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王春玲

关键词:糖尿病, 心血管病,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析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应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6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照硬币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分别为93.0%、76.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应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产后大出血宫腔球囊压迫止血的效果评估

    目的 在产后大出血患者中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探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6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将宫腔球囊压迫应用到观察组中,将宫腔内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应用到对照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操作时间和总治疗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较少,在治疗完成24小时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血率和子宫动脉结扎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较优(P<0.05).结论 在产后大出血患者中采用宫腔球囊压迫的效果显著,不仅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而且提升了止血率以及降低了子宫动脉结扎率.

    作者:郑红君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对比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复方萘普生(栓剂)应用于早期人工流产的有效性、安全性

    目的 探究早期人工流产患者运用盐酸奥布卡因与复方萘普生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12例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早期人工流产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盐酸奥布卡因治疗)和对照组(复方萘普生治疗)各56人.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8.93%)相比,观察组存在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9%),(P<0.05).结论 早期人工流产患者运用盐酸奥布卡因与复方萘普生治疗的临床价值均较显著,但相比于复方萘普生治疗,盐酸奥布卡因存在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艾比拜·艾则孜;哈丽旦·阿不都克力木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消化内科系统化临床带教模式的内容及评价探析

    近年来,消化内科逐渐开始引入带教模式,但因缺乏系统性、规范化的措施,实际带教效果不尽人意.消化内科引入系统化临床带教模式,对于提高临床实习生综合能力及素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针对系统化临床带教的内容、意义及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综合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张华;狄连君;李优锋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医院频繁出现医院感染事件,广大群众表示高度关注,国家卫生局也把医院感染问题列入未来的考核重点,要求医院严格遵循卫生管理条例,不断改善医院感染的现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环境.本文分析医院感染问题,并针对血液透析中心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防止医院感染行为的解决建议.

    作者:张策;张瑜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健脾生血颗粒用于3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健脾生血颗粒治疗3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68例轻中度缺铁性贫血患儿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硫酸亚铁治疗(对照组34例)及健脾生血颗粒治疗(观察组34例),对比两组患儿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患儿(82.4%)相比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有轻微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患儿有大便次数增加这1例(多2次);对照组患儿有恶心呕吐者2例、黑便者1例.上述不良反应均在后续观察期间自行消失,未影响患儿继续治疗,且程度轻微,因此未做统计.结论 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程婷婷;洪如会;王和林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10例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护理体会

    目的 阐述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的护理方法,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于上海瑞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患者中,随机抽取10例患者入组研究,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升.结论 在护理白血病自体骨髓移植患者的过程中,应做好骨髓采集的准备工作,为患者施行全身麻醉,予以患者心理支持,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为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作者:唐芮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高危型HPV阳性病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患者UU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R-HPV阳性的50例宫颈癌(宫颈癌组),宫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宫颈脱落细胞UU感染及负荷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检测感染共有6例,占比12%.对照组中检测感染的患者共有13例,占比26%.由此可见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UU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HR-HPV正面.

    作者:刘翠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推拿配合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推拿配合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针灸科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34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实验组给予正脊推拿配合夹脊穴温针灸,对照组给予正脊推拿配温针灸常规穴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治愈率97.06%,对照组总治愈率70.58%,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推拿配合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张雄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胃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优化设计方案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胃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优化设计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并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0例胃肠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使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胃肠手术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优化设计方案,然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都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快速康复外科治疗优化设计方案对胃肠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作者:孙姜鹰;刘芳磊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放置宫内节育器初期子宫异常出血应用妈富隆的治疗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放置宫内节育器初期子宫异常出血应用妈富隆的治疗作用.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2月~2018年3月90例放置宫内节育器初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放置宫内节育器,观察组则给予放置宫内节育器+服用妈富隆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点滴出血持续时间、术后异常出血持续时间、第一次月经点滴出血持续时间、异常出血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首次月经和第二次月经经量增多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点滴出血持续时间、术后异常出血持续时间、第一次月经点滴出血持续时间、异常出血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月经和第二次月经经量增多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置宫内节育器+服用妈富隆治疗放置宫内节育器初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月经量增多的发生,缩短术后和月经期间异常出血持续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瑞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效果

    目的 分析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5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4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髋部骨密度以及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 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临床上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程度,安全有效.

