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振国;徐珀;李志军;朱小娟
目的 我们已经基于多肽阵列技术构建了可以靶向抑制Fyn与PSD95相互作用的穿膜短肽FynP,本实验旨在验证Tat-LK15运载此短肽抑制炎性痛大鼠NMDA受体3B亚基(NR2B)磷酸化进而治疗炎性疼痛的可行性.方法 Tat-LK15与FynP短肽连接形成稳定的细胞穿膜肽Tat-LK15/FynP,乱序FynP作为对照(Tat-LK15/mFynP);然后检测腹腔注射Tat-LK15/FynP对完全弗氏佐剂(CFA)炎性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SCDH)Fyn与PSD-95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且测定SCDH磷酸化NR2B(p-NR2B)表达水平的变化,另外测定腹腔注射此复合物后炎性痛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热缩足反射持续时间(TWL)的变化.结果 Tat-LK15/FynP注射后3 d,炎性痛模型大鼠SCDH Fyn与PSD-95的结合受到抑制,FynP及Tat-LK15/mFynP无此作用,炎性疼痛大鼠p-NR2B蛋白水平的表达下降51%(P<0.01),FynP及Tat-LK15/mFynP注射后p-NR2B后的表达无明显变化.Tat-LK15/FynP腹腔注射后3、7、14及21 d炎性痛大鼠的MWT显著增高,TWL显著缩短(P<0.01),FynP及Tat-LK15/mFynP无此治疗作用.结论 Tat-LK15可有效运载此短肽抑制慢性炎性痛大鼠Fyn与PSD95相互作用,从而抑制NR2B的磷酸化激活,进而对炎性疼痛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李建玉;杨秀环;马家慧;陆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B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引起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ASMCs,随机分为对照组、DMSO组、AGEs组和AGEs+LY294002组,冯库萨染色检测各组钙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钙化相关蛋白骨形成蛋白-2(BMP-2)、骨保护素(OPG)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P-AKT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与AGEs组相比,AGEs+LY294002组钙化相关蛋白BMP-2、OPG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AKT信号通路在AGEs引起的HAVSMCs钙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侯青春;曾宏;孙晓磊;何虎强;张雷;袁罡;刘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皮损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水平,探究其局部代谢色氨酸及对T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以探索其在恶性黑色素瘤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免疫组化观察3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瘤体、10例黑色素瘤患者正常皮肤及10例健康成年人包皮中IDO蛋白表达情况,计数IDO阳性细胞的比例.分离瘤体上皮细胞,与含100μmol/L色氨酸的Hanks液共孵育后测定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氨酸的浓度,用以反映瘤体细胞代谢色氨酸的能力.瘤体上皮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对多克隆激活剂刺激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正常皮肤中IDO(+)细胞极少,但在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大量聚集.瘤体内IDO(+)细胞/总体细胞比例[(28.5±9.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正常表皮[(3.4±1.5)%,P<0.05]以及黑素瘤患者对照皮肤[(4.7±2.3)%,P<0.05].瘤体上皮细胞在体外代谢色氨酸的能力强于健康对照表皮细胞.瘤体细胞体外可抑制共培养体系中的T细胞增殖.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瘤体中存在大量IDO(+)细胞,这些细胞可能介导局部免疫耐受.
作者:王敏;谢婷;谢震;吴冬梅;谭小军;应川蓬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个案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部规律透析的80例患者,按照透析星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奥马哈系统个案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认知、行为、状态评分以及透析充分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问题的改善程度以及透析充分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对MHD患者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罗怡欣;黄燕林;刘玲玲;杨玉颖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佳切点选择与孕妇早产的关系,分析Hcy水平对早产儿结局影响.方法 选择114例早产孕妇,103例正常产检孕妇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Hcy、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运用SPSS 13.0软件分析其ROC曲线,对早产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早产孕妇组Hcy、HS-CRP以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cy水平相对危险系数(OR)为9.736,并获得早产概率回归方程.(3)应用ROC曲线评价Hcy在早产的危险因子中预测值0.931;当Hcy为13.8μmol/L时,其Youden指数为0.784.(4)早产孕妇Hcy水平升高会导致发生SGA可能性明显增加.结论 在预测早产危险因素时,Hcy佳预测切值是13.8μmol/L,是早产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郝维敏;夏宏林;赵开雷;黄艳;刘杰;杨晓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前临床常用的各型三通呼吸通路的进镜孔直径相对固定,不能满足不同型号纤支镜进出的要求,且在经纤支镜气管支架置入术中,存在纤支镜和支架输送器一同进出气道的情况,常用的三通呼吸通路不能满足临床要求.通过临床观察和试验,本研究自制了一款瓣叶式三通呼吸通路,并将它用于全麻下的经纤支镜气管支架置入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加芳;袁军;祝德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大肠癌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同源异型盒基因10(HOXD10)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3例经4%中性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的大肠癌及53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标本中HOXD10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HOXD10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染色率(5.7%)明显低于大肠癌组织(64.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肠癌组织中,HOXD10蛋白染色阳性率在高分化(53.8%)、T1+T2(38.5%)、Ⅰ+Ⅱ期(54.3%)、无淋巴结转移(55.3%)均低于在低分化(73.0%)、T3+T4(72.5%)、Ⅲ+Ⅳ期(83.3%)、有淋巴结转移(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HOXD10蛋白的染色阳性率与大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癌灶原发部位及癌灶大小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HOXD10蛋白的表达与人大肠癌浸润和转移存在密切相关.
