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全珍;刘丽华;张惠珍;钟馥霞;杨玲
目的:了解院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院内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下呼吸道感染139例,菌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洋葱伯克霍尔德茵对多种抗茵药物耐药,仅复方新诺明、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8%、15.4%、16.5%、18.4%、24.5%、27.0%.结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茵高度耐药,治疗上应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石娜;徐卫;薛利霞;舒雪芹;温鸿;陈永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不同靶浓度对异丙酚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适宜的瑞芬太尼靶浓度.方法:将60例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n=20),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2 ng/mL(R2组)、4 ng/mL(R4组)和6 ng/mL(R6组)达到与效应室浓度平衡后TCI异丙酚,每次增加0.50μg/m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T0)、瑞芬太尼达血浆一效应室平衡时(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意识消失时(T3)、气管插管前即刻(T4)、气管插管后1 min(T5)、3 min(T6)、5 min(T7)时SBP、DBP、HR.结果:与T0比较.R2组HR、SBP、DBP在T2-T4降低,T5升高,R4、R6组HR在T1-T4、T7降低,SBP、DBP在T2-T7降低(P<0.05或P<0.01);与R2组比较,R4、R6组HR在T1-T2、T5-T7降低(P<0.05),SBP、DBP在T5-T7降低(P<0.01).R6组心动过缓和胸壁肌僵的发生率多于R2、R4组.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浓度4 ng/mL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能较好消除气管插管反应,不良反应少.
作者:纪宏新;张兴安;徐波;安裕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促排卵联合减肥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肥胖型PCO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克罗米酚促排卵治疗,治疗组加用减肥疗法,观察其基础体温、血清孕酮及睾酮变化,了解排卵及受孕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MI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睾丸酮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基础体温双相反应(24例)高于对照组(16例),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15.9 nmol/L(26例)高于对照组(17例),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减肥可促进肥胖型PCOS排卵疗效,增加受孕率.
作者:杜文君;刘郑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介入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择期介入手术患儿48例,随机分平均为S、P两组,每组24例.S组入室后静注氯胺酮1.5 mg/kg,安静后半开放吸入七氟醚,浓度6%,氧流量2~3 L/min;P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静注咪唑安定0.1 mg/kg,氯胺酮2 mg/kg,丙泊酚1 mg/kg诱导,以丙泊酚100 μg/(kg·min)泵注维持.观察各组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5 min时(T2)、手术结束时(T3)时的HR、SpO2变化;记录术中窒息、呛咳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毕苏醒时间;术前和术后24 h分别抽取4 mL血,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胆红素(BIL)含量.结果:P组T1、T2时点SpO2显著降低(P<0.05);S组术中呛咳、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P<0.05),术毕苏醒时间显著短于P组(P<0.05);术后两组惠儿肝功能指标有轻微上升趋势,但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介入手术中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谢观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在颅脑损伤中并不少见,特别是在老年人中.本院自1998年8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CSDH患者127例,笔者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方阿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寂静肺是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一种危重征象,当支气管患者发生强烈痉挛或广泛黏液栓堵塞支气管时,不仅哮喘音消失,且听诊哮鸣音、呼吸音明显减弱或消失[1].
作者:高宝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的核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法和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以R显带技术,对50例M4/M5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50例M4/M5中,24例(48.0%)检出核型异常.其中累及8号染色体异常(除外复杂核型)9例,3号染色体异常4例,复杂核型异常9例,7号及11号染色体异常各1例.化疗后9例获得完全缓解,缓解率37.5%(9/24),明显低于正常核型的缓解率65.4%(17/26),差异有显著性(x2=3.89,P<0.05).结论:核型异常的M4/M5患者,特别是3号染色体异常和复杂核型异常组,疗效与预后较差.
作者:王怡;牧启田;陆滢;朱慧玲;洪用伟;盛立霞;孙永城;吴文淼;欧阳桂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脊柱手术患者肝肾功能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前1d、术后第1、2、3天给予乌司他丁1 600 U/(kg·次),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2次,手术日于术中一次性给予乌司他丁20 U,用法同上;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患者于术前1 d、术后第1、3、5天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IL-6、IL-8和TNF-α.结果:两组术后第1、3天ALT和AS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升高程度明显较低(P<0.05).两组术后Scr、BUN较术前均有升高,但升高幅度治疗组较对照组要低,治疗组恢复较对照组快(P<0.05).两组术后第1、3天IL-6和IL-8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TNF-α较术前均有升高,但治疗组恢复较快,术后第3天已经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术后第5天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调节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的水平.
作者:楼兆恒;吴志广;姚成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ACD)的疗效.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中96例确诊为ACD的患者按发病原因分成感染组和肿瘤组,再将每组分成常规组和rhEPO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适当输血、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但rhEPO组在基础治疗上根据贫血程度的不同,应用rhEPO 3 000 U或10 000 U,皮下注射,每周2次,观察其纠正贫血、改善基础病变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感染组中rhEPO组和常规组基础Hb水平分别为(71±9)g/L和(70±10)g/L,贫血程度轻度30例、中度16例.肿瘤组中rhEPO组和常规组基础Hb水平分别为(72±9)g/L和(71±9)g/L,贫血程度轻度29例、中度18例、重度3例.治疗2周后所有患者Hb水平呈持续稳步上升趋势,感染和肿瘤组Hb分别为(83 ±11)g/L和(75 ±12)g/L;至8周时感染组中的rhEPO组和常规组Hb分别上升至(121 ±11)g/L和(100 ±9)g/L.肿瘤组Hb分别上升至(106±11)g/L和(92±9)g/L),两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肿瘤组较感染组Hb水平增长速度慢.结论:根据患者贫血程度,应用不同小剂量rhEPO能平稳有效纠正老年人ACD,且安全耐受性好.并发症的治疗对纠正ACD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作者:黄方;朱小蔚;钱晓明;姚兵;万文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方鸟头汤通过电脑中频导入穴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运用经方乌头汤通过电脑中频导入穴位治疗11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与外用扶他林乳胶的对照组115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65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46例,有效52例,总有效率达89.6%.结论:经方乌头汤电脑中频导入穴位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理想的疗效,具有简便价廉、作用迅速、毒副作用少等优点,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郑倩仪;陈伯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急性疼痛不同,不仅对机体有害,而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为0.6%~1.5%,预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患病率也将逐渐增高[1].
