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刚;汪求精;刘明刚;宋昭;陈乾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入选符合入选标准的AECOPD患者70例,根据痰细菌培养是否阳性将AECOPD患者分为2组:感染组和加重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SCOPD)患者35例设为对照组,收集入选者的一般资料,并完成肺功能、胸片、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P)、SAA、血清白介素-6(IL-6)、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比较3组间SAA及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SAA判别有无合并细菌感染的判别效率.结果 SAA在2组AECOPD患者中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感染组显著高于加重组;SAA判别有无合并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2,当SAA取界值72.10 mg/L时,灵敏度为94.29%,特异度为65.71%.结论 SAA在AECOPD患者中显著升高,在合并细菌感染时升高更显著,是AECOPD非特异性炎症及判别有无合并细菌感染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之一.
作者:黎艳聪;张杰斯;郭超文;袁健志;李付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检测ADAM33基因Q-1、T1位点多态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分布频率,探讨Q-1、T1位点多态性与黔北地区汉族COPD的相关性,为COPD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电泳分离及DNA测序的方法检测ADAM33基因Q-1、T1位点多态性.结果 ADAM33基因Q-1、T1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AD-AM33基因Q-1、T1位点均有C、T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对照组及COPD+慢性呼吸衰竭、COPD+低氧血症中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1(83 bp、112 bp)处两个杂合子在同一个样本中同时出现的概率较高(18/19),位于编码区.结论 ADAM33基因Q-1、T1位点多态性与黔北地区汉族COPD尚无相关性.
作者:庹芳旭;唐寅;李克彬;许洁;俞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对滋养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及脂质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胎盘滋养细胞(HTR-8)并用100μmol/L-NAME干预48 h后检测胎盘滋养细胞脂质含量;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胎盘滋养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FABP4 mRNA和蛋白表达改变;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T-MSP)检测胎盘滋养细胞中FABP4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程度改变.结果 L-NAME干预滋养细胞后脂质含量明显增多,且细胞内FABP4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FABP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以及DNMT1的表达水平显著减低.结论 FABP4启动子区低DNA甲基化可能参与了L-NAME诱导的胎盘滋养细胞脂代谢异常的调控过程.
作者:杨珺;毛彩艳;杨松昊;杨安宁;邓梅;吴凯;杨晓玲;姜怡邓;张慧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及其磷酸酶区域突变后对胃癌细胞AKT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转染野生型PTEN(wild-type PTEN,wtPTEN)质粒、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均突变的PTEN-C124S质粒、仅脂质磷酸酶活性突变的PTEN-G129E质粒至AGS细胞和BGC-823细胞.血清饥饿过夜后予各组细胞加入胰岛素或者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刺激,后Western blot法检测AKT磷酸化水平.结果 胰岛素和rhEGF均能刺激细胞引起AKT磷酸化,过表达PTEN基因能抑制胰岛素或rhEGF刺激引起的AKT磷酸化(P<0.05),转入功能性突变体PTEN-C124S或PTEN-G129E对AKT磷酸化无抑制作用(P>0.05).结论 PTEN在胃癌细胞中能抑制胰岛素或rhEGF刺激引起的AKT磷酸化,其磷酸酶结构域N端第124或129位氨基酸发生点突变后无抑制作用.
作者:钟海兰;王桂良;文剑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周围神经两断端严重缺损时,不及时治疗将引起不可逆转的终身残疾[1].目前治疗神经缺损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是自体神经移植,但面临移植神经匹配困难、供区感觉功能丧失等问题.异体神经移植主要用于修复长节段神经缺损,但术后需用免疫抑制剂,增加患者感染炎症的机会.鉴于神经移植存在限制,因此制备人工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制备神经导管的材料、导管微结构和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董兰兰;乌日开西·艾依提;艾合买提江·玉素甫;亚穆罕默德·阿力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对PMMA颗粒刺激下人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CCK8法检测二甲双胍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分析成骨相关基因OCN,RNUX2及ALP表达;茜素红染色分析钙沉积状况;实时定量PCR分析eNOS表达.结果 PMMA能抑制人间充质干细胞活性,0.05 mmol/L二甲双胍能缓解PMMA对细胞活性的抑制;PMMA能抑制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及矿物质沉积,加入二甲双胍后成骨基因表达升高,钙沉积增强;二甲双胍能上调间充质干细胞eNOS表达.结论 二甲双胍能有效促进PMMA颗粒作用下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NOS表达有关.
