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燕渲;朱涛
全球有4.15亿糖尿病患者,而中国有约1亿的糖尿病患者[1].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严重的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外科非创伤性截肢手术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下肢截肢60%由糖尿病足部溃疡引起,约1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会经历糖尿病足溃疡[2].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缺乏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内科药物保守治疗仅仅是糖尿病足治疗的基础,对缺血严重而系统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血管介入等手术血流重建是必要措施.但因为糖尿病足患者远端血管流出道差,下肢血管病变具有弥漫性及多发性的特点,血管介入一定程度上只能改善大血管狭窄情况,对足溃疡合并周围远端微血管循环障碍的改善效果有限.而且长期随访显示,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术后血管容易发生再狭窄,外周循环血流恢复的速率仍然很低,患者的截肢率依旧居高不下[3].糖尿病足正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林凯桑;沈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分离自我院住院患者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属细菌的耐药基因型及其同源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Vitek-2 compact检测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用PCR方法检测30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的6种耐药基因blaKPC、blaNDM-1、blaIMI-1、blaGES、blaSME和blaSHV.以Eric-PCR对5株blaNDM-1阳性者进行同源性检测.结果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属细菌30株,其中阴沟肠杆菌17株,产气肠杆菌10株,坂崎肠杆菌2株,生癌肠杆菌1株.检出的阳性基因分别为blaSHV 6株(20.0%)、blaNDM-15株(16.7%)、blaKPC 2株(6.7%)和blaGES 1株(3.3%).5株blaNDM-1阳性菌株可以分为3个型.结论 本次实验检测出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属,其耐药基因主要为blaSHV,其次为blaNDM-1,另有少部分blaKPC和blaGES.检测基因可能存在病房和医院内的克隆传播.
作者:王洪刚;孙希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脐带干细胞对重度烧伤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治疗作用.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烧伤组和干细胞组.烧伤组和干细胞组建立头颈背部35%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干细胞移植后24 h,采集血液和心脏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脐带干细胞在心脏中的分布,以及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HE染色检测心脏的结构.血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含量.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结果 脐带干细胞经静脉血迁移入损伤的心脏,集中分布在心肌的小血管内.脐带干细胞可显著降低重度烧伤大鼠心脏中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以及可显著减轻其心脏结构的损伤.此外,烧伤组中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较假伤组显著升高,而干细胞组三者的含量则显著低于烧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干细胞迁移归巢重度烧伤大鼠心脏组织后,通过降低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而发挥有效保护心脏的作用.
作者:张怡;林冰;陈剑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 MDS)是一类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特征是骨髓病态造血,细胞减少,骨髓一系或多系异型增生.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感染等,容易发展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1].MDS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70岁.总体发病率为3~5/100000,而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上升到大于20/100000[2].染色体畸变在MD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发现大约50%的原发性MDS患者和近80%的继发性MDS患者都有染色体畸变[3].MDS中染色体畸变表现多种多样,具有很大程度的异质性,有的表现为单纯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如染色体片段的缺失(deletion)、扩增(duplication)、单亲二倍体(uniparental disomy,UPD),有的表现为多条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数目异常的复杂核型(com-plex karyotype,CK)[4],这些染色体畸变可能发生在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因此,MDS的发生与染色体畸变有密切关系,检测染色体畸变对于MDS患者的正确诊断、分型、指导治疗、评估预后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褚玉新;胡钦勇;宋启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脓毒血症(septicopyemia,SPP)是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的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他与严重烧伤休克(severe burn shock,SBS)一样,产生一系列相似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常与烧伤感染性脓毒血症并存,常涉及多个器官或多系统[1].临床报道,ICU内SBS和SPP已成为非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系当今危重病医学面临的重大问题[2].目前,对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技术处理、心理干预和特种护理等[3].据大量临床资料分析,提高其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是稳定血液动力学及有效维护多器官、多系统功能[4].下面以SBS和SPP促炎与抑炎病理过程为基础,总结分析其在精准治疗中的价值.供同仁参考.
作者:黄涵柽;曹俊;文航华;汪普求;张希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大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160例Ⅳ期结直肠癌老年患者,完成一线联合化疗后,80例给予卡培他滨单药维持(维持组),另80例无后续治疗(对照组).Kaplan-Meier曲线做生存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比较维持组服用卡培他滨期间与联合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维持组服用卡培他滨期间与同期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Kaplan-Meier曲线提示,维持组中位PFS高于对照组(P<0.05).(2)维持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⑶维持组服用卡培他滨期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联合化疗期间相比均较低(P<0.05).⑷维持组服用卡培他滨期间与同期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在联合化疗后采用卡培他滨单药维持较无维持患者具有较长的中位PFS和相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壮伟;袁波;黄平;周卫平;蔡国豪;符勇;王清华;黄有群;邹科见;叶木林;李仁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润滑剂及局麻药对全麻喉罩置入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组(A组)与石蜡油组(B组).麻醉诱导后盲探插入涂抹有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或石蜡油的喉罩,记录患者入室时(T0)、喉罩置入前(T1)、插入即刻(T2)、置入后3 min(T3)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喉罩置入的时间、一次性成功率、术后24 h患者咽部不适、咽痛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T1、T2、T3时点的SBP、DBP、HR低于T0(P<0.05);A组和B组喉罩一次置入成功率分别为90%和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随访患者咽喉不适或咽痛的发生率A组和B组分别为3例和12例(7.5%vs.30.0%),A组低于B组(P<0.05).结论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作为润滑剂用于1代喉罩全麻输尿管镜取石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咽部疼痛或咽部不适的发生.
