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群;林才;刘政军;金婷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68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均采用东菱克栓酶治疗.住院当天药物治疗前,依据<中国卒中量表>(C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0 d时依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定生活质量,作为疗效指标.结果:发病至入院间隔时间.CSS评分为独立的疗效影响因素.结论:东菱克栓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应在发病早期应用,对于CSS评分过高者和发病至入院间隔时间过长者应慎用.
作者:杨东娟;姚美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的可行性及改良法.方法:对自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因子宫良性疾病而需行子宫切除术的大子宫(如12~23孕周大小)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60例行改良TVH术式,快速自然打开腹膜,子宫双侧血管结扎后,行子宫对半切除术,肿瘤剔除术,子宫分碎术.对照组60例行传统TVH术式.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7.64±15.14)min,对照组为(94.73±38.23)min,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为(65.14±31.76)mL、对照组为(116.64±79.13)mL,P<0.05.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为(23.09±3.23)h,对照组为(36.26±8.71)h,P<0.05.结论:大子宫行TVH可行,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他克莫司(FK 506)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肾活检确诊膜性肾病,单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随机分两组分别予FK 506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或环磷酰胺(CTX)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疗程至少6个月,观察各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对照组1例因白细胞减少停止CTX治疗.结论:与CTX相比,FK 506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短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陈伟珍;陈德君;徐光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予以HIFU消融治疗.结果:术后1年前列腺体积从(52.76±10.20)mL缩小到(32.10±8.90)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从20±8降到7±3.生活质量评分从5.0±1.0降到1.0±0.6,大尿流率从(5.78±2.61)mL/s上升到(12.86±4.55)mL/s,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直肠HIF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疗效确切且安全的新技术.很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林哲;徐文峰;邓翠芬;张海滨;刘建华;陈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分析临床所见15例医源性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医源性肝功能异常在临床各科室均常见,常由直接或间接的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以及肝脏循环功能障碍所致,以转氨酶升高及黄疸为主要表现.多因未足够重视相关治疗可能出现的肝脏毒副作用,以至未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而导致肝功能异常.结论:避免应用有肝毒性的药物及相关治疗常能有效地预防医源性肝功能异常.对于已发生的医源性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停用有肝毒性的药物及相关治疗,并积极护肝和利胆以及改善肝脏循环,多预后好.有急性肝功能衰竭时,应以人工肝支持治疗,必要时行肝移植.
作者:李明松;陈村龙;崔生达;刘恩德;姜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三联雾化吸入联合新叩背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排痰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64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在持续低流量吸氧、敏感抗生素、解痉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氧驱雾化吸入疗法,吸入药物为复方异丙托溴铵(250 μg)加布地奈德(1 mg)加沐舒坦(30 mg)和生理盐水(2~3 mL).观察组采取间歇雾化吸入法,间歇期予一种新的叩背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持续雾化吸入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雾化后憋喘缓解状况、有效排痰效果及肺部痰呜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90.6%(29/32)的患者憋喘缓解,84.4%(27/32)的患者能顺利排出痰液,81.3%(26/32)的患者肺部痰呜音减少.对照组68.7%(22/32)的患者憋喘缓解,62.5%(20/32)的患者能顺利排出痰液,56.3%(18/32)的患者肺部痰鸣音减少.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联雾化吸入联合新叩背法较单纯三联雾化吸入法能更快提高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憋喘缓解率,有效排痰率及肺部痰鸣音减少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专业性.
作者:邵红;陈月华;程木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方法:将71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A、B两组,按给药方案分为厄贝沙坦片(A组,国产)与厄贝沙坦片(B组,进口),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比较.结果:两组给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成本-效果间却存在很大差异.结论:厄贝沙坦片剂国产与进口比较具有较低的成本-效果比.
作者:符翠莉;叶冬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超声靶向微泡的分子显像是通过超声微泡表面携带的抗体或配体与细胞表面的靶分子特异性的结合,利用超声检测靶向微泡在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在体外观察活体内部的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变化的影像新技术,是目前超声造影发展的新领域,主要应用在肿瘤、缺血、炎症、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监测等方面[1].本文重点就超声靶向微泡在器官移植中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做一探讨.
