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佐平;郭倩敏;曾艳芳;曹富鹏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反流对冠状动脉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因心悸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161例,其中通过超声心动图发现主动脉瓣反流患者86例,并分为轻度组(45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11例);其余75例为对照组.测量各人的冠状动脉舒张期峰值流速(PDV)、舒张期平均流速(MDV)、血流速度积分(VTI),并比较所得的数据.结果:各主动脉瓣反流组冠状动脉的PDV、MDV、VT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主动脉瓣反流程度的增加,PDV、MDV、VTI呈下降趋势.结论:主动脉瓣反流会降低冠状动脉的PDV、MDV、VTI,从而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
作者:刘晓真;刘少中;叶木奇;黄泳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启动的CD/TK 双自杀基因对Balb/c小鼠大肠癌的杀伤作用.方法:将Ad-VECF-CD/TK在293细胞中包装、扩增、纯化、鉴定,用CT26细胞通过皮下注射法建立荷大肠癌Balb/c小鼠模型,随机选取30只荷瘤小鼠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每组15只小鼠.治疗组小鼠使用重组腺病毒和5.FC、GCV两种前药治疗,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肿瘤生长体积,计算抑瘤率,3周后处死小鼠,取瘤,切片行TUNEL原位凋亡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7、14、21天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变小,生长受抑制,第7、14、21天的抑瘤率分别为69.5%、75.1%、84.3%.TUNEL原位凋亡检测显示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43.2±6.67)%和(2.4±0.91)%.结论:VEGF启动的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Balb/c小鼠大肠癌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作者:姚晓军;黄宗海;李强;王朝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终末期肝病的必然结果.约半教以上的肝病患者甚至在肝功能尚处于代偿期时PHT已经存在,而且伴随着肝硬化的进展,PHT的风险度迅速增加,甚至超过原发疾病而成为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作者:金中奎;郎韧;陈大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运动训练对心室重构及左室泵功能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对细胞外间质的作用及可能通路.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心梗对照组(AMI-Sed组,n=10)和心梗+运动训练组(AMI-Ex组,n=10).结扎冠脉建立AMI模型,AMI-Ex组进行8周跑台训练.术后9周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胶原容积分数,测量心肌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量及细胞核因子-κB(NF-κB)蛋白量.结果:与AMI-Sed组比较,AMI-Ex组胶原容积分数、右心室心脏重量指数、肺含水率和左心室压力负大值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压峰值及左心室压力变化速度正负大值显著升高(P<0.05).心肌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含量、Ang Ⅱ含量、NADPH活性及MMP-2与NF-κB蛋白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AMI后运动训练可以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室泵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ng Ⅱ-NADPH氧化酶-ROS-NF-κB-MMP-2通路相关.
作者:侯伊玲;薄海;刘子泉;吴振军;张文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3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患者入院后立即行颅骨牵引,并在早期(平均69 h内)选择全麻下经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及钛板内固定术,其中,11例患者在麻醉下牵引复位,24例牵引未复位,于术中经前路撬拨复位.结果:本组35例患者获12~3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完全复位.无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喉返神经损伤、食管损伤等,围手术期无死亡,所有切口Ⅰ/甲级愈合.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未出现神经功能加重者,25例脊髓不全损伤者神经功能获改善.结论:颅骨牵引结合早期颈前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德君;康敏;王清;王高举;谢明忠;郑阳民;王松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是心力衰竭、脑卒中、终末期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尽管高血压药物治疗得到长足发展,然而仍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治愈高血压或完全逆转和预防与高血压相关靶器官的病理改变.
作者:红梅;付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到女性的健康与生命.宫颈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结果,其中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和癌基因的表达是其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
作者:曹卫红;黄利鸣;王艳林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
作者:欧蔚妮;邢卉春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为磷酸化糖蛋门,在多种细胞有表达.Oldberg等[1]通过对大鼠骨肉瘤涎蛋白互补脱氧核糖核酸克隆而分离出来的一种酸性蛋白并命名为OPN.初了解其介导骨细胞与骨基质的连接,在骨基质矿化及重吸收过程的作用.
作者:徐玉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慢性肝病的进展或门静脉血栓等因素均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并由此出现一系列临床并发症,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顽固性腹水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另一并发症,门静脉血栓虽然不是门静脉高压的并发症,但可以引起或加剧门静脉高压.
作者:李常青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明确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标准化氢氧化铝吸附的屋尘螨疫苗安脱达SQ Der p(安脱达Der P,爱尔开-阿贝优公司,霍斯霍尔姆,丹麦)皮下注射免疫治疗4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52周,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0例病例均完成了研究.其中显效5%(2/40),有效67.5%(27/40),无效27.5%(11/40),总有效率72.5%(29/40).不良反应中1级反应9次(0.97%);2级反应21次(2.27%);3级反应3次(0.32%);无4级反应,没有一个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住院.结论:用标准化屋尘螨疫苗皮下注射免疫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52周,显著改善患者的变应性鼻炎症状及体征,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徐红;贺桂风;刘建国;李霞蓉;刘月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联合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9例肺癌组织及48例对照组织中HER-2和E-cadherin的表达状况.结果:(1)对照组与肺癌组中HER-2和E-cadherin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70.8%和95.8%、49.4%,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HER-2在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组阳性率分别递增,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在肺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组阳性率分别递减,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HER-2阳性表达与E-cadherin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高表达和E-cadherin的低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恶性演进过程中起作用,联合应用HER-2和E-cadherin可以判断肺癌的转移潜能及预后.
