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宇;周兴;陈志光;邓振农
目的:借助超声技术可以提供实时图像的特点,探讨小儿下肢止血带适宜充气压力.方法:将100例行下肢手术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在超声图像指导下向止血带气囊内充气,以腘动脉搏动消失、血流阻断为标准;对照组以缚扎止血带处患肢周径的0.7作为气囊充气压力值.比较两组止血带效果和止血带副损伤.结果:两组止血带效果均满意,实验组气囊充气压力低于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技术用于小儿下肢气囊止血带适充气压力的判断,方法科学,效果满意,副损伤发生率低.
作者:唐芳;尤慧;董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及不同载体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beagle犬8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1磨牙.3个月后,植入种植体,并在颊侧形成骨缺损,分别置入两种不同浓度rhBMP-2的珊瑚羟基磷灰石人造骨(CHA)或可吸收胶原海绵(ACS).种植体植入后2、4、8、12周,各处死2只实验犬,获取含种植体骨标本,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随时间延长,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内新生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不断增加.CHA空白和ACS空白组形成的新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较低.而4个rhBMP-2组所形成的新骨高度、新骨面积和骨-种植体结合率均较空白组明显增加.空白组与rhBMP-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个rhBMP-2组之间以及两个空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hBMP-2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内的骨组织再生并与种植体表面较好地结合.ACS和CHA都能作为rhBMP-2的载体材料.
作者:黄元瑾;章锦才;刘曙光;蔡德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患者女,60岁.因左下肢疼痛5 d,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2 d于2009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5 d前活动后出现左下肢疼痛,继之出现双下肢无力,尚能行走.期间注射后1次狂犬疫苗,此后症状进行性加重,不能行走并出现大小便困难,发热,体温波动在37.8 ~ 39.7℃.无饮水反呛、吞咽困难及双上肢无力.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
作者:尚芙蓉;黄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网瘾青年颈椎X线平片资料,为社区网瘾青年颈椎病提供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社区167名网瘾青年到我院行颈椎X线平片检查的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7例网瘾青年中5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X线平片改变,其中曲度改变39例(66.1%)、颈椎失稳21例(35.6%)、椎小关节退变12例(20.3%)、韧带钙化8例(13.6%)、椎间孔改变6例(10.2%)、椎体退变5例(8.5%),部分青年已经产生临床症状.结论:网瘾青年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盯视电脑屏幕,缺少必要运动和休息,易产生颈椎病,当其X线平片上有曲度变直、反张、侧弯、椎体旋转不良(双边征)、椎体滑移等特征性征象时,应结合临床表现,早期做出诊断.
作者:黎坤境;黄勇;蓝健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eent assay,IF)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相关性及对比分析.方法:IF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异的荧光核型为阳性;ELISA法按说明书操作,浓度≥18 U/mL为阳性,12 ~ 18U/mL为可疑,≤12 U/mL为阴性.结果:检测临床疑似自身免疫患者血清138份,IF法阳性50份,阴性88份,阳性率36.23%,ELISA法阳性78份,阴性60份,阳性率56.52%.经卡方检验 P < 0.01.其中IF法样本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检测浓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99.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差异有显著性,ELISA法敏感度明显高于IF法.同时,IF法样本血清抗核抗体血清稀释倍数与ELISA法的浓度呈一定相关性.
作者:夏勇;李齐光;唐希才;邱志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结肠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30例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和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含量,用放射免疫法分析CEA含量,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RP 含量并用Beckman 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结肠癌组患者VEGF、CEA和CRP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良性病变组VEG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CRP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肠癌组VEGF和CEA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P < 0.05).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5.6%、66.8%和93.2%.结论:血清VEGF、CEA和CRP联合检测可提高结肠癌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为结肠癌患者术前临床诊治和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伍尚标;陈戎;苏榕;李志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整合视听持续性操作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 )在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在深圳市学龄儿童健康调查中家长有注意缺陷或多动之主诉及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小儿神经专科门诊中以注意缺陷或多动之主诉就诊的220例儿童按是否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4 版(DSM-Ⅳ) ADHD诊断标准及Conners多动(症)指数评分标准分为DSM-Ⅳ+ Conners组、DSM-Ⅳ组、Conners组及非ADHD组,均进行IVA-CPT,分析其在AD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DSM-Ⅳ + Conners组130例,IVA-CPT异常118例(90.77%);DSM-IV组36例,IVA-CPT异常 29例(80.56%);Conners组31例,IVA-CPT异常26 例(83.87%),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5).非ADHD组23例,IVA-CPT异常4例(17.39%),与DSM-Ⅳ + Conners组、DSM-Ⅳ组及Conners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5).结论:IVA-CPT作为一种客观检查方法,有助于ADHD的正确诊断.
