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杜喜莲;田丽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异位妊娠, B超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通过B超观察57例异位妊娠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分析.结果 57例患者55例治疗成功,总有效率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肯定,但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配合B超随时观察盆腔变化.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传染病防治的普遍规律认识和预防SARS

    目前人类对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知之不多,但它正在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医务人员如何科学预防SARS,是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部位于SARS重灾区,在与SARS斗争中,我们将传染病预防的一般规律与预防SARS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群防群治,有效地保护了营区军民的生命安全,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马忠立;徐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活检枪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对30例胸部疾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活检枪细针穿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金江;向佳兵;刘静;王宁;王兴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非固醇类抗炎药基层应用与体会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解热、止痛、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该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不同,所以称为非固醇类抗炎药(NSAID)或非甾体类抗炎药.

    作者:甄敏才;秦增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假说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影响人类寿命的常见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张培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老年期抑郁症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老年期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疾病,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期抑郁症治疗的协助作用,我们对来老年精神科就诊的老年期抑制症病人实施了健康教育,并进行了有效评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于洋;李建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二尖瓣病变1870例的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通过对二尖瓣病变的临床病理对照分析,以提高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总结我院近10年手术置换二尖瓣标本1870例.按<病理学>心脏瓣膜病诊断标准,参考临床病史及辅助检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风湿性二尖瓣1698例(90.8%),其中合并主动脉瓣病变者722例(42.5%).非风湿性二尖瓣172例(9.2%),包括单纯二尖瓣粘液变性引起瓣膜关闭不全者98例(57.0%);感染性瓣膜炎25例(14.5%);先天性心脏病累及瓣膜者14例(8.1%);单纯先天性瓣膜及腱索发育异常者8例(4.7%);瓣膜部肿瘤7例(4.1%);鲁登巴赫综合征4例(2.3%);其他病因16例(9.3%).结论我院置换的二尖瓣瓣膜仍以风湿性瓣膜病为主,伴联合瓣膜病表现者较多,手术年龄以中年多见.非风湿性瓣膜病以单纯二尖瓣粘液样变性为主,感染性瓣膜病次之,瓣膜和腱索的发育异常或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累及瓣膜者较少,瓣膜部肿瘤亦少见.

    作者:吕凤英;宋来凤;孟颖;王清峙;王红月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我们于2001年1月~2003年1月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4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胆囊切除术后黄疸原因探讨

    我院自1985年3月~2002年12月共行开腹胆囊切除术1270例,术后出现黄疸者共4例,占0.31%(4/1270).下面就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后4例出现黄疸的原因加以探讨.

    作者:刘继国;张国志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两上肢血压测量差异问题的探讨

    我们在社区健康普查时,有针对性的对两个街道的居民828人两上肢动脉血压测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为:左右两上肢血压不尽一致,不论年龄、性别、左右两上肢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左=右,左>右,左<右的现象,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凤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自拟通脉Ⅰ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45例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近年来本人用自拟通脉Ⅰ号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阿替洛尔加小剂量氯丙嗪治疗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心力衰竭

    心脏舒张功能异常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近年研究证明30%~40%的心力衰竭是由原发性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引起,本文试探讨采用阿替洛尔加小剂量异丙嗪治疗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心力衰竭的疗效.

    作者:胡建宇;祁德;鲍斯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心因性发作被误诊为癫痫2例分析

    临床上,心因性发作(PS)常被误诊为癫痫,时有报道.现将笔者所记载的2例报告如下,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郭福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12例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佳方法.方法 21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采用针刀疗法结合手法进行治疗.结果缩短了治疗时间,治愈率提高,远期疗效较好.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原因,多发生在椎管外.

    作者:张宝林;张馨介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疫苗时代军队麻疹的免疫预防

    麻疹是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除新生儿外,人人易感.易感者初次感染麻疹病毒,几乎百分之百表现为显性感染,并且常伴有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居各传染病之首.

    作者:贾红;王勇;李申龙;王歆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燕大99级本科生两次检测乙肝五项及GPT结果分析

    为掌握在校学生乙型肝炎的患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我们对大学生入校、毕业离校均进行乙肝五项及GPT检测.现将99级本科生的两次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殷冬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地塞米松对术后静脉镇痛剂芬太尼引起恶心呕吐的观察

    芬太尼是术后静脉镇痛常用的药物之一,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和对照方法探讨应用地塞米松对减轻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

    作者:白清林;阎文正;陈文钊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复方皂矾丸对癌症病人放化疗中外周血象的影响

    复方皂矾丸系陕西郝其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复方中药制剂,是用于治疗各类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疾病及各种恶性肿瘤放、化疗时的骨髓保护剂和升白剂.我科自1998年4月开始以复方皂矾丸对实施放、化疗的病人进行支持治疗.检查其中112例的周围血象,表明该药有明显的升白细胞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永和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急性脑梗塞与血糖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与血糖的关系,分析早期血糖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2例急性脑梗塞病人根据空腹血糖和既往有无糖尿病病史分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高血糖组、正常血糖组.分析急性脑梗塞时血糖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正常血糖组治疗好转率较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高血糖组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以糖尿病组高.结论血糖的变化影响急性脑梗塞的预后,及时地控制高血糖,对脑梗塞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黎小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脑栓塞病人体外模拟血栓形成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初探

    目的探讨不同脑栓塞病人的体外模拟血栓形成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关系.方法用标准摆动式旋转CAST法对43例脑栓塞患者和51例健康人进行体外模拟血栓的试验,并用胶乳定性法及定量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患者模拟血栓湿重和指数Q值与健康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栓长度改变不明显(P>0.05);血浆D-二聚体含量水平与年龄有关,年龄小于40岁组与大于40岁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对脑栓塞病人进行体外模拟血栓检查和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了解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文斌;罗国辉;曾莲意;李涛;邝碧娟;罗乐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纤维胃镜检查100例分析

    近年来,由于纤维胃镜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对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水平.本院自2000年6月~2001年11月期间用儿童纤维胃镜检查门诊和住院患儿1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塔石;曹继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