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

桑亮;夏磊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 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 长节段矫形
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LS)的中期疗效.方法:通过影像学方法和临床功能的评分分析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治疗的33例DLS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2±1.1)年.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腰椎前凸角、冠状面失衡及矢状面失衡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出现3例腰部轴性疼痛加重,4例轻度下肢麻木.结论:经后路责任节段减压、长节段矫形固定融合是治疗冠状面Cobb角>30°、冠状面和矢状面失衡的DLS的有效方法,其中期疗效较好.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弹性

    目的: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测量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实质、肾窦部的弹性,探讨VTQ在2型DN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5例糖尿病患者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N-1组)及早期肾病组(DN-2组)及临床肾病组(DN-3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肾脏实质及肾窦区行VTQ,测量反映组织弹性顺应力的横向剪切波速度(Vs),比较分析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1)所有研究对象肾脏Vs均肾实质>肾窦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左、右肾实质及肾窦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比,DN-3组肾实质Vs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2),肾窦部Vs则无明显差异(P>0.05).(3)DN-1组、DN-2组肾实质、肾窦部Vs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TQ可以量化评估DN患者肾脏损害程度,为DN患者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无创的定量评估指标.

    作者:付晓丹;王艳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白藜芦醇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弱精子症体外精子质量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弱精子症患者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阴性对照组(NC组)和白藜芦醇组(Res组).C组采用quinn's 1020培养液,NC组采用0.1% DMSO,Res组选用白藜芦醇,分别与弱精子症患者精液共同孵育30min.观察白藜芦醇对精子的运动功能、精浆锌及顶体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干预后,30 μmol/L时精子活力达到高.共孵育30 min后,Res组顶体酶活性较C组和NC组明显增高(P< 0.05);Res组精浆锌含量大于C组(P<0.05),而精浆硬弹性蛋白酶含量虽有下降,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精子核完整性与精子畸形率存在正相关性,精浆硬弹性蛋白酶与精子核完整性、精浆锌含量存在负相关性.结论:30 μmol/L白藜芦醇干预30 min可通过改善精子活力、精浆锌含量、精浆硬弹性蛋白酶以及精子顶体酶活性,改善精子质量,这一作用可能与自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振强;李强;武学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MRI分型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TOAST分型、MRI分型与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40例,按分型标准进行TOAST分型及MRI分型,比较不同亚型间入院时和发病1个月后的NIHSS评分及好转率.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相关性分析,调整年龄、高血压病史、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因素后,TOAST分型与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显著相关(wals=39.402,P<0.001),但加入MRI分型调整后,TOAST分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消失(wals=8.124,P=0.087),而MRI分型与预后显著相关(wals=56.487,P<0.001).结论:TOAST分型及MRI分型对急性脑梗死的短期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MRI分型的预测作用优于TOAST分型,且两种分型联合使用并不提高预测效果.

    作者:张江;麻春玲;王大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感染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某院2013年第4季度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暴发感染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CARB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抗菌药物累计敏感性及使用情况分析.结果:CRAB感染患者存在高龄、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多、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肝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入住ICU以及多重感染等多种高危因素.33.33%的工作人员手卫生超标.CRAB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发现CRAB前患者100%用过广谱抗菌药物,70%用量不足;发现CRAB后主要治疗用药100.00%用量不足.结论:CARB感染暴发可能原因:(1)患者存在多种高危因素;(2)CRAB可能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3)广谱抗菌药物用量不足,可能诱导CRAB.

    作者:谢奕丹;杨秀琼;游海敏;吴雪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

    目的:评价麻醉诱导期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抑制作用.方法:105例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实验组1(D1组)和实验组2(D2组)在麻醉诱导期分别接受生理盐水、0.25 μg/kg右美托咪定和0.5 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输注完毕后3组患者均给予0.3 μg/kg舒芬太尼静脉注射.记录注射芬太尼后1 min内呛咳的发生情况和强度;记录各组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到气管插管后1 min期间的BP和HR.结果:3组呛咳发生率分别为27.0%、8.3%和6.2%.与对照组相比,D1组和D2组的呛咳总发生率和中、重度呛咳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D1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P> 0.05),但D2组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对照纽增多(P<0.05).结论:麻醉诱导期静脉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抑制舒芬太尼诱发呛咳,使气管插管更平稳.

    作者:吴启胜;杨开花;黄品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痉挛性斜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在痉挛性斜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8例痉挛性斜颈患者,随机分为磁刺激治疗组(rTMS组)39例及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BTX-A组)39例.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分别采用多伦多痉挛性斜颈评定量表(TWSTRS)、Tsui量表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rTMS组在治疗1周后、1个月、3个月Tsui量表评分、TWSTRS量表斜颈严重程度评分、残疾程度评分、躯体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TX-A组相比,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痉挛性斜颈疗效确切,可作为一项无创性物理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措施.

