于对照组(14.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T1b期意外胆囊癌患者采用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易增加肿瘤局部复发率,胆囊癌根治术则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肿瘤局部复发,因此,建议选择胆囊癌根治术对T1b期意外胆囊癌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余涛;吴琪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1例在我院接受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治的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检查.结果 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联合检查能够使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有助于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作者:聂佳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病案管理信息化应用效果分析

    近几年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特别广泛,在不断前进的医学中,医疗实践的各个方面也出现了信息化的身影.比如病案管理中的电子病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化管理得到了普及和应用.基于此,笔者结合了近几年的工作经验,将本院中应用了病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将自己的一些相关建议做了整理,以期与同业者共同进步.

    作者:周玮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及对指标的改善效果分析

    目的 本次研究分析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中采用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对其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从本院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选取,总共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从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将治疗方式的差异作为分组依据,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血尿转阴率,并以此作为治疗效果的评判依据,根据结果数据的对比得知,实验组患者血尿转阴率较高,且与对比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预后效果,并以此作为治疗质量的评判依据,根据结果数据的对比得知,实验组患者预后效果较好,且与对比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证实,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中采用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课改善患者血尿转阴率,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指标,为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朱宝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中医辩证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中医辨证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内分泌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分析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分析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中医辨证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而分析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分析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的雌性激素在治疗前没有对比意义,P>0.05,而在相同时间的治疗之后分析组明显优于观察组,且差异值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辩证法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疗效确实优于普通常规法,并且更加安全无副作用,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龚丽雯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工作坊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随着医院体制改革的深化,医院对于护理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了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护生,医学院校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其中典型的就是采用工作坊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阐述工作坊模式的概念,提出工作坊模式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针对工作坊的教学模式进行展望,使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融合互联网,更好地应用于急救护理教学中.

    作者:王政医;刘嘉韵;陈华丽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预防探讨

    目的 对比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应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为观察组,一组采用氨茶碱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为16%(4例),症状消失时间为(11.4±1.6)d,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例),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6例),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洪杰旋 刊期: 2018年第92期

  • 糖尿病足136例临床护理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指与下至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其主要表现为足部的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2015年-2018年,我科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36例,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知下.

    作者:李俊清 刊期: 2018年第9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