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娜;民福利;石奕武;刘晓蓉;黎冰梅;廖卫平
目的:比较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两种经尿道术式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19例前列腺体积< 80 mL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其中行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选择汽化术59例(PVP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60例(TURP组),对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导尿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止或中转开放手术.PVP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较TURP组为多,分别为(75.6±5.8)min和(54.6±5.2)min,19113.56(16 449.24,22 197.59)元和8 345.34(7 117.62,9 876.68)元,而在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方面,PVP组则少于TURP组,分别为(1.2±0.2) g/L和(3.6±0.3)g/L,(4.0±0.6)d和(6.5±0.9)d,(3.0±0.5)d和(5.0±0.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7%和6.8%).结论:PVP与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均安全有效,二者各有优缺点.而从经济效益来看,TURP更适合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
作者:杨金辉;白铁男;孙建涛;郝彤彤;康延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随着腹腔镜肝胆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部分肝胆管结石患者手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高,需要反复多次手术.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共32例,其中11例为再次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邓国明;张耀明;周臻涛;罗宇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觉醒型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时间是否明确以及是否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分为觉醒型卒中rt-PA静脉溶栓组(觉醒溶栓组),觉醒型卒中未接受rt-PA静脉溶栓组(觉醒非溶栓组)和发病时间明确rt-PA静脉溶栓组(明确发病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对符合临床入选标准的患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颅内出血发生率、90 d改良Rankin评分(mRS)和病死率.结果: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及发病危险因素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觉醒溶栓组与觉醒非溶栓组的患者相比,觉醒溶栓组患者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改善较明显,获得更好的极好预后及良好预后(P<0.05),而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觉醒溶栓组与明确发病组相比较,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溶栓治疗后颅内出血发生率、90 d mRS评分以及死亡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觉醒型卒中在头核磁(MRI)弥散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筛选下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雨晴;张佩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miR-455-3p在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比较miR-455-3p在心肌梗死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表达.心肌细胞过表达miR-455-3p情况下分析细胞表面积和心肌肥厚基因表达.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和Westem blot法确定受miR-455-3p调控的靶基因.通过心肌梗死模型组大鼠体内miR-455-3p的过表达确定miR-455-3p对心肌肥厚的影响.结果: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发现在心肌肥厚中miR-455-3p均被下调.体外实验,过度表达miR-455-3p可以抑制心肌肥厚.与miR-455-3p相比,心肌肥厚中HDAC2被上调.HDAC2是一种新型的miR-455-3p靶基因.心肌梗死大鼠过表达miR-455-3p通过降低HDAC2的表达能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结论:miR-455-3p是心肌肥厚的重要调节因子,为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作者:李恩;丁同斌;孙利强;牛少辉;李黎;简立国;张丽华;汪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超常量内直肌后徙对大角度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62例大角度(>60PD)先天性内斜视分为观察组33例(双眼内直肌超常量后徙5.5 mm~10.0 mm)和对照组29例(双眼内直肌后徙5.0 mm+主斜眼外直肌缩短).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和6个月正位率、欠矫率、过矫率分别为84.5%、12.1%、3.0%和75.8%、18.2%、6.1%;对照组术后1周和6个月正位率、欠矫率、过矫率分别为89.6%、6.9%、3.4%和79.3%、10.3%、10.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6个月,内转功能受限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7例和2例、对照组5例和l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常量内直肌后徙与常量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治疗大角度先天性内斜视,效果相当,但手术肌肉数量更少,值得推广.
作者:梅芳;陈娟;钱晶;陈志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衰老对大鼠脂肪组织FABP4表达改变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0只SD成年大鼠(4个月)和10只SD老年大鼠(22个月)均给予普通饮食饲养.取大鼠脂肪组织,采用qRT-PCR检测FABP4和DNMT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FABP4和DNMT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巢式降落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CR)检测FABP4 DNA甲基化水平的改变.结果:与成年大鼠比较,老年大鼠脂肪组织FABP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70%和68%(P< 0.01),而老年大鼠脂肪组织中FABP4 DNA甲基化水平升高了0.2倍(P<0.05),DNM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升高了1.73、1.55倍(P<0.05).结论:衰老可引起大鼠脂肪组织FABP4表达降低,且FABP4 DNA甲基化程度升高,DNMT1表达升高可能参与其甲基化改变的调控过程.
作者:王楠;杨安宁;杨松昊;刘现梅;和杨杨;张辉;朱光荣;杨晓玲;姜怡邓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拟诊肺结核的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被误、漏诊原因,以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6年广州市胸科医院55例收治的PTE病例的资料,从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改变等方面进行统计,并与肺结核相对比.结果:55例PTE在易患因素,咳嗽、发热、胸痛、肺部啰音等临床表现和普通影像学中与肺结核表现相似,而在以下方面具有明显特异性:83.6%存在难以解释的呼吸困难,20.0%下肢肿胀,56.4%存在低氧血症,87.3%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78.2%心脏彩超提示肺动脉高压,65.6%下肢深静脉彩超异常,100%CTPA提示血栓形成.结论.PTE的患病因素、临床表现和普通影像大多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漏诊为肺结核,需高度关注两种疾病间的差异,才能帮助早期诊断PTE.