作者:顾巧丽;杨惠林;施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在慢性肾脏病(CKD)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不同临床分期的CKD患者96例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45例行VTQ检查,测量肾实质剪切波传播速度(SWV)并进行比较,分析CKD患者肾实质SWV测值与临床分期、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病程分期进展、肾功能损害加重,肾实质SWV值逐渐减小.CKD组各期与对照组SWV的比较,对照组与CKD1期组(P=0.061)、CKD2期组与CKD3期组(P=0.238)、CKD4期组与CKD5期组(P=0.624)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两两比较,SWV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实质SWV值与CKD临床分期呈负显性相关(r=-0.65,P<0.001),即CKD分期越高,SWV值越低;SWV值与GFR呈正相关关系(r=0.73,P<0.001),即GFR越低,SWV值越低.结论 VTQ技术可以无创地反映肾实质的弹性变化,评价CKD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为CKD的临床分期提供了一种新的定量评估指标.
作者:杨焰;刘圆圆;徐婧;钟华;吕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下调对胶质瘤细胞系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及裸鼠移植瘤体积变化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印迹观察胶质瘤LN229细胞系(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中HMGB1的表达,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实验组用RAGE受体阻断剂FPS-ZM1处理,用同样方法检测上述处理后细胞系中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其表达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选取30只Nu/Nu裸鼠并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裸鼠左侧背部相同部位注射上述2种细胞系,于注射后连续6周,共计6次测量裸鼠背部移植瘤体积大小,体积变化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HMGB1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与对照组细胞系相比,实验组细胞系中HMGB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接种对照组的裸鼠移植瘤体积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实验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HMGB1蛋白可能通过RAGE受体参与胶质瘤的生长与侵袭,RAGE受体阻滞剂FPS-ZM1可以明显地降低HMGB1蛋白的表达,抑制移植瘤体积的增长,有望用于胶质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王新军;杨卓;杨如意;周少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早期临床X线表现,评价其应用特点.方法 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0~71岁,平均41.6岁.术后即刻、1、2、4、6、8周、3、6个月依X线片计算医用硫酸钙降解率.结果 术后1周,约69%残留;2周,约53%残留;4周,约26%残留;6周,约7%残留;8周,未见明确显影.骨痂初现时间为3~9周,平均(6.5±1.6)周,骨折影像学愈合时间为8~24周,平均(15.0±5.2)周,未见骨折不愈合.1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例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伤口分别在术后7、10 d出现暗红色黏稠液体,后者后外侧伤口细菌培养为溶血性葡萄球菌.结论 在创伤性骨折治疗中,医用硫酸钙降解速度较快,应用于表浅部位须谨慎.
