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大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张红英

关键词:大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大内科护理当中的常见安全隐患,总结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本研究选择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内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大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同时本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防范护理进行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大内科护理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内科护理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为患者配合安全防范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肾炎病因病机的相关研究进展

    肾病和肾炎是两码事,在临床上或者新药研发上很多人搞不清楚两者的关系,往往造成新药研发的临床定位不准确而造成新药不予以批准.临床诊疗指南中肾脏病学分册对肾脏疾病进行了科学的细分,在治疗肾炎方面尤其是慢性肾炎中药发挥的作用相对于西药综合效果更佳.但是目前缺少西医对应疾病下有关中医理论解释,这往往给新药研发者或者临床医生定位上造成了中西医脱节.本文对部分西医诊疗分类下的肾脏疾病进行了中医理论总结和相关新药药效模型筛选总结.期望给广大学者带来帮助.

    作者:陈程;张宽才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健脾温肾汤配合穴位热敷治疗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健脾温肾汤配合穴位热敷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健脾温肾汤配合穴位热敷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合蒙脱石散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肾健脾汤配合穴位热敷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莹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脊柱损伤法医临床伤残等级鉴定分析

    目的 探讨并评估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诊断脊柱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收诊并接受治疗的30例脊柱损伤案例,采用MSCT与MRI联合诊断.结果 经联合诊断与分析,压缩性骨折者13例、粉碎性骨折者11例、骨折伴有移位者6例,其中韧带损伤14例、脊髓损伤10例、神经根损伤11例、软组织损伤20例、椎体挫伤9例、椎弓骨折7例.MSCT在椎弓骨折方面优于MRI,MRI在其他指标检查上优于MSCT.结论 MACT与MRI两种诊断技术各有优缺,联合应用能够进一步优化脊柱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兆旭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疼痛评估在颈肩腰腿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究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进行疼痛评估对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01月~2017年12月住院部就诊的颈腰椎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仅给予常规诊疗与护理,后者每日进行疼痛程度的量化评价护理并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8.6±3.3天vs12.4±2.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价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颈肩腰腿痛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进行疼痛评估能够有效指导调整治疗方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段婧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在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为100例,均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院进行心电图检查,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进行研究,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结果 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异常情况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的检出效果较高,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有助于患者的及早确诊,确保及早治疗,保证其健康.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布地奈德吸入剂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吸入剂配合特布他林应用于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哮喘患者86例资料,通过支气管激发测试诊断,依据治疗用药不同划分为对照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对照组行布地奈德吸入剂,研究组在布地奈德基础配合行特布他林,比较两组症状缓和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咳嗽(6.12±1.12)d、喘憋(4.23±1.42)d、咯痰(3.87±1.07)d和哮鸣音(4.22±1.41)d的恢复情况短于对照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治疗率90.70%(39/43)相比较对照组72.09%(3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吸入剂与特布他林联合应用在哮喘治疗显著,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缩短,不适体征消失,具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建;武婷婷;张兰芹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中药热敷配合护理在治疗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对于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热敷联合系统护理对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方法 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时间段内选择至我院住院部就诊的4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的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神经营养治疗与常规护理,后者在相同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联合系统护理,4周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临床疗效.结果 整体疗效中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0%(18/20)vs75.0%(15/20)(P=0.035);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4.4±1.1 vs 2.5±0.5,P=0.028);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整体满意度为75.0%(P<0.05).结论 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通过采用中药热敷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的程度,提高诊疗满意度,值得临床中借鉴和采用.

    作者:宁思涵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益气温阳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益气温阳法在治疗面瘫疾病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面瘫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别为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64例,研究组(采用益气温阳疗法),治疗42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意向性分可见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82.8%,研究组为92.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方案数据分析可见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4%,研究组为95.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的患者满意度可见对照组为76.7%,研究组为93.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温阳法配合针灸疗法在治疗面瘫疾病时效果比传统针刺法更好,同时比传统法具有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崇.

