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种方案治疗重症ITP短期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

林晓骥;姚荣欣;何牧卿;郭文坚;朱宝玲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丙种球蛋白, 基因重组人白介素-11, 地塞米松, 成本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重症ITP的治疗效果,探讨3种方案治疗ITP的药物经济学效果,为治疗ITP提供参考.方法:对76例I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IVIG组、rhIL-11 +DXM组及DXM组,观察3组治疗方案的短期疗效,运用成本效果分析对3种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IVIG组、rhIL-11 +DXM组及DXM组第7天总有效率分别为95.23%、91.30%和84.37%,P>0.05;IVIG组和rhIL-11+ DXM组在治疗第5天时血小板计数及有效率均高于DXM组,P<0.05;IVIG组血小板上升至30×109/L所需时间明显短于rhIL-11 +DXM组和DXM组,而rhIL-11 +DXM组所需时间小于DXM组,P<0.05;IVIG组、rhIL-11 +DXM组和DXM组C/E分别为220.18、61.95和41.05;以DXM组为参照,IVIG组和rhIL-11+DXM组△C/△E分别为1 450.58和297.58.结论:3组在治疗重症ITP短期总有效率高.IVIG组提升血小板计数迅速,但价格昂贵,DXM组治疗经济,rhIL-11 +DXM组介于两者之间.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尿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酸(S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此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象来自2006-2007年河北唐山开滦集团公司员工健康体检数据库,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9 489人作为观察队列,于2008-2009年进行第二次体检,纳入终统计分析的有效数据为2 802例(男2 344例,女458例),年龄22 ~ 88岁.hsCRP和SUA作为发生NAFLD的预测指标,按2006-2007年的hsCRP和SUA水平分为对照组、高hsCRP组、高SUA组、高hsCRP及SUA组,比较不同组2型糖尿病患者2008-2009年进行第二次体检时NAFLD的发病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的风险.结果:(1)2年间观察队列2 802例中有813例发生NAFLD,发生NAFLD的比例为29.0%.(2)2年后对照组、高hsCRP组、高SUA组和高hsCRP及SUA组NAFLD的发病率分别为24.8%,32.6%,39.5%和42.2%.(3)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基线年龄、性别、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BMI后,三组发生NAFLD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1.32、1.64和1.65倍.结论:基线hsCRP及SUA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NAFLD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hsCRP或SUA水平较高者发生NAFLD的风险增加,二者共同作用发生NAFLD的风险更高.

    作者:张艳敏;蒋晓忠;常延河;张杰;段和力;张萌;佟博;张海玲;王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哮喘大鼠气道中雷帕霉素靶蛋白的表达对气道重塑的影响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气道中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对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哮喘组(10只).哮喘组分别于1d和8d用卵蛋白(OVA) 10 mg、氢氧化铝20 mg生理盐水2 mL制成悬液腹腔注射致敏.15d开始用1% OVA雾化吸入激发,每周3次,共8周.末次激发24 h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离心,上清液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mTOR浓度,重悬液用RT-PCR测mTORmRNA.用图像分析仪测定气道内周径(Pi),外周径(Pe),并计算管壁面积(WA),气道平滑肌面积(SMC-A),气道平滑肌细胞数(N),且WA、SMC-A、N均用Pi进行标准化;正常组大鼠用生理盐水替代卵蛋白,余同哮喘组.结果:哮喘组mTOR浓度、mTORmRNA、WA/Pi、SMC-A/Pi和N/Pi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OR浓度和mTORmRNA与WA/Pi、SMC-A/Pi和N/Pi均呈正相关性.结论:哮喘大鼠气道中mTOR浓度和mTORmRNA高表达可能参与气道重塑.

