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丽娟;刘志辉;苏铎华;李天义;汤春梅;梁国添;张言斌
目的:总结非去T细胞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CT)后植入失败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原因与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非去T细胞半相合HCT的174例患者,移植前监测患者外周血供体特异性HLA抗体(DSA),阳性者给予丙种球蛋白或血浆置换。结果: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植入失败,发生率为1.72%。1例原发性植入失败给予同胞半相合二次HCT后仍未植入,白血病未复发,但血象三系持续低下,二次移植后8月死于肺部感染。2例继发性植入失败,一例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供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输注后16 d获得完全植入,至今无病存活30个月;另一例发生植入失败前监测到DSA阳性,平均荧光强度(MFI)值15000,给予美罗华后MFI转阴,并输注G-CSF动员的供体PBMNC,输注后14d获得再次完全植入,至今无病存活41个月。结论:植入失败是非去T细胞半相合HCT少见却致命的并发症,美罗华后输注供体PBMNC是治疗DSA相关性植入失败的有效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顾斌;陈广华;马骁;傅琤琤;韩悦;唐晓文;金正明;苗瞄;仇惠英;孙爱宁;吴德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1]显示,全球每年约3150万例脓毒症患者和1940万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每年因脓毒症死亡的人数约530万。近年来,尽管脓毒症的治疗已经取得较大进步,但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仍保持在25%~30%,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0%[2-4]。所以,急需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来缓解这种压力。前不久JAMA杂志上发布由美国危重病医学会(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SCCM)及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uropean Society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ESICM)发起制定的脓毒症新定义[5],指出脓毒症是针对感染的宿主反应失调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而脓毒症休克是脓毒症伴有持续性低血压,在充分液体复苏后仍需要升压药或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且血清乳酸水平升高(>2 mmol/L)。新定义在发布以来受到众多学术组织的反对,毕竟重新定义临床综合征本就不简单,新标准用于临床实践是否改善患者的预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器官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被称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目前评估MODS严重程度常用的标准有逻辑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gistic organ dysfunction score, LODS)、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标准以及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quickSOFA, qSOFA),各种评分旨在快速准确地预测疾病的死亡率,并指导临床治疗。然而,无论是新定义还是诊治新方法都离不开对疾病本身的了解,本文就MODS的病理生理机制展开论述。
作者:易梦秋;余旻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在食管胃吻合口瘘中,以胸内纵隔瘘的处理为棘手,是导致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发展可将其分为局限性吻合口瘘与非吻合口瘘。而相关文献的诊疗多围绕后者。随着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视度提高和相关辅助检查的进步,在早期吻合口瘘阶段即可做出诊断,而关于前者诊疗的文献却寥寥无几,本研究不同于传统引流方法:(1)胃管无需插入吻合口,避免了扩大吻合口的风险;(2)经改进的胃管同样可对脓液进行充分引流;(3)与单纯应用抗生素和禁饮食相比较主动,更无需被动待病情发展至非局限性吻合口瘘再采取措施,临床效果较好,且简单安全。现将胸内局限性纵隔瘘的诊疗经验交流如下。
作者:代小探;李子海;张百江;宋平平;刘希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脂联素与尿蛋白、血压及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ACR <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ACR:30~300 mg/g);大量白蛋白尿组(ACR >300 mg/g)。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脂联素水平。结果:相关分析尿脂联素与ACR、血肌酐、血脂联素、年龄、HbA1c、LDL-C、收缩压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1、0.52、0.77、0.21、0.23、0.31、0.22,均P <0.05)。与BMI、腰臀比呈反向关系(r分别为-0.32、-0.45,均P <0.05);多元Logisi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尿脂联素与年龄、收缩压、血肌酐、24 h尿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ACR相关(β分别为0.210、0.114、0.127、0.124、0.421、0.753、0.010,均P <0.05);校正上述指标,发现尿脂联素与ACR独立相关,并且随ACR升高而升高。结论:尿脂联素可能是评估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指标;与ACR、血压及血糖相关。