作者:李发友;吴凤林;龚渭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难治性青光眼是药物难以控制眼压而手术效果不良的青光眼,其手术成功率仅为11%~50%[1-2],表现为视力低下,伴有眼疼、眼胀、头疼、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23例难治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加生物羊膜移植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晶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压迫法修复心脏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A)的可行性.方法:对心脏介入术后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股动脉PA的1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实施压迫PA与股动脉之间的通道,使分流信号消失,随访2~12个月.结果:10例全部经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成功.随访2~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瘤体的复发、破裂、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PA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超声监测下压迫、修复,安全可靠,方便易行,疗效可靠.
作者:陈良川;曾国良;张忠栋;彭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对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程度与锐器伤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对264名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出科时进行锐器伤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论考试及临床实践操作考核,并调查其手术室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情况.结果:理论考试合格的锐器伤发生率(15.8%)与不合格者(62.7%)相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实践操作考核合格的锐器伤发生率(5.3%)比不合格者(71.9%)显著降低(P<0.01);临床实践操作合格的锐器伤发生率(5.3%)比理论考试合格者(15.8%)明显低(P<0.01);两者考试、考核均合格的锐器伤发生率(1.9%)比理论考试、临床实践操作考核单项合格的均低(P<0.01).结论: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程度与锐器伤发生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加强护生培训、提高其理论及实践操作考核的合格率,能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作者:张东红;胡玉霜;陈聪;陈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眼袋整形术是眼部美容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技术要求高,做得成功可增强容貌美感,否则适得其反.术后局部继发出血是影响眼袋整形术后恢复过程及效果的常见原因之一,轻者可造成睑外翻,延长恢复时间,严重者血肿可压迫视神经,使其萎缩变性,造成失明[1].因此,对眼袋整形术后继发出血者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十分重要.
作者:刘尊敏;夏东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成功患者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对照组.以酶联免疫法检测每组患者PCI术前.术后1、6、24、48 h血清cTnI的水平.结果: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组较对照组TIMI血流明显改善(P<0.05),且血清cTnI迅速回落(P<0.01).结论:替罗非班可以迅速改善PCI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减轻心肌损伤,降低术后血清CTnI水平.
作者:王波;曾高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次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成年大鼠嗅球嗅鞘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选取8~10周龄的成年SD大鼠,无菌条件下切取嗅球、剪碎,胰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后接种,采用18 h单次差速贴壁的方法纯化培养嗅鞘细胞,定期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嗅鞘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生长情况,并对其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抗体(NGFR p75)及碘化丙啶的免疫荧光鉴定,同时计算嗅鞘细胞的纯度.结果:通过18 h单次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的嗅鞘细胞经NGFR p75免疫荧光鉴定后,纯度可达70%~80%,形态上以双极和三极细胞为主,伴有少许单极及多极细胞.结论:应用18 h单次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嗅鞘细胞是一种简便、稳定、经济、快捷的方法.
作者:李玉安;徐华梓;李万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成人肥胖人群臀部肌肉注射的深度.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肥胖成人男女各100例,B超测量臀大肌注射区皮肤到臀大肌间的距离,并计算7号注射针头能够达到肌层的百分率.结果:男性组皮肤脂肪厚度(22.86±8.15)mm,女性组皮肤脂肪厚度(26.35±7.53)mm,能够达到以7号针头长度32 mm的2/3(21.3mm)进针深度的男占49.54%,女占5.86%.结论:目前使用的7号注射针头大多不能到达肥胖成人的臀部肌肉注射层,建议研制加长型注射针头.