    作者:罗云海;欧立文;李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浆置换治疗产后完全型Ⅰ型爆发型HELLP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1例

    患者女,28岁,足月妊娠入院待产.产前无妊高症病理体征.顺产3h后突发抽搐,全身皮肤中度黄染、下肢凹陷性水肿;牙关紧闭、反复间歇性抽搐、双眼上翻、口唇青紫、烦渴、躁动、意识模糊.血压由产前135/95 mmHg升高至170/105 mmHg,CT示颅内未见异常.产后6h尿液呈现酱油色,尿蛋白++,尿胆红素++,尿量约8 mL/h;血细胞分析:WBC 21.9×109/L,RBC由5.15×1012/L降至2.13×1012/L,Hb由158 g/L降至65 g/L,PLT由129×109/L进行性下降至23×109/L;血肌酐160μmol/L,血尿素12.2 mmol/L,血钾6.1 mmol/L,血钠130 mmol/L、血钙1.8 mmol/L,总胆红素33.1 umol/L,ALT 320 U/L,AST 857 U/L,LDH 3 181U/L;纤维蛋白原由4.38 g/L降至2.31g/L,D-Dimmer升高至42.75 mg/LFEU,3p实验阳性,Coombs试验阴性.根据Sibai和Martin等学者的诊断标准,考虑产后完全型Ⅰ型爆发型HELLP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

    作者:黄丽红;李东良;凌彩虹;许波;李宁;王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肾损害的疗效及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AP)相关性肾损害(AKI)的疗效及其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SAP合并AKI患者42例随机分为CRRT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CRR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CRRT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APN)水平的变化.结果:CRRT组的行机械通气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CRRT组治疗后尿量显著增加(P<0.01),血尿素氮(BUN)、肌酐(SCr)、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尿比重较治疗前降低(P<0.05),BUN、SCr水平增高(P<0.05).CRRT组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AP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CRP降低及APN升高程度均不及CRRT组,且对照组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CRRT救治SAP合并AKI患者,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CRRT清除机体炎症介质,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陈景;唐东兴;刘艳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DAPT对肺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中Wnt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Notch信号通路之间存在间接或直接的相互作用以及该信号通路在DAPT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表达.方法:通过使用TGF-β1刺激SD大鼠胚肺成纤维细胞发生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采用DAPT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体外纯化肺成纤维细胞,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波形蛋白进行鉴定;分别采用5 ng/mL TGF-β1和500 nmol/L的DAPT作用于肺成纤维细胞24 h,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wnt1、β-catenin在肺成纤维细胞经TGF-β及DAPT作用24 h后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TGF-B1能显著增加肺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P<0.05),但加用DAPT后wnt1及β-catenin在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Notch信号通路之间是存在相互关系的,TGF-β1可使肺成纤维细胞中的β-catenin表达增高;DAPT对于抑制肺成纤维细胞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了作用.

    作者:龚文颖;曾林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术后放疗对早期伴有1~3个阳性淋巴结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及其预后因素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伴有l~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T1或T2期22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κaplan-Meier法计算OS、LC和DFS,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别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结果:全组患者的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5%、95.0%、89.4%和94.7%、92.2%、87.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月经状态、T分期期、阳性淋巴结个数、内分泌治疗及术后放疗是影响局控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阳性淋巴结数、年龄、术后放疗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后放疗可以提高T1和T2期伴有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局控率、无病生存率.阳性淋巴结数、术后放疗是影响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吴冬梅;刘冠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检术在早期泌尿系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镜检并活检术诊断早期泌尿系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5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应用输尿管镜取黏膜活检的诊断结果,并对比分析其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测(AFB)和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输尿管活检术,45例中有40例活检病理诊断证实为泌尿系结核,诊断阳性率为88.89%,高于同期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诊断的30例(阳性率为66.67%)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诊断的22例(阳性率为48.89%);活检术分别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镜检并活检术是有效、安全的诊断泌尿系结核的方法.

    作者:杨占锋;许长宝;赵兴华;王晓甫;胡文晖;桂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溃疡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压疮患者的疗效观察

