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立红;陈治奎;周军波;周建庆
目的:探讨ATM基因经RNAi表达沉默后对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含有ATM干扰片段的慢病毒转染至原发性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经不同剂量照射后培养细胞,观察干扰前后HepG2细胞照射细胞集落形成率,利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拟合线性二次曲线模型和单击多靶模型,计算出放射生物学参数.结果:HepG2细胞干扰前后D0值分别为:3.087 0±0.033 7、3.237 3±0.036 7,Dq值分别1.749 0±0.060 9、1.507 6±0.022 0,α/β值分别0.753 0±0.120 9、3.451 0±0.034 0,干扰前后D0、Dq、α/β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放射增敏比SER=1.309 9.结论:ATM基因的表达水平可影响肝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ATM基因沉默表达后改变了肝癌细胞的放射生物学参数,起到放射增敏作用.ATM基因可能在原发性肝癌放射敏感性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易汉杰;陈龙华;李高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烧伤科35位住院患者共70个Ⅱ度创面,创面范围2.0 cm×1.5 cm~40.0 cm×20.0 cm,其中浅Ⅱ度创面32个、深Ⅱ度创面38个,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浅Ⅱ度创面10个,深Ⅱ度创面13个按照常规方法治疗,创面予碘伏清洗,SD-Ag霜,贝复剂等包扎、换药.实验组浅Ⅱ度创面22个,深Ⅱ度创面25个,入组后分别给予武汉维斯弟成套专用敷料实施VSD治疗,并根据创面深浅,于治疗第8天更换敷料(已愈合创面不更换).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并总结VSD手术配合护理体会.结果:两组创面处理后均达到植皮要求,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SD缩短了患者创面愈合所需时间,创面愈合率增加,并能减少患者频繁换药的痛苦,减少为了预防或控制感染而使用抗生素,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费用,增加患者对治疗的可接受程度,使临床医生操作大幅度减少,是一种处理不同程度烧伤创面很好的方法.手术室护士必须熟悉VSD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徐小群;林才;刘政军;金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有效的评价分离或培养的人胰岛方法.方法:使用双氯荧光黄乙酸乙酯(DCF)、高氯酸甲酯荧光素(TMRM)、荧光麦胚凝集素(WCA)三种荧光染色剂标记,评价胰岛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及低聚糖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使用增强型微透镜Nipkow双重转碟技术,且装配有倒置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结果:新分离的人胰岛细胞中,损伤细胞TMRM染色弱,另外WGA染色人胰岛细胞中内分泌细胞及外分泌细胞表面低聚糖量明显不同,内分泌细胞表面染色弱.DCF进入细胞内但在激光强度10%情况下未发出荧光.结论:TMRM染色线粒体膜对于早期识别损伤或应激细胞十分有益.多种荧光染色结合共聚焦成像系统对于快速评价分离和培养的胰岛细胞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刘东斌;M.Hermann;D.Pirkebner;A.Draxl;R.Margreiter;P.Hengster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直接数字化摄影(directly radiography,DR)成像中不同摄影仟伏(KV)的变化对辐射效 能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图像检测板在飞利浦DR系统上.通过改变摄影KV(50~120 KV)曝光,记录专用图像检测板中心区及空曝区的表面吸收剂量,并测定不同KV成像的中心区、空曝区、各级灰阶的密度值.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摄影KV在80~100变化时表面吸收剂量减少明显,成像的中心区、空曝区、各级灰阶的密度值变化不大,具有较好的辐射效能和影像质量.结论:适当提高摄影KV可明显减少表面吸收剂量,提高辐射效能,而DR成像质量基本不受影响.