作者:李小云;王从华;袁丽敏;梁雪峰;李靖丽;邹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治疗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重度BPH患者行TURP时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患 者平均年龄76岁,前列腺重量均大于60 g,入院后积极治疗并发症,进行围手术期准备,择期施行TURP术.术中麻醉后先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法置入膀胱引流管,再行TURP术.结果:全部3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均能承受该手术治疗.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37 g,手术时间50~100min,无一例出现TURP综合征及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排尿通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显著降低,平均尿流率显著提高,残余尿量显著减少.结论:对于重度BPH患者行TURP时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李志江;程新登;徐旻;李国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向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Ⅶ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注射后2 h开始,每日灌胃给予脑脉Ⅱ号口服液(8 mL/d)或等容积蒸馏水直至处死.注射后6、12 h,1、3、7 d取脑,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用荧光分光计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在注射6 h后显著增加(P<0.01),3 d达到高峰,持续增加至7 d以后;模型组caapaae-3活性值在注射6 h后开始增加(P<0.01),1 d后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持续增加至7 d以后.注射后12 h~7 d各时间点.治疗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和caspase-3活性值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制caspase-3活化可能是脑脉Ⅱ号口服液抗高血压脑出血后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何纲;黄培新;刘茂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鼻内窥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60例,手术结束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毕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1 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酒石酸布托啡诺8 mg+氟派利多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对照组:术毕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为负荷剂量后接自控镇痛泵,泵内药物为芬太尼1.2 mg+氟派利多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均采用持续输注2.0 mL/h,单项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可减少芬太尼不良反应,提高镇痛质量.
作者:曾宝眉;陈炽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黄芩素(baicalein,BAI)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黄芩素(80 mg/(kg·d)]和高剂量组[黄芩素(160mg/(ks·d)],治疗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糖(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变化;测定肾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应用RT-PCR方法检测P22phox mRNA及P47phoxmRNA的表达.结果:两治疗组较模型组尿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和肾脏肥大指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SOD、GSH-Px、CAT活性显著降低(P<0.01);两治疗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SOD、CAT、GSH-Px活性显著增强.P22phox mRNA及P47phox mRNA的相对含量在模型组分别为(0.370±0.028)、(1.005±0.116)明显高于对照组(0.098±0.029)、(0.340±0.055),(P<0.01);低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分别为(0.275±0.029)、(0.740±0.088)(P<0.01).高剂量组降低更明显,分别为(0.193±0.013)、(0.660±0.083)(P<0.01).两治疗组之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BAI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22phox mRNA及P47phox mRNA的表达,提高肾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减轻自由基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氧化损伤,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吴泽成;刘慎微;尹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氧化-抗氧化失衡对大鼠全肠道缺血再灌注(GIR)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3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前30 min、GIR后3、6、24、48 h和72 h共6组(每组6只),采用夹闭肠系膜前动脉(时间60 min)技术复制GIR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各时相点血浆中谷胱苷肽(GSH)、维生素C(VC)和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C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以及肺组织中GSH、VC和MDA的含量,T-AOC、GSH-PX活力的变化,同时观察组织湿干重比值(W/D)的变化.结果:成功复制了大鼠GIR模型,GIR损伤可引起,(1)再灌注后各时相点血浆GSH和VC含量明显下降,T-AOC和GSH-PX活性呈显著降低,血浆MDA水平显著上升,与缺血前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均P<0.01);血浆SOD的活性有上升,但与缺血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肺组织的GSH和VC含量的下降、T-AOC和GSH-PX活力的明显下降,而MDA明显增加,与缺血前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3)组织W/D均显著高于缺血前水平(均P<0.01).(4)血浆抗氧化系统损害与肺抗氧化系统损害关系密切(P<0.05~0.001),肺W/D的变化不仅与血浆抗氧化系统损害如MDA、GSH、VC、GSH-PX(P<0.05~0.001)密切相关,并且与肺抗氧化系统损害如VC、GSH-PX、MDA(P<0.05~0.001)也密切相关.结论:大鼠GIR后,全身性抗氧化系统紊乱导致肺抗氧化系统损害及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加,机体氧化与抗氧化的失衡在肺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郄文斌;屠伟峰;戴建强;于冬男;施冲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