作者:王硕;马剑雄;马信龙;杜育任;雪原;黄洪超;张磊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艾滋病(AIDS)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严重破坏,全身多系统广泛受累,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常导致误诊或漏诊.现对5例以呼吸道症状起病的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胡佳佳;陆平兰;吴本权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评价HEART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使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收集2016年1-4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并对纳入的患者进行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随访.结果 本研究纳入209例患者,平均(65.28±16.85)岁,男110例(52.63%),MACE组患者年龄、高血压、ACS比率、SpO2、需要住院、HEART评分高于非MACE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入院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低于非MACE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随访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概率为5.74%,HEART评分对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良好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95%CI 0.846~0.974),不同HEART评分危险分层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概率分别为0~3分(0)、4~6分(2.5%)、7~10分(27%).结论 HEART评分能简单、快速、准确的预测急性胸痛患者30 d内MACE,有效排除低危胸痛患者MACE,对急诊科快速病情评估和诊治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振华;詹红;肖孝勇;叶子;蒋鹏;蔡锐彬;廖瑾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病,以关节软骨逐渐丧失为特征,伴骨赘形成、软骨下骨重构、关节炎症等[1].是中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常见原因,随着膝关节疼痛加重和功能逐渐丧失,可导致残疾,做成显著医疗及经济负担[2].然而KOA无根治方法,治疗的主要的目标是改善疼痛、僵硬等症状,减轻关节的炎症、损伤及破坏[3];目前治疗有多种:物理治疗,但疗效常不确切;长期口服NSAIDs不良反应大、易致消化道出血;外科手术有风险及远期疗效难以权衡、费用高昂等缺点[4];关节腔注射疗法,如注射激素有明显抗炎消肿作用,但反复激素作腔内注射可加剧关节软骨损害、加重症状[5].而注射玻璃酸钠主要起润滑作用,无消炎作用,炎性症状明显时疗效较差,国际骨性关节炎研究学会已不推荐其用于治疗KOA[6];故KOA的注射疗法需进一步改进.近年来臭氧治疗在肌肉骨骼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包括脊柱退行性疾病、肩关节疾病、KOA等,但臭氧治疗KOA的疗效证据仍相当有限,且方法不一.本研究探讨臭氧在KOA的治疗方法:臭氧关节腔灌洗术,并根据中医针灸理论,结合臭氧穴位注射;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潘略韬;邱鹏程;刘剑芬;梁国滔;朱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揭示miR-22-3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qRT-PCR检测76例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2-3p的表达,统计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参数的关系;生长曲线实验检测miR-22-3p对NSCLC细胞增殖的影响;在线软件Targetscan预测miR-22-3p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及qRT-PCR进行验证.结果 miR-22-3p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增加其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Targetscan预测到AEG-1为miR-22-3p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分析与qRT-PCR证实miR-22-3p可与AEG-13′UTR结合,并可抑制A549细胞中AEG-1的表达.结论 miR-22-3p可能通过靶向AEG-1抑制NSCLC细胞增殖.
作者:常永梅;颜文森;江小运;孙聪;刘庆峰;王钧;王明智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瘤栓塞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急诊行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均合并高血压,随机分为研究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时(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导管拔除后即刻(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NE在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加平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拔管后呛咳、烦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在合并有高血压的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中麻醉效果良好,可减少气管插管和拔除气管导管时的应激反应,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降低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耀贤;刘喜成;张秋丽;刘占立;吴文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122例多汗症患者,男63,女59例,将患者分成A组及C组,每组各61例.A组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C组行常规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T0)、麻醉完成时(T1)、切皮时(T2)、电凝切断T4交感神经干时(T3)、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清醒时间、术后(T2 h、T4 h、T8 h、T12 h、T24 h)VAS评分、术后咽喉不适等.