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生化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关丽嫦;徐丽姝;高慧亭;邓卫平

关键词:长效人胰升糖素样肽-1, GLP-1, 利拉鲁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摘要: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生化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8只,分为正常饲养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和GLP-1(利拉鲁肽)组,检测各组体重、肝指数、血糖、转氨酶(ALT、AST),肝组织TC、TG及SOD和MDA、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GLP-1组治疗4周后,体重、肝指数、血ALT、肝组织TC、TG、MDA均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SOD显著升高(P<0.05),但TNF-α无明显差异.结论:利拉鲁肽能明显降低高脂饮食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对应NAFLD治疗靶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治疗作用,有可能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的治疗药物.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22),两组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观察组患者给予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尿AD7c-NTP、血浆Hcy与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关系

    目的:研究尿AD7c-NTP和血浆Hcy与老年性痴呆患者(AD)的关系.方法:筛选轻度AD患者67例、中重度AD患者53例、健康老年人120例,分别检测患者尿液AD7c-NTP和血浆Hcy的含量.结果:三组尿AD7c-NTP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尿AD7c-NTP含量与MMSE呈负相关;根据ROC曲线,确定尿AD7c-NTP的值>1.75 ng/mL为诊断AD的切点.三组血浆Hcy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AD组和中重度AD组血浆Hcy含量与MMSE无明显相关性;根据ROC曲线,确定血浆Hcy的值大15.55 μmol/L作为诊断AD的切点.结论:尿AD7c-NTP和血浆Hcy与老年性痴呆密切相关,临床可将两者联合的检测结果用于诊断AD.

    作者:蔡超群;周毅;周正艳;刘金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关系的超声研究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及超声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探讨尿毒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4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性别匹配的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ET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弹性功能参数应用TDI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并对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尿毒症组的β、Ep、PWVβ、E/Em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C低于对照组;尿毒症B组较A组的β、Ep、PWVβ、E/Em值均显著增高,AC值降低;尿毒症组的E/Em与β、Ep、PWVβ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752、0.675、0.74,均P<0.01),与AC呈负相关(r=-0.52,P<0.01),E/A与各弹性参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组患者颈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具有明显正相关性.

    作者:梁虹;唐姜人的;车国英;苏雁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对HNPCC家系中MMR基因突变携带者结肠镜随访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系中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携带者进行结肠镜随访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43个HNPCC家系中的97例突变携带者进行结肠镜的随访监测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1)随访组中健康携带者的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0%(0/28),明显低于未随访组的35.5%(11/31).(2)随访组中已患癌成员的结直肠癌再发生率为14.5%(10/69),明显低于未随访组的43.8%(7/16).(3)随访组的五年生存率(96.9%)明显高于未随访组(61.7%).结论:进行规律的结肠镜随访监测,对降低HNPCC家系中健康突变携带者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及已患癌携带者再发癌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5年生存率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晓鸥;李成林;张宏文;刘景欣;崔彦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Narcotrend监测下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在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应用的比较

    目的:观察narcotrend监测下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在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中应用的比较.方法:择期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3组(n=30):Ⅰ组丙泊酚维持至手术结束;Ⅱ组、Ⅲ组丙泊酚加右美托咪啶维持,Ⅱ组丙泊酚手术结束前15 min停药,右美托咪啶维持至手术结束,Ⅲ组则反之.记录手术结束前15 min每5分钟(T1、T2、T3)narcotrend评分、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睁眼时间(T4)、拔管时间(T5)及拔管后5 min(T6)、10 min (T7)、30 min(T8)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narcotrend评分.结果:Ⅱ、Ⅲ组T1、T2及T3时点HR明显低于Ⅰ组,(P<0.05);Ⅲ组睁眼时间明显大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Ⅲ组T6、T7时点HR及narcotrend评分明显低于Ⅰ组,(P<0.05);Ⅰ组9例患者出现术后躁动,Ⅱ组及Ⅲ组则无.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用于短小全麻手术,术毕前15 min单独应用右美托咪啶维持麻醉是可行的,患者苏醒时间不延长,且术后躁动明显减少.

    作者:谭志敏;彭爱霞;刘兴凤;黄仲坚;巫广文;段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呼吸衰竭患儿撤除有创呼吸机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对呼吸衰竭患儿在撤除有创呼吸机过程中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因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儿病例共116例,其中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76例(干预组),无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共40例(对照组),对比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对比吸入氧浓度(FiO2)、呼吸频率(RR)、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等呼吸机参数下调的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儿血气分析及胸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下调FiO2时间、下调PIP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下调RR时间与下调PEEP时间较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儿血气及胸片改善情况明显快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可明显加快降低呼吸衰竭患儿有创呼吸机参数时间,改善患儿血气及胸片情况,缩短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

    作者:唐远平;谭艳芳;黄冬平;王柱;沈海广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甲基化抑制剂5-杂氮脱氧胞苷和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SHP-1和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As2O3和5-aza-CdR在急性白血病细胞株中对SHP-1及C-ki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HL60细胞株药物组与对照组SHP-1、c-ki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药物联合应用,SHP-1mRNA的表达水平比单独用药时显著升高,c-kit mRNA的表达水平比单独用药时降低,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血病HL60细胞株中存在SHP-1、c-kit mRNA表达异常;5-aza-CdR和As2O3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加强去甲基化作用.

