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β2受体激动剂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王顺培

关键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儿童, 支气管哮喘治疗, 慢性炎症性疾病, 哮喘急性发作, 慢性气道炎症, 病理生理改变, 遗传因素, 相互作用, 细胞, 气道重塑, 临床应用, 抗炎治疗, 环境因素, 综合, 地位
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 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为基本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2].尽管抗炎治疗是首要的,但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简称β2受体激动剂)在整个哮喘治疗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特别在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其临床应用日渐广泛,现综述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浸润性乳腺癌分子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了解北方人群各亚型的分布,以用于判断临床预后和指导治疗.方法:342 例浸润性乳腺癌,按照免疫表型分为5 种亚型:腺腔A 型、腺腔B 型、正常乳腺样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型.对比分析5 型患者的分布比例、发病年龄、肿瘤大径以及淋巴结转移等相关因素.结果:在5 型中,腺腔A 型例数多(39.2%),其次为腺腔B 型(30.7%)、HER2 过表达型(16.7%)、基底细胞样型(7.6%),正常乳腺样型例数少(5.8%).发病年龄各型以40 ~ 59 岁年龄段多.结论:在5 型中,腺腔A 型所占比例高;40 ~ 59 岁为各型乳腺癌高发年龄组;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型肿瘤大径和多枚淋巴结转移比例高,提示预后更差.CK14 角蛋白对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诊断有协助作用.

    作者:陆春燕;吕凤菊;陈浩华;张红梅;才秋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因芯片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患儿出生的主要途径.产前诊断可靠、先进、科学的手段是DNA 水平的基因诊断.中期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目前产前细胞遗传学检测的金标准,它可以检测5 ~ 10 兆碱基的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异常,包括缺失、重复以及其他染色体重排.基因芯片技术的灵敏度则比核型分析提高了100 倍,它可以检测千碱基对级的染色体缺失或重复,尤其对诊断微缺失或重复综合征,如DiGeorge 综合征优势较大[1].近期有研究[2]报道,核型分析可能导致由染色体拷贝数异常(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s)引起的疾病,因此基因芯片被推荐作为细胞遗传学异常检测的首选方法.此外基因芯片具有容量大、高自动化、大规模效应,这种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产前诊断中.本文对目前基因芯片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柴红娟;施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马凡综合征儿童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马凡综合征心血管病变行Bentall(带瓣人造血管置换)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7 年7 月至2010 年7 月6 例马凡综合征儿童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 例患儿均行Bentall手术,5 例患儿康复出院,其中1 例死亡.结论:儿童马凡综合征行Bentall 手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控制血压;术后做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出血情况的监护以及抗凝药物使用的护理,是促使患儿尽快度过危险期,降低术后死亡率的重要护理措施.

    作者:何振爱;王玮;李莉;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结直肠癌术前低白蛋白血症的临床意义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 年1 月至2009 年7 月354 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收集术前白蛋白及有关临床病理资料.卡方检验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Cox 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对结直肠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结果:卡方检验显示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年龄(P = 0.000)、部位(P = 0.02)相关.Cox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是影响术后总生存的独立不利因素(HR = 1.88;95% CI = 1.27 ~ 2.77;P = 0.002).结论:结直肠癌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在年龄大于60 岁、右半结肠癌者多见,并在结直肠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需要在临床中引起关注.

    作者:魏宜胜;彭经;洪楚原;赵楚雄;梁国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随访观察

    目的:通过对117 例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随访观察,总结其疗效.方法:117 例慢性期CML 患者,慢性早期95 例,慢性晚期22 例,伊马替尼中位治疗剂量为400(200 ~ 800)mg/d.初次服用患者分别于第3、6、12 个月定期复查.以服药6 个月时治疗反应分为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组、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PCyR)组和无细胞遗传学缓解(NCyR)组,Kaplan-Meier 法分析比较无进展生存(PFS).结果:117 例CML 患者CCyR 率为82.1%,75.0%在6 个月内获得CCyR,原发耐药率为10.3%,死亡率为4.3%.慢性早期患者比慢性晚期患者获得CCyR 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 = 0.208;而慢性晚期患者的原发耐药率显著增高,P = 0.013.慢性早期和慢性晚期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3.2%和94.7%,P = 0.939.以服药6 个月时治疗反应分组,CCyR 组、PCyR 组及NCyR 组5 年PFS 率分别为90.0%、41.9%和0,P = 0.000.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CML 患者6 个月内获得CCyR 者PFS 率明显高于未获得CCyR 者,慢性早期患者疗效优于慢性晚期患者.

