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陈勇军;段现来;廖卫平;臼井直敬;井上有史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继发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外科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8月就诊于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共2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或MRI以及脑电图检查,其中接受分期颅内皮层电极及癫痫病灶切除术患者11例.为13例(44.8%)患者施行了标准前颞叶切除术,16例(55.2%)接受了颞叶外大脑皮层切除术.结果:18例(62.1%)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包括80%的颞叶癫痫与50%的颞叶外癫痫.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史并不能成为此类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治疗的禁忌证.关键在于是否能确定致痫灶的位置,此外.患者感染的年龄以及感染后至首次癫痫发作潜伏期的时间长短为对预后有明显影响的因素.分期颅内皮层电极埋置能显著增加致痫灶的检出率,但并没有改善病灶切除的预后.
作者:王云鹏;张国君;蔡立新;遇涛;李勇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及1α-25-(OH)2D3诱导的致耐受树突状细胞(To1DC)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的疗效.方法:用地塞米松及lα-25-(OH)2D3诱导TolDC,光镜观察形态特点,流式检测细胞膜CD80、CD86水平.将To1DC腹腔注射给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观察症状并检测小鼠的血小板水平及血小板相关自身抗体.结果:地塞米松及lα-25-(OH)2D3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毛刺少、突起短,CD80、CD86水平低,符合To1DC的特点.To1DC治疗组小鼠血小板水平较模型组高(P<0.05),血小板相关自身抗体水平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地塞米松及1α-25-(OH)2D3诱导的To1DC能避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的血小板下降,血小板相关自身抗体减少,为其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黄睿;宋朝阳;王娅;武玉慧;张梅霞;郭坤元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a,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亚型分布与特点.方法:患者来自江西铜鼓、奉新、袁州三县区,HPV检测与分型方法为GP-PCR和基于序列分析的基因分型.结果:53例活检标本检出单一型HPV感染亚型3种共30例,其中11型15例(50.0%),6型13例(43.3%),16型2例(6.7%);总检出率56.6%(30/53),低危型(6/11型)28例占93.3%.结论:当地CA患者为HPV单一型别感染,HPV 11、6型为优势亚型.
作者:王海清;杨云;张飞凤;徐延香;周剑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患者女,25岁,已婚.2008年11月因右下腹胀痛,B超发现子宫肌瘤入院,行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病检示富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抗炎治疗1周后出院.2009年12月患者因月经淋漓不净,发现子宫肌瘤半个月再次入院,曾在外院B超示附件囊肿,我院复查B超示子宫肌瘤,宫内实质性占位,宫颈及子宫肌层多发、实性占位.妇检:宫颈肥大.光滑,宫体前位,孕3+个月大小,质硬,双侧附件无异常.术中探查:子宫孕3+个月大小,质硬,后壁可见4 cm×3 cm×3 cm大小突起,前壁与膀胱、腹膜相连,后壁与肠管、双附件粘连,直肠前壁5 cm×4 cm×3 cm大小形态不规则新生物,盆腔少许渗液,分离粘连.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尚士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尿肾损伤分子-1(Kim-1)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0年5-11月无锡人民医院心外科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符合入组标准的84例患者.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尿Kim-1及血肌酐(Scr)水平,根据AKI诊断标准将其分为AKI组及非AKI组进行分析.结果:AKI组Scr升高峰值出现在12~48 h,而尿Kim-1水平从术后2 h起便显著升高,且术后6 h后各时间点的尿Kim-1水平都显著高于非AKI组.经尿肌酐(Ucr)校正后,相应时间点的尿Kim-1/Ucr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术后2 h尿Kim-1和尿Kim-1/Ucr的界点值分别在300 ng/L和2.0 ng/mg时,诊断AKI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术后2 h尿Kim-1、尿Kim-1/Ucr可作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发生的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陈彩妹;王凉;李明秋;刘斌;祁真;刘晓斌;华佳;孙铸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腹泻患者中副溶血弧菌感染情况.方法:作为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监测的哨点医院,采集2009年下半年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以及对患者进行对症药物治疗及相关护理,标本转送疾控部门进行副溶血弧茵检测.结果:绝大部分患者门诊就诊后回家按医嘱用药、护理后很快康复;采集的腹泻患者1 599份粪标本中,15份为副溶血弧茵检测阳性;分离的15株副溶血弧菌,血清型以03:K6(46.67%)和04:K8(33.33%)为主;药敏试验呈现不同的耐药性.结论: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副溶血弧菌以03:K6和04:K8型为主要血清型.嘱患者注意休息、饮食,补充水、电解质,有针对性地进行皮肤护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及个人卫生健康宣教工作,对疾病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曾婉辉;何冬梅;柯碧霞;谭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的优势.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我科住院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非选择组52例行桡动脉穿刺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选择组48例行桡动脉穿刺选择性造影,观察两组手术在接受X线照射时间、操作时间、对比剂用量及并发症、确诊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选择组总计17例患者未完成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两组在x线照射时间[(1.02±0.26)min VS (2.62±0.37)minn]、手术操作时间[(3.16±0.46)min VS.(12.80±3.61)min]、对比剂用量[(20.12±5.35)mL VS.(38.16±8.78)mL]、确诊率(100% VS.64.58%)比较上,非选择组均明显优于选择组,并发症(3.85%VS.4.1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路径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在X线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并发症、确诊率方面存在优势.