    作者:隆昱洲;雷进;罗丽华;刘姚;尚正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RF与抗-CCP抗体浓度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浓度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检查的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6例为对照A组,健康体检合格者72例为对照组B组,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并对比三组患者血清中RF与抗-CCP抗体浓度.结果:观察组血清RF含量[(57.69±22.13)U/mL]、血清RF阳性率(82.7%)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而对照A组和对照B纽的血清FR含量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另外观察组抗-CCP抗体浓度[(21.89±10.67)RU/mL]、阳性率(66.39%)均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三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基层医疗条件较差的环境下,血清中RF和抗-CCP抗体浓度测定可用于RA疾病的临床诊断,如将RF与抗-CCR抗体指标联合检测就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作者:张杨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1月入住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ICU科9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MEWS及APACHEⅡ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对住院病死率的预测效力,通过Spearman检验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分别与ICU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MEWS与APACHE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p=0.266,P=0.008),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住院死亡有预测价值(95%CI:0.656 ~ 0.875,P=0.000),而MEWS则对患者住院死亡预测不足(95%CI:0.497 ~ 0.787,P=0.061).存活者的ICU住院时间与APACHEⅡ评分(rp=0.273,P=0.014)及MEWS评分(rp=0.383,P=0.000)都具有相关性.结论:MEWS尚不足以作为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的预测工具.

    作者:杨时鸿;郑杰超;仉玮;杨瑞玲;庞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脊髓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维持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脊髓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个月龄,体重180 ~ 220 g,采用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注射STZ后48 h血糖>16.7 mmol/L的大鼠作为糖尿病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只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组(D组)和甘珀酸治疗组(G组),每组8只,另取8只同月龄的雄性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C组).G组于注射STZ后28 d鞘内注射缝隙连接阻滞剂甘珀酸25 μg,1次/d,连续7d;而D组大鼠则鞘内注射相同容量的甘珀酸溶剂.分别于注射STZ前(T1)、注射STZ后7、14、21、28、35 d时(T2~ T6)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PWT).于T6时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组织检测Cx43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D组、G组T4~T6时PWT降低(P<0.05),T6时脊髓Cx43的表达增加(P<0.05);与D组比较,G组T1~T5时PWT无显著变化(P>0.05),T6时PWT升高(P<0.05),脊髓Cx43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脊髓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可能参与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维持.

    作者:赵伟成;李晓芸;张文璇;廖美娟;杨承祥;罗刚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注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全麻苏醒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全麻苏醒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4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行甲状腺瘤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麻醉前3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DEX)1 μg/kg,15 min注射完;C组泵注生理盐水.两组均静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持续泵注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维持,记录两组麻醉前(T1)、手术结束(T2)、气管导管拔管(T3)及气管导管拔管后30 min (T4) MAP、HR.并留T1~T4时静脉血,检测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T2、T3、T4时D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PRA、ANG-Ⅱ和ALD降低(P<0.05).结论:预注右美托咪定能减轻甲状腺手术全麻苏醒期应激反应,抑制RAAS过度分泌,有利于循环系统的稳定.

    作者:何绮霞;卢燕;顾晓霞;张良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并高血压患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高血压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年的研究证明,脂联素(adiponectin,APN)作为炎性因子参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能量代谢等病理生理过程.本文主要通过检测ACS并高血压患者血清EH脂联素水平,探讨APN在ACS并EH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栾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并肺寡转移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局部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寡转移患者的生存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确诊为原发性NSCLC肺寡转移病例共21例,分两组,A组为手术组,共11例,男6例,女5例,中位年龄55岁;B组为化疗组,共10例,男6例,女4例,中位年龄60岁,比较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以及A组患者中原发灶TNM、pN分期、转移模式、结节数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两组MST分别为37个月和11.6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18.2%和9.1%(P<0.05);A组中单发、异时性转移、原发灶为pN0、Ⅰ和Ⅱ期的患者总生存期高于多发、同时性转移、原发灶为pN1-2、Ⅲ和Ⅳ期者(P<0.05).结论:局部手术治疗能明显延长NSCLC肺寡转移患者的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

    作者:何锦园;李昀;刘立宝;黄邵洪;张军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解读北美脆性X临床与研究协会临床实践共识——脆性X综合征药物治疗指南

