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预防全麻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周龙成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监测, 全麻术, 认知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预防全麻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进行全麻术后的8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根据血压调整麻醉药的使用剂量,观察组采用BIS监测,调整麻醉药剂量使BIS值处于50~60之间.在术前1?d和术后7?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测定,记录术后7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1?d两组患者MMSE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7?d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全麻术中进行BIS监测并使BIS值处于50~60之间可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80例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究分析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80例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甘露醇联合乙酰唑胺片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改善,在接受治疗1?h、6?h、12?h、3天以及1周后分别有26、35、40、28以及24例患者的眼压得到了恢复,且眼角膜水肿消失,总有效率为94.1%,且未发生副作用的情况.结论 在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中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副作用也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廷亮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宫颈癌患者群体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接诊随访的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选做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的HPV病毒感染情况运用导流杂交技术展开实验室临床检测,针对检测过程中获取的相关数据结果展开归纳分析.结果 本组70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为单一型HPV病毒感染患者,有25例患者为多重型HPV病毒感染患者,患者实际感染的HPV病毒株亚型具备多样性.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宫颈癌患者群体中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发生率均处于较高水平,选取有效技术方法展开实验室检验,对于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佳临床结果具备重要意义.

    作者:秦恺忆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产科门诊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分析

    目的 探讨产科门诊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7月本院产科门诊2460例产前检查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孕产妇均实施高危筛查,分析高危因素,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本组2460例孕产妇中,高危孕产妇发生率为8.98%(221/2460),高危因素包括剖宫产史、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等;追踪221例高危孕产妇分娩结局,其中顺产77例,剖宫产128例,新生儿窒息8例,围生儿死亡8例.结论 产科门诊孕产妇高危因素较多,需加强产前筛查管理,以尽早发现、尽早介入,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在抗菌药物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在抗菌药物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中的应用.方法 从抗菌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概述和试验研究出发,分析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在抗菌药物应用方面的价值.结果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不合理给药,许多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显著提高,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必须重视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及抗菌药物的新药开发.结论 将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应用到抗菌药物的临床用药和新药开发研究当中,能够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研发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吉号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腹腔镜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腹腔镜全腹膜外(TEP)与经腹腹膜前(TAPP)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TAPP组与TEP组,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TEP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TAPP组,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手术费用[(8032±535)元]低于TAPP组[(9631±642)元],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TAPP与TEP治疗,均有效、安全且可行,手术并发症相近,TEP术手术费用偏低.

    作者:杨欧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偏瘫康复的临床疗效尝试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偏瘫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FMA评分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偏瘫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

    作者:李国铭;张维革;吴伟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作用探析

    目的 分析急性阑尾炎患儿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共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3例、实验组33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儿进行系统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33例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33例患儿的总有效率为40.66%,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惠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分析替吉奥、奥沙利铂联用对比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替吉奥、奥沙利铂联用对比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选取晚期直肠癌患者72例,随机分组研究组使用替吉奥、奥沙利铂联用,参照组实行FOLFOX4方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替吉奥、奥沙利铂联用治疗与FOLFOX4方案在临床治疗效果上比较接近,但替吉奥、奥沙利铂联用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低,具有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芳;杨强;曲卓慧;刘春香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基于此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以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0%较对照组68.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疗效非常显著,即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周礼玉;杨君明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目的 试分析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4年3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小梁切除术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随机选择33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接受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33例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眼压、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及缺损变化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李辉军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我国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由多种因素所致的疾病.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幽门螺杆菌(HP)是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可引发胃部感染导致不同程度的炎症出现,严重时可逐渐发展成胃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为提高人们的生存、生活质量,多数专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其治疗方法.要想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面获得一定的研究进展,必须从疾病发展机制、病因分析入手,通过对疾病的深入了解来探讨多种有效的、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冬梅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浅谈外科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外科是一门综合了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外科实验室是外科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场所.但目前外科实验室日常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实验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鉴于此,本研究从多方面提出外科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的策略,为外科实验室的有效管理提供重要保障,确保实验和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温针灸联合前臂伸肌群牵伸训练治疗肱骨外上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温针灸联合前臂伸肌群牵伸训练治疗肱骨外上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处接受治疗的80例肱骨外上踝炎的患者,以治疗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温针灸联合前臂伸肌群牵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数值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肱骨外上踝炎患者应用温针灸联合前臂伸肌群牵伸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勋文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例数一共为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一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和推拿联合使用,可以快速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任志荣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对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当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将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骨水泥注入量要高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椎体Cobb's角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当前的临床医学当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骨水泥渗漏情况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引起重视.

    作者:潘爱祥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其进行治疗,常规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治疗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明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目的 对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在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74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服用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则加服复方消化酶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痊愈时间.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消化系统改善情况的数据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极大缓解各项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学文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对比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需要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成2组作为此次观察对象.结果 给药后使用布比卡因的对照组产妇,心率低于使用罗哌卡因的实验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麻醉有效率是40例93.02%,对照组的38例88.37%.结论?2组产妇使用的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罗哌卡因的不良反应要小于布比卡因,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邓恩琼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析在肺动脉高压中运用超声波心动图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2月底我院收治的91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本次研究对象均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与CT检查.且在之后测量患者右心导管的肺动脉收缩压.对肺动脉收缩压值与超声心动图进行比对.从而由此探析出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肺动脉高压疾病时的准确性.结果 患有肺动脉高压疾病的患者在进行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之后,确诊率高达97.81%.被误诊的概率仅为2.19%.其中有1例被误诊为左肺动脉狭窄,1例误诊为右肺动脉狭窄.结论 患有肺动脉高压疾病的患者运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确诊性较高,并且该种检查方法的操作较为简单,也会使患者所受到的痛苦减少,易于被大家所接受.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做进一步的宣传与应用.

    作者:周爱华 刊期: 2018年第85期

  •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及糖脂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究分析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分别应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对患者体质量以及糖脂代谢产生的影响.方法 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50例,将奥氮平应用到对照组中,将阿立哌唑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治疗后患者的体质量、空腹血糖以及血脂.结果 完成治疗3个月后,相较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无明显变化,照组患者的体质量明显增加,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的体质量为(60.2±17.18)kg、(59.6±14.25)kg,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体质量分为(60.8±19.26)kg、(68.7±17.63)kg,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相较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血脂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的体空腹血糖以及血脂明显升高,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阿立哌唑的效果显著,既有效保持了患者的体质量,同时也避免了空腹血糖以及血脂升高的情况发生.

    作者:原源 刊期: 2018年第85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