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董显平;王文林;陈冬梅

关键词: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胃镜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的螺旋CT三维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永嘉县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68例怀疑胃癌的患者于2周内分别进行螺旋CT、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结果:68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胃癌的患者52例,螺旋CT发现50例,胃镜发现49例,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螺旋CT诊断胃癌的准确率为94.12%,敏感性为94.23%,特异性为93.75%.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可显示胃癌的大小、形态、范围,判定有无周围浸润、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49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及术后残余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布林佐胺组)和对照组(马来酸噻吗洛尔组),其中治疗组14例25只眼,对照组14例24只眼.治疗组采用1%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种滴眼液的降眼压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眼压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眼压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心率抑制,治疗组心率无变化,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未发现明显的全身副作用.结论:布林佐胺对青光眼患者具有明显的降眼压作用,且对心率无抑制作用,是理想的抗青光眼药物.

    作者:陈爱菊;高和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220例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予以HIFU消融治疗.结果:术后1年前列腺体积从(52.76±10.20)mL缩小到(32.10±8.90)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从20±8降到7±3.生活质量评分从5.0±1.0降到1.0±0.6,大尿流率从(5.78±2.61)mL/s上升到(12.86±4.55)mL/s,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直肠HIF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疗效确切且安全的新技术.很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林哲;徐文峰;邓翠芬;张海滨;刘建华;陈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欣维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成功患者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对照组.以酶联免疫法检测每组患者PCI术前.术后1、6、24、48 h血清cTnI的水平.结果: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组较对照组TIMI血流明显改善(P<0.05),且血清cTnI迅速回落(P<0.01).结论:替罗非班可以迅速改善PCI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减轻心肌损伤,降低术后血清CTnI水平.

    作者:王波;曾高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乳腺曼氏裂头蚴病治疗体会

    乳腺曼氏裂头蚴病临床上少见.由于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常常引起误诊.就目前国内已报道的6例乳腺曼氏裂头蚴病[1],无一例术前确诊;即使是手术后病理科也很难明确诊断,往往需要求助于病原微生物教研室协助诊断.本文作者曾诊治1名乳腺曼氏裂头蚴病患者,现报告如下,并对该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标本处理加以讨论.

    作者:田景琦;孙立波;张德恒;崔黎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东菱克栓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疗效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68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均采用东菱克栓酶治疗.住院当天药物治疗前,依据<中国卒中量表>(C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0 d时依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定生活质量,作为疗效指标.结果:发病至入院间隔时间.CSS评分为独立的疗效影响因素.结论:东菱克栓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应在发病早期应用,对于CSS评分过高者和发病至入院间隔时间过长者应慎用.

    作者:杨东娟;姚美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α-硫辛酸对兔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α-硫辛酸(alpha-lipoie acid,α-LA)对高脂血症新西兰兔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根据不同喂养方案分为正常组、造模组、硫辛酸组,然后分别检测各组兔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结果:24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造模组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硫辛酸组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造模组(P<0.01),HDL-C无明显变化(P>0.05).造模组的SOD和NO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硫辛酸组的SOD和NO含量高于造模组(P<0.01),而MDA含量显著低于造模组(P<0.01).结论:α-LA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超氧阴离子,降低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王世祥;吴宏超;季爱民;车瓯;丁明学;刘磊;宋旭东;付强;缪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其他有关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其他有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57例睡眠初筛检查所得数据选取体重指数(BMI)、鼾声指数、血氧饱和度在80%~89%区间的累 积时间(min)、血氧饱和度<80%的累积时间(min)、血氧饱和度<90%的累积时间(min)及低血氧饱和度数值,按AHI 5~20、21~40、>40排序分为3组.就AHI与上述各测定指标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MI和鼾声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部分呈组间两相比较或其中两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本研究样本AHI除与鼾声指数无明显相关关系外,与其他所选指标皆呈显著相关.结论:OSAS有随超重和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的可能,但其严重程度与BMI并无必然的关联,鼾声的大小对之亦无必然的影响.AHI与年龄之间明显的负相关应引起关注,何故重度OsAS患者主要集中在40~50岁的年龄段上,其原因有待探讨.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累积时间从内科角度给OSAS患者以康复治疗干预建议时有必要对之予以考虑,尤其是否可以考虑只有发生缺氧时才进行干预、其余时间只作监测的智能仪器,或许将是OSAS研究要面对的一个极具挑战的新课题.