作者:李爱琴;匡霞;林立平;王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3的表达对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Jurkat的侵袭影响。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获得小鼠CXCR3序列片段,构建过表达CXCR3慢病毒(GFP & Puromycin),感染Jurkat细胞株,检测细胞表面CXCR3的表达。将过表达细胞株置入Transwell小室侵袭模型,研究CXCR3表达增高能否增强白血病细胞的侵袭。结果:慢病毒感染白血病细胞株96 h后观察到GFP表达(<10%),经筛选后GFP表达>90%。CXCR3表达较慢病毒载体组高90%,成功构建过表达CXCR3白血病细胞株。其中,过表达细胞株的侵袭率(12.71±1.03)%较对照组(6.82±0.49)%显著增高(P<0.0001)。结论:CXCR3的表达与白血病的侵袭密切相关;CXCR3的表达增高能增强白血病细胞的侵袭,可能是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侵袭机制之一。
作者:丁文姣;冯晓勤;贾春宏;黄智;李春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FTY720对Ⅰ型糖尿病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用高能量饲料结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腹腔注射)给予大鼠,建立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2组:模型组和FTY720组,另选同周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FTY720组给予1 mg/kg FTY720,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自来水。结果:FTY720组心脏功能显著恢复。 FTY720可激活糖尿病心血管内皮细胞S1P1的表达,而降低了S1P3及 PKCβⅡ的表达量,恢复糖尿病心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恢复高糖诱导的心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升高的通透性。结论:本研究表明,S1P1和S1P3下调导致是糖尿病心血管功能障碍并发症的重要反应通路。 FTY720减轻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脏微血管功能损害,和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该功能依赖 PKCβⅡ信号通路。因此,FTY720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糖尿病心血管功能损害治疗方法。
作者:文婷;邓伟民;曾健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热量限制是限制热量的摄入,使机体能量的摄入量小于消耗量,但不造成营养不良,从而达到减重目的一种饮食方式[1]。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有文献报道热量限制(限食)可以延长生物寿命[2],并认为其是唯一可以延长寿命的非基因模式,主要通过延缓生理上的衰老,降低与衰老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而发挥作用。近年更多的证据发现,尽管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但限食对灵长类动物的寿命也有延长作用。随着限食作为一种抗衰老的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明确限食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其对生殖功能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因为生殖功能的异常往往不会在短期内即显现出来。然而,限食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影响的结论尚不统一,机制更是知之甚少。以往基于啮齿类动物的试验显示,无论长期或是短期的限食都会降低血清性激素水平,而在灵长类动物实验模型中,长期限食对性激素水平并没有明显影响[3]。也已证实,不同程度的限食、不同限食时间以及针对人群不同对生殖功能的影响不尽相同,轻度限食对生殖轴没有影响,重度限食和禁食会抑制生殖功能。在正常体重人群中,中重度限食会抑制性腺轴,但对肥胖或超重患者而言,限食可以改善其体重和生殖功能。本文综述了迄今为止限食对生殖系统影响的研究,以助实施限食治疗前合理选择方案和适应证人群,避免限食的不良反应。
作者:赵一璟;陈国芳;刘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鼻敏灵抑菌型鼻腔喷雾器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鼻敏灵抑菌型鼻腔喷雾器喷鼻,2喷/鼻孔,4次/d,分别记录治疗期间患儿鼻部症状评分、全身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用药情况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2、4、8及12周鼻部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同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患儿治疗4、8及12周VAS评分、用药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用药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敏灵抑菌型鼻腔喷雾器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症状,减少鼻用激素的使用,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霞;王永霞;王宝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年龄、性别、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和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危险因素(OR=3.162,95%CI:1.556~7.421,P<0.05)。结论:PLR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重视PLR异常变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刘光辉;方萍;赵家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后穿刺部位血管不同时间点的继发改变情况。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留置导管前后不同时间点置管部位血管改变情况。结果:47例患者留置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后血管继发改变占89.36%,其中内径狭窄占38.10%,附壁血栓占73.81%,内膜增厚占47.00%,且三种改变可复合存在。与置管前比较,留置导管2周组内径狭窄、附壁血栓与内膜增厚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导管3周组、4周组,内径狭窄、附壁血栓与内膜增厚发生率均高于置管前(P<0.05);留置导管时间大于3周组与小于3周组比较,附壁血栓发生率增高(P<0.05),内径狭窄、内膜增厚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导管时间大于4周组与小于4周组血管内径狭窄、附壁血栓形成、内膜增厚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留置临时导管3周后是穿刺部位血管继发改变发生的高危时间。
