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莎莎;邓晓;吴志诚
患者男,65岁.主因左胸、左腰背部簇集性水疱伴疼痛1周,全身泛发水痘样皮损伴瘙痒2 d就诊.就诊前1周左腰背部出现不规则红斑,很快红班上出现簇集性水疱,次日左胸部亦出现类似皮损,局部疼痛明显,5 d后全身皮肤泛发丘疹、水疱,轻度瘙痒.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8.8℃,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肿瘤标记物、胸片、腹部彩超均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左胸部、左腰背部多片不规则红斑,红斑上群集绿豆至蚕豆大水疱、脓疱,部分脓疱融合呈脓湖,皮损呈带状分布,未超过前后中线,全身散在绿豆大小红色丘疹、水疱,周围有红晕.诊断:播散性带状疱疹.
作者:周立奉;路荣;茆建国;刘海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采用X-tube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病例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28~36岁,平均31岁;病程2~9个月,平均5个月;疗效评价依据Mac Nab腰腿痛评价标准以及改良Prolo功能评分标准.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手术时间2.5~3 h.平均2.7 h;出血量200~280 mL,平均250 mL;下地活动时间4~7 d,平均5 d;2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Mac_Nab标准疗效很好17例,占63%,好6例,占22.2%.轻度好转4例,占14.8%,无一例复发再次手术.术前Prolo功能评分平均为(10.5±1.6)分.改良Prolo评分平均为(17.0±0.9)分.结论: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X-tube通道经椎间孔融合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以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陈育岳;隋文渊;石林;王建华;夏虹;尹庆水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对T细胞端粒长度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EA、K562细胞、SEA联合K562细胞以及抗CD3单克隆抗体分别刺激脐带血单核细胞,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端粒、hTERT及IL-7R表达.结果:SEA组、K562细胞组、SEA联合K562细胞组及抗CD3单抗组活化T细胞的端粒相对长度比值为1.63±0.08、1.06±0.06、3.24±0.61、1.37±0.07:hTERT的表达差异倍数为1.88±0.07、1.95±0.05、3.93±0.23、1.30±0.06;IL-7R表达差并倍数为6.61±0.52、12.81±0.34、17.42±0.50、4.87±0.66;SEA联合K562细胞组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SEA组对端粒长度影响大于单纯K562细胞组.结论:超抗原SEA可以直接刺激T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及上调表达IL-7R,联合特异性抗原K562细胞株诱导T细胞活化上调效果更明显.
作者:秦雅楠;王冠明;张鹏;林晨;高永鹏;田红霞;李扬秋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结果: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26.2%.年龄、手术性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其中手术性质、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前应全面检查,尽量避免单纯探查手术和姑息手术.手术应强调规范化与个体化兼顾的原则,加强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积极防治呼吸系统并发症.
作者:邓国明;张开鄂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十分常见的骨折,目前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已取得满意的疗效,我科自2007年8月至2009年11月收治3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采用掌侧入路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郭东辉;石国君;侯秀秀;王红玉;杨毅杰;韩广普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关节镜辅助治疗23例内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的踝关节进行术后及随访时的临床评估.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7~24个月),术后骨折复位内固定良好,无骨折不愈合,术后功能恢复良好.AOFAS评分:优16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1.3%.结论:利用踝关节镜监视下辅助治疗内踝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踝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谢杰;黄彰;熊高鑫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患者男,54岁,因吞咽困难10 d于2011年4月1日入院治疗.患者10 d前开始出现进食米饭哽噎感,伴左侧肩胛部轻度酸痛.胃镜示:距门齿30 cm处,食管壁见黏膜巨大隆起,大小约6cm×4 cm,活检质脆易出血,考虑食管癌.钡餐造影示:食管中段充盈缺损,管壁僵硬,黏膜中段破坏,考虑为食管癌可能性大.行根治性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空肠造瘘术,术中见食管中段奇静脉下一肿块,约4 cm×3 cm×3 cm,质硬,与奇静脉及主动脉粘连,上段食管扩张,下肺静脉旁及隆突下淋巴组织肿大.术后送常规病理检查,巨检:食管一段,长11 cm.距一端3 cm处见-5 cm×2.5 cm×2 cm大小隆起型肿物,境界清楚,肿物切面灰白,实性,质较硬.
作者:邱莎莎;邓晓;吴志诚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硬支气管镜检查在儿童迁延性肺炎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住院的48例儿童迁延性肺炎并接受硬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硬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内分泌物堵塞,予吸出分泌物并用生理盐水罐洗,13例患者经硬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并取出外源性异物,全部经纤支镜取出.2例患者经硬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纤维素性支气管炎,1例患者经硬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内干酪样物,考虑支气管内膜结核.结论:迁延性肺炎患者,病因复杂.容易被误诊和漏诊,硬支气管镜检查是明确迁延性肺炎病因的重要手段,可提供直接的诊断依据.同时硬支气管镜检查对迁延性肺炎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作者:龙松良;赵斯君;贺定华;李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具有显著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细胞遗传学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随着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预后相关因素被确认:如KIT、FLT3、NPM1和CEBPA等基因突变:微阵列技术也确认了一些与预后相关的独特的基因表达特征;microRNA的表达、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和DNA甲基化特征也发现了一些重要的AML预后亚型.这些新的预后相关因素的发现不仅对AML的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治疗指导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结合蛋白质图谱也确定了一些新的信号通路和治疗靶点,为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在此本文将阐述一些新的与AML预后相关的基因改变.