    作者:孟真;罗建民;李英华;王东梅;陈娜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胆总管损伤28例的防治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发生胆总管损伤却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国外报告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管的损伤率为0.6%[1],国内胆总管损伤极大部分也是因为腹腔镜胆囊切除而引起的来[2].1996-2008年我院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 000余例,发生胆总管损伤28例,发生率为0.7%,现将胆总管损伤的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余水平;周雪玲;翁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乌司他丁对哮喘小鼠BALF中细胞因子及EOS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哮喘小鼠BALF中细胞因子及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的影响.方法:雌性SPF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哮喘模型组、乌司他丁治疗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以卵蛋白致敏并吸入激发制备小鼠哮喘模型,治疗组均在每次哮喘激发前30 min腹腔注射给药,激发并给药28 d后处死小鼠.检测BALF中IL-2、IL-4、IL-5、IL-10、IFN-γ水平并计数EOS.结果:与哮喘模型组比较,乌司他丁治疗组小鼠BALF中EOS明显降低;IL-2、IL-10、IFN-γ明显升高(P< 0.01),IL-4、IL-5明显降低(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调节各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及EOS的浸润,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作者:蔡兴俊;黄奕江;付姣;莫濡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血清Cyfra21-1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 (Cyfra21-1)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卵巢癌(A组)及54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B组)术前血清Cyfra21-1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患者术前血清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B组;Cyfra21-1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52.27%,特异度为94.44%,其特异性显著高于CA125(P< 0.05).卵巢癌患者分期越晚、组织分化愈差,其血清C yfra21-1检测水平越高;早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yfra21-1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CA125 (P< 0.05).结论:术前检测血清Cyfra21-1有助于卵巢癌的筛查而协助诊断,术前Cyfra21-1的阳性结果比CA125更能预示卵巢癌预后不良.

    作者:聂妙玲;康佳丽;邓玲红;夏薇;王小霞;苏圣梅;蒋文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ICU血流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监测我院ICU血流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ICU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送检病原学标本,其中包括全血和导管血标本.所有标本先用BDBACTEC9120/9240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出现阳性报警后接种血平板、麦康凯、巧克力板、沙保弱培养基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其中真菌鉴定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及VITEK 2-compact鉴定仪的YST卡进行菌种的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结果:22 653份血培养共分离出真菌60株,分离率0.26%,其中白念珠菌20株(33.33%),近平滑念珠菌12株(20.00%),热带念珠菌10株(16.67%),光滑念珠菌6株(10.00%),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3.1%、2.3%、8.7%和56.8%,对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均较敏感.结论:ICU血流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以白念珠菌为主,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低,尚未发现对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耐药的菌株.

    作者:温妙云;孙诚;曾红科;朱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耐受性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功能

    目的:建立简便的耐受性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诱导培养,并探讨耐受性DCs的生物学功能.方法:直接冲出小鼠骨髓源细胞,用IL-4和GM-CSF诱导分化,对终细胞进行形态的观察、表型的鉴定、和功能检测.结果:诱导培养7d的DCs低表达表面共刺激分子为非成熟状态,非成熟DCs也可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并且分泌的IL-10显著升高.结论:这种获得耐受性小鼠骨髓源性DCs的方法相对简便,耐受性DCs可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且高分泌IL-10.

    作者:马院院;王春锋;杨木清;丁晶;李济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复位固定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早期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复位固定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早期相关并发症.方法: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固定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25例,包括简单横形及短斜形骨折5例、斜形及螺旋形骨折11例、外侧楔形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5例(其中1例双侧).结果:术后5~10°外旋3例,<5°外旋6例;术后<5°向后成角5例;术中>10°向后成角2例,向前成角2例均中转有限切开复位;术后<5°外翻4例,>5°而< 10°外翻2例;内踝处伤口于术后4周裂开钢板外露1例;置入锁钉处伤口不愈合1例.结论:胫骨中下段闭合骨折应依据术前骨折类型、术中闭合复位难易及对软组织二次损伤程度、闭合复位经验及患者心理预期选择合适的复位方式.