作者:颜伟健;胡杨青;王兴健;李君科;钟春花;罗丽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否能通过核因子-κB(NF-κB)途径调节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方法: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48 h使其转化为巨噬细胞。第一组:对照组;AngⅡ1×10-8 mol/L组;AngⅡ1×10-7 mol/L组;AngⅡ1×10-6 mol/L组;AngⅡ1×10-5 mol/L组。第二组:对照组;AngⅡ1×10-6 mol/L组;AngⅡ1×10-6 mol/L + PDTC组;PDTC组。 Western blot检测第一组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 Real time RT-PCR检测第二组巨噬细胞MIF mRNA的表达。 ELISA检测第二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MIF的含量。结果:Western Blot:随着AngⅡ浓度的增高,NF-κBp65的表达逐渐增强。Real time RT-PCR:AngⅡ组MIF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DTC作用后,由AngⅡ诱导的MIF mRNA表达明显降低。ELISA:AngⅡ组MI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DTC作用后,由AngⅡ诱导增加的MIF含量明显降低。结论:AngⅡ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MIF mRNA的表达和MIF的分泌。
作者:王艳宁;王旭光;张珉;韩莹;吴凡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日均住院费用、抗生素使用率等情况的影响。方法:将5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脑卒中疾病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一般资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心肌标志物、Barthel指数、日均住院费用及抗生素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康复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治疗可改善急性脑卒中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日均住院费用、减少抗生素使用率。
作者:金国华;孟凡萍;王丽晶;张贞;王勤鹰;余敏;姜嘟嘟;顾勤;陆静珏;詹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异氟醚和七氟醚麻醉患者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20例(n =10),ASA分级Ⅰ-Ⅱ级,年龄40~68岁,随机分为异氟醚组(ISO组)和七氟醚组(SEV组)。麻醉期间维持异氟醚或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5 MAC。术毕抽静脉血分离血清。另选1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C组)。人肺腺癌A549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 h后,分别用对照组、异氟醚或七氟醚麻醉患者的血清孵育。采用Transwell法检测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ELISA检测A549细胞MMP-2和MMP-9表达。结果:与C组和ISO组比较,SEV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MMP-2和MMP-9表达下调(P <0.05)。结论:七氟醚麻醉患者血清抑制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该效应可能与下调A549细胞MMP-2和MMP-9表达有关。
作者:徐枫;黄琼;张涛;杨承祥;梁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面部年轻化一直是面部年轻化的重点和难点,操作简单、损伤小、效果好、持续时间长的手术方式,一直是整形外科医生的追求目标。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笔者经下睑缘切口进行眼袋整形术的同时,在切口内双向悬吊颧脂肪垫,临床应用3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盛华;陈志鹏;丁祖烈;陈滔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检测CD147 siRNA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检测CD147 siRNA处理后SW579细胞的CD147 mRNA和蛋白水平。利用CK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同时利用transwell检测细胞运动能力变化。并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运动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下调CD147可以明显抑制SW579细胞增殖,并且阻碍其运动。处理后细胞的MMP-2和MMP-9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一种运动相关蛋白WAVE2的表达随着CD147的下调而下降。结论:CD147下调可能通过抑制MMP-2、MMP-9和WAVE2表达导致SW579细胞运动能力下降。
作者:王巍;邵跃;宋晓雯;赵成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25(OH)D水平与慢性炎症状态及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测定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119例MHD患者血25(OH)D水平,根据25(OH)D的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 ≤15 ng/mL;不足组:15 ng/mL <25(OH)D ≤30 ng/mL;正常组:25(OH)D>30 ng/mL。比较3组患者炎症因子及营养指标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血25(OH)D水平3.4~45.3 ng/mL (27.5±14.8) ng/mL,维生素缺乏和不足的比例为88.2%。正常组与缺乏和不足组在年龄、炎症因子(IL-6、TNF-α、CRP)、营养指标(Alb、PA、SG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HD患者血25(OH)D水平与营养不良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它可能通过抑制机体慢性炎症状态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态。
