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杰;窦艳娜;袁文明;肖静;刘栋;刘章锁;赵占正
目的:对比院前与院内气管插管对单纯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救治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单纯重型创伤颅脑损伤(GCS评分≤8分)患者72例,按照单双日法随机分为院前气管插管组(38例)和院内气管插管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气管插管完成情况、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30 d病死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院前插管组插管时间长、平均插管次数多、2次内插管成功率低、围插管期并发症多,两组在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入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前气管插管并发症多,操作难度大,对于无气道阻塞和呼吸衰竭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早期或预防性插管并没有使患者获益.
作者:石齐芳;梁大胜;曾德福;黄旺业;甘盛典;熊泽忠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女性绝经后胆固醇水平升高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然而雌激素缺乏如何影响胆固醇代谢及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通过卵巢切除术模拟女性雌激素缺乏状态,并对调节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基因进行检测以明确分子机制.方法:试验采用8周龄Wistar大鼠,分别于卵巢去除后1、4、8周,检测血清胆固醇、粪便胆固醇等指标,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卵巢去除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上升.PCR结果显示,胆固醇分解关键酶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P<0.05),其负向调节转录因子小异二聚体伴侣(SHP)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雌激素缺乏状态下,肝脏胆固醇分解代谢受到抑制可能是导致循环胆固醇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其中SHP抑制的CYP7A1水平的显著降低是其主要分子机制.
作者:李松涛;李然;李琳;宁华;郭福川;孟凡玉;吕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microRNA-21、microRNAlet-7a在三阴性乳腺癌与LuminalA型乳腺癌中的差异及与临床参数间相关性,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分子靶点.方法:收集三阴性、LuminalA型乳腺癌各33例以及健康者血清29例,通过qPCR检测血清中microRNA-21、let-7a的表达情况.结果:microRNA-21在三阴组血清中表达高于LuminalA组(P<0.05)及正常组(P<0.05).Let-7a在三阴组血清中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三阴组血清中microRNA-21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晚呈正相关(P>0.05).结论:microRNA-21在LuminalA型与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特异性治疗的候选靶点.
作者:曾梓涵;赵玫;彭华;黄声凯;王佳;罗清;冉立;黄常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与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新发病例及健康对照各30例外周血标本,对标本DNA进行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片段分析,判断纯合性.选择杂合子的DNA进行重亚硫酸盐处理,经过甲基化PCR反应,对产物再次进行多态性片段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雄激素受体基因的纯合子比例与正常对照相近.根据卡方检验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与X染色体倾斜性失活有高度相关性,在女性脑卒中病因学方面提供了表观遗传的证据.
作者:林永强;李斯颖;许治强;梁燕玲;刘子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患者男,69岁,8年前发现血肌酐升高,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接受动静脉内瘘术,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有十余年高血压病史,否认糖尿病、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史.为加强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患者于2013年12月开始血液透析时同时加做血液滤过.
作者:陈闽东;周蓉;徐雅虹;陈希;王雅楠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病毒性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其中超过半数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CHC)感染发展而来,约有15% ~ 40%患者会进展为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期和HGC,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HCC[1].目前治疗病毒相关肝病的药物主要有Ⅰ型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和直接抗病毒药,其各有利弊.
作者:鲍素霞;郑建铭;陈明泉;施光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右关托咪定(DEX)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CO2气腹不同压力水平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NSE和S100β含量的影响.方法:120例行LC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气腹压力A、C组15 mmHg,B、D组10 mmHg.C、D组在常规全麻基础上加用DEX,A、B组给予等容生理盐水.于术前1d和术后第1、3、5天测定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记录术后POCD的发生情况,检测术前1d、诱导前、气腹完成时、气腹20 min后、术毕、术后第1、3、5天血清NSE和S100β含量.结果:术后第1、3、5天,D组MMSE评分较A、B、C组升高(P<0.05).C、D组术后第1、3、5天POCD发生率较A组下降(P<0.05).从气腹完成时至术后第5天D组血清NSE和S100β含量较其余3组降低(P<0.05).结论:低气腹压力水平下DEX可改善LC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降低血清NSE和S100β含量.