作者:杨春何;周克英;黄若谷;高美好;张蔚;陈言钊;张小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正视人群夜间近视转换与高阶像差的相互关系,探讨夜间近视转换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正视受试者60名,在明、暗状态自然瞳孔下利用Tracey波前像差仪测量各组像差及客观验光,并比较高阶像差和客观验光等效球镜值的变化,分析高阶像差与夜间近视的相互关系.结果:正视人群暗视条件下会出现大约-0.22D的近视.暗视条件下人眼高阶像差随着瞳孔的增大而成倍增高,其中球差增加3.5倍,彗差增加约1.3倍,高阶像差均方根增加约1.3倍.暗视条件下出现的近视与球差、彗差、高阶像差均方根的增大成正相关.结论:正视人眼暗视条件下会出现大约-0.22D的近视,而解决这种问题的本质在于消除暗视条件下增加的高阶像差.
作者:孙金涛;王勤美;陈世豪;安萌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沙门菌毒力岛基因invA在不同血清型的基因变异和耐环丙沙星菌株中基因突变情况,及环丙沙星对沙门菌生长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6个血清型的40株沙门菌的环丙沙星MIC;采用多阶段筛选法对敏感菌株诱导环丙沙星耐药株;对invA基因进行测序比对,分析其基因变异和突变情况;测定诱导前后沙门菌的生长曲线.结果: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其invA基因序列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但均属于沉默突变;环丙沙星耐药株未发现invA基因突变或缺失;环丙沙星诱导后沙门菌的生长能力明显减弱(P < 0.001).结论:invA基因在不同血清型的变异,说明沙门菌的毒力仍在进化中;环丙沙星未引起invA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但可使沙门菌的生长能力下降.
作者:王玉平;李俊萍;陈亚;吴永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膀胱血块填塞系泌尿生殖系统常见急症,是泌尿外科手术如:前列腺切除术,膀胱镜检、膀胱手术等常见并发症,少数患者甚至是在膀胱腔内药物灌注化疗、肾穿刺活检术后及产后出现膀胱出血.常因血块填塞而致排尿梗阻,血块刺激膀胱收缩出现剧烈腹痛.
作者:张鑫圣;张颖;郑建萍;刘世雄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多见的传染病,是以口腔炎、手足等处皮疹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易在婴幼儿中发生流行,现将我科2010年收治的手足口病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董显燕;黄郁波;廖林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麦考酚钠在临床使用与吗替麦考酚酯的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肾移植患者,随机使用麦考酚钠肠溶片(enteric-coated mycophenolate sodium,EC-MPS)或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收集术后6个月内临床资料,分析两种药物的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肾移植后6 个月内EC-MPS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失功或死亡共2例(13.3%),MMF组3例(20.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患者急性排斥反应(6.7% vs.13.3%)和需要治疗的急性排斥反应(6.7% vs.13.3%)的比例在EC-MPS组均低于MMF组,但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EC-MPS组有8例(53.3%)发生了至少一起不良事件,MMF 组为10例(66.7%),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 0.05).但EC-MPS组发生感染(26.7% vs.33.3%)和重度感染(13.3% vs.20.0%)的患者比例均存在低于MMF组的趋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同时,尽管EC-MPS组与MMF的胃肠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3.3% vs.33.3%),但EC-MPS组无1例患者发生重度胃肠道不良事件、MMF组有2例患者发生了重度胃肠道不良事件,而且EC-MPS组发生导致试验药物减量或停药的胃肠道不良事件患者的比例低于MMF组.结论:本研究证实EC-MPS在治疗早期中国肾移植受者的6个月内,其疗效与MMF相当,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EC-MPS在临床应用中是否具有比MMF更好的优势,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段斌;孙建国;罗永康;杜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在人工流产术前分别口服米索前列醇与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0例早孕妇女分为两组,A组为米索前列醇组,在人工流产前2 h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0.4 mg.B组为利多卡因组,术前用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宫颈旁4、8点钟处各注射2.5 mL约5 min后手术,观察术中宫颈松弛、镇痛效果等.结果:术中宫颈松弛程度,A组与B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尤其在显效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 0.01);A组与B组镇痛效果比较,两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A组与B组均对宫颈松弛与镇痛效果满意,两组方法安全、简便、有效,适宜在基层单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采用,尤其以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更受施术者及受术者接受,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5-2010年期间长时间机械通气全麻患者50例[排除术前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的患者].手术时间均在6 h以上.随机分为两组:前列地尔组(K组),对照组(C组),每组25例.麻醉前开放静脉通路,K组在麻醉诱导前和术毕分别将前列地尔10 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后静脉缓慢泵注(30 min内泵完);C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24 h检测以下项目:(1)VT、PAWpeam、PEEP、呼吸次数等,并计算肺有效动态顺应性(Cdyn);(2)桡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O2、P(A-a)O2、HCT,并计算氧合指数(OI);(3)以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和人肺泡表面活性特异蛋白D(SP-D);(4)记录术后7 d内患者出现ARDS/ALI等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和预后.结果:与C组比较:(1)K组术中的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气道阻力下降,肺顺应性增高;(2)PO2和OI升高,而P(A-a)O2降低;(3)TNF-α和SP-D降低;(4)术后ALI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前列地尔对围术期机械通气肺损伤具有肺保护作用.
