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锦芳;郑劲平;江梅;陈荣昌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健康成人载脂蛋白Al(apoA<,1>)和B(apoB)的水平,为我国健康成人apoA1和apoB参考值的确立提供依据.方法:测定2008年1-11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健康成人apoA1和apoB水平,并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按性别和不同的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poA1值男性(1.39±0.24)g/L,女性(1.51±0.27)g/L;apoB值:男性(0.92±0.18)g/L,女性(0.86±0.19)g/L;apoA1/apoB比值男性1.56±0.36,女性1.82±0.46.结论:apoA1水平与年龄无显著相关,女性apoA1水平明显高于男性;apoB水平有随年龄上升而上升的趋势,男性在40岁,女性在50岁达到峰值.以后随年龄增长变化无显著差异;女性apoB水平在50岁前低于男性,50岁后与男性接近或稍高.apoA1/apoB值有随年龄增长逐步下降的趋势,男性apoA1/alboB比值低于女性(P<0.001).并依此确立apoA1参考值为男性1.103~1.80 g/L,女性1.174~1.95 g/L;apoB参考值为男性0.67~1.23 g/L,女性0.60~1.19g/L;apoA1/apoB参考值为男性0.83~3.02,女性1.18~3.25.
作者:关若萍;栾军;戴国奎;李明;周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斯皮仁诺配合阴道冲洗治疗分娩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及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住院分娩的孕妇.入院检查诊断为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者60例,其中30例接受治疗,用碘伏原液冲洗外阴阴道,已破膜者用无菌碘伏纱块擦洗阴道,共2~4次,产后即服斯皮仁诺每次2片,每天2次,共2 d,产后3 d禁哺乳,同期设30例产前不做外阴阴道冲洗,产后口服斯皮仁诺每次2片,每天2次,共2 d为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病例顺产者均按常规口服头孢克洛0.25 g每天2次连用3 d,剖宫产病例静脉滴注头孢拉定4 g每天1次连用5 d,两组病例产后常规外阴抹洗,产后42 d回院复查白带外观无异常,念珠菌阴性为治愈标准.结果:观察组治愈30例,治愈率为100%,无伤口感粢及产褥感染;对照组治愈21例,治愈率为70%,其中会阴伤口感染3例,剖宫产术后伤口感染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斯皮仁诺配合阴道冲洗治疗分娩期念珠菌病疗效确切,同时能够预防伤口感染.
作者:邓桂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肿瘤不仅是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导致的疾病,同时也是凋亡异常导致的疾病.Caspases(即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特异蛋白酶)家族的激活是凋亡发生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Caspase-3是该家族中关键效应分子之一<'[1]>.
作者:高艳;杨东;李先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育男性精浆果糖含量与精子密度、活力及形态的关系.方法:分析260例不育男性患者(不育组)、90例正常生育后男性(生育组)的精液样本,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进行精子密度、活力参数检测,采用精子形态检测系统下人工修正方法进行精子形态分析,精浆果糖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结果:不育组精浆果糖含量显著低于生育组(P<0.01);精浆果糖含量异常组精子密度显著高于果糖含量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精子活力、精子形态与果糖含量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精浆果糖与精子密度有显著负相关性(r=-0.17,P<0.01),而精子活力、精子形态与精浆果糖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精浆果糖含量与精子密度关系密切,但与精子活力和形态没有显著关系.
作者:陈秀玲;韩艳君;钱聪;常燕;荣涛;刘睿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
作者:田嘉欣;刘贵海;杜洪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对照传统方法,总结超声消融仪对治疗难治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优势与局限.方法:2003年7月至2008年10月应用Acolvsis超声消融仪对23例难治性ASO惠者进行消融术,结合血管成形术及人造血管旁路术等综合治疗,通过术后观察及随访,统计各种不同程度的ASO治疗效果.结果:23例难治性ASO患者中,临床表现及X线片,重要是下肢CTA显示为病变段流出道完全阻塞的6例患者预后不良,4例合并有股动脉瘤并血栓形成,同时行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恢复良好.B超、CTA及临床表显为病变段流出道狭窄患者近期及随访6个月效果好.结论:血管内超声消融术时难治性ASO较之传统方法有一定优势,但存在一定局限性.