    压疮是高龄、各种身体或精神疾病患者一个严重合并症,压疮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加重病情,增加死亡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压疮的危险因素之一[1],对COPD患者压疮的防治也成为了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为探求对COPD患者压疮有效治疗方法,我科对2011年1-12月收治的COPD合并压疮患者应用康惠尔溃疡贴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叶勉之;施春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双氯芬酸钠栓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效果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门诊或急诊科遇到的常见急症之一,多由泌尿系结石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背部或肋腹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并沿输尿管向下腹部、大腿内侧、外阴部放射,伴有排尿困难、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虚脱等,患者常采取下蹲蜷曲位或辗转反侧来减轻疼痛,一旦疼痛消失,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故解痉止痛是肾绞痛急诊处理的首要目标.为探讨临床上治疗结石性肾绞痛较为有效的方法,我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选择结石性肾绞痛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联合氢溴酸山莨菪碱和氢溴酸山莨菪碱治疗,观察其疼痛缓解情况,对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骆华;冯爱平;陈宏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肿瘤深部射频热疗在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肿瘤深部射频热疗对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分为单纯化疗(对照组)23例和化疗联合射频热疗组(治疗组)25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0.43%、40.0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0.87%和72.00%,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平均TTP分别为18.3和24.4个月,中位TTP分别为15.0和23个月,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延长患者的TTP,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余志红;胡仙珍;徐仙凤;陈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32例特点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对3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进行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32例病例中男6例,女26例,男女比约1:4.3,平均年龄约31.6岁(9~ 68岁),发生在胰头6例,胰颈3例,胰体尾23例.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腹痛及腹部肿块为常见表现.肿瘤平均直径约5.8 cm(2 ~ 16 cm),镜下特点是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松散排列成乳头样结构,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罕见.23例可见肿瘤细胞浸润胰腺实质,3例可见细胞明显异型性及多核巨细胞形成,2例可见血管内瘤栓及神经束侵犯.免疫组化显示β-Catenin(核阳性)、Vimentin均为阳性,CD10、CD56阳性25例,PR阳性24例,CK阳性8例,CgA阳性3例.24例病例随访3~51个月,均未复发或转移(包括2例细胞明显异型及2例血管和神经束侵犯).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常发生在年轻女性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切除预后良好,侵袭性组织学特点与预后无直接相关性,因此所有病例均需术后密切随访.

    作者:刘芳;张文辉;刘妮;曹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身抗体分子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肺癌居癌症病死率首位,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80%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其中约75%的患者发现有转移灶的存在,治疗预后较差,总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15%.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统计资料显示,如在肺癌患者Ⅰ期发现并治疗,其五年生存率可达90%;而诊断治疗发现在Ⅱ期以后,则五年生存率急剧降至20%以下.因此,采用高度灵敏的检测方法,尽可能及早发现肺癌,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手段.

    作者:贾静;任娟;黄晓明;马胜林;王孝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醒脑静注射液在神经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机体细胞在正常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发生的自发的、程序化的一种死亡过程,可以有多种因素如缺血缺氧、病毒感染、药物、毒素等所诱导.因此,抑制凋亡成为了保护神经细胞的治疗重点.醒脑静注射液是由安宫牛黄丸改制的水溶性注射液,由麝香、郁金、冰片、栀子等提取制成.麝香气味芳香,性善走窜,具有较强的开窍闭通作用;冰片辛苦微寒,通诸窍而散郁火,常与麝香相伍用于醒神开窍;栀子泻三焦之火,清热凉血,利湿解毒;郁金辛苦性寒,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四药合用,具有芳香开窍、醒神止痛、清热解毒等作用[1].研究表明,醒脑静可对神经细胞凋亡过程的多个环节进行干预,包括抑制凋亡诱导的启动、调节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拮抗凋亡执行蛋白酶活化,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现笔者就近年来醒脑静注射液对神经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江茹;潘陈为;林巍;周光耀;金玲湘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MTSS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MTSS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TSS1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50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表明,MTSS1在胃癌组织中39例呈阳性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仅12例阳性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50组肿瘤与正常组织的蛋白表达水平对比中有35组病例肿瘤中MTSS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统计分析表明MTSS1在胃癌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P=0.000),MTSS1的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尺寸、分化程度无关.结论:MTSS1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翔;梅广林;朱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芹菜素对宫颈癌U14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宫颈癌U1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在昆明鼠腹腔孵育宫颈癌U14瘤株后,无菌抽取腹水,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瓶中,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实验当日配制芹菜素液,浓度分别为0、20、40、80 μmol/L,以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芹菜素分别在24、48、72 h对宫颈癌U14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芹菜素(20 ~ 80 μmol/L)能够抑制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增殖,并表现为时间、浓度的依赖性.结论:芹菜素在一定浓度下可抑制体外U14细胞增殖并有时间依赖性.

