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李建军

关键词:肝脏, 诊断, 鉴别诊断, 局灶性结节增生, 螺旋CT
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12例13个经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的临床、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资料.结果 FNH多见于中青年,多无临床症状,典型CT表现:平扫为稍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病灶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病灶密度降低,呈稍高或等密度,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为主.动态CT增强13个病灶中7个见中央瘢痕,延迟期中央瘢痕强化是FNH的特征性表现.结论大多数肝FNH的螺旋CT表现有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可作出明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疱疹汤加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疼痛

    笔者两年来应用中药加西药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疼痛18例,临床观察结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德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糖尿病患病率的迅速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卫生保健问题,所以关于糖尿病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报告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为期3个月的疗效观察,副作用的评判及其应用前景.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老年人胃癌142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8年5月~2002年12月共收治胃癌385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胃癌142例,占同期胃癌病例36.9%,对本组142例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延长老年人的寿命.

    作者:黄东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甲型肝炎流行动态分析

    甲型肝炎是我国常见肠道传染病.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为了探讨呼盟地区蒙古族、汉族甲型肝炎流行动态,2000年12月~2001年12月,对呼盟地区各旗市进行甲型肝炎抗-HAV IgM、IgG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晶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股骨头骺缺血坏死97例中静结合治法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与静态法结合治疗儿童股骨头骺缺血坏死.方法将1994年1月~1998年11月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97例作临床评价,分析X线片头骺修复演变过程.结果本组97例,治疗后81例症状消失;16例髋痛缓解,获得髋关节良好功能;2例由于大转子过度生长,妨碍外展.X线片观察:股骨头骺球形结构恢复正常的44例.Ⅱ型转变Ⅰ型5例,Ⅱ型不变者7例,Ⅲ型转变Ⅱ型26例,Ⅳ型转变Ⅱ型7例,转变扁平髋者8例.结论中静结合治疗股骨头骺缺血坏死,效果满意;疗期平均12个月.

    作者:郭永昌;邓爱民;郭华璋;常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曲马多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研究分析

    目的寻找副作用小、效果好的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药物配方,研究曲马多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病人120例,ASA Ⅰ~Ⅲ,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F组-0.12%罗哌卡因+芬太尼0.5mg(2μg/ml),250ml;A组-0.12%罗哌卡因+0.1%曲马多,250ml;B组-术毕前30min硬膜外注射50mg曲马多(生理盐水稀释至5ml),余同A组;C组-0.12%罗哌卡因+0.2%曲马多,250ml.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后24h随访记录病人VAS、D/D比值(PCAd/PCAa)及病人主观不适感(side-effect).结果曲马多复合0.12%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总的优良率为60/90(67%),VAS<30,安静时无痛率29%(VRS=0).各组恶心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有程度的差异.所有病例无皮肤搔痒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结论 0.1%或0.2%曲马多复合0.12%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自控术后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小,0.1%曲马多复合0.12%罗哌卡因在手术结束前30min预注曲马多50mg效果更好.

    作者:王春燕;王毅东;赵文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霉酚酸酯治疗肾小球疾病的进展

    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及环孢素A是目前肾小球疾病免疫抑制治疗较为普遍采用的药物.尽管上述药物的应用,使得难治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无效或缓解后复发,而且感染、肝肾毒性及骨髓抑制等严重的副作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使用.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较少的副作用,是否可以成为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理想药物成为临床医师所关心的问题.

    作者:胡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心衰单纯超滤1例应用报告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0岁,因憋喘,浮肿9月,加重2周于1997年9月9日收住本院.9个月前病人开始出现心慌,憋喘、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并伴不规则发热,曾诊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衰Ⅲ°.

    作者:孙宝光;王成娟;魏世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非手术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溃疡病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多见.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作者:邹智慧;刘元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异种肝移植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通过显微注射法产生用于异种移植研究的表达人CD59蛋白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实验中利用OMT作为目的基因hCD59cDNA的启动子,CMV作为报告基因GFP的启动子,构建重组质粒pGOC.通过显微注射法,把CMV-GFP-OMT-CD59基因片断注射入昆明种白小鼠受精卵.结果产生出86只F0代转基因小鼠.鼠尾基因组DNA经PCR法检测,12只阳性,进一步用Southern blot法检测1只阳性.结论通过显微注射法,外源基因hCD59cDNA在小鼠基因组中得到整合,产生出了阳性转人CD59蛋白基因小鼠,可用于进一步异种移植研究.

