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彦婷;刘宁溪
当前实验室检测项目越来越多,检测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检测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检测的方法不断增多和更新.这在给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又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临床医生需要掌握和熟悉翻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作为患者就要承受较多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相互多沟通和交流,淘汰那些过时的陈旧的知识和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线医生要把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笔者是一位从事实验室检测的工作人员,从事本专业已有近十年的时间.由于检验医学在我国较临床医学起步晚,全社会对之认识和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临床医生们带来的困惑,深感有许多误区和盲点.在此,笔者不揣浅陋,冒昧执言,以供朋友们参阅.
作者:江成剑;郑必海;何代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现代化大医院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化和现代化;设备器械的购置、使用、管理、维护、建档及报废等程序的管理,以及培养高素质工程人员,为医院的发展做贡献.
作者:杨桂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掌握库车县卫生人力现况,了解卫生人力结构中的不足,提出调整对策,并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全面调查库车县2002年12月31日卫生人力现况,按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民族结构进行分类整理后进行相对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库车县有卫生人力995人,专业门类齐全,以维吾尔族为主,占69.45%,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25人,占总数的72.87%.管理及工勤人员占27.13%;农村有卫生人力375人,占全县卫生人力的37.89%;全县卫生人力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为1:18:74.13;中专及无专业学历人员占总人力的70.75%,本科学历仅占9.55%.结论库车县卫生人力不足,数量少,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重心偏低,总体上农村地区卫生人力比城区缺乏更为严重;卫生人力中民族结构比例适宜.为增加卫生人力数量,提高质量,采用对策促使库车县卫生人力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库车县居民的健康需求.
作者:李保山;徐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产的日益专业化,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对医院来讲,要适应这种信息化的时代,必须在医疗、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而其中重要的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因为在信息化时代,医院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在新形势下,各医院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让人力资源管理者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如何进行创新,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作者:何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通过真实的案例,描绘出组织学习的各种方法工具、指导方针、策略架构、为创建学习型医院从理论突破到具体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何有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探讨了基础医学公共教学实验室建设模式,概括了实验室建设统建、统管、共用模式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讨论了基础医学公共教学实验室建设的一些绩效和经验.
作者:刘素刚;王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大规模SARS疫情的出现,使我们意识到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覆盖全国的疾病预防、疫情监测系统.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疾病预防、疫情控制系统在此次SARS防治中的体现和作用.重点介绍了北京在SARS期间使用的疫情、病情上报系统及我院自行编制的疫情信息软件的功能和作用.提出建立规范、合理的疾病预防、监控体系的必要性.探讨了该信息网络应包括的各个组成部分:疫情区域分布、隔离区信息管理与预测、病人信息管理、医疗资源管理、数据上报、异地会诊和教育等.在该系统建设中还面临着信息标准化、资金短缺、人员配备等各种问题.建立合理、完善、及时的疾病预防、疫情监测体系可以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挽救生命、减少损失.
作者:古万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医疗市场必将面临着激烈的冲击和竞争,市场营销必将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营销管理也必然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医学科学的发展,使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检验数据在处理医疗事故中显得特别的重要,使得医院检验科在医院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国家对药品的法则化和规范化管理,以及对检验设备的大力投入,使得医院检验科在医院提高医疗质量和增加医院效益方面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这就要求医院检验科,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更新观念,引入现代营销理念,与时俱进,增进效益,为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黄山;邓小林;许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面对从资产所有制、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内部运行管理体制等全方位的改革浪潮,要建设现代化医院,使医院在改革中得到发展,医院高级管理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将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培养一支现代化、高素质的医院高级管理队伍将是医院改革成败的关键.
作者:杨光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解放军小汤山SARS定点专科医院,是在特殊时期、特殊条件下组建的一所特殊医院,在北京SARS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笔者从应急岗前培训、健全规章制度、医疗质量管理、专家组指导作用、疫情管理与病床调控、科学研究和信息化管理七个方面概述了医务管理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作者:邱耀辉;王海涛;李亚东;郭廷凯;姚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并为全体员工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共同价值观、道德伦理观以及智力因素和文化生活,具有社会服务性、信誉至上性、求实创新性、廉洁高效性等特征.是医院所持有目的意识形态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是管理医院活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笔者就医院文化建设有以下思考.
作者:盛业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项目及当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新模式.此外,笔者还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今后急需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芳;杨天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医院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医院的制度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力手段,必须强化医院文化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将科学的思想,服务的意识,竞争的观念,实干的作风,创新的精神,高尚的医德等先进文化的时代内涵融入到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促使其凝结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深厚文明底蕴的医院文化,塑造社会主义医院形象.
作者:钱耀文;杨巧木;王福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1],我院近年来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新型用人机制、全面加快医院发展.在此,结合我院实际,对医院人事制度改革进行探讨.
作者:何丽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我部队医院始终遵照上级关于提高医院卫勤保障能力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部队医院建设标准,努力构建与部队卫勤保障任务相适应的服务保障体系,医院全面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要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要求,高标准建设好医院,继续发挥优势,谋求新发展,实现保障有力的目标,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郜中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的服务补偿机制.方法在对医疗服务收费方式和付费方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行补偿机制的种类及其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中的作用.结果病种成本付费法(DRGs)能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结论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医院的服务补偿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应充分考虑病种成本付费法(DRGs),采用合同定额结算方式对医院的服务进行补偿.
作者:刘泽珺;牛启润;肖力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医疗质量的概念医疗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社会对医院的要求,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医疗市场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影响下,诞生了现代医疗质量定义(美国卫生机构资格认证联合委员会提出的)为:在现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医疗卫生服务可以提高满意结果可能性的程度和降低不满意结果可能性的程度[1].
作者:滕长青;冯建明;张鑫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就美容外科医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浅谈如下.1 美容外科医师比其它专业医师需要更严格的培训美容外科学是整形外科学的一个分专业,又是现代美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具有正常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人体进行形体的美学修整和再塑造[1].与其它医学外科专业的区别在于,一般的外科手术是通过切除病变组织或修复外伤等方式,恢复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而美容外科手术的实施对象往往是具有正常结构和功能的人,美容手术的目的是使就医者的外表看起来更加美丽,是锦上添花的过程.
作者:李跃军;杨丽;李望舟;李学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疾病分类编码操作是病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国家卫生部于2002年在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和死因调查点正式推广使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并作为新的国家疾病与死亡统计分类标准[1].笔者就使用新的国际分类(ICD-10)标准以来,在对疾病进行编码的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常见原因及对应方法总结出来供疾病分类编码人员参考.
作者:李经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期,看到某报一则消息谈到某医院一优秀的外科李大夫手术做得好,人品也好,人们都说,这么好的医生为什么不推举为院长呢,于是被任命为一院之长.事隔1年,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摸清职工思想,医院经营服务等给李大夫平添了很多的烦恼,而心爱的外科手术也放致一边,两边全顾及,力不从心,放弃业务,又于心不忍.其实李大夫的状况很能说明目前卫生管理面临的尴尬.
作者:周连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