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头骺缺血坏死97例中静结合治法疗效评价

郭永昌;邓爱民;郭华璋;常敏

关键词:股骨头骺坏死, 活血化瘀, 静态疗法
摘要: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与静态法结合治疗儿童股骨头骺缺血坏死.方法将1994年1月~1998年11月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97例作临床评价,分析X线片头骺修复演变过程.结果本组97例,治疗后81例症状消失;16例髋痛缓解,获得髋关节良好功能;2例由于大转子过度生长,妨碍外展.X线片观察:股骨头骺球形结构恢复正常的44例.Ⅱ型转变Ⅰ型5例,Ⅱ型不变者7例,Ⅲ型转变Ⅱ型26例,Ⅳ型转变Ⅱ型7例,转变扁平髋者8例.结论中静结合治疗股骨头骺缺血坏死,效果满意;疗期平均12个月.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通过与MBP融合提高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

    目的探讨提高单链抗体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的途径.方法通过融合大肠杆菌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基因到抗人纤维蛋白单链抗体(seFvIIn)和抗结肠癌相关抗原单链抗体(ScFvSC11)的5′端,或者同时融合人抗体κ轻链恒定区(HuC κ)基因到单链抗体的3′端,构建成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观察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水平.结果与MBP融合表达可在大肠杆菌胞浆内得到可溶性的高表达,表达量占全菌蛋白的20%左右;同时融合表达HuC κ,融合蛋白在胞浆内的可溶性表达量占全菌蛋白的30%左右.结论与MBP及HuC κ融合表达可以明显提高含单链抗体的融合蛋白在胞浆内的可溶性表达量.

    作者:康铁军;田茶;俞炜源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马斯洛层次论在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AH)将需要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现将此理论与在带教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并应用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于秀芬;于春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颈段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体会

    顽固性呃逆指用中、西药治疗、针刺、穴位注射、指压神经、膈神经阻滞等皆无效者.每隔数秒至十余秒即发生一次呃逆.长时间重症呃逆影响病人谈话、进食及睡眠,消耗体力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近2年来通过颈段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庞庆贵;吴丹;刘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ruc Dystrophy)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外显率高,发病率为1/8000~1/7000[1,2],现将一家系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崔爱勤;刘玉玺;徐家立;陈玉平;李扬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临床用药中的中西药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以相同或不同给药途径给予,而使药物作用与效应发生的变化.变化的结果可能使疗效增强或不良反应降低或消失;也可能使疗效降低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利用药物相互作用,除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外,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甚至用药者个人的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一种应当持续不断、逐渐广泛深入开展的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目前,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兴起,中西药物联合并用的机率越来越高.中西药物联合组方的制剂不断问世,剂型日益增多,儿童给药困难更大,指导家长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也是医药工作者的一项责任.因此,探讨中西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中西药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配伍变化.

    作者:杨贵梅;高如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护理

    羊膜移植是一种新的治疗眼表疾病的方法,它适用于角膜溃疡、眼部化学烧伤、热烧伤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睑球粘连.我科从2000年10月~2002年9月对41例56眼患者进行了新鲜羊膜移植术,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陈敏;杨秀仙;周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Aβ所致拟AD大鼠模型βAPPmRNA及其蛋白表达特点

    目的探讨A β所致AD大鼠模型神经病理学相关基因β APP和β APP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 12个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3天、14天和28天)共4组,模型组给予右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 β1-40 2μl(10μg).分3天、14天和28天,4%多聚甲醛灌注取材,常规石蜡切片,用SABC法进行β AP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法检测β APPmRNA表达.用MetaMorph 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海马和皮质损伤区域附近β APP和β APPmRNA表达的强度.结果模型组14天、28天海马与皮质β APP阳性表达区光密度值和阳性表达面积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海马与皮质相应数值(P<0.05, P<0.01).模型组3天、14天、28天海马与皮质β APPmRNA阳性表达区域光密度值,以及模型组28天海马阳性区域总面积数值分别高于正常组同区域数值(P<0.05).结论 A β所致AD大鼠模型β APP和β APP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

