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高晋健;张德明;陈卉;王嗣松;吴建兵;杜春富;李智慧
目的 观察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内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TREM-1)与内质网应激的相关性.方法 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气管注射脂多糖(LPS,5 mg/kg)复制小鼠ALI模型,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TREM-1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和GRP78 mRNA的表达,并分析TREM-1与内质网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性.LPS(100 ng/mL)诱导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检测巨噬细胞TREM-1、CHOP和GRP78 mRNA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TREM-1激活抗体处理小鼠巨噬细胞后,观察其对CHOP和GRP78表达的影响.结果 ALI小鼠肺内TREM-1 mRNA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和GRP78 mRNA表达显著增加,TREM-1与CHOP和GRP78表达呈正相关.LPS可上调小鼠巨噬细胞TREM-1、CHOP和GRP78 mRNA的表达,且TREM-1与CHOP和GRP78呈正相关.激活TREM-1可增加CHOP和GRP78 mRNA表达.结论 ALI小鼠肺内TREM-1和内质网应激呈正相关,激活TREM-1可增强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
作者:董良;刘德行;朱宇航;陈永琴;朱昭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溃疡性结肠炎(UC)属于炎症性肠病(IBD),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活动度评估、治疗效果评估及预测复发主要依赖反复内镜检查及黏膜活检,该检查具有痛苦性、价格高,使患者依从性降低.粪便钙卫蛋白(FC)是一种钙锌结合蛋白,具有S-100蛋白结构特征和理化稳定性,主要由肠道中性粒细胞释放,在肠道中不容易被分解,是一个理想的非侵入、无痛苦、可反复检测、价格便宜,患者易接受的反映结直肠炎症的粪便标志物.本文将对粪钙卫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目前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和应用趋势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张弢;缪应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引导穿刺抽液与区段切除肿块的复发性及治疗效果满意度,寻求更加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9例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治疗组)和101例区段手术切除(对照组)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将两组患者复发率及治疗满意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和区段切除肿块的总复发率为29.21%和21.78%,治疗组的总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437;P=0.285).(2)疼痛程度和治疗时间在两组治疗效果满意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23;P=0.102),外表美观在治疗组中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穿刺抽液治疗既具有区段切除的治疗效果,且有更好的患者满意度.穿刺抽液作为更有效、更经济的诊治方法,对治疗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巍;张红真;王文娟;赵光远;姜玉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骨软骨变性破坏骨面增生为病理特点,临床多表现为膝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及功能障碍等[1],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目前临床对于KOA的治疗有药物、理疗、运动疗法、关节内药物注射、中医药等治疗[2].KOA的疼痛反应制约了患者康复的积极性,因此有效缓解疼痛对提高患者康复积极性和依从性至关重要.揿针埋针是我科的治疗特色,本研究将埋针和其他康复治疗相结合,旨在评价其临床疗效,从而探索出疗效更佳的安全治疗方法.
作者:孙丹;徐纬;李世民;王方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在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利伐沙班组30例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序贯华法林)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利伐沙班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第10、20及30天亚组右心室大短轴、右心室大短轴与左心室大短轴直径比值和肺动脉收缩压值明显降低,左心室大短轴直径明显增加,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NT-proBNP值在利伐沙班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10、20和30天显著降低,PO2值在治疗后第10、20天明显升高,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D-二聚体在对照组和利伐沙班组治疗后10d明显增高,利伐沙班组更明显,而在治疗后20、30 d降低,利伐沙班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利伐沙班治疗急性中危肺血栓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具有临床实施与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怀球;张卫东;彭敏恋;江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胚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停止发育、丢失的病理过程,多发生在妊娠7~ 10周,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导致胚胎停育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1],胚胎停育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可达50%~70%[2],实际上由于受到检测方法准确性的制约,染色体的异常可能明显高于这个比例.
作者:邢长英;周玲;杨燕;候淑萍;竺文蕾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儿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的7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胎儿存活53例,死亡17例.结果 (1)胎儿死亡组孕周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的孕妇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孕妇肺水肿的发生和孕周具有相关性(P<0.05),孕周越高,肺水肿发生率越高.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发病越早,胎儿死亡率越高.