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同C组相比,T0-T4的HR、MAP和SpO2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咽喉不适、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A组优于C组;术后VAS评分T2 h、T4 h、T8 h、T12 h,A组优于C组(P<0.05),T24 h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作者:李辉;徐金东;王庆;谢亮;田单;朱亮先;曾丽蓉;王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的临床及微生物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某中心发生粒缺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粒缺伴发热512例次;粒缺持续时间、严重粒缺、体能状况差、90 d内有抗生素暴露史及中心静脉置管是粒缺伴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明确感染部位328例(64.06%),不明原因发热(FUO)184例(35.94%).微生物中革兰阴性菌占64.35%,革兰阳性菌(23.61%)和真菌(12.04%),共检出57株耐药菌.肺部感染病死率高于FUO(P<0.005),肺部感染与血流感染(P>0.25)、血流感染与FUO(P>0.1)间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多种因素与恶性血液病患者粒缺伴发热密切相关,肺部感染为常见并是主要致死原因.病原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且耐药率高.了解这类患者流行病学动态,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王亮;司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消化性溃疡穿孔(perforated peptic ulcers,PPUs)后腹腔内不同粘附度的脓苔对开腹修补(open repair,OR)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laparoscopic repair,LR)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盆腔内脓苔粘附度分为一、二、三级,分别对比这三种级别脓苔粘附度对应的OR和LR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切口愈合异常率、首次排便或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转入ICU例数、术后放弃治疗率等.结果 OR组脓苔粘附度一级78例,二级46例,三级29例;LR组脓苔粘附度一级71例,二级39例,三级15例.脓苔一级中,LR组除术后放弃治疗率与OR组相比无差异外(P值为0.209),在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切口愈合异常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转入ICU例数均要小于OR组(P值分别为0.000、0.000、0.015、0.000、0.000、0.000、0.043).脓苔二级中,LR与OR组对比在手术时间、术后放弃治疗率方面差别不显著外(P值分别0.196、0.358),在腹腔引流量、切口愈合异常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转入ICU例数、均小于OR组(P值分别为0.000、0.033、0.000、0.000、0.001、0.028).在脓苔三级患者,LR在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方面大于开腹组(P<0.05),在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异常愈合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转ICU例数、术后放弃治疗率方面与OR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值分别为0.003、0.024、0.002).结论 一级脓苔情况下LR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二级脓苔情况下,LR相对于开腹仍有诸多优势;三级脓苔情况下LR有可能劣于OR手术.
作者:李建国;胡芳;谢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造血系统是指机体内制造血液的系统,包括造血器官和造血细胞.造血系统肿瘤包括各类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浆细胞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近年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造血系统肿瘤与某些基因密切相关.癌变的生物学基础是癌基因被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细胞出现增殖和凋亡异常.与造血系统肿瘤密切相关的癌基因有pim-2、c-kit、BMI-1、ras、C-abl等.本研究从基因、染色体等分子层面进行分析,对各类肿瘤基因和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为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和诊断、治疗、预防提供理论帮助.本文就造血系统相关肿瘤的研究如下.
作者:周小东;雷行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联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对肝叶切除术患者的效果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肝叶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ANH+ERAS组(AE组)和对照组(C组).均全麻下手术,C组常规输液;AE组行ANH,并应用ERAS.记录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尿量及术后临床指标:排气及排便时间、进食全流质及住院时间.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即刻(T2)、术后1(T3)、3(T4)、7 d(T5)抽血检测:CD4+,CD8+,CD4+/CD8+,NK cell水平.结果 与T0比较,E组T2-3时点CD3+、CD4+及NK细胞指标下降,CD8上升.与E组比较,AE组无输异体血病例;术后临床指标时间均缩短;T2-3时点CD3+、CD4+、CD4+/CD8+及NK细胞升高,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H复合ERAS可减少肝叶切除术患者输注异体血,减轻对免疫功能的抑制,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桥灵;刘洪珍;赖晓红;廖美娟;梁桦;欧伟明;伍辉萍;陈焕伟;邓斐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住院患者中隐性糖尿病患者筛查方法的效率及经济效能.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选择合适的住院患者:要求成年人(年龄≥18周岁),因糖尿病住院的患者除外,排除半年内有过输血史者;利用患者血细胞计数常规检查的标本进行随机HbA1C的检测,以HbA1C的水平为诊断依据,筛查出隐性糖尿病患者.结果 共检测HbA1C 1012例,其中入院前已知糖尿病患者78例,从未诊断过糖尿病者934例;在这934例患者中,按照HbA1C≥6.5%(48 mmol/mol)作为诊断标准,共筛查出隐性糖尿病患者51例,住院患者中隐性糖尿病患病率约为5.46%,平均每筛查出一名隐性糖尿病患者花费1098元.结论 HbA1C作为一项方便、经济的筛查指标,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诊断效率;及时发现早期患者,从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医疗支出.
作者:彭海林;金梅;钱锦;黄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