作者:张琳;张言斌;汤春梅;刘志辉;肖海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Sev)预处理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HIF-2α表达的关系.方法:将野生型(WT)小鼠和HIF-2α基因敲除(HIF-2α-/-)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ontrol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Sev预处理+肾缺血再灌注组(I/R+Sev组).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后检测肾血流量、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水平,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HIF-2α水平.结果:WT小鼠中I/R+Sev组的血BUN和Cr水平显著低于I/R组(P<0.001)、肾相对血流量显著高于I/R组(P<0.05)、细胞凋亡数明显少于I/R组(P<0.05),而HIF-2α-/-小鼠中I/R组和I/R+Sev组的这些监测指标都没有统计学差异.WT小鼠中I/R+Sev组的HIF-2α蛋白水平显著高于I/R组(P<0.05).结论:Sev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加HIF-2α表达的稳定性,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肾功能,达到肾保护作用.
作者:张磊;詹琼慧;陈珏;郑蓓洁;何振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本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药性以及菌株间的同源性.方法: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检测耐药表型,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26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喏酮类、呋喃妥因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经PCR检测后25株携带KPC基因,1株携带IMP基因,未检测出VIM、NDM-1、OXA-48基因;PFGE电泳结果显示,26株肺炎克雷伯菌分为4型.其中Ⅰ、Ⅱ为主要流行克隆型.结论:本院存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株的传播,携带的耐药基因以KPC-2为主,主要以ICU与MICU的2株耐药株流行,而且耐药菌株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
作者:谢思;陈丽丹;李林海;杨永泉;黄晓燕;张莹莹;石玉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左心房容积(left atrial volume,LAY)、血浆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不同转归患者中不同时段的变化以及对房颤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127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3及6个月测定LAV、NT-proBNP、MMP-2.根据术后6个月房颤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维持窦律组和房颤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2)维持窦律组术后1、3和6个月,LAV均较房颤复发组显著减小(P<0.05);术后3个月,NT-pmBNP低于房颤复发组(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MMP-2均小于房颤复发组(P<0.05).(3)以术后1个月LAV值预测房颤的复发,ROC曲线下面积为0.80,以37.8 cm3为截点值,预测房颤复发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72.5%.结论:导管消融术治疗维持窦律患者在左房结构、心脏功能及胶原代谢方面均有明显改善,而术后1个月LAV的大小可能是房颤复发预测的较早指标.
作者:杨蓓;刘庆;谢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患者女,42岁,体重61 kg,因发现盆腔包块半月余人院,拟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前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既往体健,否认麻醉手术史,否认手术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正常,腹软、无压痛,右侧附件可及大小约7 cm×6 cm包块,无压痛,活动尚可,左侧附件无压痛,未及肿块.
作者:倪旭青;汪炜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并与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进行比较.方法:选取52例肾囊性疾病患者(囊肿紧邻肾盂),随机分为输尿管软镜下内切开引流术(软镜组,25例)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后腹腔镜组,2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囊肿复发率等.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软镜组与后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8.47±6.45)和(57.04±24.1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73±4.15)和(57.52±8.61)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分别为(11.00±1.81)和(24.00±4.1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2.47±0.64)和(5.37±1.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5.47±2.10)和(19.93±3.8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恢复顺利,随访3~22个月,软镜组无复发,后腹腔镜组有2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腹腔镜去顶术相比,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魏磊;赵兴华;许长宝;王晓甫;李武学;黄垂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水溶性辅酶Q10(CoQ10)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变性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8):对照组皮下注射葵花油乳剂液,PD组皮下注射鱼藤酮,PD治疗组在诱导PD后接受水溶性CoQ10治疗.8周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Western-blot检测survivin、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观察大脑激活型caspase-3的表达.结果:水溶性CoQ10能明显降低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水平,升高survivin的表达水平,但caspase-8的表达水平无影响,能减少激活性caspase-3的阳性细胞水平.结论:水溶性CoQ10能降低鱼藤酮引起的炎症反应,抑制凋亡蛋白的表达,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分泌抗凋亡蛋白,增加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以阻止或延缓进行性神经变性的发生.但不可逆转PD引起的神经变性.
作者:李海宁;杨娟;江毓敏;成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ies,SCI)是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通常源于交通伤、坠落伤、暴力或运动损伤等.脊髓损伤会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其极高的致残率为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由于神经元的不可再生性,目前对于脊髓损伤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尚无有效疗法.近期已有研究证实细胞移植疗法能够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然而国内尚缺乏对于本领域的研究.为总结目前细胞疗法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促进国内研究人员对本领域的深入研究,本文将对脊髓损伤的细胞移植疗法进行综述.