    作者:王文钊;孙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射频消融在肝巨大血管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巨大肝血管瘤手术治疗中射频消融的应用策略.方法:回顾近5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肝脏巨大血管瘤(直径>4cm)患者中,手术治疗中应用射频消融技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指征、方法策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预后、住院花费、住院时间等指标,综合新文献对其分析总结.结果:纳入患者12例,男女比例1:3,年龄29~ 61岁,平均(45.5±8.1)岁.91.7%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7例患者随诊影像学检查发现进行性生长,1例患者伴Kasabach-Merrit综合征.12例患者术前肿瘤影像及术中B超确认共处理33个肿瘤,病灶直径1.5~12 cm.多发肿瘤10例患者,左右半肝均有患者8例.病理均为海绵状血管瘤,5例含有机化血栓.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手术切除血管瘤7个,射频消融处理26个病灶.手术时间(182.1±55.9)min,术中出血20 ~ 350 mL,平均(175.8±103.5)mL.所有治疗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1例手术切除患者出现明显血红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同时出现胸腔积液,合并肺部感染,经治疗痊愈,但明显延长了住院时间.随访4 ~ 46个月,1例复发.住院时间(15.3±4.28)d,住院花费(31 891.11±6 416.15)元,一次性射频设备花费占总住院花费29.8% ~ 47.2%.结论:血管瘤的治疗策略应当根据治疗效果、成本效益和安全性,进行合理的个体化的选择.

    作者:郑亚民;王悦华;刘东斌;刘家峰;李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深度烧伤

    严重深度烧伤对手功能及外观破坏均较大,若治疗不及时,不得当,易造成严重畸形及功能障碍.自2003年8月到2010年8月,笔者单位采用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深度烧伤创面32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1 ~ 52岁.致伤原因:热压伤16例,电击伤8例,化学烧伤4例,火焰烧伤4例.烧伤部位:手背烧伤14例,手背合并2指背烧伤4例,虎口烧伤6例,虎口合并2指背烧伤3例,手掌烧伤5例.

    作者:雷磊;米增法;孟红阳;张新合;杨新蕾;郭志谦;江碧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丙戊酸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放疗增敏作用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0.5、1.0、2.0、4.0、8.0 mmol/L丙戊酸钠干预体外培养的SHG-44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时间及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对SHG-44细胞的抑制率、以克隆形成率实验检测丙戊酸钠对SHG-44细胞的放射增敏比、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差异.结果:丙戊酸钠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并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并且对胶质瘤细胞株SHG-44具有放疗增敏作用,放射增敏比为1.32;流式细胞术分析见细胞凋亡,联合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周期中联合组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联合组与各单独作用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丙戊酸钠能增强SHG-44细胞放疗敏感性,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等机制来实现的.

    作者:苏筠;楚建军;任峰;王忠超;陈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元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目的:探索多元呼吸康复训练模式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对6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选择“一对一”口头宣教方式)与实验组(多元性呼吸康复训练)各30例,进行呼吸康复训练1年.结果: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实验组康复后为62.57±5.25和54.08±2.39,康复前为50.31±2.89和54.08±2.39,对照组康复后为59.48±8.49和53.47±6.22,康复前为49.43±4.68和40.33±4.09,组内比较结果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康复后的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康复后生存质量(总评分:61.2±4.1 vs 78.2±6.2,症状评分:康复后52.1±5.3 vs 64.1±7.3,活动能力评分:64.4±3.2vs 76.5±5.1,社交心理评分:67.3±5.4 vs 88.3±6.4)组内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 0.05),两组康复后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两组方法均有效果,但采用多元呼吸康复训练方案能更好地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黄秀琴;黄一奔;陈瑞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Eotaxin的表达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期间CVA患者30例,典型哮喘患者(classic asthma,CA)30例,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血清Eotaxin水平测定及肺功能检测,统计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CVA组外周血Eos计数和Eotaxin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且低于典型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0.05);CVA组肺功能中反应大气道功能的FVC、FEVl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P>0.05),与典型哮喘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1,P<0.01);反应小气道功能的PEF、FEF25、FEF5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P<0.05,P< 0.05),与典型哮喘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5,P< 0.05);CVA患者与典型哮喘患者的血清Eotaxin与外周血Eos均呈正相关(P< 0.05,P<0.05);各组血清Eotaxin水平与肺功能各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otaxin是参与CVA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肺功能小气道的改变对于早期诊断CVA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武晓兰;唐伟;王聪慧;汪浩;谭红霞;范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