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双头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刘永刚

关键词:
摘要:小切口双头中空加压螺钉能提供骨折间的加压,操作简便,创伤小,内固定可靠,是较理想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1].我院自1998~2000年应用双头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8例,获得满意效果.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呋喃西林溶液配伍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

    2000年12月~2002年10月,我们采用呋喃西林溶液配伍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汤向阳;王东升;何宗战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心血管功能测试仪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

    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供血不足系由于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痉挛或闭塞引起缺血性心肌疾患,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由于冠脉供血不足,可累及心房和心室各个部分的心肌.然而由于左心室是心脏工作量大、需氧量多的部分,故事实上冠脉供血不足的病变主要在左心室.

    作者:刘瑛;杨凤荣;霍秀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硬膜外麻醉引起广泛高平面阻滞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6岁,因左足挫压裂伤伴第2、3趾开放性骨折,分别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了3次手术,其中2次术中麻醉出现不明原因的广泛高平面阻滞.

    作者:付德秀;曹卫;苟正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为探讨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

    作者:王惠琴;王阳;殷晓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心衰单纯超滤1例应用报告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0岁,因憋喘,浮肿9月,加重2周于1997年9月9日收住本院.9个月前病人开始出现心慌,憋喘、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并伴不规则发热,曾诊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衰Ⅲ°.

    作者:孙宝光;王成娟;魏世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T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测定在乳腺癌监测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T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在诊断乳腺癌复发转移及疗效判定中的作用.方法采用KL型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Ag-NORs,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癌抗原(CA15-3),采用放免法测定癌胚抗原(CEA);对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系统治疗后再复检.结果 176例乳腺癌术后病人,经检测Ag-NORs低于6%者40例,经动态观察3~9个月有28例出现复发转移,CA15-3>30U/ml者16例,CEA>30ng/ml者15例,经查已全部出现复发和(或)转移,治疗后有效者Ag-NORs升高至正常,无效者无升高.结论检测Ag-NORs能更早发现复发转移倾向,能动态观察治疗疗效,Ag-NORs可做为乳腺癌病人的一项可靠的监测指标.

    作者:李晓莉;刘杰;李玉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疗体会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一种常见病,病情复杂多变,如诊治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常可导致不良后果.我院1990~2000年收治急性颅内血肿528例,均经CT和手术证实,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占先;董晓峰;杨思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老年人残根残冠的修复治疗

    在老龄人口日益增加的今天,老年人牙齿的保护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对老年人残根残冠的治疗修复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对老年人残根残冠的治疗基本上以拔除为主,我科自1997年开始对其开展修复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艳红;孙仲楠;章淑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特殊复杂性断指再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特殊复杂性断指再植的成活及功能的恢复.方法本组除常规采取逆行再植程序外,其大部分病例是借助血管、神经、肌腱、皮瓣的转位或移植以及桥接等修复方式完成再植.结果本组30例40指经过6个月~6年半的随访,再植指有良好的外形及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定:优13指,占32.5%,良14指,占35%,可8指,占20%,差5指,占12.5%,总优良率达67.5%.结论特殊复杂性断指再植经较细致手术治疗,多数断指仍能恢复良好的外形及功能.

    作者:李宝山;章雪松;杨飞;郭健;李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颈段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体会

    顽固性呃逆指用中、西药治疗、针刺、穴位注射、指压神经、膈神经阻滞等皆无效者.每隔数秒至十余秒即发生一次呃逆.长时间重症呃逆影响病人谈话、进食及睡眠,消耗体力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近2年来通过颈段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庞庆贵;吴丹;刘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相关因素的探讨

    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的进步,近几年来,优生优育,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而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也是造成新生儿时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如何预防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及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我们对我院2001年全年患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指导临床工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晖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服务对象对健康需求的变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糖尿病教育是防治工作中的保证与核心,一年来对134例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证明,对患者实施教育有利于糖尿病的防治.

    作者:何月嫦;卢惠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老年人心肌梗死后的长期治疗

    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AMI的抢救成功率也明显提高,但AMI后存活的患者仍然易于发生心血管事件,包括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再次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据统计,老年心肌梗死(MI)患者的院内和出院后死亡率均高于年轻患者,而且随年龄而增加.65~75岁患者的1年内心源性死亡率为12%,而>75岁者为17.6%.因此MI后如何坚持长期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张玉成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Aβ所致拟AD大鼠模型βAPPmRNA及其蛋白表达特点

    目的探讨A β所致AD大鼠模型神经病理学相关基因β APP和β APP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 12个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3天、14天和28天)共4组,模型组给予右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 β1-40 2μl(10μg).分3天、14天和28天,4%多聚甲醛灌注取材,常规石蜡切片,用SABC法进行β AP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法检测β APPmRNA表达.用MetaMorph 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海马和皮质损伤区域附近β APP和β APPmRNA表达的强度.结果模型组14天、28天海马与皮质β APP阳性表达区光密度值和阳性表达面积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海马与皮质相应数值(P<0.05, P<0.01).模型组3天、14天、28天海马与皮质β APPmRNA阳性表达区域光密度值,以及模型组28天海马阳性区域总面积数值分别高于正常组同区域数值(P<0.05).结论 A β所致AD大鼠模型β APP和β APP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

    作者:程龙;田金州;尹军祥;黄启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剖腹产手术相比,为越来越多病人所接受,并具有切口小、术后痛苦少、下床活动早等优点.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目前认为是佳治疗方法,我院2002年8月~2003年3月经电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21例,护理如下.

    作者:赵冬梅;周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Fas/FasL系统与病毒性肝炎细胞凋亡的研究与进展

    细胞死亡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被动性坏死,另一种为主动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亦称凋亡(Apoptosis).

    作者:刘宇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一起行政诉讼给我们的启示

    卫生监督的目的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维持社会安定.卫生监督的效果受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执法文书的制作水平、程序是否合法及执法人员素质高低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文所述即是由行政处罚主体适用不当引起的行政诉讼案,虽终使行政处罚得以执行,但也暴露出卫生监督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王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医患冲突的社会学思考

    据中国医师协会在114家医院中做的调查,结果显示:近3年来,被调查的医院中每家医院平均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高赔偿金额为92万元,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为10.81万元[1].作者单位:

    作者:彭奕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被迫中断使用霉酚酸酯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的用量、副作用及处理原则.方法分析65例被迫中断霉酚酸酯治疗的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使用霉酚酸酯时,白细胞下降,1例继发严重感染而死亡;19例出现胃肠道症状,1例较严重;6例使用普乐可复和霉酚酸酯后,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尝试中断使用霉酚酸酯.本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8.5%(12/65),1年肾存活率92.3%(60/65),1年人存活率96.9%(63/65).结论使用霉酚酸酯的初剂量每12h 750mg,多数患者可耐受,免疫抑制效果好,但也要个体化.对于使用霉酚酸酯后白细胞下降速度快、程度严重的患者好停用霉酚酸酯;胃肠道反应严重的患者,可改进霉酚酸酯的服法;当出现免疫抑制剂肝损害时,首先要把环孢素或普乐可复的用量减至低维持量,如肝功能不恢复,再减少霉酚酸酯的用量.

    作者:张勇;管德林;韩志友;刘静;许建军;高居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胰腺炎与脂肪肝相关性的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之一,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CT室工作中,发现急性胰腺炎多合并脂肪肝,尤其40~50岁的肥胖男性,胰腺炎大多呈出血、坏死性.现就25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加以分析探讨.

    作者:朱书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