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在腺性膀胱炎术后的应用效果

木拉提·马合木提;张健;艾克拜尔·阿布拉;张李晓;安尼瓦尔·艾尔肯;杨念龙;阿里木·太来提

关键词:膀胱炎, 吉西他滨, 膀胱灌注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34例行膀胱镜检查,病理确诊为腺性膀胱炎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经尿道膀胱黏膜电切或/和电灼术,术后吉西他滨400 mg+生理盐水50 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周,此后改为每月1次共10次.结果:34例患者随访9~48个月,行膀胱镜检查正常,症状消失31例,有效率为91.18%.结论:经尿道电切或/和电灼术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在高龄患者肺癌侵犯胸壁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在高龄患者肺癌侵犯胸壁手术的应用体会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胸外科12例利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辅助手术治疗肺癌侵犯胸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术中利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对侵犯胸壁创面进行止血,并行射频消融处理,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7±1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96±96)mL,术中仅1例输血400 mL,术后24 h胸管引流量(181±66)mL.术后无患者入ICU.术后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30 d内患者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2)d.患者术后随访1~1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8个月,无局部肿瘤复发,生存质量良好.结论:术中利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辅助进行肺癌侵犯胸壁高龄患者的手术,术中出血少,并能起到对可能存在的胸壁残留癌组织进行射频消融处理的作用;手术切除过程安全可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良好.

    作者:曹守强;赵桂彬;张凯;董庆;韩敬泉;辛衍忠;闫宇博;崔键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测定非NAFLD组(A组60例)、轻度NAFLD组(B组60例)、中重度NAFLD组(C组52例)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血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作统计分析.结果:B、C组的BMI、WC、SBP、DBP、TG、LDL-C、FPG、2hPG、HOMA-IR均高于A组(P<0.05),B、C组HDL-C低于A组(P<0.01);C组BMI、WC、TG、2hPG、HOMA-IR较B组明显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NAFLD的病变程度与BMI(r=0.212,P< 0.05)、WC(r=0.209,P<0.05)、TG(r=0.547,P< 0.01)、2hPG(r=0.323,P< 0.01)、HOMA-IR(r=0.563,P< 0.01)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2hPG、TG和有脂肪肝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NAFLD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胰岛素抵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苏如婷;韩晓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宁夏汉族人群eNOS基因3个SNP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在宁夏地区汉族人群中eNOS基因3个SNP位点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204例EH患者及219例健康个体eNOS基因rs2070744(T> C)、rs1800780(A>G)和rs3918181 (A> G)共3个SNP位点检测.用x2检验比较病例组-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用SHEsis在线分析软件分析单倍型 结果:EH组和对照组间,rs1800780位点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rs2070744位点及rs3918181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3个SNP位点共检出8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TGA在对照组及EH患者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OR (95% CI)为1.549 (1.116 ~ 2.150).结论:单倍型TGA的出现可能会增加汉族EH的患病风险.

    作者:杨波;徐金瑞;纳小菲;李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膜炎患者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60例,分成血必净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血清内毒素(LPS)、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TNF-α、IFN-γ、IL-10、IL-8均于治疗后第4天上升达到峰值后下降,血必净组TNF-α、IL-8治疗8d时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IL-10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1).血必净组第4、8天的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4天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第4天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第8天时两组对比IL-10及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LPS均于治疗后持续下降,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均有明显差异(P<0.01),血必净组治疗第4、8天LP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早期释放,下调炎性递质水平,促进Th1应答,拮抗内毒素,从而促进炎症吸收及尽早康复.

    作者:胡敏涛;孙彤;裴豪;周红燕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生化指标与猝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猝死的理化因素. 方法:将我院冠心病监护室近一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猝死64例患者列为猝死组,同时收集2011年6-12月急性心肌梗死后病情稳定出院者69例归入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并整理,包括年龄、性别、心肌酶谱及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猝死组患者年龄高于对照组[(68.6±10.1)岁vs(61.7±14.0)岁,P<0.01];两组中男性年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67.7±10.7)岁vs(60.0±14.0)岁,P<0.05],而两组中女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70.8±8.5)岁vs (68.5±12.0)岁,P> 0.05].两组生化指标在白细胞总数、超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血肌酐(CRE)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脑尿钠肽(BNP)、尿素氮(BUN)、血糖(GLU)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其他指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年龄增加是影响心肌梗死预后的一个预测因子;血液指标的变化也可为患者预后提供预测依据

    作者:丁文茂;李岚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改良自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改良自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并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回顾眼内容物剜除联合Ⅰ期改良自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32例,随诊1年以上.结果:32例中发生并发症的有4例(12.5%),其中义眼台暴露1例(3.13%),结膜创口哆开2例(6.25%),结膜肉芽肿1例(3.13%).结论:眼内容物剜除联合Ⅰ期改良自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通过规范手术程序等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廖晓燕;黄丹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确诊的23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胸膜是否增厚分为2组:A组胸膜增厚组,B组未增厚组.根据胸水蛋白质的含量分为3组:a组蛋白质的含量< 50 g/L,b组50~60 g/L,c组>60 g/L.根据胸水吸收的时间分为3组:1组胸水吸收时间<2个月,2组2~4个月,3组>4个月.分析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与胸膜增厚、胸水吸收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A组与B组的蛋白质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225);a组胸膜增厚的发生率高于b组、c组(P=0.005、0.04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882);胸水不同吸收时间的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1组与2组、1组与3组、2组与3组之间P值分别为0.33、0.08、0.2).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蛋白质含量不会影响胸膜增厚、胸水吸收时间,对胸膜炎的预后没有影响.

