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琴;杨鸿
目的了解妊高征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特点,探讨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233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33例产妇中妊高征患者28例.其中先兆子痫20例,子痫8例.其中有并发症者16例.IUGR 10例,产后出血8例,早产5例,新生儿窒息5例,贫血4例,心衰3例,围产儿死亡2例,颅内出血孕妇死亡1例.子痫无产前检查者6例.结论做好妊高征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及时终止妊娠,可减少母婴死亡,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晓艳;乔新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及环孢素A是目前肾小球疾病免疫抑制治疗较为普遍采用的药物.尽管上述药物的应用,使得难治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无效或缓解后复发,而且感染、肝肾毒性及骨髓抑制等严重的副作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使用.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较少的副作用,是否可以成为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理想药物成为临床医师所关心的问题.
作者:胡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溃疡病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多见.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作者:邹智慧;刘元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在各医院的广泛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检验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广大检验工作者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但就其本身结构原理的特点,白细胞分类结果还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显微镜镜检.下面将部分结果对照比较分析.
作者:王利;蒋晓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AH)将需要分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现将此理论与在带教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并应用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于秀芬;于春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杏丁注射液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一种新型银杏叶复方制剂,其有效成分为黄酮、银杏苦内脂及双嘧达莫,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对36例冠心病心绞痛应用杏丁注射液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世涛;徐瑾;南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对四种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方法分别进行比较,为载脂蛋白研究和临床检测中测定LDL-C和HDL-C提供参考.方法用超速离心法、电泳法、化学沉淀法和均相法测定50例门诊及住院病人和92例健康人血清中LDL-C和HDL-C的含量.结果电泳法、化学沉淀法和均相法与超速离心法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四种测定方法差异无显著性,同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为相关性显著.结论超速离心法作为评价其他检测方法准确性的一种参比方法;电泳法多用于脂蛋白的研究;化学沉淀法中磷钨酸-Mg2+法,国内推荐作为HDL-C常规测定方法;均相测定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法,可用于自动化测定.
作者:张艳君;李明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寻找副作用小、效果好的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药物配方,研究曲马多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病人120例,ASA Ⅰ~Ⅲ,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F组-0.12%罗哌卡因+芬太尼0.5mg(2μg/ml),250ml;A组-0.12%罗哌卡因+0.1%曲马多,250ml;B组-术毕前30min硬膜外注射50mg曲马多(生理盐水稀释至5ml),余同A组;C组-0.12%罗哌卡因+0.2%曲马多,250ml.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术后24h随访记录病人VAS、D/D比值(PCAd/PCAa)及病人主观不适感(side-effect).结果曲马多复合0.12%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总的优良率为60/90(67%),VAS<30,安静时无痛率29%(VRS=0).各组恶心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有程度的差异.所有病例无皮肤搔痒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结论 0.1%或0.2%曲马多复合0.12%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自控术后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小,0.1%曲马多复合0.12%罗哌卡因在手术结束前30min预注曲马多50mg效果更好.
作者:王春燕;王毅东;赵文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及糖尿病与肝移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肝移植前102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和移植术后6个月以上生存者糖尿病及其相关的临床随访资料.结果移植前有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6个月生存期分别为77.41%和80.28%,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移植前无糖尿病的患者中有8例发生移植后糖尿病(11.3%).移植前糖尿病患者术后12例痊愈(38.7%).结论糖尿病对肝移植术后6个月生存率无明显影响,合并糖尿病的终末期肝病患者仍可视为肝移植手术的适应证.
作者:范小玲;刘景院;沈中阳;刘振文;徐道振;王宇;陈京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以相同或不同给药途径给予,而使药物作用与效应发生的变化.变化的结果可能使疗效增强或不良反应降低或消失;也可能使疗效降低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利用药物相互作用,除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外,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甚至用药者个人的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一种应当持续不断、逐渐广泛深入开展的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目前,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兴起,中西药物联合并用的机率越来越高.中西药物联合组方的制剂不断问世,剂型日益增多,儿童给药困难更大,指导家长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也是医药工作者的一项责任.因此,探讨中西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中西药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配伍变化.
作者:杨贵梅;高如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们自1999年6月开始在颈椎前路应用带锁钢板(ORION及WINDOW钢板)固定减压节段及植骨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议;林海滨;陈文煌;占鲤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A β所致AD大鼠模型神经病理学相关基因β APP和β APP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 12个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3天、14天和28天)共4组,模型组给予右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 β1-40 2μl(10μg).分3天、14天和28天,4%多聚甲醛灌注取材,常规石蜡切片,用SABC法进行β AP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法检测β APPmRNA表达.用MetaMorph 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海马和皮质损伤区域附近β APP和β APPmRNA表达的强度.结果模型组14天、28天海马与皮质β APP阳性表达区光密度值和阳性表达面积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海马与皮质相应数值(P<0.05, P<0.01).模型组3天、14天、28天海马与皮质β APPmRNA阳性表达区域光密度值,以及模型组28天海马阳性区域总面积数值分别高于正常组同区域数值(P<0.05).结论 A β所致AD大鼠模型β APP和β APP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
作者:程龙;田金州;尹军祥;黄启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肝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一般较低,平均约占此类病人手术探查数的10%[1].1997年1月~1999年1月,我院对15例术中证实不能切除的肝门胆管癌采用胆管外引流加空肠造瘘术,术后2周两管体外对接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孙雷;荣大庆;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脏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心脏病终导致心力衰竭.而它的基本病因就是各种心脏病本身.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等,往往不容易消除.但心力衰竭的诱因多数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防止以下几种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因素.
作者:田红娟;魏梅叶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状态,因其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而受到临床重视.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已得到国际公认.但对高龄患者应用是否安全有效,目前报道例数还很少.我们对26例75岁以上高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配合常规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彦臣;海艳洁;王绍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我科自2000年7月以来,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式丰乳术,临床应用156例,丰乳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凤林;史世俊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现代医院是一个信息化的医院,现代医疗质量也是一个信息化的医疗质量.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不断产生的新信息成为财富的重要来源,信息在现代医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
作者:张原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笔者两年来应用中药加西药卡马西平治疗带状疱疹疼痛18例,临床观察结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德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低钠血症为临床常见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其产生原因大体分为低渗性脱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SIADH)及脑耗盐综合征(CSWS).低钠血症是临床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恶化的常见原因.
作者:张廷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近年来护患纠纷屡见不鲜,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很多.为了防止及处理好护患纠纷,我们的体会如下.
作者:耿莉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