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马琼;孙素姣;王燕;段静娴;陈丽华

关键词:痤疮, 寻常, 强脉冲光, 胶原贴敷料
摘要: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强脉冲光治疗后使用胶原贴敷料两周;对照组39例,强脉冲光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的强脉冲光治疗.结果:治疗组痤疮皮损改善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P<0.05);治疗后皮肤干燥、潮红、瘙痒敏感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优于单纯强脉冲光治疗.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蛋白-能量摄入与死亡风险的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蛋白-能量摄入和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对我透析中心稳定血液透析98例患者采用3d饮食调查法进行基线饮食摄入蛋白-能量调查,以及主观营养评估、体测量、生化指标检测,追访3年,观察上述指标在继续透析组与死亡组之间的差异,评估饮食蛋白-能量摄入及其他指标与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者标准饮食蛋白摄入(NDPI)为(0.86±0.23)g/(kg·d),标准饮食能量摄入(NDEI)为(24.47±6.86)kcal/(kg ·d),继续透析组NDPI为(0.99±0.22)g/(kg·d),NDEI为(30.19±7.05) kcal/(kg·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主观营养情况及血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两组间亦存在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基线标准饮食能量摄入及主观营养情况等指标可能是死亡风险的预测因素.结论:3d饮食调查法得出的饮食蛋白-能量摄入可以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个独立的死亡风险预测指标,应给予重视及加以改善,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赵伟;朱宁;史均宝;张晓宇;郑丹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100例

    目的:评价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TU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共1100例BPH患者接受TUERP.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直肠指诊、经直肠前列腺B超、尿动力学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并进行IPSS及QOL评分.术后第1、3、6、12个月进行随访,此后每年随访.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6.7岁,术前前列腺平均重量67.7 g,平均剜除时间15.5 min,平均切碎时间46min,切除组织平均重量42.8 g,平均留置尿管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8 d及5.3d.平均随访时间4.3年,术后近期及远期Qmax,PVR,PSA,IPSS及QOL评分均明显改善.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是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它安全性高,疗效可靠,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前列腺增生症.

    作者:许凯;刘春晓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PiCCO在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老年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老年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中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将88例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PiCCO技术指导下EGDT,对照组按规常进行EGDT.记录两组患者6、24 h各项参数,6、24 h达标率及30 d病死率等参数.结果:治疗组6、24 h复苏液体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复苏24 h的MAP、CVP、ScvO2、每小时尿量、氧合指数(PaO2/FiO2)、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心排指数(CI)、6、24 h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乳酸浓度(Lac)、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30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O指导下液体复苏在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老年患者EGDT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宙;覃铁和;王首红;郭伟新;李汉彪;李洁;黄道政;梁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在PET/CT增强扫描中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PET/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进行PET/CT增强扫描的5 348例患者,静脉留置针4 848例,静脉输液针500例,比较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PET/CT检查中增强扫描的合格率,同时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高压注射过程中有无针头脱出,局部是否渗漏等情况.结果:静脉留置针4 848例检查者,增强扫描合格者4 801例(99.03%),主诉疼痛反应共有102例(2.10%),高压注射过程中针头脱出者3例(0.1%),造影剂渗漏46例(0.95%).静脉输液针500例检查者中,增强扫描合格者448例(89.6%)诉疼痛反应共有489例(97.8%)高压注射过程中针头脱出者20例(4.0%),造影剂渗漏32例(6.4%).结论:在PCT/CT增强扫描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明显提高增强扫描的合格率,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少针头脱出和造影剂渗漏,比使用静脉输液针具有显著的优越性,静脉留置针技术可以在PCT/CT增强扫描中广泛使用.

    作者:聂秋容;孙涛涛;王淑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联合检测血清HE4和CA125在卵巢癌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作为上皮性卵巢癌(EOC)标志物及联合检测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在卵巢癌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EOC患者(EOC组)、84例卵巢上皮类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和50例健康妇女(健康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HE4、CA125水平,并对其中47例EOC患者血清HE4、CA125水平进行随访.结果:EOC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HE4单项、CA125单项、HE4+CA12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4.62%、66.15%、93.85%,特异度分别为82.14%、60.71%、90.48%.EOC患者术前血清HE4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术后,Ⅲ~Ⅳ期EOC患者的HE4和CA125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随访的47例EOC患者中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者,HE4和CA125水平皆下降.联合检测时HE4和CA125浓度变化与病情发展之间的符合率为80.0%.结论:HE4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卵巢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HE4和CA125可用于EOC的早期诊断和术后病情监测,能很好地反映疾病发展趋势,对于预测EOC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晓翠;滕洪涛;张建海;殷红梅;余江;田向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盐霉素增强吉非替尼诱导人肺腺癌细胞株PC9凋亡作用