作者:邓健;匡斌;邓国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妊娠期及产褥期的脑血管疾病可发生于动脉或静脉,以缺血性改变或以出血性改变为主,有时二者合并存在.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危急,是导致母亲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6例妊娠期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唐小英;张丽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间期(QTc) 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5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测量心电图中QT间期,并计算QTc,按QTc分为两组:QTc>440 ms组36例和QTc≤440 ms组20例,观察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5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c>440 ms组36例患者中有30例并发了室性心律失常,QTc≤440 ms组20例患者有11例并发了室性心律失常,X<'2>=5.263,P=0.022,两组相应的LVEF分别为(31.17±4.607)%、(35.80±8.250)%(P=0.029).分析QTc与LVEF的相关性,r=-0.320,P=0.016.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QTc>440 ms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同时心功能显著降低,QTc与LVEF呈负相关,随着QTc的延长,LVEF逐渐降低,心功能减低.QTc可作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和心功能变化的一个指标.
作者:王蕾;唐其柱;周恒;田青;甘文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评估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联合测定作为急性咽炎使用抗生素的指标的可靠性.方法:将678例CRP<8mg/L及白细胞WBC<10×10<'9>/L急性咽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青霉素加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之间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总有效率并无差异P>0.05.结论:CRP<8mg/L及白细胞WBC<10×10<'9>/L的急性咽炎患儿没有I必要使用抗生素,白细胞、CRP联合测定在急性咽炎惠儿中对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国宏;吴惠;邹波;申建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通过B超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效果,分析药流不全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拟诊早孕要求药物流产的妇女4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药流方案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分析比较患者孕产次及超声显示的子宫位置、孕囊平均径线等情况,观察孕囊排出时间,孕囊是否完整,阴道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85.0%的患者于6 h内排出胎囊,65.8%的患者流血量少于或接近月经量.总完全流产率为90.0%,子宫位置为前位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于后位者,(93.9%vs 85.5%,P<0.01).孕囊大径线≤20mm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于孕囊大径线>20 mm(92.2%vs 80.8%,P<0.01).孕产次≤3次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于孕产次>3次(94.1%vs 77.1%,P<0.01).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无一例因反应严重而要求终止用药.结论: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前应作相关因素评估,孕产次>3次及B超检查发现子宫后屈和孕囊大径线>20 mm以上时,应充分考虑药物流产失败或残留的可能,并严格掌握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的适应证.
作者:沈文捷;陈佩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比较怡诺思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怡诺思组帕罗西汀组,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怡诺思组有效率86.6%.帕罗西汀组有效率80%,两组疗效相仿.但在治疗2周末时,怡诺思组HAMD减分率下降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怡诺思和帕罗西汀抗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
作者:符慧;林春湖;林怀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采用综合超声心动图多项参数的心衰超声指数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客观和量化的指标.方法:前瞻性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6例(心衰组),正常者24例(时照组),所有入选者进行心衰超声指数的评分,并将该评分与同期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进行比较,同时评价其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1)心衰超声指数值在心衰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当心衰超声指数值大于≥3时,其诊断慢性有症状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6%、91.4%、96.8%及80.0%.(2)相关性分析表明心衰超声指数值与Log NT-ProBN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6,P<0.01).(3)NYHA Ⅰ、Ⅱ、Ⅲ、Ⅳ级患者的心衰超声指数值分别为1.80±0.80、3.66±1.49、4.96±2.09和6.07±1.78,方差分析显示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心衰超声指数来诊断慢性心衰及客观评价其严重程度是可行的,心衰超声指数作为综合评价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状态的一个新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敏;杨俊华;周炳元;王如兴;羊镇宇;吴小庆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索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疾病风险系数的相关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2例患者在急性脑损伤后24h内进行NSE检测,统计患者入院24h内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疾病风险系数.并根据病情转归结果分别统计两组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作相关性分析.结果:NSE与APACHEⅡ评分、疾病风险系数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654,r=0.511,均P<0.01).NSE与GCS评分显著负相关(r=-0.505,P<0.01).死亡组血清NSE含量、APACHE Ⅱ评分及疾病风险系数均明显高于好转组,死亡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好转组,各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血清NSE水平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疾病风险系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以同作为急性脑损伤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病情严重度及预测预后的可靠指标.