作者:梁文学;王飞;杨鸿英;王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致病因子OipA与胃癌组织中p53、ras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OipA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60例胃癌组织为实验标本,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OipA,根据和OipA检测结果将其分为Hp感染阴性组(第1组)、Hp感染阳性且OipA阴性组(第2组)和Hp感染阳性且OipA阳性组(第3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胃癌组织中p53、ras蛋白的表达.结果:第3组的p53、ras 蛋白表达总阳性率和各等级表达量均高于第1组和第2组;其中第3组的p53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与第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第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的ras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与委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的p53、ras蛋白各等级表达量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1组与第2组的p53、ras蛋白表达和各等级表达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致病因子OipA增加胃癌组织中p53、ras蛋白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作者:吴文朝;徐雷鸣;赖运庆;文丽彬;汤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患者男,36岁,因骨盆及右小腿摔伤致疼痛、运动障碍3 h于2011年10月24 日 15:00入院.人院时,T36.5℃,P 102次/min,R 24次/min,BP90/60 mmHg,神志清楚,痛苦面容,右小腿肿胀、明显畸形,活动障碍,腹部轻微膨隆,腹肌稍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听诊肠鸣音减弱,骨盆挤压征及分离试验(+),会阴皮肤青紫,诉有尿意,但排尿困难,行导尿引流出鲜红色尿液50~60 mL后尿液颜色逐渐变淡.拍片示:双耻骨上下支骨折,左髂骨翼骨折,右胫骨中段粉碎性骨折.B超示:肝胆脾未见异常,胸腹腔未见明显积液及腹水.
作者:袁青;王声菊;黄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肛裂切除术、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体征不同,对98例肛裂患者行肛裂切除术治疗(肛裂切除术组),对86例肛裂患者行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组].结果:肛裂切除术组治愈88例(89.8%),好转10例(10.2%),平均住院时间7 d;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组治愈82例(95.3%),好转4例(4.7%),平均住院时间10.9 d.结论:肛裂切除术与肛裂Y-V成形术(纵切横缝术)在创口愈合、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各有优劣,根据患者体征不同而恰当选用,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梁学敏;简丽丝;林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50%[1].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也使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发生率相应增加.而产后出血中子宫收缩乏力是首要因素,占产后出血的70%一80%[2],且80%以上发生在产后2 h内.我院产科于2009年采用自我设计的子宫帽,运用机械压迫的原理,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并与采用欣母沛治疗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自制子宫帽防治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桂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单纯抗凝和溶栓治疗血栓复发率和血栓后遗症发生率高,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对17例该病患者采用导管取栓与介入综合治疗措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轲;王雅;马从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EPI-DWI序列上感兴趣区(ROI)对腰椎间盘ADC值测量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节段腰椎间盘平均ADC值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33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在1.5 T MR上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ADC图上分别放置两个大小不同的ROI(25、50 mm2).测量腰椎间盘中央区域的ADC值.结果:33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中30例获得较好椎间盘DWI,ROI=25 mm2时,150个腰椎间盘平均ADC值为(1.46±0.39)x10-3mm2/s,ROI=50 mm2时,150个腰椎间盘平均ADC值为(1.43±0.38)x10-3 mm2/s.不同大小ROI所测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不同解剖位置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健康志愿者腰椎间盘ADC值不受解剖位置的影响,但ROI大小可影响腰椎间盘ADC值测量.