    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FXS)是X连锁智力低下中常见的疾病,已证实由FMR-1基因突变引起.为指导FXS的治疗,美国国家脆性X基金会(National fragile X foundation,NFXF)组织脆性X临床与研究协会(fragile X clinical&research consortium,FXCRC)的专家出版了一系列的共识性文件[1].其中,由Gudrun Aubertin教授牵头撰写的脆性X综合征药物治疗指南(medications for individuals with fragile X syndrome,以下简称该指南)[2],建议在行为干预、言语和语言治疗、职业治疗及个性化教育支持等综合措施的基础上,对有需要的FXS患者应用一些精神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作者:段现来;李啬夫;易咏红;廖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晚期胰腺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在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索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对预测晚期胰腺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9例胰腺癌患者的术前血清NGF水平,影像学均提示不能手术切除并经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癌,术前和术后6个月CT测量肿瘤病灶短径,按RECIST标准评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病变稳定(SD)均为治疗有效,病变进展(PD)为治疗无效.以NG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其诊断能力.结果:39例患者中11例(占28.20%)经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有效,28例治疗无效(占71.79%).有效组患者血清NGF的平均水平为(534.52±133.71)pg/mL,无效组的为(875.76±235.98) pg/mL,结果差异有显著性.NG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标准差0.04,95%的可信区间为0.86~ 1.00,取曲线的左上方截断点,NGF值为648.50 pg/mL,敏感度89.30%,特异度81.8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0%(9/12)和92.59% (25/27).结论:术前血清NGF水平可作为预测晚期胰腺癌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作者:许建彪;罗开元;杨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病毒前C/C基因启动子区变异与肝脏炎症

    目的:调查孕妇所感染乙肝病毒(HBV)基因型及前C/C基因启动子区变异发生情况,以及变异与肝脏炎症的相关性.方法:PCR扩增111例HBV感染孕妇HBV S基因和前C/C基因启动子区序列,PCR产物经测序后与参考序列进行分析比对.结果:111例孕妇中B基因型占54.1%(60/111),其余51例(45.9%)为C基因型.基因亚型中除B2、C1和C2外还存在C5和B4两种基因亚型.前C/C基因启动子区变异分析发现,该区段多个位点的变异均有发生,以A1762T/G1764A变异发生率高.ALT大于正常上限者该区变异总体发生率高于ALT小于正常上限者,且A1846T和G1896A变异与HBeAg阴性HBV感染相关.结论:感染HBV的孕妇其前C/C基因启动子区存在不同程度变异,且这些变异与HBeAg的水平及肝脏的炎症活动相关.

    作者:肖蕾;刘惠媛;杨湛;李晶;应若素;张复春;肖服兴;许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H)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入肝血流阻断方式.方法:将53例行LH术患者分为间断性Pringle法组(A组,n=22)及区域性血流阻断法组(B组,n=3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高于A组(P<0.05),术后第1、3、7天A组ALT、AST水平均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性血流阻断法术中出血量略高于间断性Pringle法,但对肝功能的保护优于间断性Pringle法.

    作者:唐暨捷;袁国辉;黄明文;刘天德;罗地来;邹书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香烟烟雾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持续的气流受限,这种气流受限通常进行性加重,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反应有关.吸烟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更深刻理解吸烟与COPD的相关性,现将香烟烟雾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川;刘建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酒精中毒所致铁粒幼细胞性贫血1例

    患者男,80岁,因“头昏、乏力、纳差3年余”入院.患者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昏迷、乏力、纳差,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多次就诊于当地县人民医院,血常规提示贫血,未予治疗.现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入我院.患者有嗜酒史60余年,每日饮白酒半斤至八两不等.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及类似病史发生.体查:T:36.5℃,R:20次/min,P:76次/min,BP:12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欠佳,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体查未见阳性体征.腹无压痛、反跳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痛.

    作者:陈月英;梁敏;宋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小抑菌浓度对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重症患者转归的预测价值

    目的:分析发生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重症患者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为重症患者血流感染的预防、控制及转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东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重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三年来ICU重症患者送检血培养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共216例,其中经治疗后165例患者存活,51例患者死亡.检出排名前四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杆菌.其中亚胺培南的小抑菌浓度(MIC)值为2 mg/L和4 mg/L的病死率有差异(病死率分别为17.4%与79.3%,P< 0.01).结论:以亚胺培南为代表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小抑菌浓度对血流感染革兰阴性杆菌重症患者的转归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温庆辉;高元妹;黎凤英;万德胜;郭志勤;罗润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T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肺转移瘤的疗效

    目的:探讨CT导向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40例肝癌肺转移患者对肺部病灶行微波消融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3例,女7例,中位年龄45.5岁.对77个(平均每人1.9个)肺转移灶一共进行了53次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3、6个月复查胸部CT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消融后1个月胸部CT复查显示,肿瘤的完全消融率达100%.后一次随访时间为2014年10月20日,24例患者仍然健在,16例患者死于肿瘤进展.中位随访时间为12.1个月(7.3~16.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8.7个月(95% CI 21.5~36.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2%、52.3%、29.1%.无进展生存期为5.8个月(95% CI 3.2~8.5),1年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1.5%和6.3%.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胸痛(6/40),其次是气胸(3/40).结论:CT导向下的微波消融治疗肝癌肺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宋泽;李虹;齐翰;万超;张亮;范卫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