作者:金细众;杨坤;林芙蓉;余德锁;陈势;陶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单纯口服盐酸头孢他美酯胶囊(力欣美)或静脉滴注头孢曲松联合口服盐酸头孢他美酯胶囊序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方法,共入选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99例,有效病例88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口服组和序贯组.口服组49例予头孢他美酯(0.5 g,每天2次),序贯组39例予静脉点滴头孢曲松1~2 g/d,3~5 d待病情改善后改为头孢他美酯0.5 g每天2次序贯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5~14 d.结果:两组治疗急性支气管芡和肺炎的总有效率为95.5%,其中急性支气管炙口服组和序贯组的有效率均为100.0%.肺炎口服组有效率为88.0%.序贯组为96.8%.细菌培养的总阳性率35.2%,主要菌种为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两组细菌总的清除率为87.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第4天与治疗后全身症状和体征评分、呼吸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评分以及临床试验总评分较治疗前的评分都有明显的下降,具有显著的临床和统计学差异(P=0.000).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1%,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1%,不良反应较轻微可耐受.结论:盐酸头孢他美酯胶囊口服和联合头孢曲松序贯治疗均对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作者:马锦芳;郑劲平;江梅;陈荣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胸腹部手术后切口皮下持续泵入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胸腹部手术患者,均分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芬太尼组(RF组).R组药物配制为0.125%罗哌卡因200mL,负荷量5 mL切口皮下注射.RF组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0.5 mg共200 mL,负荷量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0.05 mg共5 mL切口皮下注射.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给药后2、6、10、14、24、40 h镇痛效果及副反应.结果:R、RF两组除给药后2、4 h外,其余各时点镇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VAs评分均<2.RF组6例呕吐(20%),嗜睡8例(27%).结论:R组及RF组均具有良好镇痛效果,但RF组呕吐、嗜睡发生率高.
作者:包长顺;包文明;宏杰;乌日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指助法在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对98例多发性子宫肌瘤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时,将手指通过下腹部15 mm穿刺孔伸入腹腔,配合举宫器协助进行肌瘤的感触、定位、分离等操作.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术后肌瘤残留情况.结果:指助法可以明确感触子宫肌瘤的位置,协助定位、分离,减少术后残留、术后并发症,具有显著优点.结论:应用指助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简单、安全,扩大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指征,减少术后残留,是一种有价值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劳佩维;白延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其他内分泌及糖、脂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瘦素在青春期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青春期PCOS患者56例,测定其空腹血清瘦素、血糖、血脂、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同时测定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例(WHR),并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Yr)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瘦素和胰岛素用放免法测定,性激素用发光免疫法测定.结果:肥胖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消瘦组(P=0.000 1),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与WH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空腹及口服葡萄糖粉后60、120min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OGTT各时点的血糖以及性激素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青春期PCOS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血脂水平、体内脂肪含量及分布密切相关.瘦素抵抗及胰岛素抵抗可能同时参与青春期PCOS的早期发病并引发脂代谢紊乱.
作者:韩燕华;苏园园;王晶晶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透明敷料用于气管切开伤口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气管切开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采用4层无菌纱布覆盖气管切开伤口进行换药的方法;治疗组15例,采用4层无菌纱布覆盖气管切开伤口,然后把10 cm×12 cm无菌透明敷料除去外包装,经两次对折后,剪去折叠角部分,使中心有一个与气管套管外口同大小的孔,再敷盖在气管套管上,气管套管外口从敷料中心孔穿出,以此保护气管导管及颈部伤口进行换药的方法.观察两组伤口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感染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气管套管拔管时间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管切开伤口换药加盖透明敷料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吴智芬;欧冬梅;成庆辉;黄红梅;杨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1995年在蚌埠地区开展了第2次糖尿痛(diabetes mellitus,DM)流行病学普查,10年间,扩大DM三级防治网,提高防治水平.方法:指导1995年2 282人中普查出的60例T2DM者予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10年间对各项临床指标进行随访调查.结果:60例T2DM患者先后服用降糖药治疗者>37.3%;病情重或慢性并发症多者,应用胰岛素替代疗法或与口服降糖药联用或先后阶段性应用,约占56.9%;病情较轻仅以饮食和体育锻炼治疗者占5.9%.血糖、血压控制较理想,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需加强控制.并发症中急性者少,慢性并发症增多.10年病死率为10.5%(6/57),主要死亡因素依次为心脑血管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等.结论:DM可防可治.应做到尽早发现、综合强化治疗,进一步加强DM三级预防工作.
作者:徐浣白;张晓梅;潘明麟;黄詠齐;石建华;时照明;陈凤玲;周纯先;孙卫华;张士荣;陈建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探讨白藜芦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形态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AnnexinV-FITC/PI标记结合流式细胞仪测定白藜芦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白藜芦醇处理8 h、12 h和24 h后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rhodamine123标记结合流式细胞仪观察白藜芦醇处理后HepG2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白藜芦醇能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白藜芦醇处理细胞12 h后,电子显微镜检测到线粒体外膜肿胀或破裂,并可伴有线粒体嵴数量减少或消失,24 h后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线粒体消失、染色质浓缩、细胞核裂解为碎块等细胞凋亡特征.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经白藜芦醇处理后,rhodamine123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说明白藜芦醇可使△ψm去极化.结论: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变化在白藜芦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白藜芦醇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破坏△ψm和影响线粒体结构有关.
作者:晏芳;李建栋;俞守义;聂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