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睿;宋朝阳;王娅;武玉慧;张梅霞;郭坤元
目的:评估和比较两种癫痫发作分类体系即发作症状学分类法(SSC)和国际癫痫发作分类法(ICES)的临床价值和可信度.方法:2名医生独立地观看106例患者发作的录像资料,采用双盲法对患者的每一次发作录像仔细进行回顾分析并分别使用上述两种分类法进行分类,数据进行百分比计算及Kappa-致性检验.结果:106例患者共计有256次发作,对2名医生诊断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SSC明显高于ICES.SSC体系中一些症状如过度运动发作、自动运动发作、愣神发作等具有更高的一致性.结论:SSC提供了一个比ICES更为容易理解的癫痫发作分类体系,提示SSC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可靠的分类方法.
作者:秦兵;陈勇军;段现来;廖卫平;臼井直敬;井上有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广东省中医院喹诺酮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并进行多基因聚类分析,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利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设计11对喹诺酮耐药基因,利用PCR技术对52株喹诺酮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析,并利用Cross Checker 和ntsys软件进行多基因聚类分析.结果:PCR扩增结果:52株均有parC基因和parE基因、48株有gyrA基因、40株有gyrB基因、10株有Aac(6')-Ib基因、1株有qnrA基因,其余未检出;多基因聚类分析显示,主要还是以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基因突变为主.结论:52株鲍曼不动杆菌耐抗菌药物种类广泛,耐药水平高;ICU或许已成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传播的一个重要枢纽.
作者:马艳;张伟铮;杜任生;余欢度;鄂顺梅;屈平华;陈茶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肛裂切除术、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体征不同,对98例肛裂患者行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切除术组),对86例肛裂患者行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组].结果:肛裂切除术组治愈88例(89.8%),好转10例(10.2%),平均住院时间7 d;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组治愈82例(95.3%),好转4例(4.7%),平均住院时间10.9 d.结论:肛裂切除术与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在创口愈合、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各有优劣,根据患者体征不同而恰当选用,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梁学敏;简丽丝;林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患者女,25岁,已婚.2008年11月因右下腹胀痛,B超发现子宫肌瘤入院,行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病检示富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抗炎治疗1周后出院.2009年12月患者因月经淋漓不净,发现子宫肌瘤半个月再次入院,曾在外院B超示附件囊肿,我院复查B超示子宫肌瘤,宫内实质性占位,宫颈及子宫肌层多发、实性占位.妇检:宫颈肥大.光滑,宫体前位,孕3+个月大小,质硬,双侧附件无异常.术中探查:子宫孕3+个月大小,质硬,后壁可见4 cm×3 cm×3 cm大小突起,前壁与膀胱、腹膜相连,后壁与肠管、双附件粘连,直肠前壁5 cm×4 cm×3 cm大小形态不规则新生物,盆腔少许渗液,分离粘连.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尚士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评价128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纵隔区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间收治的18例经病理确诊为恶性纵隔肿瘤患者,接受包括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胸部CT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18例患者中肿瘤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5例,无变化2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83.3%(15/18).随访18例,随访时间12~30个月.1年局部控制率88.9%(16/18).结论:125I粒子穿刺植入治疗纵隔恶性肿瘤安全、可行,配合手术和(或)药物化疗,近期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周峰;何庚戌;李海英;蔡宝松;刘颖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90例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治疗1组同时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2组在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时加以功能性电刺激,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法及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价,比较3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1组比对照组两项评分改善明显(P<0.05),治疗2组比对照组两项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2组比治疗1组两项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有效促进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同时结合功能性电刺激则康复疗效更显著.
作者:梁天佳;吴小平;莫明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对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房室延迟(AVD)优化进行探讨,并对RVOT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患者的佳AVD进行比较.方法:入选因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50例,其中RVA起搏组25例,RVOT起搏组25例.通过心脏超声测得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TI)及左室充盈时间(LVFT),以产生大的AVTI及长的LVFT对应的AVD为佳的AVD.结果:以AVTI优化AVD后,RVA起搏组[(22.57±5.00)cm VS (25.05±4.45)cm,P<0.001]及RVOT组[(21.99±4.78)cm VS (25.18±4.37)cm,P<0.001]的AVTI均增加,两组的AVTI增加量差异无显著性[(2.50±1.86)cm VS (3.14±1.45)cm,P>0.05].以LVFT优化AVD后,RVA起搏组[(22.57±5.00)cm VS(24.34±4.12)cm,P<0.001]及RVOT组[(21.99±4.78)cm VS(24.88±3.84)cm,P<0.001]的AVTI也均增加.两组的AVTI增加量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1.89±1.74)cm VS(2.03±I.58)cm,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VTI优化的AVD与LVFT优化的AVD显著相关(R=0.79,P<0.000 1),但AVTI优化的AVD比LVFT优化的AVD明显长[(134.63±34.46)ms VS(114.30±31.28)ms,P<0.00 1].RVA起搏组及RVOT起搏组AVTI优化的AVD差异无显著性[(136.47±39.36)ms VS(132.78±29.64)ms,P>0.05],LVFT优化的AVD也无统计学差异[(119.23±35.03)ms VS(109.36±27.35)ms,P>0.05].结论:AVD优化能使RVA起搏和RVOT起搏患者均获益,RVOT起搏与RVA起搏相比佳的AVD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陈大祥;陈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索致痫性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的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自2005年8月至2008年11月行手术切除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FCD患者29例,其中在全麻唤醒麻醉下手术12例,导航指引下手术5例,8例合并海马硬化者行前颞叶切除术.随访患者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术中病理检查显示FCD患者Ⅰ a型2例,Ⅰ b型3例,Ⅱa型11例,Ⅱb型13例.术后平均随访52个月,结果显示癫痫控制情况:Eagel分级Ⅰ级72.4%(21/29),Eagel Ⅱ级20.7%(6/29),EagelⅢ级6.9%(2/29).术后偏瘫3例,在3~6个月完全恢复2例,明显改善1例;轻度运动性失语1例,6周逐渐恢复.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磁共振检查是FCD术前诊断的有效手段.脑电监测下致痫性FCD的完全切除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前提.
