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联雾化吸入联合新叩背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排痰效果及护理

邵红;陈月华;程木带

关键词: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期, 雾化吸入, 叩背,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三联雾化吸入联合新叩背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排痰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64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在持续低流量吸氧、敏感抗生素、解痉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氧驱雾化吸入疗法,吸入药物为复方异丙托溴铵(250 μg)加布地奈德(1 mg)加沐舒坦(30 mg)和生理盐水(2~3 mL).观察组采取间歇雾化吸入法,间歇期予一种新的叩背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持续雾化吸入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雾化后憋喘缓解状况、有效排痰效果及肺部痰呜音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90.6%(29/32)的患者憋喘缓解,84.4%(27/32)的患者能顺利排出痰液,81.3%(26/32)的患者肺部痰呜音减少.对照组68.7%(22/32)的患者憋喘缓解,62.5%(20/32)的患者能顺利排出痰液,56.3%(18/32)的患者肺部痰鸣音减少.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联雾化吸入联合新叩背法较单纯三联雾化吸入法能更快提高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憋喘缓解率,有效排痰率及肺部痰鸣音减少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专业性.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

    目的:探讨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98例肝细胞癌组织标本,以正常肝脏组织标本20例作为对照,应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UNX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RUNX3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肝脏组织(P<0.01);肝细胞癌中RUNX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有无肝硬化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包膜不完整、出现门静脉癌栓、分化未成熟、临床Ⅲ~Ⅳ期的肝细胞癌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有完整包膜、未出现门静脉癌栓、分化较成熟及临床Ⅰ~Ⅱ期的组织(P<0.05).结论:RUNX3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浸润、转移有关,是评价肝细胞癌恶性程度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220例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予以HIFU消融治疗.结果:术后1年前列腺体积从(52.76±10.20)mL缩小到(32.10±8.90)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从20±8降到7±3.生活质量评分从5.0±1.0降到1.0±0.6,大尿流率从(5.78±2.61)mL/s上升到(12.86±4.55)mL/s,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直肠HIF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疗效确切且安全的新技术.很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林哲;徐文峰;邓翠芬;张海滨;刘建华;陈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偏瘫患者不同时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比较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中期介入神经康复治疗,探讨其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经过CT或MRI确诊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卒中后康复介入时期分为早期组(病程小于1个月)、中期组(病程大于3个月小于6个月),于康复治疗介入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时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早期组、中期组ADL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早期康复组不论是康复治疗2个月、4个月时ADL评分较中期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一定作用,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能够显著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

    作者:邓永萍;姚子弘;郑凯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腹直肌后鞘疝1例

    患者,女,45岁.以间断性腹部胀痛2月余,加重2 d之主诉急诊入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觉腹部钝痛,呈间断性,伴有腹胀,不伴发热,自觉上腹部异常膨隆.仰卧一段时间后,腹胀可明显减轻.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输液抗炎等治疗,效果不明显.近2 d来腹痛加重,伴发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内容物,以阑尾炎诊断人院.

    作者:席孝忠;刘浩;陈进才;陈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19例眼袋术后继发出血的处理体会

    眼袋整形术是眼部美容外科常见手术之一,技术要求高,做得成功可增强容貌美感,否则适得其反.术后局部继发出血是影响眼袋整形术后恢复过程及效果的常见原因之一,轻者可造成睑外翻,延长恢复时间,严重者血肿可压迫视神经,使其萎缩变性,造成失明[1].因此,对眼袋整形术后继发出血者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十分重要.

    作者:刘尊敏;夏东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胆固醇性胸腔积液1例

    患者男,68岁,退休工人.因胸闷伴喘气3周入院.既往于20世纪70年代患有肺结核.查体:T 36.5℃,P 80次/min,R18次/min,BP 130/80 mmHg,桶状胸,胸廓不对称,右侧高于左侧,右胸第5肋以下语颤消失,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入院后行胸腔穿刺,抽出红褐色黏稠液体约480 mL,液体内可见反光晶体.胸水细胞学检查:镜见大量的胆固醇结晶.

    作者:袁文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49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及术后残余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布林佐胺组)和对照组(马来酸噻吗洛尔组),其中治疗组14例25只眼,对照组14例24只眼.治疗组采用1%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种滴眼液的降眼压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眼压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眼压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心率抑制,治疗组心率无变化,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未发现明显的全身副作用.结论:布林佐胺对青光眼患者具有明显的降眼压作用,且对心率无抑制作用,是理想的抗青光眼药物.

    作者:陈爱菊;高和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α-硫辛酸对兔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α-硫辛酸(alpha-lipoie acid,α-LA)对高脂血症新西兰兔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根据不同喂养方案分为正常组、造模组、硫辛酸组,然后分别检测各组兔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结果:24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造模组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硫辛酸组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造模组(P<0.01),HDL-C无明显变化(P>0.05).造模组的SOD和NO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硫辛酸组的SOD和NO含量高于造模组(P<0.01),而MDA含量显著低于造模组(P<0.01).结论:α-LA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超氧阴离子,降低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王世祥;吴宏超;季爱民;车瓯;丁明学;刘磊;宋旭东;付强;缪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胰腺钝挫伤的CT表现