    作者:张敏;秦卫民;尹红斌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信息化延续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信息化延续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排列方式分组,将我院在2014年2月~2018年2月所撷取的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信息化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心理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数据对比为:92.5%、7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实行对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两组生理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心理职能评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放疗中,实施信息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改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均存在积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谢晓苏;张艳芳;李淑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浅谈大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目的 分析大内科护理当中的常见安全隐患,总结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本研究选择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内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大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同时本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风险防范护理进行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大内科护理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内科护理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为患者配合安全防范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品管圈在降低肾內科24小时尿标本留取缺陷率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降低肾内科24小时尿标本留取缺陷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4月(品管圈活动前)、2016年6月~2016年9月(品管圈活动后)在我院肾内科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各254例.观察对比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患者24小时尿标本留取缺陷率.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肾内科24小时尿标本留取缺陷率为8.90%,明显低于活动前的2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品管圈进行肾内科24小时尿标本留取管理,了解缺陷发生主要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有效降低标本留取缺陷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兰艳冬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性、安全性对比

    目的 研究对比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进行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估两组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肿胀数、晨僵时间对比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李国淼;贺丹;刘欣;张宁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以及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给予参照组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而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病灶完全消融率高于参照组,消融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原发性肝癌的消融治疗中,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可有效提升完全消融率,减少并发症,缩短消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

    作者:万欢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斜视患者屈光矫正的原则及必要性

    就斜视患者来说,其斜视的出现大多与屈光不正和屈光参数等具有极大的关系.大部分的斜视患者都伴随一定的屈光不正问题.这就使得屈光矫正在斜视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屈光程度.因此,本文将以斜视患者的屈光矫正问题为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其原则进行介绍,给出实施必要性,以供参考.

    作者:胥姗姗;齐志军;张训东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检查结果探究

    目的 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5例,对其进行CT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CT检查下,16例磨玻璃阴影、9例炎性浸润性实变、5例肺部多发结节、4例肿块合并多发结节、1例炎性实变、多发结节、肿块并存.19例CT晕征、8例空气新月征、5例肺叶段实变、2例支气管血管束、1例粟粒样结节.14例为曲霉菌、9白念珠菌、6热带念珠菌、4毛霉菌、2其他真菌.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及早的进行CT检查,可对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情况进一步明确,CT检查下该病存在特征性表现,临床值得借鉴.

    作者:洪新华;王玉玲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阶段性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Barthel指数及FIM能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阶段性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Barthel指数及FIM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取本次研究脊髓损伤患者60例,时间为2016年5月18日~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阶段性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脊髓损伤患者Barthel指数、FIM能力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 将阶段性康复护理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其FIM能力,值得研究.

    作者:伊再提古丽·阿不都艾尼;哈丽古丽·阿卜杜力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的临床影响,探讨配合初产妇分娩的有效护理.方法 选择同期分娩的初产妇1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65例)与观察组(n=65例),对照组产妇在传统模式下进行分娩护理,而观察组在导乐陪伴模式下行分娩护理,比较上述两组产妇在不同护理模式下产妇产前焦虑、抑郁及产后疼痛评分;产后出血、剖宫产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例数;产后产妇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例数.结果 观察组产前焦虑、抑郁及产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产后出血例数、剖宫产例数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采用母乳喂养例数与采用人工喂养例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导乐陪伴式分娩模式可明显缓解产妇产前负性情绪与产后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及质量,提高母乳喂养率,利于产妇与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应广泛推广施行.

    作者:孙莹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浅谈中医辨证施治头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头痛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比例两组临床疗效及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结果 观察组42例患者有40例用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2例患者用药后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性头痛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能够对症下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声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声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以及非冠心病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高频体表超声检测所有患者的皮内血管舒张功能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对超声检测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皮内血管舒张功能显著低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大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声检测可为冠心病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韩照熠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心内科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服务效果评价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以及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病的患病率也不断的增加.心血管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对患者的心理、精神等方面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在人性化服务中出现的护理人员的缺失、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患者的心理压力过大、医院设备不齐全等问题,提出了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加强道德建设、心理的护理、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让患者了解更多的心血管知识的改善措施,以期改善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从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成海亮;姚洁 刊期: 2018年第36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