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静
目的 探讨分析主动脉夹层多层螺旋CT诊断与DSA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给予患者多层螺旋CT诊断与DSA诊断,之后以术后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估两种诊断方法的价值.结果 多层螺旋CT诊断与DSA对真假腔和内膜瓣在检出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DSA对主动脉夹层破口数和受累分支检出率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诊断,P<0.05.结论 相比于DSA检查检查来说,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孟飞剑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次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018年本院工作的53例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随机的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27例,给予常规管理,实验组26例,则给予分层次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评分.结果 两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管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后,实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给予分层次管理效果显著,既能有效提高操作技能,又能提高护理理论知识.
作者:冬吉玛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分析血糖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价值.方法 择取本院100例患者,对其进行随访,记录HbA1c值,其中60例患者HbA1c值低于7.0%,为研究组患者,另外40例患者,其HbA1c值大于7.0%,为对照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HbA1c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N末端B型利钠肽原,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中,患者的HbA1c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N末端B型利钠肽原,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率分别是(5.37±1.26)%,(5.88±2.31)mmol/L,(9.00±1.12)mmol/L,(2898.6±123.6)ng/L,(42±2)%及3.33%;对照组中,患者的HbA1c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N末端B型利钠肽原,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率分别是(8.26±2.89)%,(7.09±1.11)mmol/L,(12.86±4.97)mmol/L,(3027.2±145.8)ng/L,(40±3)%及20%.结论 当患者的HbA1c值低于7%时,患者的HbA1c值,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心血管相关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则显著升高.
作者:刘宇娜;张丽;吴振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通过分析我国近几年老年期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相关文献,为老年期痴呆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运用文献定量定性的方法280篇文献进行评阅和系统分析.结果 我国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大都重在生理安全方面,而心理安全相对较少.结论 在关注老年期痴呆患者生理安全护理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痴呆患者的心理安全.
作者:范琴燕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讨情境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的实习生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实习效果.结果 对照组实习理论考核成绩为(78.42±4.86),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为(81.59±3.28);观察组实习理论考核成绩为(89.65±5.30),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为(92.15±2.6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情境教学模式有助于实习生加强对病例的分析,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嵇慧;周林玲;俞岚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讨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社区医疗机构接收的学龄前儿童100例,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将100例儿童均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视力情况及保健行为.结果 观察组视力下降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用眼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眼保健操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显著更长(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视力保健行为的依从性,保障视力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刘婷婷;苏兴栋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对比MRI和CT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部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8名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员,分析两种方法对于该疾病的确诊率和临床适用规范.结果 MRI确诊率为94.8%,CT确诊率为89.7%;因此,总体来说,MRI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确诊率高于CT平扫.结论 CT和MRI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诊断意义,MRI的诊断率在很多程度上优于CT,适合应用推广于临床诊断.
作者:许天成 刊期: 2018年第92期
临床药学是指运用现代药学知识,结合临床,研究各种药物在患者体内作用及代谢等方面的规律,对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恢复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我国临床药学发展现状及历程着手,分析我国临床药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未来临床药学发展,共同推动我国临床药学健康发展.
作者:李杰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讨粘膜下肌瘤套扎术后的护理,观察其疗效.方法 对2017年11月收治的一例粘膜下肌瘤患者行粘膜下肌瘤套扎术的患者,对其给予精心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2周的治疗与护理,粘膜下肌瘤坏死脱出,无活动性出血.结论 粘膜下肌瘤套扎术的护理要点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阴道流血情况,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研究测定眼内压(IOP)对颅内压(ICP)变化的监测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颅脑外伤昏迷患者69例(90例次)作为观察对象,以腰椎穿刺的方式对ICP进行测定,通过眼压计对IOP进行测定,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 IOP随着ICP不断增高而增高,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结论 眼内压测定对高血压脑出血、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颅内压变化具有重要的监测作用.