作者:邓绍强;杨汉丰;杜勇;胡富碧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是一种新型高效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受体选择性高于可乐定,可广泛作用于哺乳动物的大脑,产生镇静、镇痛和抗交感作用.右美托咪啶早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这些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镇静,有的患者行呼吸机支持治疗也需要使用镇静药物来减轻气管内插管带来的不适.随着临床使用的增多,右美托咪啶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很多研究发现,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前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明显地降低气管内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射,改善插管条件.
作者:杜晓蓉;曾宪章;徐咏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近几年,随着医学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及癫痫外科学的迅猛发展使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致痫灶、治疗并控制癫痫成为现实.在接受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中50%以上病理诊断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不良(focal cortical dysplasias,FCD)[1],FCD 不仅是儿童癫痫手术常见的组织病理类型,亦是成人癫痫手术的第二大常见病因,其中33%~50%头皮脑电图不能定位,同时MRI亦无异常发现[2].FCD明确、合理的分类对于癫痫外科术前评估、手术计划的制定及术后疗效判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Taylor等(1971年)首次命名FCD以来,FCD的分类被不断更新,以下就FCD分类进展予以论述.
作者:高曲文;廖卫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早孕期妊娠反应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从FD的角度来认识早孕反应.方法:按照FD罗马Ⅲ标准纳入126例符合条件的早孕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分为轻、中、重度组各63、41和22例,基本症状为有早孕反应特征的恶心、呕吐、厌食、反酸和有FD特征的上腹痛、上腹烧灼、早饱、餐后饱胀.比较各组患者近3个月的症状发作程度和频率与受教育、职业及经济状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对重度患者作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查.结果:中、重度患者中FD 4种基本症状发生比例高于轻度患者(P<0.05).重度患者的年龄大、妊娠次数少、妊娠和病程时间均较短,而轻、中度患者间无明显差异.3组β-HCG均在正常范围,入选患者均存在与FD发生背景相关的精神-心理-社会生物背景.结论:早孕期妊娠反应与FD的病理生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廖常奎;胡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患者女,43岁,体质量56 kg.因右侧上颌骨囊肿并瘘道形成人院.患者贫血,无6个月以内的心肌梗死、心律不齐、急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肝炎、肝硬化等其他病史.入院后行各项检查.血常规显示患者白细胞及红细胞计数均偏低.凝血功能、心电图等余各项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胸透及胸片提示右中纵隔增宽,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主动脉病变.
作者:牛娟琴;韩月东;罗樱;郝晓东;杨晓萍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认识大脑皮层的功能,尽大可能保护皮层功能是神经外科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这一点在功能神经外科.尤其是癫痫外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切除癫痫灶与保护脑功能是癫痫外科的两大主题.精准的癫痫灶定位和皮层功能区定位是癫痫外科手术成功的前提.Penfield医生1954年出版的第一部关于癫痫的专著就定名为>,足见研究大脑皮层功能对于癫痫外科的重要性.其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更受到格外关注,为此,Penfield在1959年出版了他的另一部专著(Speech and brain-mechanisms>>,详细论述了包括语言在内的大脑皮层功能的定位与术中保护.
作者:遇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术后心电图变化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4-8月ACS介入术后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后治疗和复查随访,干预组除常规的术后治疗和复查随访外,在术后3个月、半年、1年复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介入术后个性化治疗、心理辅导和康复运动方案,指导患者用药和运动、工作及生活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半年、1年的生存质量.结果:在术后3个月干预组的生存质量SF-36及SA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半年和1年干预组的生存质量SF-36及SA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通过建立ACS介入术后生物-心理-社会的心脏康复模式,提前干预,及早预防并发症和新的不良心脏事件,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提高生存率,全面促进心脏康复,提高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郭望英;彭丽容;孙红梅;郭跃萍;程硕韬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在学术界,有关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热议的历久弥新的重要话题.分类是癫痫一切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石,围绕分类做出的任何更新都将会对基础和临床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的分类体系,还是用于癫痫术前评估的发作症状学分类(Semiological Seizure Classification,SSC)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体系都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力图能够完美而真实地反映癫痫的全貌.
作者:秦兵;段现来;廖卫平;臼井直敬;寺田清人;井上有史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