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萍
目的 探讨四物汤熏蒸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150).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物汤熏蒸,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增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A-36)和S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JOA评分、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增高,ODI评分、VAS评分、SAS评分降低(P<0.05).结论 四物汤熏蒸法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
作者:孟东红;张红;周爽;李艳华;张丽萍;王亦合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分析骨凿劈冠法与超声骨刀法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段内选择112例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原则将112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骨凿劈冠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超声骨刀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拔牙时间、面部肿胀程度以及术后2小时内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治疗效果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1例下唇麻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常规组发生2例切口感染、3例下唇麻木、2例邻牙损伤、1例干槽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骨刀法拔除下颌埋伏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显著,更利于患者的康复,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大龙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对高流量氧疗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ICU收治的由于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后脱机不过还没有拔管的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3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处接人工鼻联合文丘里空氧混合阀行传统氧疗,观察组实施用气管插管处接高流量氧疗系统行氧疗湿化治疗.对两组患者脱机后6、12、24 h的气道湿化效果、氧合指数、动脉血PH、呼吸频率以及纤支镜吸痰次数进行检测,且对脱机期间二组患者的再上机率、拔管后72 h内再插管率、拔管后使用无创呼吸机频率以及ICU住院天数.结果 氧疗6、12、24 h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在脱机期间的在上级率、使用无创呼吸机频率以及ICU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应用高流量氧疗能够将患者脱机后的呼吸频率降低,改善其气道湿化效果、改善氧合、降低纤支镜吸痰次数,减少脱机后再上机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唐丽华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在肝癌腹胀当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通过选取本门诊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6例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奇偶数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7.5%,对照组为62.5%.结论 在当前的临床治疗当中,肝癌腹胀患者为了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应该充分的发挥出中药学的作用,采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的实现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邓立新;邓柳贤;邓家和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麻醉时,应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选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和观察组(TCI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麻醉后观察两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等情况,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深度均满意,且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麻醉时,应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良好.
作者:陈晓东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对术前体位训练对于甲状腺患者术后体位综合症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的基本资料大体相同的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进行编号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护理工作,而试验组进行术前体位训练以及心理辅导,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调查.结果试验组,即进行术前体位训练以及心理辅导的患者护理工作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7.5%、92.5%,而对照组,即进行一般护理患者的护理工作总有效率、显效率仅为90%、70%,明显低于试验组.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体位训练是能够使甲状腺患者术后体位综合症得到有效的缓解,是一项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临床护理经验.
作者:杨大明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1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cyokeratin(AE/AE3)、免疫组化抗体ALK以及p53等进行染色观察.结果 11例患者中有8例ALK、AE/AE3以及p53均为弥漫性阳性,11例Ki-67增殖指数在10~25%,8例患者的SMA有表达.结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的病理诊断基础是组织学,再加上免疫组化抗体的应用,尤其是对ALK、AE/AE3以及p53的诊断分析.
作者:刘慧;胡斯冷;王金花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讨应用呼吸护理对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院内呼吸道感染率以及相关监测指标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呼吸护理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院内呼吸道感染,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王晓翠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在高位肛瘘患者中应用内口切开、瘘管主道内端挂线术并中药内服、熏洗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传统肛瘘切开挂线术应用在对照组中进行治疗,将内口切开、瘘管主道内端挂线术应用到观察组中进行治疗.结果 相较于观察组,愈合时间、疼痛、分泌物、肛门外观情况以及肛门功能对照组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这种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了患者的愈合时间等.
作者:潘彩霞;勾成敏;李智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比较临床病理尸检与法医病理尸检的原因、结果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从2010年1月~2018年1月的尸体解剖资料102例为观察组,2002年12月~2010年12月的尸体解剖资料8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尸检率和医疗纠纷委托尸检率.结果 临床病理尸检率,观察组为40.20%、对照组为72.48%(P<0.05);医疗纠纷委托尸检率,观察组为59.80%(P<0.05).结论 法医病理尸检呈不断上升趋势,应加强管理.