作者:王宝;李斌;白映红;李存晓;杨军;刘性强;杨凯;王智;赵贵福;房建忠;要锦兰;魏书田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探讨中医针灸与推拿联合的方法所能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针灸推拿科门诊92例患者进行研究,选取年份,2017年1月~2018年8月.按照其采取的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人数均等的分组,即常规治疗组(n=46)和联合治疗组(n=46).其中,常规治疗组患者,实施动脉型颈椎病的红外线热疗方法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的手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对比可见,联合治疗方法应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在临床效果的对比中,具备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同时应用中医针灸和推拿的治疗方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有更显著的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潘超安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本次实验将针对早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进行血清3项肿瘤标志物检测,提升检测的准确性.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卵巢肿瘤良性和恶性的患者为对象,入选的患者共9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以单双数的形式分为2组,对照组则为45例健康体检者.对135例患者均进行血清CA125、HE4以及CEA三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并关注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恶性肿瘤患者的三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此外,在恶性肿瘤组的三项肿瘤标志物中的阳性检测率是高的,即恶性肿瘤组患者在实施联合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为93.3%,明显高于单一的检测方式,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清3项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查,能够提升阳性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为患者疾病诊断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更好的接受治疗.
作者:杜荣蓉;张静;王静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卡托普利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的时间区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此区间内选取我院医治的9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任意拆分为两组,运用常规强心剂与利尿剂医治的为参照组,运用卡托普利医治的为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参照组好.结论 在慢性心衰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卡托普利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荐广泛应用.
作者:陶芳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比较合并肩袖Cable前部损伤与未合并该损伤的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在关节镜修复术前后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 将2015年9月~2017年4月符合选择标准的64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纳入研究,随访1年.其中肩袖Cable前部损伤的肩关节有34个(A组),Cable完整的肩关节有30个(B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撕裂大小、形态及肌肉脂肪浸润程度,术后随访并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活动度及肩袖再撕裂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在撕裂大小、形态及肌肉脂肪浸润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UCLA、ASES、VAS、Constant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肩袖再撕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肩袖Cable前部损伤的肩袖全层撕裂表现出更大更复杂的撕裂形态和更深程度的脂肪浸润,并且该类型患者术后再撕裂率较高.
作者:马秀林;张士伟;徐丛;张雪莹;赵佳佳;吕永明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讨稳定型肺TB行抗结核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抗结核治疗的稳定型肺TB,总结其影像学转归.结果 1例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因无法耐受药物副作用导致的胃肠道绞痛,自行于服药一个月后停药,一年后转化为纤维空洞型肺TB,三年后并发大量气胸及右心衰而死亡.19例进行抗结核治疗后通过影像学复查证实病变好转.结论 稳定型肺TB,有必要进行抗结核治疗.
作者:胡敏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对64排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临床对所有患者实施64排螺旋CT扫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并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对64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78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全部存在血管病变.其中,64排螺旋ct进行不同程度冠脉狭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9%、95.7%、100.0%、100.0%,与冠脉造影检查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进行不同程度冠脉狭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影响较小.
作者:林静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探析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采取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经诊断确诊为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7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治疗时给予氨氯地平;后者则给予替米沙坦.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血糖与血压改善的优劣.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的血压以及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行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价值高,可使患者血压以及血糖水平得到良好控制.
作者:于青华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分析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室内质量控制研究过程当中常见的故障,探讨有效排除故障的方法.方法 针对贝克曼AU5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日常工作中的故障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常见问题提出排除方法.结果 实验分析准备工作、仪器控制、检测的结果以及仪器本身均存在误差,需要做好各环节的质控工作.结论 针对于室内质量控制研究过程当中的故障,工作人员需及时做好预防与排除工作,以保证检验质量.
作者:穆拉提·麦提图尔荪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分析在肺癌放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60例肺癌放化疗患者为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数据对比(20.0%vs6.7%),其中观察组总发生率更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肺癌放化疗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房启蒙 刊期: 2018年第92期
目的 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103例2015年5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92例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作为参考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血清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含量,对比2组受检者IgA、IgM以及IgG水平.结果 观察组受检者IgA、IgM以及IgG水平均明显较参考组患者高,2组受检者上述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A、IgM以及IgG等免疫球蛋白能够作为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的重要血清学指标,能够为临床医生进行病情诊治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有效信息.
作者:张琪 刊期: 2018年第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