    作者:彭德虎;石琳;罗立全;蔡智群;蒋蓬;林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改良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腹缺损

    目的:探讨以重建感觉的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12例12指拇指指腹缺损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cm× 1.0cm~3.O cm×2.5 cm;采用重建感觉的拇指桡背侧岛状皮瓣修复,供区植皮或直接“Z”字成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 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软,色泽好,无臃肿,两点辨别觉为5.0~8.0 mm.供区无明显挛缩,拇指功能根据TAM法评定,优1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2%.结论:该皮瓣不损伤拇指指动脉和指神经,术后拇指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拇指末节指腹缺损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

    作者:强力;顾黎明;沈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脑摄取平衡时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 mRNA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 (EAAT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杂种犬,雌雄不限,12~ 18个月,体重10 ~ 12 k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组(L组)和高剂量组(H组),每组6只.L组15 s内静脉注入丙泊酚5.5 mg/kg诱导,55 mg/(kg·h)恒速静注维持;H组15s内注入丙泊酚7.0 mg/kg诱导,70 mg/(kg·h)恒速静注维持.静注50 min时取颈内动、静脉血各2 mL后静注10% KCI注射液2 mg/kg处死L组和H组动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检测动、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C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快速静注10% KCl 2 mg/kg处死.3组均于无菌条件下解剖获取下丘脑、底丘脑、背侧丘脑、海马、脑桥、顶叶以及额叶组织,q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EAAT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丙泊酚静注50 min时,L组和H组丙泊酚血浆浓度(动脉-动脉,静脉-静脉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两组颈内动脉和静脉丙泊酚血浆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丘脑、海马和顶叶EAAT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L组和H组均较C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L组和H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丘脑等其他脑区EAAT2 mRNA的相对表达量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恒速静注50 min,犬脑摄取达到平衡状态;此时丙泊酚可显著上调下丘脑、海马和顶叶EAAT2 mRNA的表达,但不同剂量对其表达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李洋;林春水;古妙宁;杨晶晶;范钦;陈莺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不良反应.方法:对512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的治疗过程进行全程监测,治疗完成后继续电话随访2周~6年,平均25个月,记录其主诉,遇有不良反应的召回检查并进行处理.结果:512例中52例出现不良反应(10.16%):51例系轻微反应,其中36例系原过敏症状加剧,15例出现新的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消化系统及运动系统反应.1例严重过敏反应(0.2%),表现为过敏性紫癜.4~ 13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14~28岁组和29 ~ 50岁组,但14 ~ 28岁与29 ~ 50岁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过敏原为单品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二类品种和三类或以上品种者,二类品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三类或以上品种者.第2和3周发生不良反应者占不良反应人数的73.08%.结论:粉尘螨滴剂治疗出现不良反应与年龄有关,儿童易患;与过敏原种类多寡有关,过敏原品种越多,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越高;不良反应多出现在第2、3周.

    作者:刘红梅;钟凤如;熊雪蓉;叶卫东;刘兴华;刘霞;陈丽霞;邝见娉;梁美景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大龄腭裂患者语音训练的临床疗效及近期随访观察

    目的:提高大龄腭裂患者语音训练效果,强调训后随访观察的必要性.方法:选取32例腭裂(手术年龄≥6岁)修复术后1个月因语音障碍复诊的患者,通过针对性的语音训练及评估,并按照两个年龄组(年龄≤12岁,年龄>12岁)进行训后1、3、6个月的随访观察,对其语音清晰度分别再次记录评估.结果:大龄腭裂患者的语音清晰度由训前的(42.1±15.5)%提高至(89.2±7.4)%,差异具有极显著性,年龄≤12岁组与年龄> 12岁组训后1、3、6个月的语音清晰度随访结果分别为92.2±6.2与84.8±7.1、89.5±6.0与80.3±6.9和79.1±6.7与87.3±6.3,P=0.000 5,说明训后半年时间内两组患者语音清晰度均有所下降,但年龄≤12岁组训前、训后及后期观察的语音清晰度水平均高于年龄>12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针对性语音训练对于提高大龄腭裂患者的疗效确切,但训后的疗效稳定性稍差,需要定期复查并及时修正训练方案.

