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地区肺心病26例血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分析

华毛

关键词:
摘要:高原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由于严重缺氧、感染、体循环瘀血等诱因,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时常伴有肾损害,如何早期发现,是临床非常关注的问题.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干预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分析

    由于早产儿肝脏不成熟,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因而对胆红素的代谢不完全,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而早产儿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高胆红素对其造成的损害,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毒害往往比足月儿更为严重.

    作者:衣楠林;李茜;石小湘;周闯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假性肠梗阻疗效分析

    肠道假性梗阻(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是具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肠梗阻证据的综合征,分急性和慢性两型.急性型多见于慢性疾患或老年病人.我院老年内科1995~2002年收治13例老年肠道假性梗阻,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忠霞;马贺军;李廷富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与ITP诊断关系探讨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表现指征,由于发病机理不同,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理也不同.

    作者:何路军;张虹;王毅;石翠英;刘静闪;赵志弘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鼻炎-哮喘联病

    变应性鼻炎(AR)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支气管哮喘(BA)是AR重要、常见的伴发病[1,2].

    作者:殷明德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5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严重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5例严重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措施.结果 20例痊愈,5例死亡,死亡率20%.结论严重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应采用机械正压通气为重点的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靳永欣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抗原肽处理相关运载体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皖籍汉族人抗原肽处理相关运载体(TAP)等位基因多态性及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低渗溶血法提取人血白细胞中的DNA,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其中三个位点的引物采用了错配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50例RA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血样进行TAP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寻找RA易感和抗性相关基因型.结果 TAP2 665-A和565-A在R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RA组TAP2以379-V、687-S、665-T及565-T为主,四种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A组379-I I(8%)、637-GG(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AP2-665、565在RA组都以纯合子TT(62%、70%)为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而对照组均以AA(80%、78%)为主,且显著高于RA组(P=0.000).结论皖籍汉族人TAP等位基因除具有与其他地方人群共同的多态性特点外,还具有有别于其他地区人种的自身特征.皖籍汉族人存在RA的易感和抗性TAP等位基因.

    作者:沈冲;叶冬青;翟金霞;黄芬;施晓明;陆伟;李向培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婴儿期心脏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方法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矫治术中的体外循环(CPB)方法.方法 2002年1月~2003年10月共对25例婴儿进行了CPB下的心内矫治术,月龄为(8.8±2.4)个月,体重平均(6.8±1.4)kg.采用中度低温高流量灌注,16例应用改良超滤技术.结果全组患儿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CPB时间(65.3±25.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1.3±19.4)min,围术期死亡3例.结论婴儿体外循环有其特殊性,根据患儿的体重、病情选用合适的灌注方式,合理的预充结合改良超滤技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孙兰英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通道县3398名小学生龋齿患病调查

    目的了解通道县小学生龋齿发病情况.方法常规临床检查记录方法.结果共调查了3398名小学生,患龋率为31.02%,龋均0.94,均高于1992年的结果.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侗族学生的患龋率为32.17%,高于汉族学生的26.98%(P<0.01);城镇(33.77%)农村(28.51%)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岁组患病率高(44.14%),12岁组低(15.20%).结论通道县小学生龋病呈上升趋势,应早期及时控制.

    作者:尹慧珍;吴刚能;段东兴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情况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目的监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产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方法用美国Microscan Walkway 40细菌分析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ESBLS确认试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385株G-菌中,ESBLS总检出率为18.9%,主要见于大肠埃希氏菌19.5%,肺炎克雷伯氏菌26.8%,产酸克雷伯氏菌15.6%,阴沟肠杆菌14.5%.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高.结论医院内应注重ESBLS的监测和报告,有效地控制ESBLS菌株在院内的播散和流行,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治疗由产ESBLS菌引起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作者:栗方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对顽固性功血治疗的探讨

    目的观察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MEA)治疗顽固性功血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采用英国Microsulis公司生产的微波子宫内膜消除仪,热凝破坏子宫内膜.结果 5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32s,治疗后近期月经量减少有效率达100%,远期有效率达91.4%.结论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治疗已无生育要求的顽固性功血安全,疗效好,减少子宫切除.

    作者:熊敏;曹雪霏;崔超美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纳洛酮治疗安定中毒48例

    自1998年,我院共收治安定中毒患者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宏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急诊室因伤害就诊病人的发生时间高峰分析

    目的探索急诊室所有伤害病例的就诊时间的规律性,以便为伤害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登记汕头市某医院急诊室所有伤害病例的就诊时间及发生情况,对1999年8月~2002年7月期间伤害病例的就诊时间进行分析,采用拟合优度χ2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及圆形分布的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期间,汕头市某医院急诊室外科就诊病例共有12866人,其中急诊伤害病例有11010例,占85.57%.伤害患者中以男性患者为主(占72.55%),对各月伤害发生后就诊于急诊室的患者例数分析,根据拟合优度χ2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及圆形分布这三种假设检验的结果,均显示出就诊伤害患者的分布不服从均匀分布,有季节聚集性,高峰日集中于6月.但需注意的是,经圆形分布分析,男、女性的角度离散程度指标r均较小,S较大(已接近角均值).结论急诊室所有伤害病例的就诊时间有一定规律,应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及控制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丽萍;崔华中;陈彬;王生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肝硬化腹水合并细菌性腹膜炎临床分析

    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李安云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从2例幼儿喉头异物致死谈该急症警示的健康教育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儿童.

    作者:盛明洋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利多卡因用于射频治疗功血96例临床分析

    功血是妇科常见病,是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存在[1].

    作者:刘念稚;徐岚;赵秀芝;田雪红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中医药在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重症胰腺炎(SAP)是普通外科急腹症中危重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

    作者:王玉波;薛晓刚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周期性三苯氧胺合并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分析

    目的探讨周期性三苯氧胺合并安宫黄体酮对症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症状.方法回顾分析23例周期性三苯氧胺合并安宫黄体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第一疗程第一周期对症治疗痛经的总有效率已达95.65%.结论周期性三苯氧胺和孕激素合并用药可短期内明显缓解子宫腺肌病的剧烈痛经症状,有助于年龄较大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保守治疗过渡到绝经期,减少以子宫腺肌病为指征的子宫切除术.

    作者:古伟文;连蔚;邓小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心痛定含化并按摩穴位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

    我院近三年来采用口含心痛定并按摩内关和合谷穴治疗顽固性呃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群中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0岁,回族,干部.

    作者:薛宝莲 刊期: 2003年第16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胰头癌壶腹部周围癌可切除性的评价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探讨胰头癌、壶腹部周围癌对胰周血管的浸润程度,评价胰腺癌手术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CDFI检查了35例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周围血管,采用胰肿瘤对血管的多普勒评分,分为:0分:肿瘤对血管无侵袭,1分:肿瘤侵袭血管<2cm;2分:肿瘤侵袭血管>2cm;3分:肿瘤包绕血管.结果 PDS与手术、病理对照,评分为0分的,肿瘤可切除,肿瘤旁癌组织浸润阴性,手术效果好,与手术和病理对照符合率90%;1~2分的,尽管部分肿瘤可切除,但大多数癌旁组织浸润阳性,预后差,术中符合率分别为66%、85%;3分:为手术禁忌证.结论应用CDFI可评价胰头癌和壶腹部周围癌的血管浸润程度,是评价手术可切除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胡淑芳 刊期: 2003年第16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