作者:卢洪胜;王双珠;周涛;蔡菊芳;甘梅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使患者获得快速康复.
作者:兰跃福;屈统红;陈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短程抗菌治疗策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35例患者,根据应用抗生素的终临床指标分为对抗生素有反应组(A组)和对抗生素无反应组(B组),入院第1、3、5、7天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PCT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而第3、5、7天A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逐渐下降,而B组患者PCT水平则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估PCT对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大小,第1、3、5、7天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04 6、0.713 8、0.986 8、0.988 5,其中第3、5、7天P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与第1天PCT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短程抗菌治疗策略中,动态监测PCT水平可作为优化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指标.
作者:马明洲;张铮;秦海东;徐英;沈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包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合并心包积液组与无心包积液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血红蛋白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39例发生心包积液,合并心包积液组患者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无心包积液组,同时前者促甲状腺激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酸激酶、总胆固醇、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也显著高于后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甲状腺素、血红蛋白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包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包积液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尹洁;于恒池;洪旭;郝雅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与四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期间56例恙虫病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加替沙星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给予四环素口服,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加替沙星组总有效率73.08%,对照组总有效率96.67%,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恙虫病效果较四环素差.
作者:赵国华;陈宝元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停用他汀类药物前后肌酶的变化.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5月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54例甲减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分为他汀组和对照组,他汀组患者口服左甲状腺素和他汀类药物治疗4周,而对照组患者仅口服左甲状腺素4周,未口服他汀类药物.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肌酶浓度以及可疑影响因素(甲状腺功能、血脂、心率、射血分数、肝功能、肾功能等).之后两组患者均口服左甲状腺素(他汀组患者同时停用他汀类药物)继续随访至12周,复测上述指标.结果:他汀组患者治疗(口服左甲状腺素和他汀类药物)4周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明显高于对照组(仅口服左甲状腺素)(P<0.05):停用他汀类药物继续随访8周,两组患者血浆肌酶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结论:甲减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需要警惕肌酶升高;对于伴有肌酶升高的患者,及时停用他汀类药物后能够恢复正常水平.
作者:随华;耿秀琴;刘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介绍改良Nuss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接受改良Nuss手术的100例小儿漏斗胸的手术配合过程.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复发病例,除1例放置双支架外,其余均为单支架和单固定片,平均手术时间46 min,平均出血2 mL,平均住院时间7.36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2 d.术后伤口皮下淤血1例,调整钢板肋间1例,伤口渗液并清缝1例,术后气胸共4例.结论:良好的术前访视、充分的物品与器械准备、密切无缝的巡回和手术台上配合是改良Nuss手术获得成功的保障.
作者:刘佩珍;唐宇洛;温苑明;钟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2007-2009年广州市胸科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住院患者感染及营养方面指标的回顾性分析,明确结核感染对AECOPD的影响.方法:根据GOLD2006标准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分为无结核组、陈旧结核组、菌阴结核组、菌阳结核组,追溯该患者近2年来因急性加重入院后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百分比(L%)、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白蛋白(ALB)、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感染指标中,AECOPD并陈旧或活动性肺结核各组与无结核组比较,N%较低,L%及ESR较高.差异有显著性:WBC及CRP 无统计学差异.无结核组、陈旧结核组、菌阴结核组、菌阳结核组N%(%)依次为76.59±7.99、68.96±12.66、68.55±11.98、72.27±8.85;L%(%)依次为11.85±6.32、18.51±8.80、19.00±8.47、17.97±13.82;ESR(mm/h)依次为22.67±18.37、39.52±31.03、56.15±34.29、82.17±34.99;WBC(×109/L)依次为10.03±0.79、8.89±0.35、8.35±0.55、8.84±0.64;CRP(mg/L)依次为37.01±36.24、39.16±53.46、51.69±61.13、52.61±58.67.营养指标中,AECOPD并陈旧或活动性肺结核各组与无结核组比较Hb、ALB及BMI较低,差异有显著性:各组TLC无统计学差异.无结核组、陈旧结核组、菌阴结核组、菌阳结核组Hb(g/L)依次为153.09±13.33、131.93±23.93、122.18±17.47、117.54 ±15.83;ALB(g/L)依次为37.98±5.24、36.00±5.36、35.50±5.44、32.58±5.25:BMI(kg/m2)依次为21.33±3.17、18.99±3.32、19.80±4.22、18.57±3.33;TLC(×109/L)依次为1.06±0.47、1.51±0.67、1.42±0.55、1.40±0.72.结论:合并结核感染的AECOPD患者较易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低体重指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而血沉和淋巴细胞百分比较高,对该种患者需行结核相关检查.
作者:申雁鸣;周宇麒;李德宪;张天托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总结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及控制基础疾病;术后做好双套管冲洗,保持负压引流.结果:患者预后良好,治愈出院,其中1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陈丽莉;刘翠兰;林崇翔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