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军;杨丽;李望舟;李学拥
解放军小汤山SARS定点专科医院,是在特殊时期、特殊条件下组建的一所特殊医院,在北京SARS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笔者从应急岗前培训、健全规章制度、医疗质量管理、专家组指导作用、疫情管理与病床调控、科学研究和信息化管理七个方面概述了医务管理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作者:邱耀辉;王海涛;李亚东;郭廷凯;姚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在新形势下医务部医疗质量管理的新举措.方法针对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相应的新的管理措施并改进不相适应的管理方法.结果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结论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效率,关键在于管理举措不断创新.
作者:朱正鹏;程燎原;赖清;邓建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当前实验室检测项目越来越多,检测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检测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检测的方法不断增多和更新.这在给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又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临床医生需要掌握和熟悉翻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作为患者就要承受较多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相互多沟通和交流,淘汰那些过时的陈旧的知识和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线医生要把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笔者是一位从事实验室检测的工作人员,从事本专业已有近十年的时间.由于检验医学在我国较临床医学起步晚,全社会对之认识和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临床医生们带来的困惑,深感有许多误区和盲点.在此,笔者不揣浅陋,冒昧执言,以供朋友们参阅.
作者:江成剑;郑必海;何代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的服务补偿机制.方法在对医疗服务收费方式和付费方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行补偿机制的种类及其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中的作用.结果病种成本付费法(DRGs)能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结论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医院的服务补偿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应充分考虑病种成本付费法(DRGs),采用合同定额结算方式对医院的服务进行补偿.
作者:刘泽珺;牛启润;肖力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就美容外科医师的继续教育问题浅谈如下.1 美容外科医师比其它专业医师需要更严格的培训美容外科学是整形外科学的一个分专业,又是现代美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具有正常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人体进行形体的美学修整和再塑造[1].与其它医学外科专业的区别在于,一般的外科手术是通过切除病变组织或修复外伤等方式,恢复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而美容外科手术的实施对象往往是具有正常结构和功能的人,美容手术的目的是使就医者的外表看起来更加美丽,是锦上添花的过程.
作者:李跃军;杨丽;李望舟;李学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疗服务市场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的客观实际,它决不仅仅是供需双方交换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经济关系,即患者得益(明确诊断与对症治疗),医者得利(消耗得到科学合理补偿),反映了供需双方利益协调、均衡的客观要求.医疗服务市场的具体场所多是在医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院也同其它企业一样,在更高的程度上,更大的范围内置身于市场的竞争之中,医院的经营和发展也受到市场机制的约束.因此,医院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根据自己的实际,发挥优势,开拓市场,才能更好地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作者:陈华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医院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医院的制度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力手段,必须强化医院文化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将科学的思想,服务的意识,竞争的观念,实干的作风,创新的精神,高尚的医德等先进文化的时代内涵融入到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促使其凝结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深厚文明底蕴的医院文化,塑造社会主义医院形象.
作者:钱耀文;杨巧木;王福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正在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近几年来,患者或其家属冲击、打砸医院,殴打及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在各地时有发生,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有些地方的少数医患矛盾急剧升级,有向暴力事件演变的趋势.据卫生部门的统计,2001年全国医疗索赔额高达4亿多.见诸报端的恶性事件,医务人员被殴打致伤残的,甚至死亡的就不下20起,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重构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市场,维护医患利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并于2002年9月1日实施,为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方法.
作者:范景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2年末~2003年6月,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我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扩散,国内外科学家倾入极大的热情探索其病原学,终发现SARS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其发现过程曲折而迅速,有必要作一哲学思考.
作者:吴升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医疗质量的概念医疗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社会对医院的要求,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医疗市场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影响下,诞生了现代医疗质量定义(美国卫生机构资格认证联合委员会提出的)为:在现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医疗卫生服务可以提高满意结果可能性的程度和降低不满意结果可能性的程度[1].
作者:滕长青;冯建明;张鑫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探讨了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内涵和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及必要性,提出了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惟有创新,包括:(1)观念创新;(2)市场创新;(3)体制创新;(4)服务意识创新;(5)内部结构创新;(6)支持与辅助部门资源重组;(7)适应WTO的挑战;(8)知识创新.
作者:袁庆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期,看到某报一则消息谈到某医院一优秀的外科李大夫手术做得好,人品也好,人们都说,这么好的医生为什么不推举为院长呢,于是被任命为一院之长.事隔1年,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摸清职工思想,医院经营服务等给李大夫平添了很多的烦恼,而心爱的外科手术也放致一边,两边全顾及,力不从心,放弃业务,又于心不忍.其实李大夫的状况很能说明目前卫生管理面临的尴尬.
作者:周连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院改革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而目标的确立必须要有一套科学、准确的决策系统.决策的基础工作首先要对医院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本文通过对1996~2001年我院住院前十位疾病构成的分析,谈谈我院的医疗市场的定位与医院内部管理的几点看法.
作者:胜彦婷;刘宁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探讨了基础医学公共教学实验室建设模式,概括了实验室建设统建、统管、共用模式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讨论了基础医学公共教学实验室建设的一些绩效和经验.
作者:刘素刚;王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我部队医院始终遵照上级关于提高医院卫勤保障能力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部队医院建设标准,努力构建与部队卫勤保障任务相适应的服务保障体系,医院全面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要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要求,高标准建设好医院,继续发挥优势,谋求新发展,实现保障有力的目标,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郜中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疗质量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应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对附属医院医疗督查的开展现状,提出了加强医疗督查的策略.
作者:沈洁;袁克俭;徐步敏;王菊芳;韩幸萍;孙伟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生存与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内部医疗管理和惯性运转所能完成的.以需求为导向的市场机制必将代替传统的计划体制,以优胜劣汰为本质特征的竞争机制必将代替平均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必将代替单一的所有制.医院作为服务产业,也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接受不断变革的医疗市场挑战,在医疗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因此医院管理者必须建立医院经营理念.
作者:胡斌;徐渊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医疗市场必将面临着激烈的冲击和竞争,市场营销必将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营销管理也必然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医学科学的发展,使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检验数据在处理医疗事故中显得特别的重要,使得医院检验科在医院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国家对药品的法则化和规范化管理,以及对检验设备的大力投入,使得医院检验科在医院提高医疗质量和增加医院效益方面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这就要求医院检验科,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更新观念,引入现代营销理念,与时俱进,增进效益,为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黄山;邓小林;许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大规模SARS疫情的出现,使我们意识到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覆盖全国的疾病预防、疫情监测系统.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疾病预防、疫情控制系统在此次SARS防治中的体现和作用.重点介绍了北京在SARS期间使用的疫情、病情上报系统及我院自行编制的疫情信息软件的功能和作用.提出建立规范、合理的疾病预防、监控体系的必要性.探讨了该信息网络应包括的各个组成部分:疫情区域分布、隔离区信息管理与预测、病人信息管理、医疗资源管理、数据上报、异地会诊和教育等.在该系统建设中还面临着信息标准化、资金短缺、人员配备等各种问题.建立合理、完善、及时的疾病预防、疫情监测体系可以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挽救生命、减少损失.
作者:古万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医学模式的转变,对高等护理人才也提出新的要求,高等护理教育,不仅要符合护理专业培养的需要,还要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全面育人,为些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教学体系是刻不容缓的.我校自1985年创办高等护理专业以来,为临床医学培养了大批骨干护理人才.为了使母校高等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教学计划进一步改善,以笔者在母校3年的学习及毕业后十余年的临床实践的体会,对高等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以下几点建议和改进措施.
作者:马英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