    作者:李志平;唐可京;黄建强;郭禹标;罗益锋;谢灿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含服加阴道给药治疗过期流产58例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含服联合阴道给药对过期流产的疗效.方法:Ⅰ组第1天18:00口服米非司酮75 mg.第2天早上6:00口服米非司酮75 mg,同时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及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200μg.3 h后合服米索前列醇600μg.Ⅱ组口服米非司酮25 mg,1日2次连服3 d.第4天早上6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6 h后再次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比较其效果.结果:Ⅰ组完全流产率达77.59%,Ⅱ组完全流产率38.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Ⅰ组疗效高,住院时间短,方法简便、安全.

    作者:汪爱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不同定标方法测定前白蛋白结果的比较

    目的:探讨用两点定标方法与多点定标方法测定前白蛋白的差异.方法:选用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试剂,进行两点定标与多点定标,同时检测60份样品和不同浓度的标准血清,进行相关性和准确性的比较,结果采用t检验和相对偏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点定标结果与多点定标结果相比明显偏低:低值、中值和高值分别偏低9.2%、1.7%和11.6%.两点定标方式定标,浓度≤100 mg/L时,结果可偏低33.1%,浓度在101~400mg/L时,结果相差3.7%,浓度>400 mg/L时,结果相差11.7%.而多点定标方式结果准确,相对偏差CV=2.7%,两者相差CV=12.1%.结论:不同定标方式的测试结果差异有显著性,多点定标法测定前白蛋白比两点定标法准确,应提倡使用.

    作者:曹永坚;冯妙芙;易四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10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广东省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患者25例,10例行单纯血液透析治疗,15例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选择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单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串连血液灌流治疗4次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的改变.结果: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分别为82.47±21.66、80.57±17.18和54.11±22.93、56.87±9.27: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分别为86.35±19.25、40.07±21.40和57.64±14.10、30.21±10.54,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降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都有明显清除作用,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作者:窦献蕊;胡海棠;刘燕芬;麦慧芬;肖建平;张坤方;张炜;简如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后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17例成功接介入治疗的PDA患儿在术前、术后第3天和术后3个月BNP水平,并同时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房内径(LA)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23例相应年龄组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PDA组术前LVDd、LA、BNP高于对照组.PDA组BNP水平在术后3个月恢复,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LVDd、LA水平在术后第3天开始恢复,术后3个月进一步改善,但LVDd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别,LA已恢复至对照组水平.LVEF水平在对照组及PDA组均无明显改变.结论:PDA介入封堵术能改善心脏结构改变和血浆BNP水平.

    作者:邹立红;陈治奎;周军波;周建庆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恙虫病12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阳性率,并发症及误诊情况,药物治疗效果,寻找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对住院后确诊为恙虫病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热122例(97.6%),焦痂122例(97.6%),淋巴结肿大63例(50.4%),疲倦93例(74.4%),头痛70例(56.0%),肝功能异常121例(96.8%),误诊率69.6%.结论:发热,焦痂,淋巴结肿大可作为早期诊断依据.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详细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皮肤焦痂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作者:肖怀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的评价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评价2型糖尿病(T2DM)及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方法:血脂水平增高(T2DM组1)和血脂水平正常(T2DM组1)T2DM患者分别为39和21例,正常对照60例,单纯高脂血症组3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组1与T2DM组2、高脂血症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B)、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顺应性(AC) 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T2DM两组β、Ep、PWVβ均较高脂血症组高(P<0.05),AC、膨大指数(AI)差异不明显(P>0.05);T2DM组2 β、Ep、PWVβ较T2DM组1升高(P<0.05),AC、AI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合并高脂血症的T2DM患者动脉硬化更明显,ET技术能在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之前对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做出准确诊断.

    作者:徐小丽;熊建群;李恒青;郭顺华;徐念;过新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软壳技术应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

    目的:评价软壳技术应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白内障患者20例2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应用Duo Visc粘弹剂的软壳技术保护角膜内皮,超声乳化Soverign超声乳化仪行冷超声,并植入AR40e丙烯酸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前,术后7 d、30 d、90d、1年随访观测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六角形细胞计数.结果:20例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范围0.2~0.7,佳矫正视力0.3~1.2,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6.2%,经过3~12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发生大泡性角膜病变.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使用DuoVisc粘弹剂软壳技术,超声乳化时行冷超声并行囊袋内超声能有效保护角膜内皮.

