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目的 针对脊柱结核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展开治疗,对其起到的疗效展开对比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40例,其中20例进行传统开放手术,为A组,另外20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ESR.结果 治疗后,B组患者ESR评分均优于A组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 脊柱结核采取微创手术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作者:张伟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分析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中段横形及短斜形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6例从2013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胫骨中段横行形及短斜形骨折患儿,33例接受弹性髓内钉治疗的患儿为实验组,另外33例接受常规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的患儿为比对组,分析两种治疗方式对儿童胫骨中段横形及短斜形骨折的应用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7%,高于比对组患儿的愈合优良率81.8%,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儿童胫骨中段横形及短斜形骨折患儿采用弹性髓内钉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患儿家长接受程度更高,且术后患儿的成功愈合率也较高.
作者:桑泽坤;刁天月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研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优质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以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62例,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试验组(优质护理模式)及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进行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并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满意程度,值得相关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学习和推广.
作者:李双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研究消银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对进展期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效果对IL-17、IL-22、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共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1例、实验组21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的卡泊三醇软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消银汤配合卡泊三醇软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治疗IL-17、IL-22、TNF-α水平都有所改善,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19%,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银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能够对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洪俊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探讨分析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门诊西药处方3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给予处方干预,观察干预后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为8.70%,其中用药方法不合理19张,用药剂量不合理28张,联合用药70张,溶媒不合理46张,选药不合理60张,重复用药38张.结论 进行处方干预可以明显的降低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处方的质量,促进医院的发展,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作者:汤大妹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情况诊断的价值.方法 本研究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选入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的检验和动态心电图的检验,评价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在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等角度的检出情况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比较,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房性早搏早发、室上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等相关情况在检出率进行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检验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过程当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检验过程当中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不会造成较大的创伤,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作者:马玉霞;闫鹤敏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探讨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接受互动达标理论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率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用药依从性,强化患者健康意识,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曹桂莹;王强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研究血压变化趋势图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据监测患者诊室内、外各个节点的血压动态变化情况绘制成图谱.结果 MHD患者血压达标率为高达66.75%.结论 通过动态监测患者血压,绘制血压变化趋势图,为MHD患者调整透析治疗方案、维持理想干体重等策略干预,有效的降低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冯文凤;吴冬冬;段新华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探讨体表高频探头与腔内探头联合应用在肛周感染性疾病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90例肛周感染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肛肠科肛门指诊检查,记录临床指诊检查结果,而后采用体表高频探头与腔内探头联合超声检查,记录超声检查结果.后患者行手术治疗,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依据,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 与手术检查结果相比较,联合超声检查结果的总符合率(91.11%)明显高于临床指诊断检查的总符合率(63.33%)(P<0.05).联合超声检查中单纯性肛瘘、复杂性肛瘘、肛瘘合并肛周脓肿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临床指诊断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超声检查中肛周肿的诊断符合率(100%)与临床指诊断检查的符合率(90.47%)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肛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中采用体表高频探头与腔内探头联合超声检查,可对疾病进行定性、定位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雷 刊期: 2018年第58期
心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其中包括心脏、动静脉血管、微血管等疾病,主要由动脉硬化导致.病发后,患者可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紫绀、疲劳等临床表现,随病情不断发展,可逐渐出现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中风等危急病症,致残率、复发率及死亡率极高,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临床为保障心血管病患者身体健康,故而对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充分分析其药理,明确临床治疗效果,为提升临床效果提供帮助.
作者:张华;高有才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降低骨科手术部位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2015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30例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为626例对照组和704例患者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并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评分表对护理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0.57%;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评分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可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显著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春红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讨论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运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激素替代治疗患者,进行术后回顾性随访,掌握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依从性,检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通过交谈获悉并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我院180名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患者,109名依从性好,其余71名患者依从性差.依从性好的患者可维持正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替代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魏芳;杨晓静;胥姗姗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不同部位癫痫病灶切除性手术术后血钠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癫痫中心2017年1月~2017年7月行癫痫病灶切除性手术患者97例,回顾性分析不同切除部位,术后血钠变化的差异.依据手术部位,将患者分为(单侧)额叶切除组与非额叶切除组,非额叶切除组包括颞叶切除、枕叶切除及不含额叶的多脑叶切除等,额叶切除术组共36例,非额叶切除组共6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钠变化情况.结果 额叶切除组,术后血钠低于135 mmol/L者15例,,非额叶切除组术后血钠低于135 mmol/L者28列,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而额叶切除组术后血钠低值小于125 mmol/L者7列,非额叶切除组术后血钠低值小于125 mmol/L者1列,额叶切除组术后血钠低值小于125 mmol/L者明显高于非颞叶切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不同部位癫痫病灶切除性手术对患者血钠产生的影响不同,相比切除部位不含额叶病例,额叶切除病例低钠血症程度更为严重.
作者:赵营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分析扶正抗毒中药制剂治疗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扶正抗毒中药制剂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效果.结果 治疗半年、1年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1年后患者CD4细胞、病毒载量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46%、58.62%.结论 扶正抗毒中药制剂治疗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姜雪梅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对脑肿瘤患者家属行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方法 择取本院于2016年8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家属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家属划分为干预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结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家属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家属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所的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数据进行对应比较,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较大,即P<0.05.结论 对肿瘤患者家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良性扭转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从而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治疗环境,有利于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卫娜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的有效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n=60),病例研究范围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妊娠女性60例,设为对照组(n=60).给予两组患者糖耐量检测、空腹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检测以及口服50 g葡萄糖检测,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糖耐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分析不同筛查方法在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中阴性预测值、敏感度与糖耐量检测指标相比较明显降低;而其诊断妊娠糖尿病孕妇的特异度、准确性均明显高于糖耐量检测与血糖检测指标,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筛查中,具有操作简便、检测迅速、取血量少、实用性高且不易被其他因素干扰的优点,可作为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依据,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作者:刘万元;贾春艳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41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期健康的妊娠期孕妇139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孕妇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胰岛素敏感指数,分析hs-CRP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hs-CRP和HbA1c水平均会升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检测hs-CRP水平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上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刘冲;陶雯韵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研究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4例抑郁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护士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共情护理,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一般疾病护理流程,评价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3.14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t=37.272,P<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生理、精力、社会功能、精神、一般健康状态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33.915、44.254、44.398、36.721、36.395,P<0.05).结论 临床为抑郁症患者提供共情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抑郁症状.
作者:褚霞南;隋和玲 刊期: 2018年第58期
如今,食管癌患者的例数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同时恶性指数非常高,在疾病初期给予有效的诊断以及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如今,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针对食管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则是食管癌早期治疗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之一,此法具备良好的整块切除效果,并且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患者接受治疗后可长期生存,较少发生转移以及再次复发.本文通过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研究进展得出如下报告.
作者:陆文西 刊期: 2018年第58期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在耐药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对象是从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抽取的300例,均采用常规药敏试验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技术,分析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痰菌转阴率为77.67%;X线好转率为87.67%,优于常规痰培养耐药性检测患者(P<0.0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在耐药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昊 刊期: 2018年第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