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残端妊娠1例临床报道

刘颖;闫颖;吴林玲

关键词:输卵管残端, 病因, 异位妊娠
摘要:输卵管残端妊娠是切除输卵管后残端再次发生妊娠,发病概率很低.本文通过描述我院妇科遇到的典型病例,讨论了输卵管残端病因和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及MRI、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价值研究

    目的 探究超声及MRI、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7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前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及MRI、钼靶X线诊断及三者联合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其检出率.结果 超声检出率为94.94%,MRI检出率为96.20%、钼靶X线检出率为97.47%,三者联合检出率为100.00%,超声及MRI、钼靶X线检出率均较高,三者联合诊断可一定程度提升检出率,均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 超声及MRI、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价值均较高,检出率较高,三者联合检查可提升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任武刚;陈英;罗佳佳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30例甲状腺癌患者,对患者分别实施二维超声诊断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A方法)与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B方法)的相关资料.结果 B方法在诊断准确率方面高于A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影像学诊断参数方面,B方法略高于A方法,差异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癌检出率,为患者的及时治疗干预奠定基础.

    作者:段冬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健康宣教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预后和远期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健康宣教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预后和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的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74例,由治疗先后顺序分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此应用健康宣教,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宣教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预后和远期效果存在较积极影响,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减小复发概率,且有助于缩小胃溃疡面积,可推广应用在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中.

    作者:何小琴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36例并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基础上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进行敢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在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数据中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分泌护理中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护理工作进行干预,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而提升患者得到生活质量,值得大规模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张有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不良反应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症治疗中使用唑来膦酸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危险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自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均静脉滴注唑来膦酸,观察不良反应症状.结果 用药3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7.67%,用药14天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49%.组间差异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会发生急性期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等,但不会造成肝、肾功能损伤,骨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对脑梗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脑梗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从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恢复期患者中抽选58例,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神经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梗恢复期采取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芸;张群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针灸浅刺治疗疾病浅谈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很多人讲究深刺、透刺而产生效果,其不然针灸浅刺也同样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根据我临床20年的经验,针灸浅刺同样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我在这里所说的浅刺不只是浅而不得气,而是既要浅又要有得气感,这样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不同部位、不同体质的人同样在治疗中所用的针刺手法也有不同.

    作者:黄卫江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预见性护理在产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产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实例,通过观察应用效,果得出综合的建设性的结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这十个月在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危重症孕妇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医院常规的护理标准,另外45例作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0.00%低于对照组患者2.3%,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1.3%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9.7%,结论 应全面实现产科危重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预见性的分析并提前做好准备措施,以保证产妇顺利生产.

    作者:薛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性头痛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血管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脑血管性头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方式,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4.0%,对比差异显著,表明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方式在治疗脑血管性头痛上具有十分积极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在临床治疗脑血管性头痛上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在后期临床治疗中进行积极推广.

    作者:王晓琳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妇产科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妇产科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妇产科门诊的宫颈糜烂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实施微波方案,B组实施高频电刀环切术(LEEP)方案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糜烂患者实施微波方案与LEEP治疗,均具有良好效果,但是,LEEP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赵维维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衔接式PM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衔接式PM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帮助实习护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模式,完成由护生向正式护士的角色转变.方法 采用成组设计研究,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本科护理学生80名,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试验组带教采用衔接式PM教学法,对照组带教采用临床师带徒教学模式,分别比较两组实习护生专科理论考核成绩、相关专科操作考核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及患者对护生操作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实习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为82.75±3.15分和94.67±3.56分,对照组实习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为71.29±3.20分和83.50±3.34分,差异比较P值均<0.05,患者满意率和学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实验组分别为92.50%和98.75%,而对照组为83.25%和88.25%.结论 衔接式PM教学法法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快适应临床工作模式,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护理实习带教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娥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及重症恙虫病的早期诊断

    目的 总结恙虫病的临床特征以及重症恙虫病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恙虫病患者,回顾分析重症恙虫病(A组,30例)与非重症恙虫病(B组,50例)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结果 恙虫病在临床症状方面以发热为主,同时涉及到多种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在体征表现方面,溃疡以及焦痂占比为87.5%;A组与B组在血小板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恙虫病患者表现为典型的发热、溃疡以及焦痂等症状体征,多种实验室指标可作为恙虫病的诊断依据,其中血小板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可作为区分重症恙虫病与非重症恙虫病的重要依据.

    作者:顾凤林;陆永安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目的 针对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以及具体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2017年1月~2018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须要手术治疗的病人中抽起9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460例对照组病人予以常规护理,而针对460例实验组病人手术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测和改进,施以优质护理.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投诉率为1.31%,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的投诉率6.52%.除此之外,实验组病人的满意度为94.35%,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的68.69%.两组病人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对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和防范,可以有效提升病人护理满意度,还能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秀英;林雪梅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乳腺癌手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乳腺癌手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疗效差异及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仍不理想,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效果好于手术治疗,但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还需对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法.

    作者:蒋德欢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加味泻肺丸治疗喘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泻肺丸对痰热郁肺型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辨证为痰热郁肺型喘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泻肺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泻肺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痰热郁肺型喘病的疗效.

    作者:尹红斌;苏日克;张敏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与治疗方法比较研究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4月在本院分娩并发生出血的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分娩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给予合适出血干预方法.结果 在产后出血单因素方面,包含有宫缩乏力、产道裂伤、妊娠合并症、剖宫产、流产史等;在产后出血多因素方面,包含有宫缩乏力、剖宫产次数、流产次数等.结论 产后出血存在有较多影响因素,提倡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次数,保障母婴安全.产后出血患者可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合理干预措施,能够取得较好止血效果.

    作者:尹继敏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人单纯性收缩压治疗效果

    目的 对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人单纯性收缩压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将我院90例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设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单药进行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4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37例,总有效率为82.22%,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为(122.6±8.4)mmHg和(65.4±8.2)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为(137.3±10.5)mmHg和(72.5±8.4)mmHg,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 对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改善血压水平.

    作者:罗娴婷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细节优化护理在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产后康复以及产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恢复、母乳喂养及产后抑郁的作用.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94例,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细节优化护理的观察组各47例,对比两组初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抑郁情绪评分与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95.5%)高于对照组(77.3%),产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优化护理提高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后恢复,改善产后抑郁情绪,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唐久霞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糖尿病者开展散瞳眼底镜检查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分析结果.结果 眼底荧光造影诊断率为63.6%,散瞳眼底镜检查诊断率为41.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计128例,修正诊断48例,修正率为38.0%.在此其中DR I期16例DR II期14例,DR III期12例,DR IV期6例,DR V期0例.结论 使用眼底荧光造影术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眼底病变筛查,能尽早发现患者患眼眼底毛细血管病变情况,临床价值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青 刊期: 2018年第88期

  • 比较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过程中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过程中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50例患者(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甲巯咪唑组与丙硫氧嘧啶组,每组各25例.其中甲巯咪唑组患者采取甲巯咪唑药物进行治疗,而丙硫氧嘧啶组患者采取丙硫氧嘧啶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丙硫氧嘧啶组患者的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时间显著晚于甲巯咪唑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甲巯咪唑组患者的肝损伤发生情况显著优于丙硫氧嘧啶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硫氧嘧啶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容易发生肝损伤,而甲巯咪唑治疗则肝损伤出现的时间较短,医师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刘群;卞博 刊期: 2018年第8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