作者:欧阳杰;屈启才;思永玉;李元;李福全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B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引起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SMCs)钙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ASMCs,随机分为对照组、DMSO组、AGEs组和AGEs+LY294002组,冯库萨染色检测各组钙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钙化相关蛋白骨形成蛋白-2(BMP-2)、骨保护素(OPG)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AGEs组P-AKT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与AGEs组相比,AGEs+LY294002组钙化相关蛋白BMP-2、OPG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AKT信号通路在AGEs引起的HAVSMCs钙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侯青春;曾宏;孙晓磊;何虎强;张雷;袁罡;刘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microRNA-152(miR-152)对ox-LDL刺激下的RAW264.7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的影响及其靶基因的确定.方法 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两组,miR-152组和阴性对照组.ox-LDL刺激两组细胞48 h后,酶荧光学法测定各组细胞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胆固醇酯(cholesterol ester,CE)的含量和TC/CE比例.生物信息学方法、双荧光素酶报告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证实miR-152的下游靶基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iR-152组巨噬细胞内TC和CE含量增加,CE/TC的比值明显升高;并且,miR-152组ABCA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miR-152能够促进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ABCA1有关.
作者:庞琦;张光亚;刘卉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动态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配合输卵管通液诊疗仪在子宫输卵管异常不孕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诊的48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两组均是实施动态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一组接受手工推注,一组接受输卵管通液仪推注.分析两组造影结果以及安全性.结果 通液仪组图像清晰度高于手工组,点片次数少于手工组,不良反应低于手工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但造影时间长于手工组(P<0.05),两者在各种疾病的诊断率上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动态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配合输卵管通液仪对不孕症诊断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宁宁;李红蕊;羊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通常由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糜烂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持续、完全闭塞.通过静脉溶栓、PCI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 related artery,IRA)是有效的急救措施.临床过程中IRA自溶现象时常可见[1-3],但有关替罗非班对AMI早期自溶的影响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对AMI IRA早期自溶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作者:董淑娟;楚英杰;余海佳;孔春灵;王宇航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儿童胸腰椎结核资料,观察组(A组)采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25例,对照组(B组)采用分期后前路手术治疗16例.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用疼痛VAS评分、后凸角度、神经功能ASIA分级、骨融合情况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A组(202±50)min,B组(254±46)min;出血量A组(332±126)mL,B组(432±10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2~60个月,两组患者愈合良好,无结核复发、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两组均达到骨性融合.神经功能障碍者ASIA分级均有1~2级恢复.VAS评分、后凸角度术后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疗效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可以即刻稳定脊柱,手术安全有效,可以达到分期手术相似的临床疗效,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作者:王松;杨函;康建平;王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在同型半胱氨酸(Hcy)致泡沫细胞胆固醇聚集中的作用.方法 将THP-1源性泡沫细胞分为对照组、100μmol/L Hcy组和叶酸组,油红O检测细胞内脂滴聚集;酶法检测细胞内TC和TG含量;Western-blot检测H3K27me3水平;q-PCR和Western-blot检测EZH2表达;分别将EZH2过表达和干扰后检测泡沫细胞H3K27水平及TG和TC含量.结果 Hcy干预后,细胞内TC和TG含量显著增加(P<0.05),H3K27me3水平和EZH2表达也增加(P<0.05);过表达EZH2使H3K27me3水平增加(P<0.05),并使细胞TC和TG含量增多(P<0.05).结论 EZH2通过调控H3K27me3水平可能是Hcy促进泡沫细胞胆固醇聚集的重要机制.