    作者:钟健生;孟凡义;徐丹;周红升;王蔷;阴常欣;江千里;曹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药物组合治疗结石性肾绞痛372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组合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的止痛效果,副作用及24 h 复发率,为急诊科医师治疗肾绞痛提供借鉴.方法:将我科自2010 年2 月1 日至2011 年9 月30 日372 例明确诊断为结石性肾绞痛的患者,分成3 个治疗组,分别为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加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组(A 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加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组(B 组)、硫酸罗通定注射液加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治疗组(C组),观察不同组间的止痛效果、副作用及24 h 复发率.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98.70%,B 组总有效率为93.94%,C 组总有效率为72.09%,3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 组副作用发生率为3.25%,B 组副作用发生率为19.70%,C 组副作用发生率为55.81%;A 组24 h 复发率为5.19%,B 组24 h 复发率为17.42%,C 组24 h 复发率为63.95%.结论:A 组和B 组是较理想的治疗肾绞痛方法,具有止痛效果好,副作用较少,24 h 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李晓锋;叶泽兵;覃海森;刘兴涛;曹举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方守宫散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或术后复发胃癌30例

    目的:观察复方守宫散治疗晚期或术后复发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守宫散联合化疗,并与单纯化疗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一般状况(KPS)改善情况、生存质量改善以及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并对60 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KPS 评分的有效率分别为:45%和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有效率超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8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守宫散能改善晚期或术后复发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亦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良军;夏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采用自身主肺动脉与下腔静脉直接连接的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9 年6 月至2011 年7 月,对14 例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的患者采用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其中三尖瓣闭锁5 例,单心室6 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2 例,右室双出口1 例,全组患者均有肺动脉瓣狭窄,其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发育较好.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 例(7.1%).此外,1 例出现脑部并发症,1 例乳糜胸经手术治愈.术后未出现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示吻合口均通畅.术后随访1 ~ 25 个月,无死亡.动脉血氧饱和度91% ~ 95%,恢复良好.结论:对手术适应证合适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可取得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有望成为理想术式.

    作者:宋志斌;赵文增;文冰;许华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免疫机制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在药物的正常使用中, 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肝脏损伤, 以及过敏反应所致的医源性疾病, 其后果包括肝脏血管损害,诱导肝硬化以及肝癌等[1].在免疫学方面可将药物性肝损伤分为免疫介导肝损伤和非免疫损伤[2],非免疫损伤是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造成的损伤.免疫介导肝损伤可以通过激发特异性免疫反应激发体液免疫, 也可以通过抗原抗体途径或其他途径激发细胞免疫, 或可通过两条途径激发免疫损伤.在肝脏中众多免疫细胞参与免疫损伤.以下就几种免疫细胞的作用分别加以阐述.

    作者:刘会领;罗雁;梅玫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固体培养基对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的影响

    目的:了解和分析丙酮酸钠培养基与改良罗氏培养基对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的影响,为实验室提高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714 份临床送检标本按常规进行有关前处理后同时接种于丙酮酸钠培养基与改良罗氏培养基,前两周每3 天观察1 次,以后每周观察1 次,并记录出现阳性的时间,8 周后未见生长者记录为阴性结果.结果:丙酮酸钠培养基与改良罗氏培养基总阳性率分别是24.09%和22.9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复治组病例阳性率分别是23.76%和19.8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出现阳性平均天数分别是25.33、31.29 天.结论:丙酮酸钠培养基能提高分枝杆菌尤其是复治病例的培养阳性率,而且能比改良罗氏培养基平均提前6 天得出阳性结果.

    作者:潘美玉;吴龙章;陈剑锋;苏碧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TEN和HAb18G的表达及相关关系研究

    目的:定量分析PTEN 和HAb18G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肺癌、肺良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中PTEN 和HAb18G 蛋白的表达,用ImageProPlus 图像分析软件对PTEN和HAb18G蛋白的阳性单位(PU)进行定量测试.结果:PTE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肺良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P<0.05),与肺癌分化、淋巴结转移及pTNM 分期均无关(P>0.05),周围性大于中央型(P<0.05).HAb18G 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P<0.05),与肺癌分化、淋巴结转移及pTNM 分期均有关(P<0.05).不同类型的肺组织中PTEN 和HAb18G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 = -0.312,P = 0.002).结论:PTEN 的低表达或缺失,可能与HAb18G 的异常激活有一定关系,从而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作者:徐小艳;郅程;陈清;申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通络扶正汤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154例

    目的:探讨通络扶正汤内服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5 例中风后肢体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4 和111 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络扶正汤内服,每日2 次;同时配合针灸相关穴位,每日1 次,1 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及神经功能评分标准,比较两种疗法的差异;同时按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标准和运动功能评分标准,得出相应的BI 和Fugl-Meyer 评分并加以对比.结果:1 个月后,按照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及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得出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治疗组BI、Fugl-Meyer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络扶正汤内服配合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肢体偏瘫,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及复发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尹建中;黄智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轻创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轻创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 年1 月至2009 年6 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 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B 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紊乱或内膜厚度> 5 mm 的患者共237 例,其中220 例行子宫内膜轻创术者为研究组,17 例未行轻创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不育年限、Gn 使用天数、Gn 总量、HCG 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和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研究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2.27%、36.56%和45.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53%、13.51%和23.5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轻创术能显著提高IVF-ET 周期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

    作者:刘杰;郑洁;雷亚兰;孙虹;李薇;夏敏;章汉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槲皮素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SW480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观察不同浓度(5、10、20、40、80、160 μmol/L)的槲皮素及50 mg/L 的5-Fu(阳性对照组)在不同时间(24、48、72 h)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法(CCK-8)检测槲皮素对SW480 细胞生长的影响;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槲皮素处理后SW480 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槲皮素对SW480 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影响.结果:CCK-8 法检测显示槲皮素对SW480 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P<0.05);经槲皮素处理的SW480 细胞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呈明显凋亡状态;PI 染色FCM 分析发现槲皮素以浓度依赖方式诱导SW480 细胞G2/M 期细胞累积,且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槲皮素对人结肠癌SW480 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能诱导SW480 细胞凋亡,是一种高效低毒的药物.

