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用于术后疼痛评估的比较

刘明娟;姚明;黄兵;朱艳丽;倪华栋;过建国;肖纯;周煦燕

关键词:视觉模拟量表, 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 相关性
摘要:目的:通过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对术后患者急性疼痛评估的比较,探讨使用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进行术后疼痛的评估的可行性.方法:观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的手术后患者155例,年龄18 ~ 72岁,分别用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对术后患者的急性疼痛进行评估,用SPSS 11.0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35 (P< 0.001),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和视觉模拟量表有较好的相关性,体感诱发电位刺激仪可用于疼痛评估,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内人工授精手术操作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影响妊娠率的手术操作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359个人工授精周期,分析手术操作中宫颈黏液清除、宫腔出血、精液漏出等因素对周期妊娠率的影响.结果:术中清除宫颈黏液434个周期,妊娠率13.14%,未清除者925个周期,周期妊娠率11.46%,两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术中宫腔出血周期299个,妊娠者37个,无出血周期1 060个,妊娠者126个,两组临床妊娠率无差异(12.37%,11.89%,P>0.05).术中存在精液漏出周期450个,妊娠者41个,无漏出周期909个,妊娠者122个,存在精液漏出周期临床率显著低于无漏出周期(9.11% 13.42%,P<0.05).结论:人工周期手术操作中宫颈黏液清除、宫腔出血对周期妊娠率无明显影响,精液漏出显著降低周期妊娠率.

    作者:陈秀敏;朱文杰;张晓霞;石嵩;张婉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麻下1525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分析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临床用途广泛,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输注药物、输血补液、抽取血液标本等[1],近年在手术室的应用越来越多.全麻后由于肌松药作用使颈内静脉穿刺的重要定位标志胸锁乳突肌体表标识不明显,所以全麻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有其特殊性.本文分析我科自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1 525例全麻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病历资料,总结全麻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经验.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 525例患者均为心外科患者,年龄5个月~ 79岁,体重4.8~104 kg,其中≤15 kg 259例,>15kg 1 266例.导管留置3~15d,平均5.3 d.1.2材料 益心达牌中心静脉穿刺包.

    作者:张俊彪;宋计平;王继宏;王欢;张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唾液中胃蛋白酶原的浓度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测定唾液中胃蛋白酶原的浓度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7例(GERD组),慢性胃炎患者29例(慢性胃炎组),健康者20例(健康对照组),晨起空腹收集唾液3~5mL,以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唾液中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GERD组PG Ⅰ浓度、PG总浓度均较高(PⅠ=0.00,P总=0.01);与慢性胃炎组比较,GERD组PG Ⅰ浓度较高(P=0.02).GERD组患者的GerdQ表评分与PG Ⅰ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OC分析显示,PG Ⅰ临界值取2.5 μg/L时,对GERD的诊断敏感度为70.4%,特异度为71.4%.结论:唾液中的PG Ⅰ浓度是提示反流症状的一个敏感指标,唾液中PG Ⅰ浓度与胃食管反流病存在相关性.

    作者:毛华;丘文丹;唐银丽;卢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无创呼吸机在腹腔镜术后腹腔高压合并呼吸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外科的广泛应用,腹腔镜术后腹腔高压发病率逐年升高,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很容易被忽视,本文旨在研究无创呼吸机对于改善腹腔镜术后腹腔高压患者预后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住院外科腹腔镜术后腹腔高压合并呼吸困难患者56例,男32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3±4.8)岁,除外心肺功能异常及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病例.

    作者:钱利华;江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合并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东病区神经内科于2009年1月至201 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其中合并肺部感染有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肺部感染与既往病史、吸烟史、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侵入性操作之间相关关系.结果: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有饮水呛咳(OR=8.646,P<0.01)及意识障碍(OR=4.249,P< 0.05),既往病史、吸烟史、吞咽困难、侵入性操作与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感染后痰培养以革兰氏阳性茵为主.结论:对于存在饮水呛咳和(或)意识障碍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应及早预防肺部感染.