    作者:胡勇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前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前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4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是否给予前位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23例患者给予前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15天后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与个体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前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个体症状,降低个体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高小兰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护理要点及施行体会探究

    目的 探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护理要点及施行体会.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所有患者用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缬沙坦药理认知、用药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心理、血压水平.结果 实验组高血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缬沙坦药理认知、用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血压水平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护理中针对性护理效果肯定,可提升患者疾病和用药认知,提高依从性,有效降压和减轻焦虑,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作者:谭红珊;从燕平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焦虑障碍伴糖调节受损帕罗西汀联合团体心理治疗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 探究在焦虑障碍伴糖调节受损治疗时,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10月间展开本次研究,将该时间段内80例焦虑障碍伴糖调节受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帕罗西汀)和观察组(帕罗西汀联合团体心理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治疗,两种患者的血糖水平、焦虑评分等为观察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 焦虑障碍伴糖调节受损帕罗西汀联合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良好.

    作者:玲丽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比较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比较手动夹板固定和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30例.外固定组30例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结果 手术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2±1.3)周,外固定组为(7.7±1.5)周.结论 小夹板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前者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后者可以防止胫骨长度和关节面塌陷的损失,但两者都是长期的.减少骨折和恢复手腕功能是相同的.

    作者:吕健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血清HCG及孕酮联合阴道超声对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血清β-HCG及孕酮联合阴道超声对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接收的异位妊娠患者83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随机挑选宫内孕正常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对分别测定患者血清β-HCG及孕酮的各数值变化情况,并结合阴道B超进行诊断.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30d、40d、50d的血清β-HCG及孕酮相关参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阴道超声受精卵,卵巢、输卵管区的孕囊发育和胚胎回声不显著,有不同程度盆腔积液.结论 通过血清β-HCG、孕酮联合阴道B超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误差小,便捷应用,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许雅婷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价值分析

    目的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两组实施生长抑素和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各项指标等相关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常规组75.0%,研究组腹痛腹胀和肠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加以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可减少不良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李巧明;程秀前;窦华丽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盐酸纳洛酮在急诊和急性中毒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应用在急诊及急性中毒中的具体抢救效果.方法 对2016年9月~2018年4月期间抢救的65例急诊及急性中毒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抢救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其中9例为休克、4例心跳骤停、34例为急性乙醇中毒、10例为急性麻醉镇痛药中毒、8例为急性有机磷农药及其他杀虫药中毒,均及时应用盐酸纳洛酮,观察其临床抢救效果.结果 13例急诊患者和52例急性中毒患者接受盐酸纳洛酮治疗后,其中9例患者的休克状态及时解除、4例心肺脑复苏顺利、52例急性中毒情况得到控制及有效缓解,整体抢救有效率高达96.92%(63/65).结论 针对急诊及急性中毒患者采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急救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机体新陈代谢的加快,调节及恢复心肺脑功能,使中毒状态有效缓解,进而保障生命健康,在临床应急救治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艾力江·阿布力米提;张冬梅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4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是否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有效率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效果确切,且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徐俊 刊期: 2018年第62期

  • 联合甘油果糖和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体会

    目的 比较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应用与单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所致脑水肿的疗效及对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尿相对密度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为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应用,对照组为常规单用甘露醇,观察治疗中患者的自觉症状(头痛)及血离子、渗透压、尿相对密度,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治疗组患者头痛症状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实验室指标异常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所致颅高压、脑水肿疗效优于单用甘露醇.

    作者:张生福 刊期: 2018年第62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