作者:崔进;陈晓;张荣佳;曹烈虎;纪方;苏佳灿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Kl)诊断以及预测依托泊苷(VP-16)联合铂类方案(EP)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评估.方法:选取57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与57例肺部良性疾病对照组,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sTK1的浓度,并比较治疗前及化疗4次后各临床常见肿瘤指标的水平,结合临床资料,探讨血清TK1在诊断小细胞肺癌以及疗效评价方面的意义.结果:TK1检测诊断小细胞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其灵敏度高于NSE;患者中TK1的表达与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P=0.019)及化疗后疗效(P=0.000)有关,与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无显著相关(P>0.05);TK1在治疗前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化疗2个周期、4个周期的患者中其水平逐渐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1可作为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化疗疗效评估指标,在判断临床病情变化及治疗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吴应林;刘茵;金蒙蒙;杜婷;江倩;张妍蓓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肿瘤坏死因子d(TNF-α)和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分为Control、TNF-α、TNF-α+CM、LPS和LPS+CM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凋亡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下Control组HUVEC形态正常,TNF-α和LPS组部分细胞形态改变,但TNF-α+CM组较TNF-α组和LPS+CM组较LPS组,细胞形态改变数量显著降低.CCK-8法结果示,Control组细胞数量随时间增加,TNF-α和LPS组明显下降,而TNF-α+CM组和TNF-α组,LPS+ CM组和LPS组相比,细胞数量则显著增加.Hoechst和流式结果示:与Control组相比,其余4组HUVEC凋亡率升高,TNF-α和LPS组显著,但TNF-α+CM组较TNF-α组,LPS+CM组较LPS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此外,TNF-α和LPS组中活化型Caspase 3表达量较Control组显著增高,Bcl-2/BAX显著降低,但TNF-α+CM组较TNF-α组,LPS+CM组较LPS组,活化型Caspase 3表达量显著下降和BCL-2/BAX显著增加(P<0.05).结论:人脐带MSC的条培可显著降低由TNF-α和LPS诱导HUVEC增殖活性降低和细胞凋亡率增加的程度,可能与条培中含有大量细胞因子发挥抑制促凋亡关键蛋白表达的机制有关.
作者:段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唾液蛋白质组,筛选差异蛋白质指纹图谱,建立2型糖尿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模型.方法:采集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和健康体检者45例的唾液标本,采用WCX纳米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检测,筛选两组间特异性表达差异蛋白,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共获得15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质峰(P<0.05).选择质荷比(m/z)为3447.57 Da、4735.24 Da两个差异蛋白质峰构建佳决策树模型,该模型的准确率为89.57%(103/115),敏感性91.4%(64/70),特异性为86.7%(39/45).结论:初步建立了2型糖尿病唾液蛋白质组诊断模型,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孙珂焕;杨长青;曹美群;黄飞娟;陈嫚茵;李仲秋;吴正治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和化痰通腑醒脑法指导高血压脑出血个体化治疗.方法:随机选取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A组(治疗组):增加颅内压监测和化痰通腑醒脑法中药治疗(25例)和B组(对照组,25例).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及预后.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病死率、预后均优于无颅内压监测患者(P<0.05),重度残疾率和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增加颅内压监测和化痰通腑醒脑法可以降低颅内压同时保证脑灌注,能够及早把握再次手术时机,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斌;符星;钟丽瑶;肖玉坤;李洁芳;刘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E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rPS)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和ELISA分别测定NSCLC患者、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员血清中HE4、CYFRA21-1和TPS水平,比较3组间HE4、CYFRA21-1和TPS水平与阳性率的差异,以及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1)肺癌患者整体TPS、CYFRA21-1和HE4水平及Ⅰ~Ⅱ期NSCLC患者HE4水平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体检者(P<0.05);Ⅲ~Ⅳ期NSCLC患者TPS、CYFRA21-1和HE4水平高于Ⅰ~ⅡNSCLC患者(P<0.05).(2)HE4、CYFRA21-1和TPS联合检测诊断NSCLC的敏感性较单项检测敏感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清HE4检测比CYFRA21-1和TPS对于NSCLC有更高的早期诊断价值,血清HE4、CYFRA21-1和TPS联合检测对于NSCLC的诊断较单一指标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波;吴国荣;杨万勇;程奎山;阮富旺;陈小珑;郑媛媛;甘慧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阳性病例与其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的相关性及HPV分型检测在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临床处理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07例宫颈细胞学异常并进行HPV检测的病例,按病变严重程度分组,比较各组的HPV阳性率;对TCT为ASC-US且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的215例病例,分析比较HPV分型检测与病理活检结果的关系.结果:按病变严重程度分为4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其HPV阳性率分别为50.17%、66.67%、76.34%、83.33%,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5例ASC-US病例中HPV阳性率为43.26%,HPV阳性组和阴性组检出CINⅡ及以上分别为29.03%、4.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3例HPV感染患者中,HPV分型检测感染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HPV 16、58、52、33、18,其中HPVI6及58阳性率分别为36.56%、27.96%.HPV16及58阳性组中检出CINⅡ及以上分别为17.20%、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宫颈细胞学病变程度的增加,HPV阳性率逐渐升高,HPV分型检测对ASC-US的临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延;许晶晶;张红新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