作者:崔志敏;穆晶伟;朱永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淀粉样蛋白β的通道抑制剂氨丁三醇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分别以过量表达swedish突变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的N2a细胞和转入swedish突变APP和Presenilin 1的转基因小鼠为模型,在体内和体外水平对氨丁三醇对凋亡相关指标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低浓度的氨丁三醇未改变细胞的存活,但降低了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与此同时,线粒体膜电位没有明显变化.体内的数据显示,氨丁三醇对转基因小鼠神经元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可以升高双转小鼠皮层内磷酸化erk 1/2的水平.结论:氨丁三醇对抑制淀粉样蛋白β引起的部分凋亡相关指标变化有一定作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牛颖;宋波;龚锴;张秀芳;赵南明;公衍道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PAH)患儿血浆硫化氢(H2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PAH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12月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收治的PAH患儿26例作为PAH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儿童的血浆H2S水平以及PAH患儿肺动脉压(PAP)水平,并测定PAH组患儿的APACHEⅢ评分,研究血浆H2S水平与它们的关系.结果:PAH组患儿血浆H2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PAP的增高而下降, 两者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0.882,P=0.004),而APACHEⅢ评分也与血浆H2S水平相关,随着血浆H2S浓度降低而逐渐增高(r=-0.813,P=0.004).结论:H2S下调可能在PAH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H2S可能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勇;但艳苹;王大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TT)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54例Ⅱ~Ⅲ期女性乳腺癌患者,行3周期的TT方案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临床有效率为81.5%(44/54),其中临床完全缓解14.8%(8/54),临床部分缓解66.7%(36/54),无严重的化疗毒性和死亡病例.结论:TT方案近期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陈伟光;李梅;李艳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阳性率,并发症及误诊情况,药物治疗效果,寻找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对住院后确诊为恙虫病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发热122例(97.6%),焦痂122例(97.6%),淋巴结肿大63例(50.4%),疲倦93例(74.4%),头痛70例(56.0%),肝功能异常121例(96.8%),误诊率69.6%.结论:发热,焦痂,淋巴结肿大可作为早期诊断依据.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详细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皮肤焦痂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作者:肖怀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19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股沟管精索静脉结扎32例(腹股沟组)、腹膜后小切口精索静脉结扎204例(腹膜后组)、腹腔镜精索静脉结58例(腹腔镜组)及经皮穿刺精索静脉栓塞25例(静脉栓塞组).结果:腹股沟组复发率达28.1%,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3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股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包括睾丸萎缩、急慢性附睾炎、慢性精索疼痛等.腹腔镜组并发症为肠梗阻、腹膜炎和急、慢性附睾炎等.静脉栓塞组包括穿刺点出血、栓子脱落等,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之间以腹股沟组成功率低,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而腹膜后组、腹腔镜组和静脉栓塞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腹股沟组和腹膜后组平均住院时间要长于腹腔镜组和静脉栓塞组,腹股沟组住院费用少于腹腔镜组和静脉栓塞组(P<0.05).结论:腹股沟组复发率高,腹膜后小切口是精索静脉曲张的首选手术方式,腹腔镜组较适合双侧及复发者,静脉栓塞组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何顺东;潘毓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临床及血管造影特征性表现,并探讨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例KTS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行惠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以显示其异常的血管造影表现,继而用微导管超选择进入靶血管并用聚乙烯醇颗粒(PVA颗粒)加弹簧圈进行栓塞.结果:20例KTS患者中1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浅静脉曲张.20例患者均可见患肢动脉主干增粗,血流明显加快.动脉分支增多紊乱、呈蜿蜒扭曲状17例,占85%.软组织内造影剂聚集12例.20例KTS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PVA加弹簧圈栓塞治疗,随访6~12个月见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未见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结论:患肢动脉造影可以显示KTS 部分畸形血管,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KTS安全、成功率高,疗效肯定.
作者:李建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及己酮可可碱(PTX)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对61例收入ICU内的ARDS患者分为PTX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O2/FiO2)、PaCO2、APACHEⅡ评分进行测定.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值呼吸频率、PaCO2(mmHg)、PaO2/FiO2、年龄及MMP-9水平差异无显著性;(2)PTX治疗可显著减少ARDS患者血清中MMP-9的表达(P<0.05),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呼吸情况,改善APACHE Ⅱ评分(P<0.001).结论:PTX抑制ARDS的MMP-9表达和改善呼吸情况,对ARDS患者有保护作用.
作者:章义利;阮宏云;庄荣;林孟相;潘利伟;应斌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扩张型心肌病(DCM)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心房利钠肽(ANP)和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心脏内分泌的病理生理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86例患者入选,其中阿托伐他汀钙组44例,另42例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测定LDL-C、CRP、ANP和BNP,以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结构与心功能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钙治疗12个月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5.5%,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提高,但左室舒张末内径及X线心胸比例未见明显缩小,治疗后血浆LDL-C、CRP、ANP、BNP水平显著降低.1年预后明显改善.患者对阿托伐他汀钙耐受良好.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DCM伴CHF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LDL-C与CRP显著降低.心脏内分泌功能显著改善.这种心脏内分泌变化有益于心力衰竭短期预后.
作者:乔延国;黄志刚;梁立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光卟啉(Photofrin)不同孵育浓度和不同光照能量密度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体外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效应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Photofrin孵育Eca-109细胞,并在不同光能量密度(10、30、50 J/cm2,光源采用DIOMED630PDT系统)下行PDT,24 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Photofrin三种不同光照能量密度及不同浓度下Eca-109细胞生存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同一光照能量密度下不同浓度间其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而同一浓度下不同光照能量密度间的生存率,则除了浓度为10.0μg/mL间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孵育浓度和光照能量密度间存在显著交互效应(P<0.01).结论:特定光源下,Photofrin的孵育浓度和光照能量密度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体外PDT效应影响显著.
