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华;罗荣城;李黎波;丁雪梅;吕成伟;周小平;严晓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含服联合阴道给药对过期流产的疗效.方法:Ⅰ组第1天18:00口服米非司酮75 mg.第2天早上6:00口服米非司酮75 mg,同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及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200μg.3 h后合服米索前列醇600μg.Ⅱ组口服米非司酮25 mg,1日2次连服3 d.第4天早上6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6 h后再次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比较其效果.结果:Ⅰ组完全流产率达77.59%,Ⅱ组完全流产率38.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Ⅰ组疗效高,住院时间短,方法简便、安全.
作者:汪爱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膝关节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P组,n=20)、氟比洛芬酯常规镇痛组(R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P组于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R组、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生理盐水10 mL,于术后2、4、8、12、24 h随访并记录VAS评分、镇痛满意率、24 h需追加镇痛药时间及例数,观察氟比洛芬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组术后2、4、8、1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时点C组评分(P<0.05),R组术后2、4、8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时点C组(P<0.05).P组和R组镇痛满意率显著高于C组(P<0.01).P组和R组追加镇痛药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1),且P组和R组追加镇痛药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1).3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膝关节镜患者术后疼痛,且不会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
作者:罗宏;李军;黄志莲;何伟;连庆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对维持性透析(MHD)患者肾上腺髓质素(ADM)分子水平清除的效果,观察血液灌流对其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MHD患者56例,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HP+HD组)56例(正常血压24例、高血压16例、低血压16例)和血液透析组(HD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 h后采血:健康人20例作为正常组;分别检测血清中ADM水平.结果:治疗前HP+HD组和HD组患者血ADM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HD组治疗后血ADM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组治疗后血ADM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1).HP+HD组治疗后血ADM降低的水平较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比血液透析更有效地降低MHD患者的ADM水平,改善血液净化效果,随着血液透析时间延长ADM水平逐渐升高,血液灌流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金领微;李占园;陈辉乐;叶白如;刘俊;张国华;刘志强;陶惠琴;何晓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治疗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重度BPH患者行TURP时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患 者平均年龄76岁,前列腺重量均大于60 g,入院后积极治疗并发症,进行围手术期准备,择期施行TURP术.术中麻醉后先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法置入膀胱引流管,再行TURP术.结果:全部3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均能承受该手术治疗.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37 g,手术时间50~100min,无一例出现TURP综合征及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排尿通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显著降低,平均尿流率显著提高,残余尿量显著减少.结论:对于重度BPH患者行TURP时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李志江;程新登;徐旻;李国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颅内肠源性囊肿的MRI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分析5例颅内肠源性囊肿的MRI资料,分析其MRI特征.结果:病灶位于颅-颈交界枕骨大孔区3例,桥小脑角区偏左侧1例,鞍区(向鞍内鞍上生长)1例.病灶呈长椭圆形3例,类圆形2例.4例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1例T1WI略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4例病灶无明显强化,1例出现囊壁强化.结论:颅内肠源性囊肿的MRI特点与囊液的蛋白含量有关,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刘霞;金中高;周林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龄慢性病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04年1月至2008年3月40例高龄慢性病患者(≥80岁)气管切开术后出血、感染、堵管、脱管、气管软化、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中有1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5 d后仍有切口渗血,无切口感染,2例发生气管食管瘘,5例堵管后换管,无脱管.结论: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有效排痰及预防气管软化,可大大延长高龄慢性病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寿命.
作者:曾环玉;张月华;石小怡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难治性青光眼是药物难以控制眼压而手术效果不良的青光眼,其手术成功率仅为11%~50%[1-2],表现为视力低下,伴有眼疼、眼胀、头疼、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23例难治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加生物羊膜移植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晶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男,59岁,体重59.5 kg.因发现左下肺肿块进行性增大一年半人院.一般情况尚可,血压110/70 mmHg,脉搏90次/min,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高曾达210/130 mmHg,自服硝苯地平及倍他乐克控制血压,自述出现左下肺肿块后经常发生无明显诱因导致的低血糖发作.
作者:代金贞;杨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淀粉样蛋白β的通道抑制剂氨丁三醇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分别以过量表达swedish突变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的N2a细胞和转入swedish突变APP和Presenilin 1的转基因小鼠为模型,在体内和体外水平对氨丁三醇对凋亡相关指标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低浓度的氨丁三醇未改变细胞的存活,但降低了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与此同时,线粒体膜电位没有明显变化.体内的数据显示,氨丁三醇对转基因小鼠神经元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可以升高双转小鼠皮层内磷酸化erk 1/2的水平.结论:氨丁三醇对抑制淀粉样蛋白β引起的部分凋亡相关指标变化有一定作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牛颖;宋波;龚锴;张秀芳;赵南明;公衍道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确诊为化脑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例的临床表现、合并感染情况、病原学检查、并发痘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化脑的临床表现与足月儿相比更不典型,以发热,精神反应异常,呼吸暂停或屏气,惊厥为主要表现,体征不明显;多合并有败血症、肺炎;病原菌有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鲍曼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脑膜脓毒性黄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部分是院内感染引起的化脑,无一例合并有硬膜下积液.结论:早产儿化脑危害严重,其早期诊断有赖于临床观察,早期做脑脊液检查,病原菌多为耐药菌,故在治疗过程中应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院内感染;预后与诊断时间,合并症,感染的细菌及治疗有关.