    目的:探讨盐霉素联合吉非替尼诱导人肺腺癌细胞株PC9凋亡作用.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MMP);比色法检测Caspase-3、8和9酶活性;Western blot分析细胞色素C、bcl-2、p-EGFR、p-Akt和p-ERK蛋白水平.结果:盐霉素与吉非替尼单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而两者合用则能更显著地抑制细胞增殖,且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盐霉素单独作用,细胞MMP显著下降,细胞内活性氧和Ca2+在短期显著升高,胞浆细胞色素C、Caspase-3、8和9酶活性均显著增加;吉非替尼单用则抑制p-EGFR、p-Akt和p-ERK蛋白表达,而对胞浆细胞色素C、Caspase-3、8和9酶活性影响较少.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联合用药组的Bcl-2、p-EGFR、p-Akt和p-ERK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盐霉素与吉非替尼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提高PC9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

    作者:曾葭;祝爱珍;刘成成;陈小宇;谭广销;刘革修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无症状肝功酶学指标异常的系统观察及在健康状况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亚健康体检人群肝功酶学指标的变化与轻度器质性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无明显各类疾病症状的健康体检者345名,体检项目包括:腹部超声检查,X光片及CT的检查,肝功酶学指标(ALT、AST、GGT).将健康体检者按三种酶异常情况分为4组:任意一种酶浓度异常组、任意两种酶浓度异常组、三种酶浓度均异常组、三种酶浓度均在参考值范围内组.结果:上述4组的超声、X片、CT异常的平均项目数分别为1.10; 1.73;1.73;1.86,可见随着酶异常项目的增多,体检超声、X片、CT异常项目数也增多.结论:酶异常与体检异常项目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无主观自觉症状的健康体检人群的肝功酶学指标异常可能与影像学检出之前的脏器轻度损伤有关联.

    作者:任飒爽;刘颖;马悦;刘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NC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缺血预适应组(IP组),右美托咪啶预处理组(DP组).所有大鼠均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设定心脏稳定15 min为基础值T0、缺血前即刻为T1、缺血30 min为T2、再灌注15、45、90、120 min分别为T3、T4、T5及T6.观察各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冠脉流出量(CF)、心率(HR)及左心室功能(LVDP和±dp/dtmax).结果:与NC组相比,在T2、T3、T4、T5、T6时间点,其余各组CF和左心室功能均降低(P<0.05);与IR组相比,在T2、T3、T4、T5、T6时间点,IP组和DP组左心室功能均升高(P<0.05);与IR组和IP组相比,在T2时间点,DP组CF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可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下左心室功能,对离体心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否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有关的确切机制不是很清楚,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鉴;屠伟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维持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的CA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归为腹膜透析组;同时,选取尚未开始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定量表(SSRS)测量社会支持状况,探讨CAPD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结果:腹膜透析组共纳入90例患者,对照组共纳入60例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腹膜透析组患者客观支持积分、主观支持积分、社会支持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主观支持主要来源于配偶,其次是其他家庭成员.结论:对CAPD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需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拓宽支持人群,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作者:唐杏明;邹朝晖;方慧苹;陈丽;关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高,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滥用抗菌药物,是预防超级病菌流行重要的手段.现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以2011年8月份我院3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作者:朱伟雄;刘晓娴;严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电动切割器在巨大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应用

    声带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常规手术方式是在支撑喉内镜或支撑喉显微镜下,以镰状刀先切开声带黏膜,再钳除息肉并修整创面,亦可采用激光等治疗[1],但后者有热传导反应使创面愈合慢及价格昂贵等缺点,而常规手术方式对多发性、基底广的巨大声带息肉较难确定准确的手术范围完整切除息肉组织及术中出血对手术造成了明显干扰.而支撑喉窥镜下利用电动切削器行喉吸引旋切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是一种安全、精确、有效、快速的喉功能微创手术方法.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采用支撑喉显微镜下利用喉电动切削器切除广基型及多发性巨大声带息肉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晓娟;李海同;钱林荣;骆云珍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3DTZE/9DTZ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抗结核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胸腺肽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后第6月末及第12个月末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6个月末,痰茵转阴率治疗组为78%,对照组为6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末,痰菌转阴率治疗组为89%,对照组为74%,病灶吸收显效率治疗组为92%,对照组为79%,空洞闭合率治疗组72.1%,对照组为53.0%,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有较好的增强作用,能明显促进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尊杰;符慧;黄钥藩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儿童并殖吸虫感染性胸腔积液12例