作者:武玉慧;涂三芳;郭坤元;李玉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皮片移植是烧伤科治疗创面愈合常用的手段之一,能达到永久覆盖创面.刃厚皮片是其中常运用的,皮片厚约0.15~0.3 mm,除表皮外还有薄层真皮,其优点是容易存活.但是供皮区会形成相应创面,选用合适的创面覆盖物促进供皮区创面的愈合对治疗烧伤患者,特别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凡士林纱布是常用于供皮区创面,一般10~14 d刃厚皮供皮区能愈合,其缺点是凡士林纱布与创面黏合牢固,不易去除,而且强行去除可能破坏新生上皮,导致创面疼痛和出血,不利于供皮区创面愈合.本研究选用一种新型敷料痊愈妥应用于供皮区,通过与传统的凡士林油纱布比较对其进行评价.
作者:汪乐;林雪松;黄璐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在不同照射强度下血卟啉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鼠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制备Hp相关性胃炎动物模型,分为A1和A2组,应用血卟啉衍生物(HpD)进行灌胃,C组(感染对照组),应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3个感染组按顺序(A1,A2,C)均给予波长630nm输出功率分别为50、100、100 mW/cm2经灌胃器照射,能量密度累积15 J/cm2,非感染对照组(D组)未经PDT照射.照射后4周,处死所有小鼠,取胃窦和胃体部组织,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改良吉姆萨染色及H-E病理染色.结果:经PDT处理后,结合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改良吉姆萨染色结果显示A2组Hp阴性率为73.33%(P<0.05).H-E病理染色显示各感染组经PDT治疗后炎症明显减轻,非感染组经PDT治疗后可见轻微炎症反应.结论:PDT能明显减轻Hp相关性胃炎的炎症程度,并可杀灭Hp,不损伤正常胃黏膜.
作者:刘会领;罗雁;邹满意;梅玫;陆伟 刊期: 2011年第22期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是一类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的生长因子,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在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TGF-β以无活性pro-TGF-β形式产生,需活化才具生物学活性.其活化主要涉及两步.第一步:pro-TGF-β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加工形成latent TGF-β,此过程主要涉及到弗林蛋白酶(Furin)对pro-TGF-β的加工催化,以及Emilinl的负向调节.第二步:latent TGF-β在血小板反应素-1(TSP-1)等蛋白作用下裂解释放活性TGF-β二聚体,此过程受到HSP90β负向调节.进一步了解TGF-β的活化机制有利于从分子水平上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及TGF-β的生物学应用.
作者:刘怡菲;刘先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尤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难治的并发症,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肾性骨病的重要因素.高磷血症与冠脉病变、心瓣膜钙化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亦密切相关,严重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1-2].现已普遍认识到有效的降磷治疗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现就近年来高磷血症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俊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例1男,3岁.出生后不久其家人察觉患儿左肩高于右肩,1岁时出现斜颈,此后左肩关节活动受限.追溯病史患儿系自然分娩、顺产,无产伤,无家族病史,属地为非地方病高发区.体检:左侧肩胛骨位置较高,肩胛上角约平第6颈椎,肩关节外展受限.临床拟诊:Sprengel畸形,需CT检查.
作者:刘海洋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除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外的另一个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SHPT患者冠心病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与非SHPT患者有所不同,而透析患者与非透析患者其冠心病治疗的效果和风险也存在差别,下面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论述.
作者:李卓;梁馨苓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直肠肿瘤患者进行直肠肿瘤数字解剖模型构建及三维图像构建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直肠癌和直肠息肉患者36例,行肠道准备后使用CT进行薄层扫描及数字模型构建;手术后取患者病理标本,将二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病变部位主要表现为局部突起、凹陷及肠管狭窄,可用于分析肿痛与周围结构的相互有关系,重建的三维图像与直肠肿瘤大体标本一致性较高.结论:此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肿瘤的整体形态,更好地分析其与周围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有利于指导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俞金龙;黄宗海;崔春晖;黄淑馨;史福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对氧磷酶-1(PON-1)活性水平的变化在心脏x综合征(CSX)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CSX患者64例,非心脏X综合征(NCSX)组患者32例:(1)观察各组血清PON-1活性;(2)64例CSX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常规治疗)和治疗组(n=3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睡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ON-1活性.结果:CSX患者血清PON-1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NCSX组(均P<0.01).CSX组中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ON-1活性明显高于CSX组中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论:PON-1活性降低与CSX的发生有一定关系,阿托伐他汀可升高CSX患者血清PON-1活性.
作者:阳跃忠;孟照娜 刊期: 2011年第22期
营养不良是维持性透析患者临床上常见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23%~73%,营养不良可以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频发感染、贫血加重甚至造成患者的住院率及死亡率升高[1].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包括蛋白质营养不良、热量营养不良以及两者都存在即混合性营养不良,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仍然是首要因素.
作者:刘岩;谭荣韶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对骨性关节炎(OA)患者关节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72例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治疗5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关节液中TNF-α、hs-CRP和MMP-3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液中TNF-α、hs-CRP和MMP-3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患者关节液中TNF-α、hs-CRP和MMP-3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能够减少OA患者关节液中TNF-α、hs-CRP和MMP-3的含量,延缓关节软骨退变的进程.
作者:吴斌;朱宁;邓明艳;毛静;张小莲;梁彩霞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麻醉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体质指数选择门诊无痛胃镜肥胖患者13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6例.A组静脉予1 mg咪唑安定,舒芬太尼5μg,待患者镇静后缓慢推注异丙酚1~1.5 mg/kg;B组患者缓慢静推异丙酚2~2.5 mg/kg.术中如有体动反应,追加异丙酚0.5~1 mg/kg.监测患者的麻醉效果、呼吸循环变化、诱导时间、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及认知力恢复的时间,术中及苏醒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与A组相比,B组在诱导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认知力恢复的时间和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以应用于临床,但异丙酚-舒芬太尼-咪唑安定复合用药组更适合肥胖患者的无痛胃镜检查.
作者:舒丽娟;魏新川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