作者:范薇;孙勇;张钧;李金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在脑损伤术后应用咪达唑仑,研究在应激反应中咪达唑仑对β-内啡肤(β-EP)、热休克蛋白70(HSP70)、血乳酸、血糖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对照组)48例、B组(咪达唑仑组)44例.测定两组患者转入ICU即刻、转入后24、48、72 h的β-EP、HSP70、血乳酸水平.测定转入即刻至转入后72 h,每4h的血糖值.结果:脑损伤开颅术后在入组后24、48、72 h两组患者的β-EP、HSP70、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组后4h两组血糖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可降低脑损伤应激反应过程中β-EP、HSP70及血乳酸的水平,并可增加机体对血糖的调控.
作者:于航;王迪芬;王小智;刘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ribrous dysplasia,FD)临床上并非少见,而原发于筛窦并累及颅底者相对少见.自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笔者于鼻内镜下行累及颅底的筛窦FD切除术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例筛窦FD患者,年龄28 ~ 54岁;其中男4例,女1例,病程2个月~5年.术前均行鼻内镜检查及CT扫描,5例患者均单侧发病,其中3例合并慢性鼻窦炎,1例合并患侧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
作者:赵娜;孙伟元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肾部分切除术(PN)治疗肾癌出现术后复发及转移情况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中心2000-2014年508例接受PN治疗的肾癌患者的病历和随访资料,对术后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描述和讨论.结果:508例肾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1~ 133个月),共有3例局部复发,4例远处转移(局部无肿瘤复发).结论:PN术后仍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所以术前避免漏诊卫星灶、肿瘤界线不清的患者行术中病理会诊、级别较高的患者注意术后长期随访是必要的.
作者:陈东;郭胜杰;叶云林;董培;张志凌;刘卓炜;周芳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手术疗效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我院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患者41例,其中男22例,女19例,男女比例为1.2:1;术前均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进行交感神经症状20分评分、JOA评分、SF-36评分以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结果: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正常(<50分);交感神经症状20分评分、JOA评分、SF-36评分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优23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有效率为85.36%.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后纵韧带切除以及重建颈椎稳定性、生理曲度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可获得一定的疗效.
作者:李贵强;唐大刚;王淼;张艳亮;王孝林;罗小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脑通汤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BMECs,缺氧/复氧法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组化检测内皮屏障抗原(EBA)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5 (Claudin-5) mRNA、紧密连接蛋白(ZO-1)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示,与正常细胞组比较,模型组EBA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脑通汤大、中剂量含药血清组EB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但正常血清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买时荧光定量PCR法示,与正常细胞组比较,模型组Claudin-5、ZO-1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脑通汤不同剂量含药血清组干预后,Claudin-5、ZO-1 mRNA的表达量明显上调,其中脑通汤大剂量含药血清组显著上调(P<0.05).结论:脑通汤可以保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其上调EBA蛋白及Claudin-5、ZO-1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何筑;况时祥;张树森;邹家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AOPP患者62例,入院时监测P(A-a)O2,24 h内予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SS),观察24 h内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治疗把患者分为机械通气治疗组及非机械通气治疗组,并观察是否死亡.比较两组P(A-a)O2水平差异,分析P(A-a)O2与机械通气、APACHEⅡ、PSS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中毒程度与P(A-a)O2水平关系,分析P(A-a)O2评价需要机械通气的敏感性,以Youden指数大找出截断值,并以P(A-a)O2截断值对PSS及APACHEⅡ进行危险分层.结果:机械通气组P(A-a)O2水平高于非机械通气组(P<0.01),P(A-a)O2水平与需要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PSS评分相关(P<0.01),PSS评分升高,对应的P(A-a)O2水平亦高.P(A-a)O2是24h内需要机械通气的独立危险因素,P(A-a)O2以63.5为界时需要机械通气的敏感性为86.20%,特异性为74.50%,优势比(odds ratio,OR)为5.20.P(A-a)O2大于截断值组的PSS及APACHEⅡ水平均高于小于截断值组(P<0.01).结论:P(A-a)O2水平反映中毒严重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并能够预测需要机械通气治疗,P(A-a)O2在AOPP患者应用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王灵;王万灵;王振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患者男,76岁.患前列腺增生症20余年、扩张型心肌病6年.本次病情加重而住院.脉搏:102次/min;血压:120/70mmHg;全天尿量约400 mL.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湿性哕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部闻及收缩期Ⅲ/Ⅵ级吹风样杂音.彩超示:扩张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二尖瓣大量返流,主动脉瓣大量返流,三尖瓣少量返流,射血分数33%;前列腺大小5.4 cm×4.5 cm×4.4 cm.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左偏,左室肥厚劳损.
