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马彩霞;韩慧慧

关键词:脑梗死,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 上肢功能恢复
摘要:目的 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病人上肢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诊治15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FM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入院护理后2周和12周,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重症肺炎误诊的体会

    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可由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因素及药物等引起,感染为常见的致病因素,尤以细菌感染多见.重症肺炎是指除肺炎常见的呼吸系统病况外,还有呼吸衰竭及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是临床的急危重症之一,也是肺炎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姚晓华;李晓芳;黎玉荣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八正颗粒检验标准改进研究

    八正颗粒标验标准收载于国家标准[1]在检验标准中原标准第二项薄层色谱采用甘草作对照药材进行薄层色谱对照检验,在实际工作中操作费时,使用实验试剂品种共8种,污染环境严重,其中三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为重污染试剂,不符合绿色化学使用指标,该检验项用甘草作对照药材,但甘草在该制剂处方起到调和药,不是主要药.笔者通过试验过程中改进试验方法将处方中栀子作为薄层对照药材,因栀子具有清热解毒,清三焦实火,从而科学控制制剂质量,达到改进测试环境污染少,保障操作人员健康的目的,缩短检验时间.

    作者:张运礼;石中琪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月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科学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拜阿司匹林联合波立维双抗治疗,观察组实施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效果92.50%(显效55.00%、有效37.5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效果75.00%(显效35.00%、有效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降低病程,减少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丽鹃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沭舒坦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沭舒坦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联合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与实验组(前者25例,后者35例),分别提供常规基础治疗,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沐舒坦联合普米克令雾化吸入联合治疗,经相同周期对于两组患者指征消失情况以及总体治疗有效性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咳嗽、咳痰,发热及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所需时长短,且治疗有效性明显提高,两组治疗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 沐舒坦联合普米克令雾化吸入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疗效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建强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使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产生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接受的48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然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骨折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观察组患者.三组数据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于四肢骨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世锋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期间采用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9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将纳入病人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99例),对照组给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进行时长、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确切的方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金钢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不同部位癫痫病灶切除性手术术后低钠血症的差异

    目的 研究和分析不同部位癫痫病灶切除性手术术后血钠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癫痫中心2017年1月~2017年7月行癫痫病灶切除性手术患者97例,回顾性分析不同切除部位,术后血钠变化的差异.依据手术部位,将患者分为(单侧)额叶切除组与非额叶切除组,非额叶切除组包括颞叶切除、枕叶切除及不含额叶的多脑叶切除等,额叶切除术组共36例,非额叶切除组共6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钠变化情况.结果 额叶切除组,术后血钠低于135 mmol/L者15例,,非额叶切除组术后血钠低于135 mmol/L者28列,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而额叶切除组术后血钠低值小于125 mmol/L者7列,非额叶切除组术后血钠低值小于125 mmol/L者1列,额叶切除组术后血钠低值小于125 mmol/L者明显高于非颞叶切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不同部位癫痫病灶切除性手术对患者血钠产生的影响不同,相比切除部位不含额叶病例,额叶切除病例低钠血症程度更为严重.

    作者:赵营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超声在桥本甲状腺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在桥本甲状腺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桥本甲状腺患者作为桥本组,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甲亢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受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人群均采取超声检查,分析三组的甲状腺大小变化、甲状腺上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甲状腺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血流阻力指数(RI),分析上述指标和甲状腺疾病的关联性.结果 甲亢组、桥本组患者的甲状腺上动脉的EDV、PSV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的RI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甲亢组、桥本组的甲状腺左叶前后径、右叶前后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过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协助诊断甲状腺疾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玲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肝硬化腹泻患者的疗效及其机理探讨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肝硬化腹泻患者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腹泻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肝硬化腹泻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肝功能变化及肠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SIgA水平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的肝功能改善状况及SIgA水平提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肝硬化腹泻患者的疗效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涛;石晓东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组合对肺癌患者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组合对肺癌患者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1例肺癌患者参与本次研究.以不同患者接受的不同方式的护理来讲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116例患者的实验组(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组合护理)和115例患者的参考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PICC血流感染状况、患者的置管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流感染率0.86%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6.09%,同时置管时间(115.1±45.8)d长于参考组患者的(81.8±33.9)d,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看出,实验组的97.41%明显高于参考组的84.34%,P<0.05.结论 通过将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实施有效组合,向肺癌患者提供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PICC血流感染,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仁花;逄淑秀;刘东伟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水胶体敷料预防脑卒中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预防脑卒中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124例脑卒中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水胶体敷料,对比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对于预防脑卒中卧床患者降低压疮的发生有明显的效果,并且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白雪琴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舒适的手术室护理在1例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针对1例需要展开腹腔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探讨使用舒适的手术室护理后,患者的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1例进行腹腔下子宫全切术中使用手术室护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此展开研究分析.结果 护理后在SAS、SDS得分情况上比护理前疗效更加显著,差异有意义,(P<0.05),且患者对于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 以舒适手术护理对1例腹腔镜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展开护理,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患者不良情绪得到很好的缓解,住院时间少,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赛毛吉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经腹入路与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近期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经腹入路与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作用.方法 观察12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以常规经左胸入路治疗为对照,分析经腹入路治疗价值.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短,但对照组的淋巴结清扫率较观察组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一年两组的生存例数、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入路与经左胸入路各有优势,与经左胸入路具有更好的淋巴结清除效果,经腹入路治疗时间短,创伤小,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佳手术方案.