    作者:郑幼平;钟敬祥;丁勇;徐锦堂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氧化-抗氧化失衡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脏器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氧化-抗氧化失衡对大鼠全肠道缺血再灌注(GIR)后肺损伤的影响.方法:36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前30 min、GIR后3、6、24、48 h和72 h共6组(每组6只),采用夹闭肠系膜前动脉(时间60 min)技术复制GIR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各时相点血浆中谷胱苷肽(GSH)、维生素C(VC)和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C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以及肺组织中GSH、VC和MDA的含量,T-AOC、GSH-PX活力的变化,同时观察组织湿干重比值(W/D)的变化.结果:成功复制了大鼠GIR模型,GIR损伤可引起,(1)再灌注后各时相点血浆GSH和VC含量明显下降,T-AOC和GSH-PX活性呈显著降低,血浆MDA水平显著上升,与缺血前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均P<0.01);血浆SOD的活性有上升,但与缺血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肺组织的GSH和VC含量的下降、T-AOC和GSH-PX活力的明显下降,而MDA明显增加,与缺血前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3)组织W/D均显著高于缺血前水平(均P<0.01).(4)血浆抗氧化系统损害与肺抗氧化系统损害关系密切(P<0.05~0.001),肺W/D的变化不仅与血浆抗氧化系统损害如MDA、GSH、VC、GSH-PX(P<0.05~0.001)密切相关,并且与肺抗氧化系统损害如VC、GSH-PX、MDA(P<0.05~0.001)也密切相关.结论:大鼠GIR后,全身性抗氧化系统紊乱导致肺抗氧化系统损害及脂质过氧化产物增加,机体氧化与抗氧化的失衡在肺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郄文斌;屠伟峰;戴建强;于冬男;施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对新生小鼠晚期肺泡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小分子干扰RNA技术沉默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对新生小鼠晚期肺泡发育的影响.方法:75只新生KM小鼠,随机分为干扰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各25只,构建TGF-β1 shRNA慢病毒载体,经鼻内吸入法导入干扰组生后3 d新生小鼠肺内,同时设计一无关序列构建阴性表达慢病毒载体同法导入阴性对照组小鼠肺内,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各组别按小鼠生后4、7、14、21、28 d分别取肺组织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两对照组相比,干 扰组肺TGF-β1 mRNA在小鼠生后4、7、14、21、28 d明显降低,生后7、14、21、28 d,干扰组肺TGF-β1蛋白水平也明显降低,同时肺泡平均截距明显增大,放射状肺泡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时间点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沉默TGF-β1基因可阻滞新生小鼠晚期肺泡发育.

    作者:段江;杨志军;黄铃沂;李然;封志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51例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重型肝炎、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51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乙酰谷酰氨)31例,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监测治疗前后血氨、肝功能及神志变化.结果:治疗组降低血氨、总胆红素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作者:陈礼宏;李德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鼻内窥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择期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60例,手术结束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毕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1 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酒石酸布托啡诺8 mg+氟派利多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对照组:术毕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为负荷剂量后接自控镇痛泵,泵内药物为芬太尼1.2 mg+氟派利多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均采用持续输注2.0 mL/h,单项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和头晕等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可减少芬太尼不良反应,提高镇痛质量.

    作者:曾宝眉;陈炽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胃癌的螺旋CT三维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永嘉县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68例怀疑胃癌的患者于2周内分别进行螺旋CT、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结果:68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胃癌的患者52例,螺旋CT发现50例,胃镜发现49例,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螺旋CT诊断胃癌的准确率为94.12%,敏感性为94.23%,特异性为93.75%.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可显示胃癌的大小、形态、范围,判定有无周围浸润、淋巴结及其他脏器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

    作者:董显平;王文林;陈冬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龙血竭胶囊粉联合贝复济在Ⅲ期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龙血竭胶囊粉对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8月全院135例难免压疮患者选择两种方法治疗,对照组选用贝复济加氯霉素粉治疗,干预组选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龙血竭胶囊粉加贝复济.结果:治疗组63/68例愈合,时照组56/67例愈合,两组对Ⅲ期压疮的治疗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22.836,P=0.000).结论:外用龙血竭胶囊粉加贝复济对Ⅲ期压疮的治疗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陈丽春;缪滔;林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