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辉;李觉;马文林;梁四雏;胡大一
目的:探讨小儿喉罩置入时七氟烷和丙泊酚的合适浓度,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方法:择期小儿腹股沟手术100例,年龄1-12岁,ASA Ⅰ~Ⅱ级,体重10-30kg.不用术前用药,常规禁食禁饮.基础麻醉:芬太尼2μg/kg、阿托品O.02 mg/kg及氯胺酮2 mg/kg于入室前10min肌肉注射.七氟烷组(S组,n=50)采用七氟垸和笑气吸入,按照有无基础麻醉分为两组SA组(N=25)和SB组(n=25).丙泊酚组(P组,n=50)采用效应室浓度靶控输注,按照有无基础麻醉分为PA组(n=25)和Pb组(n=25).4组均根据Dixon序贯法来确定喉罩置入时的合适浓度.在咽喉反射消失、下颌松弛、睫毛反射消失时用翻转法置入.观察入室时、喉罩置入前和置入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ETCO2、SpO2及异常情况.结果:SA组喉罩置入时呼末七氟烷浓度的ED50为1.57%,SB组喉罩置入时呼末七氟烷浓度的ED50为2.10%;PA组喉罩置入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D50为4.10μg/mL,PB组喉罩置入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D50为3.69μg/mL.结论:需要基础麻醉的小儿可能以丙泊酚靶控输注置入喉罩较妥,不需要基础麻醉的小儿则以用七氟烷吸入诱导置八喉罩为宜.
作者:袁开明;李军;叶莉莎;高萍;张旭彤;徐坚;苏尔瞻;连庆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66例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瑞芬太尼组,对照组为芬太尼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HR、SBP和DBP变化,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观察组术中HR、SBP和DBP以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兆云;徐峰梅;汪博;胡艳;李劲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应用格兰根管凝胶(EDTA)行根管治疗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190例急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接受应用EDTA行根管治疗术,护理配合包括用物准备,调配材料,传递和回收器械,吸除口腔唾液、水和废屑等.结果:所有患牙经应用EDTA行根管治疗后,X线片显示为恰充,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护士应具备根管治疗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应用EDTA行根管治疗术的操作程序,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该项工作.
作者:林金伏;孙书昱;叶敏;蚁旭贤;黄艳梅;陈翠琼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消化道狭窄一般多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内镜下各种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对不适合或不宜手术治疗的各种原因导致的消化道狭窄,可采用高频电凝电切、微波、探条扩张等治疗方法.但上述方法的疗效持续时间短,多须反复治疗.
作者:陶坤明;姚定康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研究使用添加紫外线照射充氧血预充液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48例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于全身血液肝素化后通过锁骨下静脉按10 mL/kg体重采血或使用库存血细胞行紫外线照射并充氧后加入预充液,对照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预充液中其他成分相同,其他处理两组相同.两组均于麻醉诱导后、转机30min、开放主动脉30min、术后第1天采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脂质过氧化物(PLPO)、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ELPO)浓度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活性.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后PLPO、ELPO浓度均有明显上升,ESOD活性在开放主动脉30min后有所上升随后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体外循环开始后各时间点PLPO,ELPO水平低于对照组,ESOD水平在开放主动脉后各时间点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添加紫外线照射充氧血预充液具有减轻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红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周涛;向道康;周亮贤;舒义竹;吴学志;张大国;阎兴治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鉴别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AD患者20例(AD组)、VD患者18例(VD组)、正常体检人员2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静脉血各4mL,离心后使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Hcy水平,并以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VitB12、叶酸水平,进行组间Hcy,VitB12与叶酸水平差异比较以及三者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VD、A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浆Hey水平分别是(17.6±4.3)、(14.7±3.O)μmol/L以及(13.1±2.5)μmol/L,其中VD组与AD组、V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8和P<O.001),而AD组与正常时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O.129).VD、A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间血清VitB12、叶酸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浆Hey与血清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0.340,P=O.021).结论:VD患者平均血浆Hey水平明显高于AD患者,提示血浆Hey水平对于鉴别AD和VD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仍应同时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作者:杨帆;徐书雯;黄越冬;肖豪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切除脑深部小型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4例脑深部小型海绵状血管瘤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进行显微手术.结果:所有病例均全切除病灶,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在切除脑深部小型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技术,不仅定位准确,通过动态示踪全切除病灶,而且能较好地保护神经功能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波;朱世强;毛之奇;陆永建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患儿男,5岁,体重16kg,因右胫腓骨骨折入院,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既往体健,术前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常规禁食禁饮,以阿托品0.3 mg、鲁米那30m异术前半小时肌注.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80mg,待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通道.于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入导管,予1%利多卡因1.5 mL查无腰麻征象后继续给予5mL,测平面T10以下.
作者:阮志华;郑晓明;王贤裕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凋亡的影响机制.方法:培养人肺腺癌细胞SPC-A-1,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观察Tet对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测定p53、p21及Bax的表达.结果:Hoechst 33258染色、流式细胞仪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均显示Tet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引起G0/G1期阻滞,Western-blot显示Tet明显提高p53、p21及Bax表达.结论:Tet可诱导人肺腺癌细胞SPC-A-1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53、p21及Bax表达有关.