作者:王伟;王伟民;张晓鹏;刘一兵;王国良;郭晓绯;曹慧霞;韩立新;王蔚;陈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C5特异性CD4+T细胞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及在肺病变组织中的分布.方法:应用四聚体检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及肺病变组织C5特异性四聚体阳性CD4+T细胞,同时以健康成人及非结核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和肺炎病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应用C5/HLA-DRB1*090102四聚体检测肺结核组、非结核呼吸道感染组和健康成人组的C5特异性CD4+T细胞的中位数分别为0.15%、0.09%、0.03%,而C5/HLA-DRB1 * 130201则分别为0.19%、0.10%、0.04%,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C5特异性CD4+T细胞的中位数高于对照组(P<0.05).在肺结核患者的肺病变组织中可观察到C5特异性CD4+T细胞.结论:四聚体技术可用于结核特异性T细胞的检测,为结核特异性T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邓向斌;黄利荣;谢丹;李研;刘志辉;赖小敏;谭守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分为正常对照组(含5.5 mmol/LD-葡萄糖)、高糖组(含25 mmol/LD-葡萄糖)和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HK-2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素(E-cad)的蛋白表达,RT-PCR半定量方法测定各组HK-2细胞的α-SMA和E-cad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和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α-SMA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E-cad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1,25-二羟维生素D3组α-SMA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6.576±1.044 VS,4.715±0.776;0.752±0.086VS.0.491±0.023,P<0.05),而E-cad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2.085±0.553VS.4.970±0.845;0.163±0.036 VS.0.478±0.062,P<0.05).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其可能通过下调α-SMA的表达,上调E-cad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作者:吴欣;蒋文勇;刘倩;于黔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对胎儿染色体的产前诊断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胎儿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并对产前各诊断指彳正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就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 108例孕妇进行回顾分析,为患者进行羊膜腔的穿刺手术或脐带血管的穿刺手术,抽取胎儿的羊水或脐带血,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40例染色体出现异常,占总受检人数的3.6%,其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18例,占45.0%,染色体三体为主要异常核型有16例.染色体结构发生异常22例,占55.O%.在208例高龄(≥35岁)孕妇中,10例出现染色体三体,检出率为4.8%.在900例35岁以下的孕妇中,8例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检出率为0.9%.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培养胎儿的羊水细胞、脐血细胞以及分析胎儿染色体的核型,能更为准确地检测出染色体的异常情况,提高其检出率,降低染色体病胎儿的出生率,对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
作者:潘倩莹;孙筱放;孔舒;郑育红;黎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癫痫是神经系统第二大疾病,患病率为4‰~7‰,目前全球约有5 000万癫痫患者,我国癫痫患者人数约为900万.癫痫是一种慢性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癫痫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末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癫痫列为重点防治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之一.
作者:秦兵;廖卫平;臼井直敬;寺田清人;井上有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肌钙蛋白Ⅰ(cTnI)、脑钠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关系及对其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因胸痛(发病时间<12 h)入院诊断为AMI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GDF-15及BNP浓度,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技术测定cTnI浓度.记录患者住院和平均随访12个月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或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情况.结果:AMI组GDF-15与BNP和cTnI浓度呈正相关;发生心血管事件组GDF-15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多变量logistic逐步回归表明GDF-15是预测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0.79,95%CI:0.67~0.84,P<0.05).结论:GDF-15与BNP和cTnI浓度呈正相关,GDF-15水平是预测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之一.
作者:刘进军;吴士礼;王本芳;张宁汝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观察小剂量肝素对两者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7只)、脓毒症组(21只)、肝素干预组(21只),以CLP法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血清MIF及TNF-α水平.结果:脓毒症组及肝素干预组大鼠血清MIF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肝素干预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MIF及12、24 h时间点TNF-α水平显著低于相应脓毒症组(均P<0.05),两组血清MIF与TNF-α水平变化呈正相关(脓毒症组r=0.859,肝素干预组r=0.711).结论:脓毒症大鼠血清MIF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可减轻炎症反应,两种炎性因子的变化呈正相关.