    作者:林增海;马涛;孟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8 例A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运用脑复康、银杏叶制剂等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100 mg 于0.9%氯化钠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 d,14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4 个疗程.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6、12 周后认知能力、精神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6、12 周后,研究组患者MMSE、ADL、CDR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2)研究组患者MMSE 评分第6 周总有效率为48.6%,第12 周总有效率为67.9%,ADL 评分第6 周总有效率为41.3%,第12 周总有效率为6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研究组出现3 例全身瘙痒,2 例皮疹,2 例轻度发热,经减慢滴速,对症治疗和继续用药后消失.所有病例生命体征平稳,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测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AD 安全有效.

    作者:李明秋;黄海华;张国胜;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FISH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分子遗传学异常及分辨IGH重排亚型的意义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1q21 扩增、13q14 缺失、p53 缺失、IGH 重排等位点异常及分辨IGH 重排亚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9 例初诊MM 患者及10 例其他疾病伴幼稚浆细胞增生患者骨髓细胞,用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其细胞遗传学异常,并对IGH 重排阳性患者进行三种IGH 重排亚型检测.结果:29 例初诊MM 患者中,17 例通过FISH 检出1 种及以上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58.6%),核型分析只检出3 例异常(10.3%).11 例IGH 重排阳性患者中有3 例IGH/FGFR3 阳性,5 例IGH/CCND1 阳性,无IGH/MAF 阳性.结论:FISH 技术在MM 遗传学检测方面优于核型分析技术,IGH 重排阳性患者有必要进行IGH 重排亚型检测.

    作者:李力;邝丽萍;庞妍;伍九龙;肖芷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钙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

    目的:探讨女性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与骨钙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将81 例女性T2DM 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A 组)36 例,血糖控制不佳组(B 组)45 例,并选取与A、B 组BMI、年龄和绝经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女性40 例(C 组)作为对照.对3 组对象血清骨钙素(BG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25-羟维生素D3、血钙、磷水平进行比较.结果:3 组血钙、磷水平差异无显著性.A 组和C 组BGP、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显著高于B 组(P<0.05).C 组BGP、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高于A 组(P<0.05);A 组和C 组血清β-CTx 水平均显著低于B 组(P<0.05).A 组与C 组比较,β-CTx 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糖控制不良可导致T2DM 患者血清BGP、25-羟维生素D3水平下降,β-CTx 水平升高,从而影响骨钙代谢.

    作者:李艳敏;张会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高位截根术治疗牙源性皮瘘的疗效

    牙源性皮瘘是指由于牙病所致的牙齿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从面颈部皮肤排脓的通道.据统计颌面部瘘道来源于感染的占60%,肿瘤占7%,创伤占7%,胚胎和其他占28%.其中感染来源于牙齿的占80%.慢性根尖周炎是引起颌面部皮瘘的常见原因,智齿冠周炎也可以形成皮瘘, 本文主要探讨100 例因慢性根尖周炎引起并且根尖周阴影大于3.0 cm 的牙源性皮瘘的治疗方法.

    作者:卢丽虹;胡顺广;魏远坚;陈少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青蒿琥酯诱导人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凋亡、胀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诱导人急性白血病(AL)原代细胞凋亡、胀亡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提取1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液进行原代细胞培养,以对数生长期细胞为干预点,将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于细胞,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青蒿琥酯对人AL 原代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青蒿琥酯作用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对人AL骨髓原代培养细胞有抑制作用;青蒿琥酯具有诱导人AL 骨髓原代细胞凋亡和胀亡的作用,青蒿琥酯可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 含量,同时促进凋亡蛋白Bax、细胞色素C 的释放.结论:青蒿琥酯可诱导人AL 原代细胞凋亡和胀亡,线粒体途径可能是青蒿琥酯诱导白血病细胞死亡的主要途径.

    作者:黄利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以反应性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急性阑尾炎1例

    患者女,22 岁,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 年,平素予强的松10 mg/d 口服,病情稳定.2011 年8 月31 日突发右膝关节钝痛,行走时加重,休息后略缓解,无发热、咽痛、腹泻等不适,关节痛逐渐加重,不能行走,并出现双手指关节胀痛.3 d 后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发热.查体:T 37.4℃,P 76次/ min,R 21 次/ min,BP 110/70 mmHg,神志清楚,颜面未见红斑,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可,腹膨隆,肝脾肋下未及,右下腹肌稍紧张,压痛(+),以麦氏点压痛为甚,四肢关节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马义平;杨俊;刘旦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