    作者:徐书雯;罗姝旖;王宝萍;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蔗糖浓度对分裂期冷冻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采用不同的解冻流程解冻同一玻璃化法冷冻的分裂期胚胎,比较两种解冻方法对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玻璃化冷冻的107个周期,解冻液以蔗糖为解冻溶质,其中51例采用商品化试剂解冻,蔗糖浓度为1.0、0.5、0 mol/L(组1);56例采用自配的溶液,5个蔗糖浓度梯度,浓度为0.8、0.6、0.33、0.2、0 mol/L(组2).比较胚胎存活率,全胚胎存活率,解冻胚胎发育率,妊娠率及植入率等情况.结果:在胚胎解冻存活率,全胚胎存活率及妊娠率方面,组2显著高于组1(87.0vs.98.6%,P=0.000; 71.0 vs.82.0%,P=0.043; 27.5 vs.46.4%,P=0.048),但是在植入率方面没有差异(17.7 vs.25.6%,P=0.138).结论:玻璃化冷冻分裂期胚胎,适当增加解冻溶质浓度梯度,有助于胚胎解冻存活率,妊娠等临床治疗结局.

    作者:张小建;李晓洁;廖梅旭;杨业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口腔癌合并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13例治疗体会

    口腔癌在早期易发生周围组织的侵犯,所以手术治疗是口腔癌综合序列治疗中重要的方式[1].但是在临床病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合并冠心病的口腔癌的患者,给临床治疗口腔癌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并且取得好的疗效和预后,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当今支架置入术已成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首选方法,它完全可以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从而延长寿命和改善预后[2].现今分析我院口腔科2006年1月至2011年9月手术治疗伴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口腔癌1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我院口腔科住院的13名口腔癌患者,均经过X线片和活检确诊.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都经过64排心脏CTA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男9例,女4例;年龄57 ~ 70岁,平均年龄65岁.病理分型:唇癌2例,舌癌5例,腮腺癌3例,口底癌2例,磨牙后区癌1例.肿瘤病程1~10月,平均病程7个月.13例患者,冠心病病史2~9年,平均病程7年.

    作者:张智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比较采用胰岛素泵、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2种方法对择期2型糖尿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和愈后的影响.方法:胰岛素泵组159例,胰岛素泵持续24 h皮下输入胰岛素的方式控制血糖;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160例,使用来得时特充和口服降糖药.结果:胰岛素泵组患者在控制血糖达理想值所需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明显少于甘精胰岛素组(P<0.05),但降糖费用、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感染发生率、酮症发生率、血糖平稳程度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对围手术期患者的血糖控制安全、有效、方便,为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周岩;吴大方;邵英;曹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意外骨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通过对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意外骨折的原因分析,寻找预防策略,并力求确立此类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7月至2010年9月在广东省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颌骨畸形患者402例,其中发育畸形368例,外伤所致的颌骨畸形34例,除其他颌骨术式外,所有患者均施行了一侧或双侧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共施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785侧.结果:在785侧下颌骨中发生意外骨折的为15侧,占总数的1.91%,所有患者均在意外骨折发生后进行了合理的处理,对手术效果无影响.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并注意临床操作技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是治疗颌骨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会喜;艾伟健;刘曙光;刘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卵泡发育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卵泡发育障碍是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常见类型之一,是指下丘脑一垂体—卵巢轴(HPOA)及卵巢的旁/自分泌功能失常,致使卵泡不发育、发育停滞、闭锁、未成熟卵泡排卵等,从而导致不孕症的发生.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女性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将近年来对卵泡发育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1 卵泡的生长发育1.1西医认识女性在性成熟期每月发育一批卵泡,其中一般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以完全成熟并排出卵子,其余的卵泡在发育不同阶段通过细胞凋亡机制而自行退化,称为卵泡闭锁.卵泡生长过程分为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和排卵前卵泡4阶段[1].