作者:陈立新;刘德昭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脑白质损害(WMD)大鼠皮质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ion protein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2日龄新生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FDP组(13只)、生理盐水组(12只)及WMD组(13只),后3组通过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吸入氧体积浓度为6%的氮氧混合气,制作新生大鼠WMD模型,分别进行相应的实验干预.损伤后第7天和14天时将大鼠处死,取脑组织应用Western Blots方法检测皮质GAP-43的表达,损伤后30 d进行感觉运动功能检测,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FDP组感觉运动功能较WMD组和生理盐水组有明显改善(P < 0.01或P < 0.05).WMD组、生理盐水组和FDP组皮质GAP-43的表达在干预后7 d时高于对照组,在14 d时FDP组高于WMD组、生理盐组和对照组(P < 0.01).结论:FDP可以上调WMD大鼠皮质GAP-43表达,改善WMD大鼠的脑功能.
作者:张征宇;袁宝莉;邓素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切口皮肤缝合因部位不同而缝合方法不尽相同,常采用丝线间断缝合,但因产生线脚压痕而影响美观,且拆线时疼痛强度大,笔者自2001年3月至2010年10月在876例中小手术中,切口皮肤层均采用皮下连续缝合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春明;何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本院儿科住院患儿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科住院泌尿系感染患儿的中段尿培养997份.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用天地人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分离的纯菌株进行菌株鉴定,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了敏感试验.结果:尿培养中分离出排前6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磷霉素、美洛培南、呋喃妥因较敏感,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次为屎肠球菌,以往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常用药物如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等已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为准确诊断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沈红;王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患者男,91岁,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胸闷气促5年,加重10余天入院呼吸科.查体:神志清,口唇微绀,血压156/76 mmHg,心率76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体温36.7℃,呼吸30次/min,气管居中,桶状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两肺呼吸音低,两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两下肢水肿明显.入院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房颤;(4)高血压;(5)心功能不全.
作者:林丽萍;王荷特;钱成环;朱云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观察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株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靶向hTERT基因的微小RNA(miRNA),构建4个重组表达质粒并转染人胆囊癌GBC-SD细胞株.48 h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TERT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靶向hTERT的4个重组质粒转染组的hTERT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 < 0.01).结论:靶向hTERT基因的特异性miRNA表达载体能有效地下调GBC-SD细胞中hTER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作者:吴斌全;邹敏;刘会春;鲁正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E)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SE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近3年来收治的56例SE患儿的病因、发病年龄、发作类型、惊厥持续时间及控制时间、相关辅助检查、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影响SE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病年龄以3岁以内多见,以症状性病因常见,往往由治疗不规则及感染等诱发,发作类型大部分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SE).出院时发作终止49例,发作减少5例,持续发作2例,其中发作持续时间≤60 min、使用咪唑安定持续静滴治疗者,近期疗效较好(P < 0.05).结论:SE患儿发病年龄以3岁以内多见,症状性病因常见,往往由不规则服用抗癫痫药物及感染诱发,发作类型大部分为CSE.发作持续时间、治疗方案与SE近期疗效密切相关(P < 0.05).
作者:黄月艳;秦炯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