作者:邹宗位;夏米佳;陈宗溢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分析探讨晚期肿瘤患者采取临终关怀护理的护理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共计66例来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进行对症护理,观察组采取临终关怀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观察组在舒适程度、心理情绪、健康教育、沟通能力等方面护理质量明显更好(P<0.05),另外,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8.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给予临床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理、心理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翟向红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到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从2016年2月~2018年4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不使用华法林)与观察组(使用华法林)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经皮冠状动脉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栓塞发生率较低,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内再狭窄率和严重出血发生率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该对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荣柏洋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究CT在肺内亚厘米磨玻璃结节的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对100例肺内亚厘米磨玻璃结节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良性组、腺癌组、浸润前组患者分别为30例、40例、30例,比较三组患者CT征象和血管关系分型的不同.结果 良性组和腺癌组相比,只有分叶比例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腺癌组与浸润前组相比,在实性成分与病变大小以及分叶、混合型磨玻璃结节比例方面差异明显(P<0.05);腺癌组和浸润前组III型血管关系分型的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组患者(P<0.05).结论 术前对肺内亚厘米磨玻璃结节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大的难度,但病灶的CT征象及其血管关系分形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讨分析乳腺钙化在乳腺钼靶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乳腺疾病患者,根据乳腺病变性质将其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每组43例,运用乳腺钼靶检查患者病情,观察分析两组患者钙化形态、密度、分布、大小等情况.结果 在病变类型与性质方面,86例患者有43例患者为良性,占.其中纤维腺瘤10例,乳腺慢性炎症7例,乳腺增生者16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0例.剩余43例则为恶性病变,其中腺癌12例,导管内原位癌6例,浸润性导管癌20例,特殊恶性肿瘤5例.在钙化灶方面,良性组患者钙化灶以爆米花样钙化、蛋壳装空心钙化、粗大颗粒状钙化以及环形钙化为主.恶性病变患者钙化灶则以颗粒状、针尖状以及成簇状为主.两组患者乳腺钙化灶大小、密度以及数目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钙化在乳腺钼靶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观察钙化密度、大小、形态以及颗粒数可以得知患者病情程度,也可将其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主要参考依据,为后续治疗争取佳时间,重要可以避免因误诊而造成病情延误情况,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值得在临床推广乳腺钙化诊断.
作者:米仁莎·库尔班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化疗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入院进行化疗的168例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奇偶数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4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管理,护理管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结论 对肿瘤内科化疗患者进行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水平,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狄静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分析解剖锁定板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共47例经行解剖锁定板治疗的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右侧31例,左侧16例;男19例,女28例;年龄61~72岁,平均65.4岁.随访12~18个月,平均14.3个月.以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Batra放射学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功能评分优28例,良12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5.1%.术后X光:平均掌倾角6.8°,尺偏角22.6°,桡骨短缩<2 mm.放射学评分优良率为91.2%.复查X线片骨折无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结论 解剖锁定板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李江;刘雷;李英慧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讨针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实施肺康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83例进行观察,抽签分成两组后给予常规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给予治疗组4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慢阻肺缓解期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运动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实施肺康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明显,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嫔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并发症率影响分析.方法 将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冠心病常规护理干预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进行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14.29%、8.57%和11.43%,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37.14%、25.71%和25.71%,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行手术治疗的肾、输尿管结石患者围术期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肾、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手术治疗的肾、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石建英 刊期: 2018年第88期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进行心脏搭桥术的治疗疗效.方法 于两个医院心外科收治的需实施心脏搭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例63例进行对比治疗观察,观察时间集中在2016年1月~2018年6月,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将63例病例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31例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下的心脏搭桥术治疗,给予治疗组32例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的心脏搭桥术治疗,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组冠心病患者手术后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CK-MB水平、cTnl水平、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但两组冠心病患者术后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不存在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非体外循环的心脏搭桥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术后恢复良好,促进预后.
作者:唐仕海;周洋;赵飞;彭华利 刊期: 2018年第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