    作者:徐颖;许小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海水干预下人肺泡上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与TNF-α、IL-6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海水干预对人肺泡上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及TNF-α、IL-6表达的影响.方法:肺泡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细胞系,分为正常对照组(C)和海水处理组(S).C组用新鲜培养基常规培养,S组经灭菌配方海水孵育0.5、1、2、4、8、16h,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HIF-1α蛋白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的含量.结果:(1)HIF-1α在海水干预1h后开始升高,4h达高峰(P<0.01),此后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TNF-α与IL-6在海水干预1h后开始升高,2h达高峰(P<0.01),4h及8h组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海水干预可诱导肺泡上皮细胞HIF-1α蛋白及炎性因子TNF-α、IL-6的表达;HIF-1α在海水干预致肺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庆;冯华松;华静;黄友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TpoAb阳性甲状腺肿患者血清细胞因子随免疫抑制治疗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IL-2、IL-10水平的变化能否作为TpoAb阳性的甲状腺肿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疗效观察指标.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正常、TpoAb阳性的甲状腺肿患者48例,予雷公藤治疗6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1月时、6月时各研究对象血清IL-2、IL-10、TpoAb、FT3、FT4、TSH.比较上述指标在治疗1个月、6个月时分别较治疗前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血IL-2与TpoAb正相关,IL-10与TrpoAb负相关.治疗1个月时IL-2下降25.5%,IL-10升高17.7%,TpoAb无明显变化;治疗6个月时IL-2下降46.1%,IL-10升高38.7%,TpoAb下降15.8%.且治疗6个月时TpoAb下降>5%的组与下降<5%的组相比较,前者在治疗1月时IL-2、IL-10的变化也较显著.结论:TpoAb阳性的甲状腺肿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血IL-2、IL-10水平的变化较TpoAb的变化更早更显著.

    作者:蒋小红;黄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照顾者参与护理干预模式对宫颈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目的:探讨照顾者参与护理干预模式于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的影响.方法:6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在其基础上进行照顾者参与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SPB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SP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PB明显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照顾者参与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的SPB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胜英;易小青;周爱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鲁西北地区五年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近五年来胃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RE)病例,评估我市RE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胃镜诊断RE 477例,按洛杉矶标准分级,分析其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分级、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和伴发疾病的关系.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为4.78%,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平均年龄(53.89主14.98)岁;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96:1 (P< 0.05);病变程度以轻度(A+B级)为主(69.6%),但随年龄增长,重度RE检出率增加(P< 0.01);Hp感染检出率RE患者显著低于同期受检人群(28.1%比44.3%,P< 0.05);RE合并食管裂孔疝的发病率为18.7%,以女性居多.结论:本市近5年RE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病变程度加重,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且食管裂孔疝的并发率高于女性.RE患者的Hp阳性感染率较低.

    作者:梁海清;王世和;王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高龄患者62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组(A组,n=31);单纯静脉全麻组(B组,n=31).A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术中(T3)、拔管时(T4)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A组术中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较B组平稳(P<0.05);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是高龄老年患者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作者:贺雅琳;丁志刚;梁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miRNA检测及初步分析

    目的:分析AD患者特异性微小RNA(mniRNA)表达谱,为深入研究miRNA与AD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以及寻找新的AD分子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iRNA芯片就10例AD患者和认知正常老年人脑脊液的miRNA表达谱进行检测和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Real-Time PCR验证miRNA芯片检测结果.结果:miRNA芯片检测发现,在AD患者和认知正常老年人脑脊液中共有128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63个上调,下调65个.另外,应用Real-Time PCR对miR-125b和miR-132这2个上调miRNA进行了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AD患者脑脊液具有特异性的miRNA表达谱,提示可能在嘣RNA表达环节找到新的AD分子标志物.