作者:郝银菊;丁宁;李淑强;徐灵博;李南;姜怡邓;杨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慢性心衰(CHF)患者入院后予以积极控制心率后对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120例CHF患者,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积极控制心率,以患者静息心率降至55~60次/min为目标心率指导药物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静息心率,炎症因子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以及血浆BNP水平.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静息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患者炎症因子(CRP、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及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控制心率可降低CHF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陆铭;蒋庆渊;刘春兰;刘莹莹;凌佳;阚丽红;庄晓华;蔡振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灯盏花注射液在肠缺血再灌注早期小肠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Sham)组,肠I/R损伤(IIR)组,灯盏花注射液处理组(EB+IIR)组,IκB-α抑制剂TPCA-1处理(TP+IIR)组.EB+IIR组在术前7 d每天经腹腔注射给予灯盏花注射液20 mg/(kg·d),TP+IIR组在术前30 min尾静脉给予TPCA-1(12 mg/kg),另两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夹闭SD大鼠肠系膜前动脉45 min后再灌注6h的方法造成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处死大鼠取小肠标本,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肠粘膜组织TNF-α、IL-1β和IL-6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肠粘膜组织IκB-α、NF-κB、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肠缺血再灌注导致明显小肠损伤,肠组织炎症指标明显增高,表现为TNF-α、IL-1β和IL-6含量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IκB-α/NF-κB/ICAM-1通路活化;灯盏花注射液预处理可抑制小肠组织IκB-α/NF-κB/ICAM-1活化,减轻小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早期肠道损伤,并下调小肠组织TNF-α、IL-1β和IL-6含量(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0.05),同样,应用IκB-α磷酸化抑制剂TPCA-1处理后,IκB-α/NF-κB/ICAM-1通路受到抑制,小肠损伤程度得到减轻.结论 灯盏花注射液预处理通过抑制IκB-α/NF-κB/ICAM-1通路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孙孟彪;张政;李贝;杨跃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在合用丙戊酸(VPA)的儿童癫痫患者中,年龄、性别、体重、UGT1A4142T>G基因多态性等影响因素对拉莫三嗪(LTG)疗效的影响,并明确中国南方癫痫儿童患者LTG的有效血药浓度.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癫痫患儿72例,均采用LTG+VPA联合治疗.采用液质联用法检测LTG的浓度,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UGT1A4142T>G的基因型.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探讨各影响因素与LTG疗效的相关性及有效血药浓度.结果 合用VPA时,年龄越小、体重越轻,其疗效相对差.男性较女性容易获得较好疗效.UGT1A4142T>G对LTG疗效无显著影响.合用VPA时,患儿LTG的有效血药浓度为>2μg/mL.结论 年龄显著影响LTG的疗效;合用VPA时,南方癫痫患儿LTG的有效血药浓度应>2μg/mL;本研究能为中国南方癫痫儿童的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作者:何艳玲;和凡;莫小兰;李嘉丽;王雪丁;张杰;陈娟;温预关;尚德为;杨业春;侯连兵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佳切点选择与孕妇早产的关系,分析Hcy水平对早产儿结局影响.方法 选择114例早产孕妇,103例正常产检孕妇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Hcy、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运用SPSS 13.0软件分析其ROC曲线,对早产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早产孕妇组Hcy、HS-CRP以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cy水平相对危险系数(OR)为9.736,并获得早产概率回归方程.(3)应用ROC曲线评价Hcy在早产的危险因子中预测值0.931;当Hcy为13.8μmol/L时,其Youden指数为0.784.(4)早产孕妇Hcy水平升高会导致发生SGA可能性明显增加.结论 在预测早产危险因素时,Hcy佳预测切值是13.8μmol/L,是早产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郝维敏;夏宏林;赵开雷;黄艳;刘杰;杨晓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异丙酚对晕动症女性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拟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60例晕动症女性患者,年龄20~60岁,体质指数:18.5~30 kg/m2,ASA I~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异丙酚组(P组),七氟醚组(S组),每组30例.P组麻醉诱导: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3.0~4.0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6.0 ng/mL,麻醉维持: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2.0~3.0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2~6 ng/mL;S组麻醉诱导:高流量吸入8%七氟醚与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4.0 ng/mL,麻醉维持: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3%~2.2%与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2~6 ng/m.结果 与S组比较,P组术后0~2 h的PONV发生率降低,氟比洛芬酯使用率降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瑞芬太尼总量、术中输液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PONV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可降低晕动症女性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早期PONV的发生率,而对后期的PONV无影响.
作者:陈汉文;陈彦威;邢祖民;李集源;陈志强;刘世乐;周翠云;张奕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能够与特定的mRNA结合,通过与靶基因mRNA3'非翻译区(3′UTR)的完全或不完全配对,降解靶基因mRNA或抑制其翻译,从而对蛋白编码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参与机体个体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及分化等生命活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RNA能够通过影响DNA甲基化及TLR信号通道等多个环节,调控免疫系统中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及其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使得免疫应答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1-2].miRNA的异常表达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及造血系统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并参与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但由于miRNA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作用靶点多样、调控方式复杂等多种问题,为人类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具体调控机制增加了难度.
作者:刘江琦;刘志强;邱书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Bax、nm23蛋白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TM/HR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7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70例甲状腺腺瘤、62例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中Bax、nm23蛋白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中Bax蛋白阳性率依次为65.71%、52.86%、0;Bax蛋白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在甲状腺腺瘤、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其与局部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中nm23蛋白阳性率依次为72.86%、34.29%、24.19%;nm23蛋白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在甲状腺腺瘤、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其与局部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05),Bax和nm23蛋白表达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 Bax、nm23蛋白表达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辅助诊断及局部淋巴结转移有指导意义.
作者:魏广民;周文波;武伦;魏英;张睿;罗锦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