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崔爱勤;刘玉玺;徐家立;陈玉平;李扬波

关键词:
摘要: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ruc Dystrophy)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外显率高,发病率为1/8000~1/7000[1,2],现将一家系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报告如下.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特殊复杂性断指再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提高特殊复杂性断指再植的成活及功能的恢复.方法本组除常规采取逆行再植程序外,其大部分病例是借助血管、神经、肌腱、皮瓣的转位或移植以及桥接等修复方式完成再植.结果本组30例40指经过6个月~6年半的随访,再植指有良好的外形及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综合评定:优13指,占32.5%,良14指,占35%,可8指,占20%,差5指,占12.5%,总优良率达67.5%.结论特殊复杂性断指再植经较细致手术治疗,多数断指仍能恢复良好的外形及功能.

    作者:李宝山;章雪松;杨飞;郭健;李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当代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

    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安危,而护士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护士长是护理队伍的排头兵,是医院管理的骨干,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高低.

    作者:郎玉玲;孙华;魏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小切口双头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小切口双头中空加压螺钉能提供骨折间的加压,操作简便,创伤小,内固定可靠,是较理想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1].我院自1998~2000年应用双头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8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永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心衰单纯超滤1例应用报告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0岁,因憋喘,浮肿9月,加重2周于1997年9月9日收住本院.9个月前病人开始出现心慌,憋喘、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并伴不规则发热,曾诊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衰Ⅲ°.

    作者:孙宝光;王成娟;魏世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护患纠纷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护患纠纷屡见不鲜,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很多.为了防止及处理好护患纠纷,我们的体会如下.

    作者:耿莉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硬膜外麻醉引起广泛高平面阻滞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6岁,因左足挫压裂伤伴第2、3趾开放性骨折,分别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了3次手术,其中2次术中麻醉出现不明原因的广泛高平面阻滞.

    作者:付德秀;曹卫;苟正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恶性肿瘤患者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后生物学活性测定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前后单个核细胞(PBMC)的NK活性.方法 cs-3000采集患者外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患者末梢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含有IFN-γ、IL-2和CD3单抗的培养液进行培养扩增,于培养的第十一天和第十二天回输给病人,并检测CIK细胞治疗前后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K活性.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参数.结果肿瘤患者输注CIK细胞一疗程后,其PBMC的NK杀伤活性由61%升高到83%,平均升高22%(P<0.01).结论用自身CIK细胞过继性回输治疗能明显提高肿瘤患者PBMC杀伤癌细胞的生物活性.

    作者:杨琨;聂军;花向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部脏器破裂手术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脏器破裂行相应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2002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24例腹部脏器行相应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防治效果.结果本组腹部脏器破裂行相应手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为4.6%.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感染程度、有无早期预防性用药(如抗酸药物、改善微循环及保护胃粘膜药)有关.270例早期应用预防性用药的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仅为4例,250例未应用预防性用药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20例,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本组24例中,20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4例转归为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其中保守治疗无效死亡1例,手术治疗3例.结论老年性患者,尤其是行大手术后合并两处或两处以上严重感染容易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早期预防性用药可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出现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作者:朴京华;李仁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的临床应用

    我们自1999年6月开始在颈椎前路应用带锁钢板(ORION及WINDOW钢板)固定减压节段及植骨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议;林海滨;陈文煌;占鲤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老年人心肌梗死后的长期治疗

    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AMI的抢救成功率也明显提高,但AMI后存活的患者仍然易于发生心血管事件,包括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再次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据统计,老年心肌梗死(MI)患者的院内和出院后死亡率均高于年轻患者,而且随年龄而增加.65~75岁患者的1年内心源性死亡率为12%,而>75岁者为17.6%.因此MI后如何坚持长期合理、有效的康复治疗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张玉成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呋喃西林溶液配伍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

    2000年12月~2002年10月,我们采用呋喃西林溶液配伍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汤向阳;王东升;何宗战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护士制服与胸卡

    护士制服(包括工作服、裤子、帽子、鞋袜)与胸卡在穿着与佩戴上要符合标准,它们是塑造护士美好职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士内在高尚精神的外观形式.

    作者:闫二桃;刘改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慢性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联合小剂量茶碱控释片口服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采用单盲对照法随机分2组,实验组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BDP)吸入联合小剂量茶碱控释片(优喘平片剂)口服,对照组用安慰剂,连续观察12~18个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发作次数及程度明显改善,夜间哮喘消失.其他支气管扩张药应用明显减少;PEFR、FEV1、FVC改善率明显提高,茶碱浓度相对稳定,基础血浆皮质醇浓度下降不明显.结论长期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吸入联合小剂量茶碱控释片口服可使哮喘患者气道炎症早期得到稳定的控制,疗效长久,降低副作用,有希望成为轻-中度哮喘的第一线药物.

    作者:于黎丽;汪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T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测定在乳腺癌监测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T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在诊断乳腺癌复发转移及疗效判定中的作用.方法采用KL型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Ag-NORs,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癌抗原(CA15-3),采用放免法测定癌胚抗原(CEA);对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系统治疗后再复检.结果 176例乳腺癌术后病人,经检测Ag-NORs低于6%者40例,经动态观察3~9个月有28例出现复发转移,CA15-3>30U/ml者16例,CEA>30ng/ml者15例,经查已全部出现复发和(或)转移,治疗后有效者Ag-NORs升高至正常,无效者无升高.结论检测Ag-NORs能更早发现复发转移倾向,能动态观察治疗疗效,Ag-NORs可做为乳腺癌病人的一项可靠的监测指标.

    作者:李晓莉;刘杰;李玉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五琳化石丹与消石素治疗输尿管结石对比观察

    我院自1999年2月~2003年1月用五琳化石丹(主要由金钱草、车前子、泽泻、石韦、砂牛等)治疗输尿管结石23例,同期用消石素(主要成分为金钱草)治疗此类病人23例,发现效果相似(P>0.05),两者均未见有明显毒副作用,只是治疗费用有所不同,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新娣;潘思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颈段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体会

    顽固性呃逆指用中、西药治疗、针刺、穴位注射、指压神经、膈神经阻滞等皆无效者.每隔数秒至十余秒即发生一次呃逆.长时间重症呃逆影响病人谈话、进食及睡眠,消耗体力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近2年来通过颈段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庞庆贵;吴丹;刘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剖腹产手术相比,为越来越多病人所接受,并具有切口小、术后痛苦少、下床活动早等优点.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目前认为是佳治疗方法,我院2002年8月~2003年3月经电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21例,护理如下.

    作者:赵冬梅;周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张力带钢丝治疗复杂性踝关节骨折23例分析

    目的探讨复杂性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23例复杂性踝关节骨折均采取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结果 19例切口Ⅰ期愈合,骨折愈合关节功能良好.4例切口感染延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对复杂性踝关节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刘新剑;杨殿玉;王兆杰;巩春山;张成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肾移植术后精神障碍的护理

    手术后精神障碍是指手术后由于躯体因素或精神因素出现精神障碍[1],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环境影响和躯体创伤引发精神预防机制的紊乱.我科1999年8月~2003年4月收治126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中,出现精神障碍7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高金枝;孙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强化医学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医学教育是一连续性教育,始终贯穿于医务人员工作生涯.

    作者:敖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