作者:黄兰;周瑾;王小丽;赵亚娟;胡桂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丹参水提液对小鼠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成年雄性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5组,每组8只;低、中、高浓度组小鼠每天分别灌胃1500、3000、6000 mg/kg丹参水提液,空白对照组小鼠每日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小鼠一次性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30 d后处死小鼠,并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脏器系数及精子质量。结果:(1)低、中、高浓度组小鼠每周体重、体重增长量、睾丸系数及附睾系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各组体重及增量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 <0.05)。(2)与空白组比较,低、中、高浓度组精子浓度、畸形率、存活率、总活力、PR、VAP、VSL均有改善,且高浓度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各组精子质量均显著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水提液能够明显改善小鼠精子的存活、形态及运动能力。
作者:周欢群;周文;陆杉;谢妍;王爱爱;刘娟;刘慧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母血微量元素钙、镁、锌、铁、铜含量水平的差异性,及其与孕期和年龄相关性。方法:检测10131例孕早、中期孕妇血清的钙、镁、锌、铁、铜含量,早、中期妊娠分别按年龄分为3个阶段(≤25岁、25~35岁、≥35岁)进行分析。结果:(1)孕早、中期相比,铜水平较低,锌、镁、铁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孕早期不同年龄段5种微量元素比较,只有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5岁及≥35岁年龄段比≤25岁高(P <0.05),其余4种微量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孕中期不同年龄段5种微量元素比较,锌和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5岁及≥35岁年龄段比≤25岁高(P <0.05),其余3种微量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孕早、中期孕妇体内微量元素镁、锌、铁、铜存在差异,钙没有明显差异;(2)不同年龄阶段孕妇体内微量元素存在差异;(3)根据孕妇不同孕期不同年龄阶段各种微量元素含量特点补充微量元素,满足母儿需求。
作者:朱锦明;褚英;吴庆荣;刘杰;李敏;何苗;彭风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3种不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情况,分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血透、腹透、移植)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 SF-3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分析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一般人口学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有384例患者参与此研究。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血透及腹透患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在3组患者中低。大多患者均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肾移植患者在3组患者中睡眠质量好。老年、睡眠障碍与高碱性磷酸酶水平与低生理综合得分相关;年龄、是否独居、睡眠质量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精神综合得分相关。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睡眠障碍十分普遍。肾移植患者比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显著提高。寻找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对提高其生存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叶佩仪;张喆;誉翠颜;谢碧琴;晏星;肖观清;孔耀中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评估他克莫司对婴幼儿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疗效、副作用及复发情况。方法: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他克莫司治疗22例婴幼儿SRNS患儿(治疗组),随访1年,回顾该些病例临床资料,并对照23例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婴幼儿SRNS的患儿(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例各时间点的尿蛋白、肾功能、血糖、淋巴细胞计数、感染人次及蛋白尿复发率。结果:所有SRNS患儿均行肾脏病理活检,病理类型以微小病变型(MCD)为主。随访至6个月时,治疗组尿蛋白完全缓解率达63.64%,总缓解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67.88 mg/(kg·d),较治疗前的657.5 mg/(kg·d)显著降低,而且明显低于对照组6个月的305.55 mg/(kg·d),P <0.01。治疗1年后,治疗组患儿的各项淋巴细胞计数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D4+795.16 vs.1697.45个/uL、CD8+496.85 vs.1265.63个/uL、CD19+358.23 vs.779.34个/uL)。观察期内,治疗组的感染人次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的尿蛋白复发率及复发人次差异均无显著性。至随访结束,尚无出现肾功能不全及血糖升高病例。结论:他克莫司治疗婴幼儿SRNS患儿仍有一定临床疗效及自身优势(感染率较低,用药较安全),但并不能由此而减低该类患儿病情的复发率,而且远期预后仍尚不清晰。
作者:廖欣;高岩;李颖杰;杨华彬;钟发展;邓会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