作者:石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眼袋整形术是眼部美容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技术要求高,做得成功可增强容貌美感,否则适得其反.术后局部继发出血是影响眼袋整形术后恢复过程及效果的常见原因之一,轻者可造成睑外翻,延长恢复时间,严重者血肿可压迫视神经,使其萎缩变性,造成失明[1].因此,对眼袋整形术后继发出血者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十分重要.
作者:刘尊敏;夏东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成功患者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对照组.以酶联免疫法检测每组患者PCI术前.术后1、6、24、48 h血清cTnI的水平.结果: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组较对照组TIMI血流明显改善(P<0.05),且血清cTnI迅速回落(P<0.01).结论:替罗非班可以迅速改善PCI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减轻心肌损伤,降低术后血清CTnI水平.
作者:王波;曾高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癌的螺旋CT三维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永嘉县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68例怀疑胃癌的患者于2周内分别进行螺旋CT、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结果:68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胃癌的患者52例,螺旋CT发现50例,胃镜发现49例,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螺旋CT诊断胃癌的准确率为94.12%,敏感性为94.23%,特异性为93.75%.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可显示胃癌的大小、形态、范围,判定有无周围浸润、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
作者:董显平;王文林;陈冬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达英-35(环丙孕酮/炔雌醇)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方法:将临床诊断为PCOS伴不孕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组)和观察组(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组),每组各44例,治疗6个月.测定体质指数(BMI)、腰臀围比值(WHR)、多毛评分(F-G评分);测定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雄烯二酮(A2)、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及去氢表雄酮硫酸盐(Ds)浓度等性激素水平.检测内分泌指标,包括空腹胰岛素(FIN)和空腹血糖(FB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 β).并检测血脂4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BMI、WHR、F-G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卵巢体积、卵泡数指标;性激素LH、FSH、LH/FSH、T、E2、A2、Ds和SHBG指标;内分泌指标FBS、FIN、Homa-IR和Homa-β以及血脂指标TC、TG、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达英-35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PCOS,较单纯应用二甲双胍更能有效抑制高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并改善高脂血症.
作者:戴晓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近6年来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普通外科3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经过术前检查、确诊,再次手术采用了切除肝左外叶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35例患者均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经过术后临床观察,临床治愈33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病死率3.0%.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发生率21.2%,包括切口感染、胆汁外漏、肝内胆管小结石残留等.结论:肝左外叶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骆剑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分析CXCR4和SDF-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前列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以探讨CXCR4和SDF-1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48例前列腺癌组织、1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XCR4和SDF-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不同表达与年龄、雄激素受体、病理分级和转移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148例前列腺癌组织中CXCR4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CXCR4蛋白的高表达与病理分级和远处转移有关:SDF-1蛋白的高表达与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前列腺癌组织中两种蛋白CXCR4和SDF-1之间的表达有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癌中CXCR4和SDF-1表达增高,可协同促进前列腺癌的侵袭转移.前列腺癌中CXCR4和SDF-1的表达有相关性,CXCR4和SDF-1的同时高表达提示肿瘤具有更高的侵袭转移能力.
作者:刁鑫伟;王钦文;陈正堂;叶明福;汤金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中期介入神经康复治疗,探讨其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经过CT或MRI确诊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卒中后康复介入时期分为早期组(病程小于1个月)、中期组(病程大于3个月小于6个月),于康复治疗介入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时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早期组、中期组ADL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早期康复组不论是康复治疗2个月、4个月时ADL评分较中期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一定作用,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能够显著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
作者:邓永萍;姚子弘;郑凯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女,45岁.以间断性腹部胀痛2月余,加重2 d之主诉急诊入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觉腹部钝痛,呈间断性,伴有腹胀,不伴发热,自觉上腹部异常膨隆.仰卧一段时间后,腹胀可明显减轻.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输液抗炎等治疗,效果不明显.近2 d来腹痛加重,伴发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内容物,以阑尾炎诊断人院.
作者:席孝忠;刘浩;陈进才;陈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以小分子干扰RNA技术沉默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对新生小鼠晚期肺泡发育的影响.方法:75只新生KM小鼠,随机分为干扰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各25只,构建TGF-β1 shRNA慢病毒载体,经鼻内吸入法导入干扰组生后3 d新生小鼠肺内,同时设计一无关序列构建阴性表达慢病毒载体同法导入阴性对照组小鼠肺内,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各组别按小鼠生后4、7、14、21、28 d分别取肺组织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两对照组相比,干 扰组肺TGF-β1 mRNA在小鼠生后4、7、14、21、28 d明显降低,生后7、14、21、28 d,干扰组肺TGF-β1蛋白水平也明显降低,同时肺泡平均截距明显增大,放射状肺泡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时间点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沉默TGF-β1基因可阻滞新生小鼠晚期肺泡发育.
作者:段江;杨志军;黄铃沂;李然;封志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危重病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RBS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浙江医院55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怀疑CRBSI的危重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入组当天采集血样分析PCT水平和同时留取血培养和导管标本.结果:25例患者(45.5%)符合CRBIS诊断标准,CRBIS组PCT水平3.98(3.00~5.46)V,μg/L,明显高于非CRBIS组的0.88(0.50~1.51)μg/L(P<0.001);革兰阴性细菌感染CRBIS患者的PCT水平较革兰阳性感染者高(P=0.042);用ROC曲线分析示PCT理想的阳性和阴性预测CRBIS水平为3μg/L,该临界值的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96.7%、阴性预测值为87.0%、阳性预测值为82.8%.结论:PCT在早期诊断CRBSI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虞意华;蔡国龙;吴亮;严静;龚仕金;戴海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