作者:陈晓华;罗荣城;李黎波;丁雪梅;吕成伟;周小平;严晓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广东省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透析中心行血液透析患者25例,10例行单纯血液透析治疗,15例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选择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单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串连血液灌流治疗4次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的改变.结果: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分别为82.47±21.66、80.57±17.18和54.11±22.93、56.87±9.27: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分别为86.35±19.25、40.07±21.40和57.64±14.10、30.21±10.54,与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降低患者血清TNF-α及IL-10水平.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促炎因子及抗炎因子都有明显清除作用,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作者:窦献蕊;胡海棠;刘燕芬;麦慧芬;肖建平;张坤方;张炜;简如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对健康心脏的影响.方法:在开展切除胸交感神经节治疗双手多汗症的同时,研究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对健康心脏的影响.对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电图,术前、术后24 h动态心电图,以及术后第6天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33例患者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患者表现为术前术后一致的夜间睡眠后心率降低,而白天活动后心率在正常范围内增快,心律及心电图波形无异常改变.患者术前术后平均心率、日间平均低心率、夜间平均低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活动平板试验均表现出随运动强度加大而心率逐渐加快,休息后心率又逐渐平复.各运动强度活动后,平均心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胸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对健康心脏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作者:宋奇;兰志祯;王春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49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及术后残余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布林佐胺组)和对照组(马来酸噻吗洛尔组),其中治疗组14例25只眼,对照组14例24只眼.治疗组采用1%布林佐胺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0.5%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种滴眼液的降眼压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眼压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眼压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心率抑制,治疗组心率无变化,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未发现明显的全身副作用.结论:布林佐胺对青光眼患者具有明显的降眼压作用,且对心率无抑制作用,是理想的抗青光眼药物.
作者:陈爱菊;高和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细胞)水平与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实施手术的35例肝癌患者的术前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以27例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作对照.对35例肝癌患者随访14~24个月,观察肿瘤复发情况.分析术前CD4+CD25+T细胞水平与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判断术前CD4+CD25+T细胞水平对肿瘤复发的影响.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P<0.01);术前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与肝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呈负相关(r=-0.83,P<0.05);术前CD4+CD25+T细胞水平是影响术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高CD4+CD25+T细胞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高于低CD4+CD25+T细胞组患者(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细胞水平可作为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刘锡文;徐晓武;周光耀;程馥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以小分子干扰RNA技术沉默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对新生小鼠晚期肺泡发育的影响.方法:75只新生KM小鼠,随机分为干扰组、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各25只,构建TGF-β1 shRNA慢病毒载体,经鼻内吸入法导入干扰组生后3 d新生小鼠肺内,同时设计一无关序列构建阴性表达慢病毒载体同法导入阴性对照组小鼠肺内,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各组别按小鼠生后4、7、14、21、28 d分别取肺组织观察其组织形态学变化,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两对照组相比,干 扰组肺TGF-β1 mRNA在小鼠生后4、7、14、21、28 d明显降低,生后7、14、21、28 d,干扰组肺TGF-β1蛋白水平也明显降低,同时肺泡平均截距明显增大,放射状肺泡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时间点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沉默TGF-β1基因可阻滞新生小鼠晚期肺泡发育.
作者:段江;杨志军;黄铃沂;李然;封志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含铂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18例.A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胸部照射2 Gy/次,5次/周,共6~8周,总荆量(67.3±8.4)Gy,并在放疗开始第1周时同步用含铂两药方案多西紫杉醇+顺铂、紫杉醇+顺铂等化疗,每3周重复,共4~6个周期.B组采用常规放疗,胸部照射2 Gy/次,5次/周,共5~7周,总剂量(58.9±7.9)Gy,同步化疗同A组.结果: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44.4%和22.2%(P<0.05).A组中位生存期18个月,B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两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4%和77.8%.A组和B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8.9%和55.6%.全组未出现3级以上食管炎及肺炎,毒副反应发生率在不同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含铂方案化疗明显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而未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袁克华;汤明;阮培刚;邹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女,13岁,主因骶尾部多毛6年,右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2年于2007年12月22日入院.腰椎平片显示:腰骶部椎板缺如,腰椎左侧弯;腰椎MRI显示:终丝增粗,在L4,5处和背侧硬脊膜粘连.人院诊断:脊髓拴系综合征(TCS)伴隐性脊柱裂.于2007年12月26日全麻下行脊髓拴系终丝切断+粘连松解术.
作者:陈琳;黄红云;张健;解自行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