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外科中应用早期预警系统中的临床效果

董姗姗

关键词:小儿外科, 早期预警系统,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外科中应用早期预警系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小儿外科接收的86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早期预警系统,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状况、病死状况、非计划入住ICU状况、护理前后早期预警评分状况、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状况、非计划入住ICU状况、病死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早期预警系统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外科患儿应用早期预警系统,可以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非计划入住ICU状况明显降低,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淋症78例

    目的 分析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淋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当归贝母苦参丸,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分别为94.87%、82.05%,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淋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吕晓霞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增强法律和病历证据意识,做好病历档案管理工作

    目前,国内法律法规在不断革新和完善,广大患者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渐提高,病历档案属于解决医疗问题的现实依据.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及其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从根本摆脱传统观念的依赖,创新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和病历证据意识,提高病历档案管理的质量,从而保证医疗部门和患者的应有权益.

    作者:杨璞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加强院前急救管理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院前急救为医院急救工作的重要内容,通常院方接到急救求救至将患者送至医院的急救工作为院前急救.急救求救患者病情大都为重症,故院前急救工作质量与患者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并提示需深层改进、完善院前急救管理工作,以期提高患者院前急救效果.本文基于此探讨了加强院前急救管理策略,以期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专业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专业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挑选出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们医院临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总共人数为46例,随机将其等份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专业护理,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护理之后的护理效果评分结果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呼气峰流速及肺活量和MMRC评分及CAT评分等指标效果更为可观,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1.6%,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x2=7.6034,P=0.006).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专业护理的临床疗效更为可观,值得临床推用.

    作者:刘军红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在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对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查在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本次4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所有患儿均接受哮喘规范化治疗,对患者控制阶段以及未控制阶段进行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对比两个阶段患儿肺功能状况.结果 在中心气道阻力方面,控制期与未控制期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在共振频率、外周弹性阻力以及气道总阻力方面,控制期较未控制期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在检查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效果的过程中,应用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查,可有效评估治疗效果,并且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快捷、无创等优点,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作者:张艳萍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西医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两组患者心功能.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6%、94.8%,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在心功能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更好(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方式,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钢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医院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菌药物调查

    目的 探讨医院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28例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整理其临床基本资料,分析其抗菌药物的类别、品种、使用频率以及使用方法等.结果 128例患者中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122例,占比为95.3%,联合使用两种抗菌药物的5例,占比为4.7%,联合用药多为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其他种类的抗生素.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为4类17种,主要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大环内酯类,其使用率依次为30.46%、42.99%、18.74%,除此之外还有喹诺酮类.患者口服用药26次(20.3%)、静脉给药102次(79.7%).结论 抗菌药物在医院急诊内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使用频率较高,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使其疗效更加准确.

    作者:周岁智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奥氮平治疗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针对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实施奥氮平口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0例精神病性障碍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针对研究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奥氮平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为精神病性障碍患者实施奥氮平口服治疗,能够获取较好结果,适合推广运用.

    作者:苏岚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3种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包皮环切手术来探索和分析这几种手术对于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90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根据他们所采用的包皮环切术将其分为三组,分别是传统包皮环切术、袖套状包皮环切术、包皮环切吻合术,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和并发症及愈合时间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 包皮环切吻合术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显著优于另两种手术,袖套状包皮切除术的愈合时间要显著短于另两种手术,传统包皮环切术在患者满意度上要显著优于另两种手术.结论 不同的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年龄、耐受力、经济承受力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不同的包皮环切术各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所以患者在选择手术时应多方面考虑.

    作者:汪洋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应用

    目的 观察神经内科病房应用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模式的效果.方法 本院神经内科一科病区于2017年1月起在病房护理中应用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模式,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模式应用后,护士病情知晓率、专科知识掌握率,患者对病房查房满意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 神经内科病房中应用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模式后,可有效的提高查房工作质量.

    作者:徐可;杨娜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探讨高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体质调查及其中医预防调养

    目的 调查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体质类型,总结对应的中医预防调养方法.方法 对1000名女大学生展开调查,根据中医体质的判定标准,对其体质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制定相应的预防调养措施.结果 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平和、气虚、阳虚、阴虚、痰湿、湿热、血瘀、气郁和特禀质等体质类型的所占比率分别为22.60%、49.90%、38.40%、43.30%、12.00%、21.30%、19.00%、34.20%和8.00%.结论 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与体质关系密切,以气虚、阳虚、阴虚和气郁质为常见,通过中医预防调养后,能有效降低痛经的发生率.

    作者:车金梅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综合性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综合性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随机选取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69%(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结论 综合性干预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陶丽霞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骨性膝关节炎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骨性膝关节炎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的骨性膝关节炎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69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功能保护理疗联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骨性膝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在医学临床领域广泛推广.

    作者:王宝典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50例,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其均接受全身麻醉和麻醉管理.比较诱导前后、人工气腹后患者各项指标变化以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50例患者诱导前后、人工气腹后平均脉动压、心率水平以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血浆浓度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中出现心律失常者4例、血压过低者3例、过高者6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有效纠正,且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中加强麻醉管理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确保其循环系统稳定,从而使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张磊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对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临床效果作探讨.方法 选择眼袋整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眼袋整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无差异,P>0.05.结论 眼周皮肤松弛患者接受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的效果更佳.

    作者:翟晓涛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09年10月~2017年10月在诊治的3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以手术时机的不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发病的72小时内接受手术,对照组患者在发病72小时后接受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4.86%,观察组的数值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诊断明确的胆囊炎患者应在发病后及时(72 h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阳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茶碱类药物在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并分析在医治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使用茶碱类药物的临床作用价值.方法 挑选出2016年9月~2017年8月我们医院临床确诊为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共计72例,随机将其等份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36例患者使用氨茶碱进行医治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者36例患者使用安慰剂进行医治对照治疗比较,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治疗之后的临床作用疗效等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94.44%vs47.22%),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5.56%vs27.78%),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结论 用氨茶碱治疗医治COPD,注重抑制儿茶酚氨.在医治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氨茶碱更值得在临床上推用.

    作者:关井成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48例临床分析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指的是以用力不协调的呕吐、大量呕血以及食管胃连接部纵形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目前由于内镜的普遍使用,将此病的诊断率大大的提高了,现将48例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李晴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成人健康体检人群中乙肝感染状况的初步观察

    目的 分析成人健康体检人群中乙肝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本中心于2016年2月~2017年10月的118例成年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员均行乙肝五项(HbeAg、HbsAg、抗-HBc、抗-HBs、抗-HBe)检查,检查方式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结果 乙肝五项阴性者比例为63.56%,阳性为36.44%,单项HBsAg阳性率相比HBsAg阳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健康体检采用乙肝五项检查,可提高检出率,对乙肝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雅芳 刊期: 2018年第77期

  • 简析静脉配置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 本文主要就静脉配置中心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 就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需进行静脉滴注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护理模式,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配置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配置合格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静脉配置中心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能够取得一个理想的效果,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樊巧荣 刊期: 2018年第77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