作者:陈辉;王文忠;丁劲松;何学心 刊期: 2009年第19期
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本科采用后路椎弓根固定共治疗65例胸腰椎急性骨折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明川;李瑞宵;郭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总结病情危重、具有高危险因子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方法:本研究的32例危重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以心功能衰竭为主、左室射血分数<30%10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需要同时行瓣膜置换术3例,室壁瘤合并心律失常2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9例.全部患者用大隐静脉和(或)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其中3例同时行二尖瓣置换.结果:早期死亡3例(9.4%),其余29例痊愈.随访2个月~4年,除2例诉心前区疼痛外,其余27例心绞痛完全消失,生存质量良好.结论:术前明确存活心肌的状况,减少手术创伤,术中加强心肌保护以及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危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邹小明;王武军;刘亚湘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本研究探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用于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按诊断标准,随机纳入患者60例,采用对照试验,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贴压治疗,治疗组口服归芍调经片,观察治疗前后月经情况、基础体温(BBT)及中医证候,监测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6.7%,对照组总有效率4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改善BBT及调整UH/FSH比值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耳穴贴压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有相当的疗效,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作者:黎小斌;崔晓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1976年科学家首次发现鞘内注射阿片受体激动剂能有效减轻动物疼痛,仅隔3年,这种镇痛方法即试用于临床.随后,椎管内应用镇痛药,特别是硬膜外腔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被广泛用于手术后疼痛等急性疼痛的镇痛.不仅如此,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长期给予阿片类等镇痛药还被广泛用于晚期癌症剧痛患者镇痛和传统方法镇痛效果不佳的慢性疼痛镇痛.
作者:陈小波;简道林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适度运动对降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110例入选的高危老年女性受试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运动疗法组: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体和具体化运动处方,所有受试者均加服钙尔奇D600(每片含元素钙600mg和VitD 125IU).对照组:仅作定期健康教育并加服相同剂量钙尔奇D600.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腰椎骨密度的变化、骨折发生率及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L1-4骨密度均有显著上升,其中运动疗法组骨密度的上升更为明显(P<0.05),骨痛症状明显缓解,运动疗法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其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适度运动是降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开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镜、超声定向穿刺外引流对闭合性外伤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外伤性胰腺炎早期应用腹腔镜、超声定向穿刺外引流治疗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腹腔镜外引流治愈11例,形成胰腺假性囊肿再次开腹引流手术1例,中转开腹2例;超声定向穿刺引流治疗治愈7例,形成胰腺假性囊肿再次开腹引流手术2例,病情加重再次开腹引流手术2例.结论:闭合性外伤性胰腺炎的早期可应用腹腔镜或超声定向穿刺进行外引流治疗,可避免开腹手术.
作者:符国宏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患者女,因发热,伴头痛4d,神志不清1d,于2007年4月入院.4d前出现鼻塞伴流涕,发热,体温达38.5℃,头痛,呈持续性钝痛,以头顶部为主.曾在当地农场医院救治,用药不详,症状未见好转.人院前1d,患者出现烦躁,头痛剧烈,恶心呕吐,呕吐物均为胃容物,高热,体温达到39.8℃,继而呼之不应,神志不清,家人急送我院急诊科,行血常规:WBC20.20×109/LN 93%.
作者:李文刚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鼠B淋巴瘤细胞A20佳的转染方式,为后期研究LMP1基因在A20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使用脂质体转染法、NucleofectorTM核酸转染法和慢病毒载体介导转染法将带有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质粒pCDF-LMP1转染小鼠B淋巴瘤细胞A20,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绿色荧光的分布,比较分析这三种转染方式对A20细胞的转染效率.结果:脂质体转染效率低,仅见个别细胞有绿色荧光,NucleofectorTM核酸转染效率约为10%,浓缩后的慢病毒载体介导转染法效率高,可达80%以上.结论:对于悬浮细胞A20而言,浓缩后的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转染法是佳的转染方式,该方法在将外源基因转染至悬浮细胞方面值得推广,也为极难转染的细胞做稳定转染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陈小艳;张弓;刘芳;赵彤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是决定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角膜透明度的关键,因此,如何减轻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已经成为所有眼科医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于2007年起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采用不同方法娩核,目的在于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娜;颜伟年;叶宇峰;董映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家庭康复指导,提高截瘫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60例截瘫患者采用历史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没有制订相应的康复指导计划、协助患者康复训练,观察组根据家属的不同情况制订相应康复指导计划、协助患者康复训练,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入院时没有身体功能等生存质量差异的两组患者,3周后,观察组的身体功能等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开展家属的康复指导有利于截瘫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洪华;罗玉红;刘沛珍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的保守及手术治疗方法和适应证.方法:对279例腰5横突肥大的病例分别采取保守及手术治疗.结果:277例获3个月~7年随访,平均随访11.4个月.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频谱照射组53.60%,局部封闭组90.48%,频谱照射+封闭组97.22%,横突切除组71.43%,假关节融合组80%,腰5骶1融合组100%.保守疗法中频谱照射+封闭疗效佳,手术疗法中腰5骶1椎间植骨融合组疗效佳.结论: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首选保守治疗,频谱照射配合局部封闭是一种治疗单纯性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疗效较佳的保守疗法;对于保守疗效欠佳的病例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
作者:涂强;丁焕文;刘宝;王虹;曾锁林;徐国洲;刘辉亮;王少华 刊期: 2009年第19期