作者:逯峰;马德晶;高原;吕长俊;王晓芝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病变组织及血清中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I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UF组)、纳洛酮拮抗组(NLX组).以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 min再灌注120 min制作IRI模型,于再灌注末刮取大鼠肠黏膜组织测SOD和MDA,留取腔静脉血检测血清中SOD和MDA,剪取相同部位4 cm肠段检测组织含水率.结果:IRI组组织和血清MDA和组织含水率较sham组显著升高,分别增加189.8%、285%和13.5%(均P<0.01);组织和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73.5±4.3 VS 29.4±4.1,107± VS 51 ±5,均P<0.01).舒芬太尼预处理可使IRI后MDA、组织含水率升高和SOD下降明显减缓,组织和血清中MDA较IRI组分别降低40.9%与53.2%,SOD升高99.6%与68.6%(均P<0.01).但与Sham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均P<0.01).纳洛酮不能完全拮抗舒芬太尼预处理对IRI的保护效应,两组各参数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均P<0.01).组织和血清MDA和SOD 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91和0.807.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通过抑制大鼠IRI后脂质过氧化、保护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IRI引起的氧自由基介导性损害.纳洛酮拮抗舒芬太尼预处理并不能完全地逆转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受损肠道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朝板;屠伟峰;郄文斌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THP)联合维拉帕米膀胱灌注预防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选取同期住院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分别给予THP联合维拉帕米、单用THP膀胱腔内灌注治疗,观察两组膀胱癌的复发率及副反应.结果:THP联合维拉帕米治疗后1年、1~3年、3~5年膀胱癌复发率及总复发率、膀胱刺激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单用THP组(P<0.05).其余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HP与维拉帕米联合应用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比单用THP更有效,且副作用较小,费用合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汪东;卢善明;杨峰涛;洪汉业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EPI-DWI序列上感兴趣区(ROI)对腰椎间盘ADC值测量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节段腰椎间盘平均ADC值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33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在1.5 T MR上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ADC图上分别放置两个大小不同的ROI(25、50 mm2).测量腰椎间盘中央区域的ADC值.结果:33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中30例获得较好椎间盘DWI,ROI=25 mm2时,150个腰椎间盘平均ADC值为(1.46±0.39)x10-3mm2/s,ROI=50 mm2时,150个腰椎间盘平均ADC值为(1.43±0.38)x10-3 mm2/s.不同大小ROI所测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不同解剖位置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健康志愿者腰椎间盘ADC值不受解剖位置的影响,但ROI大小可影响腰椎间盘ADC值测量.
作者:邓绍强;杨汉丰;杜勇;胡富碧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心电图变化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4-8月ACS介入术后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后治疗和复查随访,干预组除常规的术后治疗和复查随访外,在术后3个月、半年、1年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介入术后个性化治疗、心理辅导和康复运动方案,指导患者用药和运动、工作及生活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半年、1年的生存质量.结果:在术后3个月干预组的生存质量SF-36及SA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半年和1年干预组的生存质量SF-36及SA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过建立ACS介入术后生物-心理-社会的心脏康复模式,提前干预,及早预防并发症和新的不良心脏事件,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提高生存率,全面促进心脏康复,提高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望英;彭丽容;孙红梅;郭跃萍;程硕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患者女,43岁,体质量56 kg.因右侧上颌骨囊肿并瘘道形成人院.患者贫血,无6个月以内的心肌梗死、心律不齐、急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肝炎、肝硬化等其他病史.入院后行各项检查.血常规显示患者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均偏低.凝血功能、心电图等余各项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胸透及胸片提示右中纵隔增宽,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主动脉病变.
作者:牛娟琴;韩月东;罗樱;郝晓东;杨晓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听路损害的情况和对神经系统发育完整性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出生于我院的200例新生儿以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按<222,222~342,>342 μmol/L分为A 89(50例)、B组(100例)、C组(50例).A组不接受蓝光治疗,在入院时和出院后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和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to-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测定,B、C组则分别于蓝光治疗前后行上述检查.结果:第1次NBNA评分A、B、C 3组分别为38.72±1.36、37.92±2.28、37.60±1.4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3,P=0.000),两两比较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第2次NBNA评分A、B、C 3组分别为:39.05±1.15、38.56±1.18、38.10±1.1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5,P=0.000),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组间治疗前后的NBNA评分比较A组(P=0.035),B组(P=0.000),C组(P=0.001)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ABR检测3组患儿都全部通过,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NBNA评分有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神经损害可通过NBNA早期检测进行干预治疗.而AABR对高胆红素血症对神经听路损害的情况不敏感.
作者:谢志虹;潘俊峰;梁雯;崔伟伦;梁少媛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