作者:郑蓓洁;王祥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异基因骨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BMT/PBSCT)后,受体经历了免疫功能极度抑制及免疫重建的过程,其体内携带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自然病程及相应的乙肝特异性免疫力随之发生变化.
作者:庞缨;冯莹;陈瑞贞;华佳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及其辅助小切口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54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分别采用VATS手术(VATS组),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VATS辅助小切口组)和常规开胸手术(常规开胸组)治疗,比较其围术期治疗效果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VATS组较常规开胸组术后胸导管留置及镇痛剂使用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出院早(P<0.05),VATS组患者术后2周肺功能恢复较常规开胸组快(P<0.05),同时手术时间VATS辅助小切口组介于常规开胸组及VATS组之间(P<0.05).结论: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适合有并发症的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心肺功能差者尤其适用.
作者:郑琳;张爱平;陈鑫;邱志兵;赵海鹏;刘培生;王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胎儿生长受限(FGR)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正常足月妊娠孕妇(正常足月妊娠组)及FGR患者(FGR组)的胎盘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SDF-1表达水平.并同时检测相应孕妇体内血清VEGF、SDF-1浓度.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足月妊娠组和FGR组胎盘组织滋养细胞中均有VEGF和SDF-1表达,VEGF、SDF-1的表达强度依次为0.25±0.00、0.20 ±0.00及0.21 ±0.00、0.13 ±0.00.正常足月妊娠组和FGR组孕妇血清中SDF-1、VEGF浓度水平依次为(289.12±30.41)、(120.53 ±32.58)和(524.07 ±43.51)、(257.46 ±40.51)pg/mL,显示正常足月妊娠组孕妇胎盘组织VEGF、SDF-1表达强度和体内VEGF、SDF-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FGR组.结论:SDF-1及VEGF在维持正常妊娠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当 SDF-1及VEGF表达水平异常,可能出现FGR等病理妊娠情况.
作者:郭利;钟少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对肠黏膜P-糖蛋白(P-gp)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体外扩散池测定不同浓度维拉帕米对P-gp底物罗丹明123(R123)和荧光素钠(CF)经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R123和CF在接受室中的浓度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维拉帕米具有增加R123经吸收方向的透过性,并且减少分泌方向的渗透性.但实验浓度的维拉帕米对CF的肠道转运没有影响.结论:维拉帕米可通过对P-gp功能的抑制而用于改善受P-gp介导药物的吸收,有望提高此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作者:姚红卫;黄蓓蓓;潘斌;解庆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2007年4月以来,我院采用手缝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三点肛垫悬吊法治疗重度痔47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洪琛;王红芝;梁慧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人输卵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和变化规律.方法:收集月经规律、有正常生育史的育龄妇女输卵管组织33例,绝经期妇女输卵管组织15例.育龄妇女输卵管标本取材均包括峡部、壶腹部和伞部,按月经周期分为增生早期组6例,增生中期组5例,增生晚期组5例,分泌早期组7例,分泌中期组5例和分泌晚期组5例.绝经妇女输卵管取壶腹部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榆卵管组织中EGFR的表达,并应用Leica Q550图像分析系统分析阳性细胞表达强弱.结果:育龄妇女输卵管3段上皮和基质中均有EGFR蛋白表达,上皮细胞阳性表达高于基质.壶腹部和伞部上皮细胞EGFR阳性表达高于峡部,且在增生早期较低,增生中晚期和分泌早中期增高,分泌晚期下降.绝经期妇女输卵管上皮EGFR表达低.结论:人输卵管组织中存在EGFR表达,且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变化,推测EGFR可能参与输卵管多种生理作用.
作者:许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者女,30岁,孕1产0,因停经41周,见红7 h于2002年3月17日9:00入院.末次月经2001年6月3日,预产期2002年3月10日.产检血压:130/80mmHg,宫高33 cm,腹围95 cm,胎位ROA位,胎膜未破,先露头,入盆,宫颈容受50%,宫口开指尖,骨盆测量24-26-20-9 cm.
作者:薛志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J波与恶性心脏事件的关系,探讨伴J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方法:将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是否存在J波分为J渡组和非J波组.比较两组临床情况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J渡组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J波组(P<0.05).结论:心电图J波可作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右的重要指标.
作者:魏秀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例1 患儿男,15 d,因易哭闹10 d入院.该息儿系G1P1,足月顺产,人工喂养,出生体重2.4kg,阿氏评分8分.生后第5天开始易哭闹,奶量每次60~100mL,每2小时左右一次,大便每天20次左右.
作者:王开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