作者:廖广园;周燕;高元妹;李静;徐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金属铂类药物作为抗肿瘤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铂类药物存在许多缺点,比如明显的毒副作用、药物耐受性以及低水溶性,产生了寻找替代含过渡金属的抗肿瘤药物的需要.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金属钌复合物应运而生并且展现出良好的前景.金属钌复合物在体内和体外都显示了良好的药物学性能,同时具有低毒和良好选择性,并且能克服顺铂耐受的缺点.因此,针对金属钌复合物的良好抗肿瘤性能,有望改善泌尿系肿瘤的治疗现状.本文主要对近年来金属钌复合物在泌尿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方泽松;陈合格;柯龙志;柳建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中流量大小对酸碱度,尿量以及脑氧饱和度的影响,确定合适的灌注流量.方法 选择4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高流量组(20例)和低流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T1),体外循环开始(T2),主动脉阻断5 min (T3),恢复温度5min (T4),主动脉开放5min (T5)体外循环结束5 min (T6)6个时间点的脑氧饱和度数值并记录T1,T3,T4,T54个时点的乳酸,BE数值及尿量.结果 体外循环开始T2点的脑氧饱和度略低于麻醉诱导后T1点.T4点脑氧饱和度略高于T3点,乳酸值、BE绝对值略低于T3.T5点的脑氧饱和度高于T4点乳酸值、BE绝对值低于T4点.高流量组在T3、T4、T5点的脑氧饱和度高于低流量组;而乳酸值和BE绝对值低于低流量组.结论 高流量组可以增高脑氧饱和度降低血液乳酸,维持平衡的酸碱度,增加肾脏血流灌注.
作者:汪洋;葛圣林;高晴云;葛建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末端回肠悬吊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我院诊断为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各40例.C组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T组在C组基础上联合末端回肠悬吊术.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第1、3、7天检测两组营养学指标:血浆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外周血电解质:钠(Na+)、钾(F)、氯(Cl)等水平,并记录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术前和术后营养指标及血电解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吻合口瘘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末端回肠悬吊术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不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能有效降低由吻合口瘘所致的二次手术率,而且操作简便.
作者:赵辉;史益凡;杨增辉;鲍传庆;沈晓明;许炳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联合择时用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76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替米沙坦片+氢氯噻嗪片+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A组早8点口服,B组晚8点给药.观察两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血浆血管紧张素Ⅱ、血浆内皮素-1(ET-1)、血浆肾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Chemerin蛋白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B组的24 h SBP、dSBP、nSBP显著低于A组(P<0.05).而B组的杓型值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的杓型转变率显著高于A组(P< 0.01).B组早6点及晚12点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ET-1、MMP-9、Chemerin蛋白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各指标晚12点的变化程度较早6点更加显著(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予晚8点给药的降压效果优于旱8点给药.
作者:张中潇;杨春;杨国文;卢亚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辣椒素提高胆管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MTT法和动物实验检测辣椒素对胆管癌细胞5-FU药敏性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研究辣椒素提高胆管癌细胞5-FU药敏性的分子机制.结果 辣椒素(60μmol/L)显著增强5-FU抑制胆管癌细胞体外增殖和体内成瘤效果(P<0.05),提高5-FU在体内外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的能力(P<0.05);通过对其分子机制研究发现,辣椒素可下调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atg5,显著抑制5-FU诱导的胆管癌细胞自噬(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辣椒素可诱导AKT(S473)和S6(235/236)的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 辣椒素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自噬显著提高胆管癌细胞对常规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这可能与其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郑启忠;申九妹;熊共鹏;张宏斌;洪再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排便障碍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74例首发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卒中后排便障碍将其分为排便障碍组与非排便障碍组,对可能影响卒中后排便障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这些因素对排便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274例轻型卒中患者发生排便障碍74例,发生率为27.0%,单因素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等4个因素为轻型卒中后排便障碍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高龄、糖尿病、基线NIHSS评分为卒中后排便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伴排便障碍的轻型卒中患者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差异明显(P<0.05),基线NIHSS评分可预测轻型卒中后排便障碍患者的预后.结论 轻型卒中患者急性期排便障碍可能增加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女性、高龄、糖尿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更容易发生卒中后排便障碍,值得临床工作者重视.
