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彩芳;张智霞;段冬仙
目的 观察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时机排放体位对于术后影响的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全麻插管后摆放体位,观察组则在麻醉诱导前摆放体位,观察两组患者2d后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2d内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术后影响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麻醉诱导前摆放体位对于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具有较低影响,是甲状腺手术患者体位摆放的佳时机,在临床中具有推广的意义.
作者:池虹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对我院2017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并分析不合理处方,提高医师处方药物治疗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门急诊2017年1月~12月间的处方共5468张,依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药品说明书等,对处方进行点评,从中筛选不合理处方并提出改善措施.结果?5468张处方中,不规范处方占1294张(23.66%),不适宜处方占784张(14.34%),超常处方占596张(10.90%).结论 门急诊务必要坚持贯彻处方点评制度,提升处方质量,促使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任宝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妊娠者回顾性分析,50例正常妊娠对照组和50例妊娠糖尿病组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PG)测定、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HbA1c检测,比较两组三项测定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妊娠糖尿病组FPG、OGTT、HbA1c检测结果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糖尿病中,HbA1c与FPG?和OGTT?相比有着一定的优势,?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海元;赵华;郑蕊;秦东方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探究分析温针灸联合前臂伸肌群牵伸训练治疗肱骨外上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处接受治疗的80例肱骨外上踝炎的患者,以治疗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温针灸联合前臂伸肌群牵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的数值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肱骨外上踝炎患者应用温针灸联合前臂伸肌群牵伸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吴勋文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分析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例ICU重症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均予以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诊断病因.结果 心源性休克等是导致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主要病因.结论?ICU重症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采用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的作用重大.
作者:马力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 针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入院治疗的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6例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高压氧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时间、昏迷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采取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治疗能够纠正患者组织缺氧状态,改善组织微循环情况,缓解脑损伤症状加重,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文魁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探讨产科门诊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7月本院产科门诊2460例产前检查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孕产妇均实施高危筛查,分析高危因素,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本组2460例孕产妇中,高危孕产妇发生率为8.98%(221/2460),高危因素包括剖宫产史、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等;追踪221例高危孕产妇分娩结局,其中顺产77例,剖宫产128例,新生儿窒息8例,围生儿死亡8例.结论 产科门诊孕产妇高危因素较多,需加强产前筛查管理,以尽早发现、尽早介入,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内接收的96例剖宫产产妇,按照生产顺序进行奇偶排序,48例奇数作为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48例偶数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量高于对照组,且恶露消失时间、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实施舒适护理极大的缩短了患者恶露消失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泌乳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安晓芝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诊断及应用意义,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于2017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CT检查,并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结果?CT确诊率高于X线,检查结果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X线与CT联合检查的确诊率高达100%.结论 虽然CT确诊率高于X线,但X线操作简单、方便,可以为临床初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有效参考,联合检查对该病的诊断更有利.
作者:陈琳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对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当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将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骨水泥注入量要高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椎体Cobb's角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当前的临床医学当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骨水泥渗漏情况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引起重视.
作者:潘爱祥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总结分析健康教育对孕妇产前检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不同孕妇在产前采用常规健康指导以及系统健康教育对产前检查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系统健康教育孕妇产前检查完全依从性以及妊娠结局均优于常规健康指导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孕妇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产前检查依从性,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可染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探究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分析引起腹痛的病因,记录诊断情况,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及妇科疾病是引起患者急性腹痛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56%、26%、12%.首诊的明确诊断率为86%,经过针对性的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或好转.结论 在急诊内科对急性腹痛患者详细寻找病因、明确诊断、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先梅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意义和作用.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8月,病例数为3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30例设为对照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两组人员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Hc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
作者:严凤雏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对比胃穿孔时行腹腔镜修补术与传统的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8例胃穿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开腹修补术,实验组则采用腹腔镜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胃动力指标.结果 实验组在术后1h、24h、48h以及72h时的血清胃泌素(GAS)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穿孔的治疗中,腹腔镜修补术的治疗效果要明显显著于传统的开腹修补术,可有效帮助患者迅速恢复胃肠动力,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李刚;薛冰川;郭中祥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分析研究规范导管维护措施对预防早产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管的作用.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实施PICC的早产儿进行研究,对其采用规范导管维护措施进行干预护理,对护理措施实施前后的PICC堵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早产儿PICC堵管事件的发生率为2%,明显的比干预实施前16%下降(P<0.05).结论 对早产儿PICC堵管现象实施规范导管维护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堵管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比较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张立巍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对比其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分析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46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在术后24h予以肠外营养,研究组在术后24h予以肠内营养,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的不同.结果 两组胃肠功能营养率相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两组患者的血清PA、ALB水平均高于术后1d,且组间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快速恢复胃肠功能,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机体恢复.
作者:於红梅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研究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共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加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比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1.03%,明显高于于对照组患者71.79%,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TL-6、TNF-α、CRP炎性因子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于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并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昕昕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对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临床上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4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各27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使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药物对进行治疗,常规组患者仅采用缬沙坦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后在临床上的安全与有效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两组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选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药物,在治疗中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吴运球 刊期: 2018年第85期
目的 剖析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我院2013年5月~2016年6月所收诊的急性脑梗死病患者50例作为研讨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用阿司匹林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恢复,其中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是现在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重大,用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徐霞 刊期: 2018年第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