    作者:翟瑛;靳利敏;李峰;李新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外源性硫化氢单独或联合131I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单独或联合131I照射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在γ射线中增敏或拮抗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1 500μmol/L硫氢化钠(NaHS)单独或联合0.3 mCi的131I作用于细胞;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Hoechst 33342/PI双染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及细胞凋亡.结果:NaHS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使其阻滞于G0/G1期,G2/M期百分率则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NaHS联合131I作用于细胞96h,与131I照射组比较:照射时间≥2h时细胞凋亡率及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并呈照射时间依赖性.结论:外源性H2S抑制MCF-7细胞增殖,但未能诱导明显凋亡;H2S增加MCF-7细胞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可能与其使细胞G2/M期显著减少相关.

    作者:林嘉莹;武兆忠;苏杭;闵志群;杨春涛;李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4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骶椎结核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4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89例腰骶椎结核患者,分别采用CT引导下经皮微创术(A组),单纯腹膜外前入路病灶清除术(B组),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C组),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D组).分别记录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等进行疗效评估.结果:A、B组与各组在手术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C、D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各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获得平均26.5个月随访,均达临床治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Chen等疗效评定标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技术与各开放手术疗效相近,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传统各术式差异不明显,应根据个体情况个性化选择.

    作者:陆晓生;彭昊;凌尚准;韦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个性化鼻模在唇裂整复术后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个性化鼻模在唇裂整复术后鼻畸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单侧唇裂患儿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例,手术后1周开始持续佩戴鼻模3~6个月.对照组15例术后不使用鼻模.两组患儿均在术后1年复诊,由评价小组评价鼻外形.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以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儿终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鼻外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个性化鼻模符合鼻部的生物学原理和解剖特点,通过长期、持续、温和、有方向性的外力来维持手术效果,能有效改善鼻外形.

    作者:崔颖秋;王洪涛;邓利琴;余乔立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与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影响出血风险的因素.方法:分析我院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87例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优势,同时分析PCNL术中、术后出血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87例PCNL手术均成功,PCNL取石法对肾鹿角形结石、多发结石等复杂性肾结石治疗效果明显提高;PCNL取石法影响出血的主要因素分别有肾功能不全、结石类型、糖尿病.结论: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比其他治疗方法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对肾鹿角形结石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在术中和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中,结石类型是主要影响因素,可明显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马德权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传统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传统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 1年9月我科69例鼻前庭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3例行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揭盖组),36例行唇龈沟径路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唇龈沟组).结果:唇龈沟组有2例术后复发,揭盖组有3例术后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揭盖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患者反应、伤口疼痛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唇龈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轻等优点,且复发率与唇龈沟径路手术相当,故可作为鼻前庭囊肿治疗的首选.

    作者:李先辉;陈崇喜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宫颈癌术前3种不同途径辅助化疗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3种用药途径对宫颈癌术前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我院1996-2010年期间收住巨块型宫颈癌Ⅰb2~Ⅱb期患者1 175例,术前均辅助化疗.观察化疗后的肿瘤缓解情况、肿瘤缩小率及不良反应、并发症、术中出血以及手术切除率.结果:腹壁下动脉插管灌注组行手术256例,介入组352例,静脉化疗组287例;腹壁下动脉组及介入组的肿瘤缓解情况、肿瘤缩小率、出血量均优于静脉化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术前化疗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不良反应,以静脉化疗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降低费用.

    作者:毛雪梅;周丽红;金卓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与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与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TBEA)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55例TCRE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40例TBEA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少量月经及点滴月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CRE治疗功血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夏伟兰;张广亮;张晓丽;黄莉萍;何警予;曹世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毫针蝶骨电极及日间睡眠诱发试验在颞叶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蝶骨电极与日间睡眠诱发试验在颞叶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诊断颞叶癫痫的患者依次进行常规头皮电极、蝶骨电极以及日间睡眠诱发脑电图描记,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常规加蝶骨电极脑电图的癫痫波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P<0.01);日间睡眠脑电图的局限性异常率与癫痫波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P<0.01);在睡眠诱发中检出癫痫波的45例患者中,37例癫痫波发生在NREM睡眠Ⅰ~Ⅱ期,占82.2%.结论:脑电图在颞叶癫痫诊断中至关重要,加做蝶骨电极及睡眠诱发脑电图可比常规脑电图提高诊断阳性率.

    作者:谢旭芳;熊英琼;邹冬琴;吴晓牧;张昆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多胺类似物四丁基丙二胺对人A549肺癌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多胺类似物四丁基丙二胺(tetrabutyl propanediamine,TBP)对人A549肺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能力和多胺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T法用于分析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用于分析细胞周期;QT-RT-PCR技术用于分析多胺代谢酶的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用于检测细胞内多胺含量.结果:TBP处理A549细胞后导致:(1)显著抑制人A549细胞增殖,其抑制效应呈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2)G1期和G2期细胞显著减少,但S期细胞显著性增加;(3)显著诱导多胺降解代谢限速酶SSAT的表达,但对其他酶影响较小;(4)细胞内多胺含量显著性下降.结论:上述研究结果提示TBP具有抑制人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药理活性,有作为肺癌治疗药物的潜在临床应用前景.其机制可能与干扰DNA复制、抑制细胞周期和降低细胞内多胺水平相关.

    作者:龚裴培;韩钰;张贺吉;张军;王艳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