作者:宋留新;王松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TIM-3是新近发现的免疫调节因子,它在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是探索TIM-3对前列腺癌进展的作用.方法:通过石蜡包埋前列腺组织进行TIM-3的免疫组化分析.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IM-3在外周血CD4+及CD8+T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TIM-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TIM-3在前列腺癌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中表达显著增高.另外,TIM-3在患者CD4+T细胞表达水平与CD8+T细胞呈正相关.免疫组化检测分析TIM-3在前列腺增生上皮细胞不染色或染色较弱,而在前列腺癌中呈强染色.结论:TIM-3可能影响前列腺癌的发展与进程的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朴勇瑞;丁海鑫;董秀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1例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结果:按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ⅠB~ⅡB期16例,ⅢB~Ⅳ期5例,到随访截止日期共有4例失访,其余17例中7例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为肝、肺、脑、骨骼,2例局部复发;5例死亡病例生存时间分别为4、8、11、12、24个月,仅8例无瘤生存.17例患者中无瘤生存时间(PFS)为3~87个月,中位PFS为27个月,总生存时间(OS)为4~95个月,中位OS为27个月.结论: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铂类化疗是宫颈小细胞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推断脉管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宫颈小细胞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作者:刘小莉;古丽娜·库尔班;程静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法和听诊法用于胸腔外科手术麻醉定位双腔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连续入院ASA Ⅰ ~Ⅲ级需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听诊(A)组和纤支镜(B)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全麻诱导后待睫毛反射消失、肌松监测TOF值为0、熵指数40 ~ 60之间时在可视喉镜下行双腔气管插管.记录患者调整气管插管位置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度、TOF值、熵指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及正确率.结果:两组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A组较B组用时长,尤其右侧双腔气管插管定位时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双腔气管插管准确率A组较B组低,尤其是行右侧双腔气管插管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纤支镜法用于定位双腔气管插管快速便捷,准确率高,对患者循环系统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永慧;郭瑜;喻倩;陶蕾;丁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主观上的感受和情感上的体验[1].疼痛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调查显示,疼痛是住院患者需要解决的重要的问题之一.经皮神经电刺激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镇痛起源于中国传统的针灸,但其镇痛作用强于针灸;与电针相比,TENS对患者无创,而两者作用效果相同,故临床应用时更多采用TENS.
作者:赵夏洁;尹金玲;李航兵;程龙;张兵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GSK3β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感染早期炎症因子过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的PBMCs,给予/不给予GSK3β抑制剂SB216763,同时使用LPS刺激,使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IL-6、IL-12的含量,使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裂解液中p-GSK3β的表达情况.结果:LPS刺激肝硬化组PBMCs之后,可以产生过量的前炎症因子如TNF-α、IL-6、IL-12.GSK3β抑制剂SB216763抑制肝硬化组PBMCs的IL-12、TNF-α、IL-6的产生;LPS刺激肝硬化组患者PBMCs、GSK3β的磷酸化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肝硬化患者PBMCs在LPS的刺激下,可以产生过量的前炎症因子如TNF-α、IL-6、IL-12,这是由于肝硬化患者中GSKβ的磷酸化减低,进而导致其活性增强而造成的;同时,肝硬化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过量产生,仍然可以被GSK3β的抑制剂所抑制.
作者:殷辉;宁会彬;曾艳丽;康谊;尚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神经刺激器引导喙突旁臂丛麻醉用于肘关节及以下部位手术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穿刺针仍有可能进入胸廓,发生气胸[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将喙突旁臂丛麻醉进针点进行了改良,以远离胸廓侧壁的喙突下约3 cm与臂丛体表投影相交点作为穿刺点,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并与喙突旁臂丛麻醉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川;刘月莉;赵东;郭鹏;王秀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