作者:余铭;施正超;薛迪新;陈澄亮;陈积贤;贺新伟;梁美珍;孙利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检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DPD)、帕金森病(PD)及抑郁症(DD)的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DPD的细胞因子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7例患者(22例DPD,33例PD,22例DD)及23例健康志愿者其血清IL-6、IL-18和TNF-α水平,并对DPD患者进行相关量表评估.结果 DPD、PD及DD患者外周血清中IL-6和TNF-α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IL-18未见变化;DPD患者经抗抑郁治疗后,其IL-6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但IL-18未见变化;细胞因子水平在DPD患者性别和抑郁严重程度不同中无差异;同时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DPD的UPDRS-Ⅲ、H&Y分期、MMSE以及HAMD-24评分不相关.结论 外周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降低可能是DPD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但外周血清IL-18的作用暂不能肯定.
作者:欧阳樱君;吴爱武;余健敏;张惠丽;戴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发热性疾病,主要影响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目前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常见的病因.其病因目前仍未明确,可能与感染及异常免疫反应有关.及时大剂量IVIG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但仍然有 10% ~ 15%的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目前,KD的病因和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者发现,KD急性期炎症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在冠脉中大量聚集,而同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在病程的第10天左右也达到峰值,在死亡病例的冠脉的标本中发现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变形穿壁,甚至在单核细胞渗透入血管壁之前,已发现中性粒细胞的穿壁运动[1],同时在KD的急性期也存在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延迟[2].
作者:胡静;钱炜;李红;李琪;沙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ASPP2、P16INK4a在食管癌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12例食管癌及31例正常食管黏膜ASPP2、P16INK4a的表达,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在上述蜡块中随机选取37例食管癌及12例正常食管黏膜,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分析凋亡阳性率与以上二标记物在食管癌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ASPP2、P16INK4a在食管癌与正常食管黏膜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二者异常表达均与食管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TUNEL检测显示正常食管黏膜与食管癌的凋亡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其与ASPP2、P16INK4a在食管癌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 ASPP2、P16INK4a参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凋亡等过程,联合检测二者可辅助食管癌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凤玉;王丽梅;魏淑霞;吕洋;李秀娟;李柔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microRNA-152(miR-152)对ox-LDL刺激下的RAW264.7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的影响及其靶基因的确定.方法 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两组,miR-152组和阴性对照组.ox-LDL刺激两组细胞48 h后,酶荧光学法测定各组细胞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CE)的含量和TC/CE比例.生物信息学方法、双荧光素酶报告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证实miR-152的下游靶基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iR-152组巨噬细胞内TC和CE含量增加,CE/TC的比值明显升高;并且,miR-152组ABCA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miR-152能够促进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ABCA1有关.
作者:庞琦;张光亚;刘卉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Hp对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Foxp3、RORγt基因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Hp感染对丙肝肝硬化患者Treg细胞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丙肝肝硬化合并Hp感染患者42例为观察组,未合并Hp感染患者30例为对照组,RT-PCR法测定基因表达,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观察组FoxP3、RORγt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L-10、IL-6、IL-17、TGF-β1、IFN-γ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IL-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Foxp3基因的表达与IL-10、TGF-β水平呈正相关,与IL-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Hp可能通过诱导Treg细胞的高表达,促进IL-10、TGF-β1、IL-6、IL-17的高表达,抑制IL-2、IFN-γ表达,造成体内Treg/Th17、Th1/Th2平衡紊乱,促进丙肝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炎症及纤维化进程.