    作者:李志伟;常伟华;孙文兵;张同琳;王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如何做好医院档案信息服务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现代医院是一个信息化的医院,现代医疗质量也是一个信息化的医疗质量.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不断产生的新信息成为财富的重要来源,信息在现代医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

    作者:张原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血清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目的对四种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方法分别进行比较,为载脂蛋白研究和临床检测中测定LDL-C和HDL-C提供参考.方法用超速离心法、电泳法、化学沉淀法和均相法测定50例门诊及住院病人和92例健康人血清中LDL-C和HDL-C的含量.结果电泳法、化学沉淀法和均相法与超速离心法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四种测定方法差异无显著性,同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为相关性显著.结论超速离心法作为评价其他检测方法准确性的一种参比方法;电泳法多用于脂蛋白的研究;化学沉淀法中磷钨酸-Mg2+法,国内推荐作为HDL-C常规测定方法;均相测定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法,可用于自动化测定.

    作者:张艳君;李明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胰腺炎与脂肪肝相关性的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之一,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CT室工作中,发现急性胰腺炎多合并脂肪肝,尤其40~50岁的肥胖男性,胰腺炎大多呈出血、坏死性.现就25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加以分析探讨.

    作者:朱书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Aβ所致拟AD大鼠模型βAPPmRNA及其蛋白表达特点

    目的探讨A β所致AD大鼠模型神经病理学相关基因β APP和β APP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 12个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3天、14天和28天)共4组,模型组给予右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 β1-40 2μl(10μg).分3天、14天和28天,4%多聚甲醛灌注取材,常规石蜡切片,用SABC法进行β AP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法检测β APPmRNA表达.用MetaMorph 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海马和皮质损伤区域附近β APP和β APPmRNA表达的强度.结果模型组14天、28天海马与皮质β APP阳性表达区光密度值和阳性表达面积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海马与皮质相应数值(P<0.05, P<0.01).模型组3天、14天、28天海马与皮质β APPmRNA阳性表达区域光密度值,以及模型组28天海马阳性区域总面积数值分别高于正常组同区域数值(P<0.05).结论 A β所致AD大鼠模型β APP和β APP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

    作者:程龙;田金州;尹军祥;黄启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微量泵输注芬太尼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镇痛作用

    本研究为观察芬太尼在微量泵输注下对循环功能的稳定作用及甲状腺切除时的镇痛效果.

    作者:王泓波;佟德惠;刘艳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颈段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体会

    顽固性呃逆指用中、西药治疗、针刺、穴位注射、指压神经、膈神经阻滞等皆无效者.每隔数秒至十余秒即发生一次呃逆.长时间重症呃逆影响病人谈话、进食及睡眠,消耗体力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近2年来通过颈段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庞庆贵;吴丹;刘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的临床应用

    我们自1999年6月开始在颈椎前路应用带锁钢板(ORION及WINDOW钢板)固定减压节段及植骨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议;林海滨;陈文煌;占鲤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部脏器破裂手术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脏器破裂行相应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2002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24例腹部脏器行相应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防治效果.结果本组腹部脏器破裂行相应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为4.6%.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感染程度、有无早期预防性用药(如抗酸药物、改善微循环及保护胃粘膜药)有关.270例早期应用预防性用药的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仅为4例,250例未应用预防性用药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20例,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本组24例中,20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4例转归为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其中保守治疗无效死亡1例,手术治疗3例.结论老年性患者,尤其是行大手术后合并两处或两处以上严重感染容易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早期预防性用药可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出现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作者:朴京华;李仁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护理

    羊膜移植是一种新的治疗眼表疾病的方法,它适用于角膜溃疡、眼部化学烧伤、热烧伤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睑球粘连.我科从2000年10月~2002年9月对41例56眼患者进行了新鲜羊膜移植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陈敏;杨秀仙;周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过敏性休克的预防及抢救

    过敏性休克因其临床表现不同,其机制亦不相同,临床症状有轻有重.有的呈现一过性寒战,发热后趋向正常,有的则出现恶心、心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症状,有的则瞬间出现不可逆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临床护理中用药、输液,不可轻视.预防为主是减少这种反应的关键.

    作者:王志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