    目的:探讨儿童并殖吸虫(肺吸虫)感染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至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12例并殖吸虫感染性胸腔积液患儿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25~10.6岁,平均年龄(5.95±2.24)岁.结果:12例通过吡喹酮、胸腔穿刺抽液及留置胸腔闭式引流、剖胸探查等综合治疗.合并心包积液2例,1例予以心包穿刺抽液,另1例予以心包开窗引流术,合并前胸及胸背部包块各1例,分别予以手术切除.1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3个月,均痊愈.结论:并殖吸虫感染性胸腔积液与化脓性胸腔积液及结核性胸腔积液难以鉴别,诊断的明确有赖于详细的病史收集及实验室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及药物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作者:阳广贤;易立文;曾德斌;王敬华;刘平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妊娠前、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1173例骨密度检测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前、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骨密度,并分析结果.方法:对广州市荔湾区1 173例妊娠前、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进行骨密度分析,并参照1994年WHO制定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标准进行骨质疏松评判.结果:妊娠组与哺乳期组骨密度与妊娠前组比较均有所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妊娠组与哺乳期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也明显提高,后者发生几率更大.结论:妇女在妊娠期及哺乳期骨密度降低明显,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加.

    作者:欧阳穗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冠状动脉支架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据统计,中国的冠心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三大类.药物治疗通常用于早期的冠心病患者,它的治疗周期较长,见效较慢,副作用较大,但它是治疗冠心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对于后两种治疗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比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应用更普遍.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CABG比PCI更具有优势[2].然而,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和效率高的优势,因而成为治疗心血管狭窄引起的冠心病的一种主要方法.对于介入治疗,再狭窄是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支架的发展经历了4个重要的阶段,本文从支架的发展过程角度进行综述.

    作者:朱雨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三阴性、非三阴性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法对三阴性乳腺癌、非三阴性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进行VEGF-C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C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VEGF-C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30%(9/30);VEGF-C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更高表达,阳性表达率80%(20/25);VEGF-C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0/10),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阴性乳腺癌中VEGF-C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分期无关(P>0.05).非三阴性乳腺癌中VEGF-C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分期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状态有关(P<0.05).结论:VEGF-C的表达可能在促进非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起作用.

    作者:洪勇;范平;邱超学;张琴琴;王丽;唐澄海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95例耐多药结核菌株rpoB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MDR-TB菌株rpoB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方法:对95例MDR-TB菌株rpoB基因453-564位密码子片段进行PCR-直接测序.结果:95例MDR-TB菌株rpoB基因突变率91.58%.86例为点突变,1例插入突变,未发现缺失.常见位点为531 (63.22%)、526(20.69%)、516(9.20%).其中:单位点突变69例(80.23%),双位点突变16例(18.60%),三位点突变1例(1.17%).511位点突变常同时伴有其他位点突变(57.14%).结论:主要突变位点与国内外报道基本相同,但各位点所占比例具有地域差异;联合突变率较高,占19.54%.512位点插入(AGGAGC)突变可能为新突变类型.

    作者:苏雯婕;苏政军;孟繁荣;谭守勇;刘志辉;张言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微生物分布与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

    目的:了解和分析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细菌分布常态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为临床第一线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76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并伴有泌尿系感染的送检尿液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在76份样品中共分离出微生物84株,以革兰氏阴性茵属为主,占76.19%(64/84),而革兰氏阳性菌属只占23.81%(20/84);分离出的64株革兰氏阴性茵属中,肠道科细菌的构成比为73.44%(47/64);在革兰氏阳性茵属中,葡萄球菌属的构成比为85.00%(17/20),肠球菌属则有3株被检出(占15%).药敏试验除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基本上敏感外,其他细菌对各种药物呈现不同的抗药性.结论:对患有糖尿病并伴有泌尿系感染症状的患者,有必要作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避免不合理用药.

    作者:陈志成;吴龙章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利多卡因尿道表麻对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尿道冲洗表麻对全麻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胸腔镜手术成年患者100例,全麻诱导后留置尿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后试验组以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行尿道冲洗表麻,对照组以等量灭菌注射用水行尿道冲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情况及术后躁动、疼痛、身体舒适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在麻醉苏醒期的心率、血压情况及术后躁动、疼痛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尿道冲洗表麻可有效减少全麻诱导后留置尿管引起的术后躁动,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作者:董一女;丁红;林海洁;叶靖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不同植骨材料联合钉棒系统在胸腰椎结核植骨融合术的应用和比较

    目的:比较3种不同植骨材料联合钉棒系统在胸腰椎结核植骨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胸腰椎结核1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自体骨组(A组、40例),同种异体骨组(B组、40例),BMP重组骨组(C组、44例),比较术前、术后8、16、24个月的Cobb角变化,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Nakai评分情况.结果:A、C组Cobb角减少、融合率、临床疗效Nakai评分均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C两组间3个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MP重组骨或自体骨植骨融合基本等效,较同种异体骨融合快、成功率高,BMP重组骨移植对胸腰椎结核治疗效果肯定,无骨移植取材创伤,应优先考虑使用.

    作者:山富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