    作者:金学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情况诊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选入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的检验和动态心电图的检验,评价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在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等角度的检出情况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比较,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房性早搏早发、室上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等相关情况在检出率进行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检验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过程当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检验过程当中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不会造成较大的创伤,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作者:马玉霞;闫鹤敏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生理盐水冲管对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在输液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探讨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输液过程中采用生理盐水冲管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观察组在换接药液过程中采用生理盐水冲管,对照组则采用一般输液方法,观察在莫菲式滴管中两组药物外观变化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莫菲式滴管内药物外观变化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输液换药过程中采用生理盐水冲管能够有效降低配伍禁忌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毛燕华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41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期健康的妊娠期孕妇139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孕妇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分析hs-CRP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hs-CRP和HbA1c水平均会升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检测hs-CRP水平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上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刘冲;陶雯韵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肿瘤晚期病人合并感染分析研究

    目的 探究晚期肿瘤病人合并感染的主要因素,寻找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方法.方法 将85例肿瘤晚期患者合并感染三到四期的肿瘤病人的一般情况进行统计以及对血液、分泌物等相关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本研究中合并机体免疫功能缺陷者一共有80例,占比为94%,这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感染源为革兰阴性菌的患者较多,治愈率为56.5%.结论 在患者免疫机体障碍中,肿瘤晚期的感染主要是因为局部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重营造无菌环境,提高患者免疫力.

    作者:许戌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CRRT治疗过程中管道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控制

    目的 追寻CRRT治疗过程中管道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控制方法.方法 监控2017年我院接收治疗的120例CRRT患者,用投掷硬币的方式将12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一对一对症护理的方式护理实验组,用普通常规方式护理对照组.分析观察两组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情况,对比护理结束后患者的康复状况,针对两种不同结果,改进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中出现管道堵塞患者的有0例,没有出现管道堵塞的有60例,患者满意度高达100%;对照组中管道堵塞的有4例,没有出现管道堵塞的有56例,患者满意度为96%,两组结果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液黏稠度高、患者的不恰当运动容易引起管道堵塞.结论 CRRT治疗过程中,血液黏稠度高、患者的不恰当运动容易引起管道堵塞.对症护理方式患者的恢复更好,更受患者喜爱.

    作者:刘亚琼;李美玲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新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的新方式.方法 选取某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相关科室中所收到并治疗的老年痴呆疾病患者共有100例,并且在所有患者都同意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平均性的分组,要求保证每组50例患者,并且是随机分组.其中分别用对照和观察对两组进行命名,以对照命名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的护理模式,以观察命名的组别患者则是在以对照命名的组别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全新的护理方法.结果 接受护理前期,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比相近,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以观察命名的组别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明显好于以对照命名的组别患者,这两个组终能够得出统计学的意义,P<0.05.讨论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其新的护理工作能够在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值得医疗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钱绪芬;王庆芳 刊期: 2018年第58期

  • 观察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130例,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病患,对照组病患进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给予研究组病患在常规手术护理风险管理中结合护理标识,后并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之后,研究组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研究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结合护理标识,可以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并且还能将病患的满意度提高,有着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大力的推行.

    作者:李波 刊期: 2018年第58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