    作者:程龙;田金州;尹军祥;黄启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胃癌及区域淋巴结MUC1蛋白表达与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淋巴结MUC1基因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正常胃粘膜、110例胃癌及613枚区域淋巴结组织中的MUC1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组织中的MUC1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率80.9%(P<0.01),其在转移淋巴结组胃癌中的表达率(94.7%)明显高于无转移淋巴结组(19.6%),<5年生存期组(95.5%)明显高于≥5年生存期组(59.1%)(P<0.01).区域淋巴结中MUC1异常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13.0%)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100%)(P<0.01).结论 MUC1的表达可望成为胃癌诊断的指标.MUC1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进程及预后有关,淋巴结中MUC1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作者:张景华;李勇;王晓玲;邝刚;王顺祥;王力利;曹月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特殊复杂性断指再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特殊复杂性断指再植的成活及功能的恢复.方法本组除常规采取逆行再植程序外,其大部分病例是借助血管、神经、肌腱、皮瓣的转位或移植以及桥接等修复方式完成再植.结果本组30例40指经过6个月~6年半的随访,再植指有良好的外形及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定:优13指,占32.5%,良14指,占35%,可8指,占20%,差5指,占12.5%,总优良率达67.5%.结论特殊复杂性断指再植经较细致手术治疗,多数断指仍能恢复良好的外形及功能.

    作者:李宝山;章雪松;杨飞;郭健;李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糖尿病患病率的迅速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卫生保健问题,所以关于糖尿病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报告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为期3个月的疗效观察,副作用的评判及其应用前景.

    作者:朱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胰腺炎与脂肪肝相关性的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之一,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CT室工作中,发现急性胰腺炎多合并脂肪肝,尤其40~50岁的肥胖男性,胰腺炎大多呈出血、坏死性.现就25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加以分析探讨.

    作者:朱书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HCC介入治疗的超声观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HCC后肿瘤及血供变化情况,评估近期疗效.方法 56例中男49例,女7例.于治疗前均首先行2-DE,CDFI,PW及CDPI检查诊断,介入治疗后5~7天复查1次,出院后在门诊复查.结果 56例共治疗186次,每例2~4次,平均3.32次.超声共复查254次,平均4.54次.CDFI和CDPI观察主要有肿瘤周边和内部血流信息仍显示、消失和消失后再显示三种情况.结论 HCC介入治疗近期疗效满意,临床症状改善.

    作者:王怀禄;郑英;程瑞萍;刘俊娥;侯晓斌;潘文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的临床应用

    我们自1999年6月开始在颈椎前路应用带锁钢板(ORION及WINDOW钢板)固定减压节段及植骨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议;林海滨;陈文煌;占鲤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股骨头骺缺血坏死97例中静结合治法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与静态法结合治疗儿童股骨头骺缺血坏死.方法将1994年1月~1998年11月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97例作临床评价,分析X线片头骺修复演变过程.结果本组97例,治疗后81例症状消失;16例髋痛缓解,获得髋关节良好功能;2例由于大转子过度生长,妨碍外展.X线片观察:股骨头骺球形结构恢复正常的44例.Ⅱ型转变Ⅰ型5例,Ⅱ型不变者7例,Ⅲ型转变Ⅱ型26例,Ⅳ型转变Ⅱ型7例,转变扁平髋者8例.结论中静结合治疗股骨头骺缺血坏死,效果满意;疗期平均12个月.

    作者:郭永昌;邓爱民;郭华璋;常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肾移植术后精神障碍的护理

    手术后精神障碍是指手术后由于躯体因素或精神因素出现精神障碍[1],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环境影响和躯体创伤引发精神预防机制的紊乱.我科1999年8月~2003年4月收治12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中,出现精神障碍7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高金枝;孙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护患纠纷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护患纠纷屡见不鲜,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很多.为了防止及处理好护患纠纷,我们的体会如下.

    作者:耿莉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状态,因其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而受到临床重视.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已得到国际公认.但对高龄患者应用是否安全有效,目前报道例数还很少.我们对26例75岁以上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配合常规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彦臣;海艳洁;王绍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左心房粘液瘤10例超声诊断分析

    我院近年来应用B超诊断左心房粘液瘤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永琴;杨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一起行政诉讼给我们的启示

    卫生监督的目的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维持社会安定.卫生监督的效果受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执法文书的制作水平、程序是否合法及执法人员素质高低等诸多因素影响.本文所述即是由行政处罚主体适用不当引起的行政诉讼案,虽终使行政处罚得以执行,但也暴露出卫生监督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王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异种肝移植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通过显微注射法产生用于异种移植研究的表达人CD59蛋白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实验中利用OMT作为目的基因hCD59cDNA的启动子,CMV作为报告基因GFP的启动子,构建重组质粒pGOC.通过显微注射法,把CMV-GFP-OMT-CD59基因片断注射入昆明种白小鼠受精卵.结果产生出86只F0代转基因小鼠.鼠尾基因组DNA经PCR法检测,12只阳性,进一步用Southern blot法检测1只阳性.结论通过显微注射法,外源基因hCD59cDNA在小鼠基因组中得到整合,产生出了阳性转人CD59蛋白基因小鼠,可用于进一步异种移植研究.

    作者:李志伟;常伟华;孙文兵;张同琳;王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