作者:刘光伟;桂松林;骈林萍;冀爱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机械损伤致神经病理痛大鼠模型,检测神经系统不同节段miR-132定量变化.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ative)、假手术组(Shame)和坐骨神经结扎组(BCCI),每组15只.于术前1 d,术后1、7、14 d测定机械痛阈(MWT).取海马,L4~6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并采用RT-PCR定量检测miR-132的表达.结果 BCCI组MWT在术后7和14 d明显低于Native组及Shame组(P<0.01).MiR-132表达量:(1)背根神经节:术后第7天BCCI组和Shame组相比Native组均明显降低(P<0.05);第14天Shame组恢复至术前水平,而BCCI组表达量仍降低(P<0.05).(2)脊髓背角:术后第7天BCCI组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第14天BCCI组与Shame组均明显降低(P<0.05).(3)海马:术后第14天BCCI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miRNA-132参与了损伤性神经病理痛的发生发展.miRNA-132在BCCI大鼠模型的疼痛传导通路不同节段不同时间节点表达水平发生显著的变化,不同部位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作者:施燕渲;朱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慢性心衰(CHF)患者入院后予以积极控制心率后对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120例CHF患者,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积极控制心率,以患者静息心率降至55~60次/min为目标心率指导药物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静息心率,炎症因子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以及血浆BNP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静息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患者炎症因子(CRP、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及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控制心率可降低CHF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陆铭;蒋庆渊;刘春兰;刘莹莹;凌佳;阚丽红;庄晓华;蔡振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rhuPAa-melittin作用于卵巢癌细胞的活性,进而初步探讨rhuPAa-melittin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体内抗瘤作用.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的rhuPAa-melittin蛋白分别作用于人卵巢癌细胞48 h,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rhuPAa-melittin蛋白作用于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 分别以0、4、8、16μg/mL浓度作用人卵巢癌细胞48 h,凋亡率分别为1.16%、3.83%、6.51%、10.2%.不同浓度下G0/G1期细胞无明显作用,主要作用于S期,阻止由S期进入G2/M期,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结论 rhuPAa-melittin在卵巢癌的体内外实验中有效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作者:金世光;戴燕;李城;李昌熙;王大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无抽搐电休克(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白质完整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MECT组(60例)和rTMS组(60例),分别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8次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12次.采用PANSS评定临床疗效;RBANS评价认知功能;TESS评定不良反应;通过FA值评估白质结构完整性.结果 治疗后MECT组与rTMS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PAN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ECT组与rTMS组RBAN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RBAN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ECT组TESS评分高于rT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ECT组与rTMS组左侧扣带回前部、左侧扣带回后部、左侧前额叶以及胼胝体膝部较治疗前FA值都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MS组较MECT组治疗后各脑区FA值增幅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CT及rTMS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且rTMS较MECT更为安全,对阻止白质完整性损害的作用较MECT强.
作者:蒲丽;向波;梁雪梅;刘可智;罗立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治疗中青年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眼科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中青年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60眼按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联合手术组(30眼)和分期手术组(30眼),联合手术组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手术,分期手术组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根据晶状体混浊程度择期行白内障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分期手术组二次手术率,两组术前术后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远近视力,术后6个月黄斑区视网膜复位情况并行视觉质量调查问卷.结果 分期手术组术后晶状体混浊加重27只眼(90%),因此行Ⅱ期白内障手术21只眼(70%).联合手术组BCVA恢复、术后远视力及术前术后远视力差值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黄斑区视网膜情况及视网膜复位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视觉质量综合评分联合手术组优于分期手术组(t=-3.95,P=0.00),联合手术组在远视力、立体视觉、视疲劳项目上评分占优势,分期手术组在干眼、夜间眩光项目上评分高于联合手术组(均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置换治疗中青年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有效避免二次手术,改善视功能,是临床上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帅;黄俊;游志鹏;毛新帮;谢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动态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配合输卵管通液诊疗仪在子宫输卵管异常不孕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诊的48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两组均是实施动态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一组接受手工推注,一组接受输卵管通液仪推注.分析两组造影结果以及安全性.结果 通液仪组图像清晰度高于手工组,点片次数少于手工组,不良反应低于手工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但造影时间长于手工组(P<0.05),两者在各种疾病的诊断率上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动态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配合输卵管通液仪对不孕症诊断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宁宁;李红蕊;羊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经后腹腔镜程序化游离肾脏肾癌根治术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间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程序化游离肾脏肾癌根治术87例,非程序化游离肾脏肾癌根治术5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参数.结果 14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两组患者在基本情况、肿瘤位置等方面无差异(P>0.05).经后腹腔镜程序化游离肾脏组肾癌根治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膜破裂率、输血情况、肿瘤完整切除率及术后引流量等方面均优于非程序化游离肾脏肾癌根治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1~3年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经后腹腔镜程序化游离肾脏肾癌根治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时振国;徐珀;李志军;朱小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约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3,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由于疾病本身、化疗导致骨髓抑制及抗菌药的使用等因素,AL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合并感染、出血、药物毒副作用等问题,其中,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AL患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为此,提高对AL合并感染的认识便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AL合并感染的研究多为回顾性研究,没有针对性的系统综述.本文就目前这一领域的易感因素、病原学和防治综述如下,希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AL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感染的发生率和早期病死率.
作者:张培芬;张玉明;吴翠玲;郭雯铃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