    胰腺属于腹膜后器官,解剖上具有受前面的胃肠空腔脏器与后面的脊柱周围肌肉组织所保护的特点.腹部闭合性外伤所致胰腺钝挫伤较为少见,发生率约为5%,但病死率可达15%[1].胰腺钝挫伤多因车祸伤、坠落伤、挤压伤及棍棒伤等所致,其病情严重,对其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非常重要.现对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27例胰腺钝挫伤病例的CT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此病症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作者:蔡卫东;周海红;赵年家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胃癌的螺旋CT三维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永嘉县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68例怀疑胃癌的患者于2周内分别进行螺旋CT、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结果:68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胃癌的患者52例,螺旋CT发现50例,胃镜发现49例,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螺旋CT诊断胃癌的准确率为94.12%,敏感性为94.23%,特异性为93.75%.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可显示胃癌的大小、形态、范围,判定有无周围浸润、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

    作者:董显平;王文林;陈冬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鼻内窥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60例,手术结束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毕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1 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酒石酸布托啡诺8 mg+氟派利多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对照组:术毕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为负荷剂量后接自控镇痛泵,泵内药物为芬太尼1.2 mg+氟派利多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均采用持续输注2.0 mL/h,单项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可减少芬太尼不良反应,提高镇痛质量.

    作者:曾宝眉;陈炽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早产儿化脓性脑膜炎22例

    目的:探讨早产儿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2例确诊为化脑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例的临床表现、合并感染情况、病原学检查、并发痘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化脑的临床表现与足月儿相比更不典型,以发热,精神反应异常,呼吸暂停或屏气,惊厥为主要表现,体征不明显;多合并有败血症、肺炎;病原菌有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鲍曼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脑膜脓毒性黄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部分是院内感染引起的化脑,无一例合并有硬膜下积液.结论:早产儿化脑危害严重,其早期诊断有赖于临床观察,早期做脑脊液检查,病原菌多为耐药菌,故在治疗过程中应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院内感染;预后与诊断时间,合并症,感染的细菌及治疗有关.

    作者:石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国产与进口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方法:将71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A、B两组,按给药方案分为厄贝沙坦片(A组,国产)与厄贝沙坦片(B组,进口),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比较.结果:两组给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成本-效果间却存在很大差异.结论:厄贝沙坦片剂国产与进口比较具有较低的成本-效果比.

    作者:符翠莉;叶冬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肌腱细胞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肌腱缺损的修复是临床常见问题,肌腱移植虽然简便易行,但常受来源紧缺和供区继发损害的制约,而组织工程技术有可能成功解决此问题.肌腱的组织工程化构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种子细胞的来源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目前,较多使用的种子细胞有肌腱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各有优缺点.肌腱细胞是肌腱的基本功能单位,它合成和分泌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维持肌腱组织的新陈代谢.

    作者:刘运晃;邢更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超声靶向分子显像在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超声靶向微泡的分子显像是通过超声微泡表面携带的抗体或配体与细胞表面的靶分子特异性的结合,利用超声检测靶向微泡在组织和器官中的分布,在体外观察活体内部的分子水平的生物学变化的影像新技术,是目前超声造影发展的新领域,主要应用在肿瘤、缺血、炎症、血栓、动脉粥样硬化、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监测等方面[1].本文重点就超声靶向微泡在器官移植中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做一探讨.

    作者:李发友;吴凤林;龚渭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10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压迫法修复心脏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A)的可行性.方法:对心脏介入术后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股动脉PA的1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实施压迫PA与股动脉之间的通道,使分流信号消失,随访2~12个月.结果:10例全部经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成功.随访2~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瘤体的复发、破裂、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PA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超声监测下压迫、修复,安全可靠,方便易行,疗效可靠.

    作者:陈良川;曾国良;张忠栋;彭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脑脉Ⅱ号口服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向双肾双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Ⅶ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注射后2 h开始,每日灌胃给予脑脉Ⅱ号口服液(8 mL/d)或等容积蒸馏水直至处死.注射后6、12 h,1、3、7 d取脑,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用荧光分光计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在注射6 h后显著增加(P<0.01),3 d达到高峰,持续增加至7 d以后;模型组caapaae-3活性值在注射6 h后开始增加(P<0.01),1 d后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持续增加至7 d以后.注射后12 h~7 d各时间点.治疗组细胞凋亡百分率和caspase-3活性值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制caspase-3活化可能是脑脉Ⅱ号口服液抗高血压脑出血后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何纲;黄培新;刘茂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肾镜下钬激光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研究

    目的:探讨肾镜下钬激光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在肾镜下使用钬激光时12例尖锐湿疣进行汽化或切除.结果:本组12例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5 min,全部病例无尿道穿孔,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肾镜下钬激光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小芳;刘迎;肖克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成功患者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对照组.以酶联免疫法检测每组患者PCI术前.术后1、6、24、48 h血清cTnI的水平.结果: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组较对照组TIMI血流明显改善(P<0.05),且血清cTnI迅速回落(P<0.01).结论:替罗非班可以迅速改善PCI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减轻心肌损伤,降低术后血清CTnI水平.

    作者:王波;曾高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与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探讨COPD不同疾病时期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患者急性发作组68例,缓解组68例,对照组65例,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栓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急性发作组未吸氧时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COPD急性发作组FT3、TT3、TT4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0.01).轻、中、重度缺氧组3组间FT3、TT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OPD急性发作组FT3、TT3与PaO2呈显著性正相关,与PaCO2呈显著性负相关.说明甲状腺激素水平受到血气分析的影响,缺氧主要影响血清中T3的水平.结论:COPD患者可以发生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血气分析的影响.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COPD患者的病情转归和预后.

    作者:徐伟华;张剑杰;孙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