    作者:胡国艳;李萍;何柯新;徐鹏;罗新妮;钟笑梅;侯乐;宁玉萍;刘学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定量组织多普勒评价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不同节段的弹性

    目的:通过心尖长轴切面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瓣环处、根部、距离瓣环处5 cm远端三个节段弹性特征.方法:收集高血压81例,及正常对照组72例,取心尖长轴切面,显示升主动脉切面,将取样点置于主动脉瓣环处、主动脉根部、距主动脉瓣环5 em处远端处的升主动脉前壁,得到升主动脉前壁的收缩期S峰、舒张早期A峰、舒张晚期A峰速度曲线.并计算出E/A值.结果:正常组与高血压组升主动脉前壁S峰、E峰,主动脉根部运动速度高,瓣环处次之,远端低(P<0.05);正常组与高血压组舒张晚期A峰主动脉根部速度高,明显高于瓣环处与动脉根部(P<0.05),但瓣环处与远端之间运动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升主动脉三个节段(瓣环处、根部、远端),高血压组收缩期S峰值、舒张早期E峰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舒张晚期A峰值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E/A值比较有显著差异,高血压组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主动脉前壁各节段运动速度是有规律性的,主动脉根部运动速度高,瓣环处次之,远端低.高血压患者的升主动脉弹性功能降低.通过心尖长轴切面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方法测量主动脉壁运动速度具有简单、直接、干扰因素相对较少、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作者:汤跃跃;金有靓;荆治;张静秋;杨薇;陆永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应用羊膜上皮干细胞微环境培养人角膜内皮细胞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羊膜上皮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mbrane epithelial cell,HAEC)微环境培养人角膜内皮细胞(huma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HCEC)的方法.方法:制备羊膜上皮干细胞微环境培养HCEC,并探讨诱导HCEC增殖的佳培养微环境,倒置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培养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和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33342检测凋亡细胞比例.结果:在HCEC基本培养液(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medium,CEM)的基础上添加20% HAEC上清、HAEC-HCEC的微环境可促进HCEC的增殖,减少凋亡,细胞传代能力显著增强,HAEC-HCEC组传至4代仍保持多角形的内皮细胞形态.结论:羊膜上皮干细胞微环境培养可有效提高HCEE的增殖能力,更好地维持HCEC的形态,并能抑制其凋亡进程.

    作者:王忠浩;陈玮;宋莉;沙翔垠;梁轩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在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性假性痴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在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抑郁性假性痴呆(DPD)中的价值.方法:对可疑的AD、DPD患者及对照组各20例,采用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17项版本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进行MMSE评分和HAMD17评分;分别进行fVEP检测,分别测量闪光刺激诱发电位的P2、N2、P3、N3渡的潜伏期.结果:AD组的MMSE评分均低于DP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PD组的HAMD17评分均明显高于A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AD组、DPD组的P2、N2、P3、N3波的潜伏期均较NC组延长,AD组、DPD组及NC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而AD组与DPD组相比,P2、N2、P3、N3波的潜伏期也延长,两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AD组的fVEP各波潜伏期与MMSE评分有关,DPD组的fVEP各波潜伏期与HAMD17评分有关.结论:AD患者和DPD患者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参数不同,fVEP可作为对两者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具有简便、经济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吕高萍;陈春莲;苏涵;蒋丽丽;陆慧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床边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对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床边检测NT-proBNP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行床边NT-proBNP检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LVEF及诊断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79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42例,NT-proBNP平均值分别为(5 720.41±2 912.15) pg/mL、(818.88±851.6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AUCROC为0.952±0.018 (95%CI 0.918 ~ 0.987),截点值为l 776.0 pg/mL,敏感性为91.1%,特异性为90.5%.结论:床边检测NT-proBNP对急性心源性呼吸困难诊断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可作为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胡北;叶珩;孙诚;何楷然;曾红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