    作者:张宝岭;王能兴;王硕;张磊;陈国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FMR1基因敲除雄鼠生殖功能下降的机制探讨

    目的:利用FMR1基因敲除鼠(KO)和野生型FVB鼠(WT),研究FMR1基因敲除引起雄鼠生殖功能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取10周的KO及WT雄鼠,HE染色观察睾丸形态;免疫组化及Image ProPlus 6.0测定分析下丘脑神经肽Y(NPY)及γ-氨基丁酸(GABA)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ELISA测定血清NPY水平.结果:KO、WT小鼠睾丸形态未见明显不同;KO雄鼠下丘脑NPY的表达弱于WT雄鼠(0.27±0.031,0.31±0.031,P<0.05);KO雄鼠血清NPY的表达弱于WT雄鼠(179.21±50.773,225.24±52.293,P< 0.05);两种基因型小鼠下丘脑GAB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9±0.017,0.28±0.009,P> 0.05).结论:FMR1基因可能是通过下调NPY的表达来降低雄鼠生殖功能的.

    作者:叶球仙;杨洁;罗虹;陈盛强;黄晓虹;甘婷;陈燕;肖国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预防青白联合术后前葡萄膜炎的短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抑制术后葡萄膜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患者74例(74眼)按房角结构分为A、B两组,其中分A组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36例(36眼),B组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共38例(38眼).A、B组用简单随机方法分别分为前房注射和未注射曲安奈德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A组实验组A 17例、B 17例;对照组A 19例、B组实验组17、对照组21例.观察术后第1天的前房炎性反应和术后7d眼压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前房炎性反应,B组实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组明显重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实验组轻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实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3、7天,A组和B组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安奈德可以抑制闭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前葡萄膜炎症反应,但对于开角型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意义不大.

    作者:刘晶;肖林;董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子宫珠蛋白与猫主要过敏原Fel d1之间关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分析人子宫珠蛋白与猫主要过敏原Fel d 1之间关系.方法:运用ClustalW 1.83和MEGA 5.1 Beta3软件比较人分泌球蛋白家族序列及猫过敏原Fel d 1两个亚基P30438和P30440之间的进化树形图;采用在线软件平台NetMHCII 2.2比较分析P30438与子宫珠蛋白典型序列P11684之间抗原性差异;利用Swiss-Model程序模拟并比较P11684、P30438和P30440的三级结构.结果:分泌球蛋白家族充斥着大量冗余数据,经逐步聚类收缩至13个代表性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整个分泌球蛋白家族划分成两个大家族三个亚家族,而子宫珠蛋白典型序列与猫主要过敏原Feld 1的一个亚基P30438之亲缘关系近,两者均具有与HLA高亲和力结合位点,而且三级结构相似.结论:子宫珠蛋白具有潜在的过敏原性.

    作者:欧阳穗;黄于艺;凌春芳;何颖;陈惠芳;邹泽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三种剂量氯胺酮诱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广泛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是全凭静脉麻醉中较理想的组合但大剂量可引起呼吸抑制、术后苏醒延迟、躁动等不良反应,影响麻醉效果.本研究通过三种剂量氯胺酮诱导,以寻求佳剂量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0例住院患儿,包括疝囊高位结扎术、骨折切开复位术等,男75例,女15例,年龄2~7岁,体重11.5~ 22.5 kg,分为A、B、C三组.三组年龄、体重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韦明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比较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组别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8例,每组再按照HbA1c浓度分为7%~9%及9% ~ 11%两个亚组,每组分别接受门冬胰岛素30和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2 h 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的变化和低血糖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显著降低血糖及HbA1c(P< 0.01),Fins升高(P<0.05),HOMA-B升高(P<0.05);在HbA1c 9%~11%两个亚组中门冬胰岛素30降低血糖的效果优于格列吡嗪控释片(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HbA1c为7%~9%时,格列吡嗪控释片可作为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一线用药;在HbA1c为9%~11%时,则门冬胰岛素30对患者降糖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陈晓铭;武革;甄卓丽;吴美芬;陈文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腔镜甲状腺手术术中出血的预防与处理

    术中出血是腔镜甲状腺手术成功的关键.笔者成功完成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122例,报告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台山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成功手术122例,男15例,女107例,平均年龄30.5(18~65)岁.术后病理:甲状腺腺瘤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8例,甲状腺癌2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15例.

    作者:何仕青;伍宏章;袁超杰;陈文晓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脊柱结核辅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在脊柱结核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应用T-SPOT.TB试剂盒检测脊柱结核感染组34例患者和非脊柱结核疾病组31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斑点形成细胞的数量.所有患者同时接受PPD皮肤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以临床明确诊断为标准,比较分析评价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脊柱结核组中,T-SPOT.TB试验的阳性率85.3%,PPD试验的阳性率61.8%,血清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58.8%;非脊柱结核疾病组中,T-SPOT.TB试验的阳性率22.6%,PPD试验的阳性率41.9%,血清抗结核抗体的阳性率29.0%.脊柱结核组中SFC的数目显著高于非脊柱结核疾病组.结论:T-SPOT.TB试验在脊柱结核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可能成为脊柱结核感染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的筛查工具,并辅助脊柱结核病的诊断.

    作者:袁凯;吴雪琼;张强;郑玉荣;陈建庭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