作者:卞静;杨怡尧;易兰;徐敏;方琪;董万利;倪健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索肿瘤标志物CEA、CA153、TPS、Fer、CYFRA21-1在乳腺癌术后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2014年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7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访3年后根据有、无转移分为转移组42例,从未出现转移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作为未转移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CEA、CA153、TPS、Fer、CYFRA21-1水平,比较转移组与未转移组CEA、CA153、TPS、Fer、CYFRA21-1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在乳腺癌术后转移患者中TPS、Fer、CYFRA21-1三者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ROC曲线检验各组数值对乳腺癌术后转移的检验效率.结果 乳腺癌术后转移组患者血清CEA、CA153、TPS、Fer、CYFRA21-1水平[分别为(6.11±1.87) ng/mL、(26.97±9.52) U/mL、(155.95±22.03) U/L、(173.08±19.87) ng/mL、(18.98±7.33) ng/mL]比未转移组[分别为(5.33±1.85) ng/mL、(23.34±8.30) U/mL、(133.22±19.09) U/L、(142.29±22.59) ng/mL、(6.76±1.59) ng/mL]升高,TPS、Fer、CYFRA21-1水平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术后转移患者血清TPS、Fer、CYFRA21-1均未见明显相关性;CYFRA21-1的ROC曲线下面积(0.903)>Fer(0.849)>TPS(0.791),在乳腺癌术后转移的诊断中,CYFRA21-1曲线下面积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PS、Fer、CY-FRA21-1的水平升高与乳腺癌术后发生转移密切相关,CYFRA21-1对于监测乳腺癌术后转移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李玉柱;张玉敏;韩龙才;张华;刘新唐;张海军;林秋全;王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调查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病耻感现状,探讨其病耻感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 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153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153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社会影响量表得分为18 ~ 59分,M(P25,P75)为38(36,42);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社会影响量表总分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标化总分不相关(P>0.05),但与5个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2个症状以及4个单一条目的得分相关(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病耻感处于中度水平,病耻感与生命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医护人员和社会团体应关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病耻感,开展降低病耻感的干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玮;孙俐;王欣;张艳;赵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CI)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上PAR2和TMEM16A的表达,探讨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CCI组,两组分别检测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DRG神经元上PAR2和TMEM16A表达.结果 与Sham组比较,CCI组术前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AR2与TMEM16A在大鼠DRG神经元上共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CI组术后7、14 d的PAR2和TMEM16A蛋白表达均出现明显增加(P<0.01),且CCI组14d高于7d的PAR2和TMEM16A蛋白表达(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DRG神经元上PAR2和TMEM16A蛋白表达水平较Sham组显著升高,这些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导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因之一.
作者:张萌;陈沁怡;谭朝阳;马克涛;李丽;代志刚;王胜;司军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出现血液系统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检查结果的特点.方法 对150例因狼疮血液系统损害而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50例患者中有68例患者出现骨髓检查异常,常见的骨髓检查异常分别为低增生性骨髓(26例,占38.2%)、噬血现象(17例,占25%)、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占8.8%),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17.6%)及巨核细胞数减少(7例,10.4%).10例重度及极重度贫血(占重度及极重度贫血患者的90.9%)以及21例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占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的67.7%)出现了骨髓检查异常.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骨髓异常并不少见,外周血检查发现严重贫血或是严重血小板减少时,需及早完善骨髓穿刺以及骨髓活检检查.
作者:邱茜;李昊;詹钟平;梁柳琴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γ-神经突触核蛋白(SNCG)基因稳定沉默后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生长周期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NCG基因沉默后HEC-1A细胞周期变化;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吖啶橙染色后G2/M期百分比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SNCG基因沉默后HEC-1A细胞处于G1和G2/M期增多,处于S期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SNCG基因沉默后HEC-1A细胞处于GJM期百分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个方法共同验证了慢病毒质粒载体shRNA干扰后SNCG基因稳定沉默的HEC-1A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提示SNCG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周期密切相关.
作者:陈少花;范余娟;李文怡;徐红;陈泓;范江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在诊断支气管哮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38例哮喘患者及489例非哮喘患者,完成Astograph法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统计分析各指标的差异,寻找具有诊断意义的指标及临界值.结果 两组Rrs cont、Grs cont均未见明显差异.与非哮喘组比较,哮喘组Dmin、Cmin、PD15均减小(P<0.01),SGrs、SGrs/Grs cont均增大(P<0.01).哮喘组SGrs与Dmin、Cmin、PD15相关(P=0.000;r=0.685,r=0.657,r=0.639),SGrs/Grs cont与Dmin、Cmin、PD15相关(P=0.000,r=0.775;r=0.740;r=0.708).以Dmin诊断哮喘,临界值2.71Unit,敏感性0.739,特异性0.551.以PD15诊断哮喘,临界值4.856 5 Unit,敏感性0.693,特异性0.684.结论 Astograph法支气管激发试验对诊断哮喘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以Dmin≤2.71 Unit或PD15≤4.856 5 Unit为阳性标准,对诊断哮喘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作者:杨宏宽;张佳颖;王芳;陈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输出率与其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将285例首次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PCOS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标准长方案促排卵,适时取卵、胚胎体外培养并移植.回顾性研究了各患者一般情况、控制性超排卵数据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285例患者按FORT值分成高中低3组.3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指数、基础FSH、基础E2值、AFC值、平均Gn量、Gn天数、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G日血E2水平、成熟卵泡数(PFC)、获卵数、优胚率、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在高中低FORT 3组中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低FORT各组患者中重度OHSS发生率分别是20.6%、9%、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 FORT值可预测PCOS患者的IVF临床结局.对于超排卵时FORT值较高或较低的PCOS患者应警惕OHSS发生,可行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沈亚;徐丽;丁家怡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